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倩  解成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51-3853
[目的]优化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体系相结合提取一枝蒿总生物碱的工艺,对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波集成提取一枝蒿中总生物碱,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通过考察对·OH清除和O2-·抑制能力来评价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能力.[结果]一枝蒿总生物碱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硫酸铵用量8 g,丙醇用量25 ml,醇水比0.60∶1条件下超声提取60 min;在此条件下,一枝蒿中的总生物碱平均提取量0.436 mg/g.当总生物碱浓度为200 μg/ml时,对·OH清除率达到67.65%,对O2-·抑制率达30.92%.[结论]该方法建立了一枝蒿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发现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超声与双水相体系耦合提取竹叶总黄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光德  郝志云  高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48-12449
[目的]探讨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分离技术相结合提取竹叶黄酮的新方法。[方法]利用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竹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和分离,并研究硫酸铵和丙醇含量、超声时间和液固比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利用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竹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分离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醇体积分数60%;(NH4)2SO4用量为0.35g/ml,超声提取25min、液固比为30∶1,在此条件下,竹叶总黄酮提取率为2.03%,提取物中总黄酮纯度为31.3%,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法。[结论]超声与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耦合对竹叶总黄酮提取的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回心草多酚的双水相与超声耦合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耦合对回心草中多酚进行提取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出提取回心草多酚的最佳条件为丙醇用量7 mL,硫酸铵用量5.5 g,超声时间30 min.多酚得率为0.081%.将该方法与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率相当.但本法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条件温和.  相似文献   

4.
刘宝亮  曹桂萍  张金涛  张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445-17447
[目的]优化超声波-双水相协同提取海带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耦合对海带多糖进行提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海带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海带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浸提时间为2h,超声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温度为60℃,料液比为0.019,提取液pH值为5,在此条件下海带多糖的提取率为11.45%。[结论]试验建立了海带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海带多糖的高效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丁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50-21652
[目的]优选桑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用热水浸提法和水提醇沉法、超声波辅助法3种方法提取桑叶多糖,以多糖的得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热水浸提法提取桑叶多糖的较优条件为温度80℃、时间1.5 h、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桑叶多糖得率约为11.3%。水提醇沉辅助法用浓度80%乙醇回流1.5 h,然后在80℃下水浴提取1.5 h,测定桑叶中多糖的得率为9.5%。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桑叶多糖的较优方案为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10 min,再在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80℃的条件下水浸提取1.5 h,测定桑叶中多糖的得率为11.6%。[结论]3种方法提取桑叶多糖的得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超声辅助法〉热水浸提法〉水提醇沉法,综合考虑成本、工作效率等因素,选择超声辅助提取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草莓多酚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草莓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为草莓多酚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考查了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对草莓中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Box-Benhnken法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数学模型,优化草莓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草莓中总多酚最佳工艺为:当料液比为1∶30g·mL~(-1)时,乙醇浓度60%,超声功率585W、超声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草莓多酚得率为10.959mg·g~(-1)。[结论]与常规提取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提取率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协同双水相体系提取水榆花楸叶总黄酮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榆花楸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水榆花楸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探讨了醇-水比、硫酸铵质量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并与其他传统提取方法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醇-水比0.6、硫酸铵质量浓度0.30g/mL、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0.04,在此条件下水榆花楸叶总黄酮得率为9.06%,高于其他传统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波醇提青果多酚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醇提青果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超声波提取条件。[结果]影响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超声波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40%、超声功率40 W、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青果多酚的得率为3.422%。[结论]该研究优选出了超声提取青果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青果药用价值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晓梅  刘晓芳  高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41-12342
[目的]研究葡萄籽多酚的超声波提取条件和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超声提取获得葡萄籽多酚,采用Fenton反应.OH体系研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60 min,浓度75%乙醇,料液比为1∶20。在最佳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0.71%。葡萄籽多酚提取物对Fenton反应羟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0.031 g/L,0.093 g/L时清除率达最大,最大清除率为87.12%。[结论]葡萄籽多酚超声提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孙诗清  王玉洁  朱长俊  徐薇  刘晓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92-16394,16500
[目的]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系统提取虫草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虫草多糖进行双水相提取工艺研究,浓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虫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北冬虫夏草子实体粉末(过100目筛)在60℃,料液比0.03 g/ml,浸提3 h后,超声波辅助提取30 min,虫草多糖的最大得率达到30.1%。[结论]优化出一条全新的虫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过程,为虫草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定心藤为原料,研究超声耦合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提取定心藤总黄酮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定心藤的料液比、硫酸铵浓度、乙醇浓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影响定心藤总黄酮提取因素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超声时间>硫酸铵浓度>料液比,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50、超声时间30 rmin、硫酸铵质量浓度为0.30g/ml,在此条件下,定心藤总黄酮得率为2.02%.[结论]该研究可为定心藤总黄酮提取工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桑叶黄酮和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不同提取方法测定桑叶中黄酮和多糖的含量,探讨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碱水提取法和煎煮法3种方法提取桑叶中多糖和黄酮,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桑叶中多糖和黄酮的含量。[结果]超声波法测得黄酮含量最高,为1.702%;煎煮法测得多糖含量最高,为2.437%;碱水法测得黄酮和多糖均为3种方法最低的。[结论]利用不同提取方法,桑叶中黄酮和多糖测定结果差异较大,黄酮测定用超声波法效果最佳,多糖测定用煎煮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谭乃迪  张延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75-19777
[目的]研究锦灯笼宿萼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以锦灯笼宿萼总多酚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锦灯笼宿萼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锦灯笼宿萼中总多酚超声提取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提取溶剂为浓度50%乙醇水溶液,料液比为1∶20(g/ml),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该方法简捷、可靠,可为锦灯笼宿萼总多酚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贵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32-3733
[目的]研究桑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并优化测定条件。[方法]以水为提取剂,沸水浴5 min提取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利用NaNO2-Al(NO3)3-NaOH光度法测定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总量,并将标准添加法应用于测定操作中以优化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60%乙醇补加量为0~11 ml,NaNO2用量为0.50~2.00 ml,Al(NO3)3用量为0.75~2.00 ml及NaOH用量为1.50~5.00 ml时,有色溶液的吸收值差异均不大,提取时间引起的有色溶液的吸收值差异也不大。但Al(NO3)3过量太多,则有色溶液的稳定性差。NaOH用量少于3.00 ml时,显色反应比较慢。[结论]利用标准添加法测定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可避免由于待测样品溶液用量过多而无法正常测定的情况。用1∶100的样水比,沸水浴5 min的浸提方法可提取出磨碎桑叶中的绝大部分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苦瓜子衣色素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能力,为天然色素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法提取苦瓜子衣色素,双水相法提取苦瓜子衣色素蛋白,经DEAE-52阴离子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得到纯化蛋白,参考芬顿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确定苦瓜子衣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料液比1∶40(g∶m L),时间30 min,该条件下提取率最高,为45.54%。双水相法中硫酸铵质量分数为35%,聚乙二醇质量分数为30%,提取得到苦瓜子衣色素粗蛋白,经过层析得到分子量为74.10 k D的纯化蛋白。抗氧化试验表明,纯化苦瓜子衣色素蛋白具有抗氧化能力,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性增强。[结论]该试验采用新兴的双水相法提取苦瓜子衣色素蛋白,简化了提取工艺,减少了蛋白质的流失;抗氧化试验为从天然色素中制备高品质无污染的抗氧化制剂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其抗氧化性,为枇杷叶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干燥枇杷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原理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枇杷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的提取效率进行对比;以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枇杷叶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25、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得到枇杷叶多酚提取率为48.24 mg/g,与理论值48.79 mg/g相近;提取温度、提取温度与料液比及提取时间与料液比的交互作用对枇杷叶多酚提取效果影响显著(P<0.05).与传统溶剂浸提法比较发现,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得到的多酚提取率较高,且所需时间较短.枇杷叶多酚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枇杷叶多酚质量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枇杷叶多酚质量浓度为20 μg/mL时,两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和56%.[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多酚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与传统溶剂浸提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明显提高多酚提取率;枇杷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76-10077,10111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方法提取山楂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试验以一定浓度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对山楂叶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并对影响山楂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山楂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4(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优化的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可高达2.43%。[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时间短、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