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测定了14个皮、裸大麦品种籽粒的赖氨酸含量、胚比(胚干重与籽粒干重的百分比值)和千粒重,并估算了这些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性状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赖氨酸含量与胚比在皮大麦中存在正相关,胚比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选择高赖氨酸含量的形态指标,而裸大麦赖氨酸含量与胚比无相关;胚比与千粒重在皮、裸大麦中均呈负相关,低千粒重可作为选择高赖氨酸品种(系)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籽粒贮藏蛋白的酶溶馏分(玉米醇溶蛋白)生物学价值很低,因为其赖氨酸和色氨酸不足。例如,色氨酸含量为0.05~0.08%,而赖氨酸为0.1~0.2%,比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质中的低95~98%。因为蛋白质含量与其玉米籽粒醇溶蛋白含量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在高蛋白玉米类型中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低。尽管按籽粒干物质计算它们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低蛋白质类型的略高些。在文献中有些资料认为某些禾本科作物(大麦、燕麦、黍)醇溶蛋白质含有1~2%色氨酸和2~3%的赖氨酸,可以说几乎是全价蛋白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麦品种资源的赖氨酸含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5977份大麦籽粒样品,平均赖氨酸含量为0.47%,变异系数为1.31%,裸大麦含量平均高于皮大麦。0.58%以上的高赖氨酸品种有66份,占总数11%,是优质大麦种质资源。大麦生育后期的气温高,降水量少,日照充足有利于大麦赖氨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5977份大麦籽粒样品,平均赖氨酸含量为0.47%,变异系数为1.31%,裸大麦含量平均高于皮大麦。0.58%以上的高赖氨酸品种有66份,占总数的11%,是优质大麦种质资源。大麦生育后期的气温高,降水量少,日照充足有利于大麦赖氨酸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在担心粮食供需平衡的同时,从营养观点出发希望用谷类蛋白质育种来改善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在玉米和大麦中,发现了高赖氨酸遗传基因源,并努力进行高产育种.日本四国农试场经十年时间,已成功地把高赖氨酸、高蛋白质的遗传特性导入了裸大麦的经济品种.至于小麦,美国布拉斯州大学的Johnson等曾进行了国际冬小麦联合试验,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方法对15个大麦品种(系)籽粒中的13种酚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籽粒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是羟基苯甲酸衍生物,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含量较少。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黑皮大麦籽粒中总羟基苯甲酸衍生物(THBA)、总羟基肉桂酸衍生物(THCA)和总酚酸(TPA)的含量均高于非黑皮大麦;二棱大麦籽粒中THBA、THCA和TPA的含量均高于多棱大麦;皮大麦籽粒中THCA和TPA的含量高于裸大麦,但THBA的含量与裸大麦无显著差异。另外,与裸大麦相比,皮大麦籽粒中含有更为丰富的酚酸种类。  相似文献   

7.
为给保存和开发利用大麦地方品种资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1个Nud基因特异标记和28对SSR标记,以23份浙江省皮大麦地方品种及江苏省的1份裸大麦和1份皮大麦地方品种作为参照,研究了66份浙江省裸大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所有检测的裸大麦地方品种在Nud基因位点都存在17kb的片段缺失,表明浙江省裸大麦地方品种裸粒性状是单一起源的。2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91个等位基因,其中17个等位基因为裸大麦特有,3个等位基因为皮大麦特有。裸大麦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指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均高于皮大麦,表明浙江省裸大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皮大麦地方品种更为丰富。聚类分析将裸大麦和皮大麦分别聚为1大类,表明浙江省裸大麦地方品种和皮大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差异较大,而裸大麦又可分为3小类,但它们与品种地理来源无任何联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异规律,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方法对15个大麦品种(系)籽粒中的13种酚酸进行了提取、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麦籽粒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是羟基苯甲酸衍生物,羟基肉桂酸衍生物含量较少。不同品种和不同类型大麦品种籽粒中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黑皮大麦籽粒中总羟基苯甲酸衍生物(THBA)、总羟基肉桂酸衍生物(THCA)和总酚酸(TPA)的含量均高于非黑皮大麦;二棱大麦籽粒中THBA、THCA和TPA的含量均高于多棱大麦;皮大麦籽粒中THCA和TPA的含量高于裸大麦,但THBA的含量与裸大麦无显著差异。另外,与裸大麦相比,皮大麦籽粒中含有更为丰富的酚酸种类。  相似文献   

9.
以“玉/豆”套作模式为背景,三个不同株型的玉米和三个不同熟期的大豆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大豆地上部氮素积累和转运,以及籽粒蛋白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大豆品种中,以晚熟大豆在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为最高,分别高出中、早熟品种 121.09%和165.33%,其氮素积累速率、有效荚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分别为3.78kg/hm2/d、60.27荚、3 840.22kg/hm2和48.71 %,均显著高于中、早熟品种;大豆地上部氮素积累总量、积累速率、转运量和单株有效荚数均随着玉米株型的变化(从紧凑型到平展型)而减少,紧凑型玉米下的大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2 609.10kg/hm2和1 203.83kg/hm2,显著高于其他玉米株型处理;交互作用分析表明,玉米株型与大豆熟性在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上互作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极显著相关。因此,选择紧凑型玉米与晚熟大豆品种搭配有利于提高套作大豆的产量,从而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10.
加强推广优质蛋白玉米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作高赖氨酸玉米,全籽粒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一倍。在粮食作物中,赖氨酸含量多少是衡量作物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质蛋白玉米做畜禽的优质饲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饲料报酬比普通玉米提高50%左右。国内外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用优质蛋白玉米喂猪比用普通玉米日增重提高50~110%,猪体重每增加1公斤,可节省饲料1.3~2.1公斤,用优质蛋白玉米喂鸡,产蛋率提高20~30%。  相似文献   

11.
高粱籽粒蛋白包含四种蛋白质,即清蛋白、谷蛋白、醇溶谷蛋白和球蛋白,品种间蛋白含量变幅很大(占干物质的8.6%~18.2%)。四种蛋白质中以醇溶谷蛋白的赖氨酸含量最低。已经知道赖氨酸是高梁籽粒中含量最有限的氨基酸,而且,高粱籽粒蛋白含量一般与赖氨酸含量呈负相关。在以前报道中,业经观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03~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品质分析结果为材料,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玉米籽粒容重、蛋白质、脂肪、淀粉、赖氨酸5个重要品质性状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并探讨了改善和提高普通玉米品质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高赖氨酸玉米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玉米大部分是作为饲料,但玉米在谷类主要作物中赖氨酸含量最低,每百克中仅含有赖氨酸2.5g左右,赖氨酸对人类及畜禽是必需的营养,应用普通玉米往往表现营养成分不足,我国每年靠大批进口大豆和豆粕以补充饲料蛋白质的不足,这样大大增加了畜产品的成本.而用高赖氨酸玉米配制饲料无论在肉料比、饲养周期、饲养成本上都具有优越性.从营养平衡出发提高玉米籽粒中赖氨酸含量,进而提高蛋白质含量是一项迫切的任务.高赖氨酸玉米将在饲料生产、食品加工业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麦标记基因系籽粒营养品质性状及胚大小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合不同用途大麦营养品质基因定位的成套标记基因系,对23个大麦标记基因系的籽粒蛋白质舍量、赖氨酸舍量、胚比、千粒胚重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研究的23个标记基因系籽粒蛋白质、赖氨酸舍量、胚比及千粒胚重问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可从中选择成套的标记基因系对大麦营养品质基因进行定位;除胚比与千粒胚重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外,蛋白质与赖氨酸、胚比之问的正相关、蛋白质与千粒胚重、赖氨酸与胚比、千粒胚重之间的负相关均不显著,笼统地讲有关大麦籽粒赖氨酸舍量与蛋白质舍量之间呈负相关的结论是不确切的,大胚能否作为高赖氨酸的间接选择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高梁籽粒中含四种蛋白质,即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谷蛋白及谷蛋白,其总含量在品种间有很大差异(占干种子的8.6~18.2%)。在上述四种蛋白质中,醇溶谷蛋白含必要氨基酸赖氨酸最少。高梁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一般呈负相关。假定在不同氮素施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和国外裸大麦γ 氨基丁酸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tric Acid,GABA)是一类非蛋白质氨基酸,对人体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为探明我国裸大麦籽粒GABA含量的分布及挖掘高含量的裸大麦资源,利用比色法对来自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178份和国际干旱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Arid Improvement Center,IAIC)引进的157份裸大麦籽粒GABA含量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籽粒颜色与籽粒GABA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裸大麦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籽粒GABA含量分别为19.00±5.90 mg·100 g-1和18.18±4.26 mg·100 g-1,均显著高于引进品种(13.41±5.01mg·100 g-1);西藏农家品种富含高GABA种质,WB21籽粒GABA含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最高,为34.6±0.93mg·100 g-1;籽粒GABA含量和籽粒颜色存在显著相关性,深色籽粒GABA含量高于浅色籽粒,紫色籽粒含量最高,为19.62±5.88 mg·100 g-1,黄白色籽粒GABA含量最低,为12.99±4.87 mg·100 g-1.  相似文献   

17.
张进忠 《杂粮作物》2002,22(3):170-173
通过采用拌种、浸种、叶面喷施3种处理方式在玉米品种上使用中合牌生物菌肥的试验结果表明:(1)3种处理对玉米的籽粒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依次为拌种、浸种、叶面喷施。(2)玉米施用该菌肥后,气生根比CK(不施)增加1-2层,大大提高了玉米品种的抗倒能力。(3)玉米在抗病性、经济性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均表现比CK优良。(4)不同菌肥处理水平对籽粒营养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均较CK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在山西的增产效果及筛选适宜的大豆品种,应用大豆品种汾豆78与玉米品种大丰30研究了山西省传统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与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对比,应用大豆品种汾豆78、79、56、92及93与玉米品种大丰30进行了大豆新品种筛选。测定了大豆苗期、盛花期、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大豆成熟后的品质,大豆玉米成熟后的植株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与传统套作模式相比,带状复种技术下大豆植株总叶绿素、籽粒蛋白质及油脂含量更高,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分别为42.28%和19.84%,大豆与玉米产量分别为531.0和9 514.5 kg·hm~(-2),分别增产6.6%和70.7%。大豆新品种筛选结果显示,汾豆93在植株生长后期干物质及叶绿素含量最高,植株性状最佳,成熟后籽粒的品质最好,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分别为44.08%和20.2%,玉米大豆综合产量最高,大豆和玉米的产量分别为894.0及10 550.7 kg·hm-2,比对照组分别增产了68.7%和10.9%。表明这种大豆玉米"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技术适合在山西省生态环境条件下应用推广,汾豆93与大丰30是"扩行增密"带状复种模式较好的搭配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改良大麦籽粒性状,依据棱型、皮裸及选育水平对125份大麦材料按3种不同分类方式进行分组,比较了组别间的粒重、粒长、粒宽及粒厚的差异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麦粒重与棱型相关,与皮、裸无相关性,二棱大麦粒重(46.89mg)显著高于六棱大麦(35.71mg)。就籽粒长而言,皮大麦长于裸大麦,二棱大麦长于六棱大麦,以野生大麦最长,为13.19mm;人工驯化和品种选育使大麦粒长有所变短。二棱大麦的粒宽(3.55mm)显著大于六棱大麦(3.26mm);粒宽在皮、裸大麦间无显著差异。粒厚变异与粒宽类似,野生大麦的粒厚最小(1.69mm)。相关分析表明,大麦粒重主要由粒宽、粒厚决定,且后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大麦历来是我省冬季主要谷类作物之一。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二棱大麦型品种是我省大麦主要栽培品种。随着畜牧业、尤其是啤酒工业的蓬勃发展,对籽粒品质要求业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众所周知,优质啤酒大费要求籽粒蛋白质含量适中,饲料大麦要求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赖氨酸含量也高。为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二棱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因子,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