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2002年如东县共饲养续春蚕3.43万张,约占全县春蚕饲养量的65%,与上年同比增长21.8%,生产蚕茧1303.4t,张均产茧38kg,农民茧款收入达到1400万元。至此,如东县眷蚕生产已连续5年夺得丰收。 在续春蚕生产期间,如东县蚕桑技术部门从县情实际出发,大力推广普及续春蚕饲养新技术,重点在减轻桑树长势衰退上做文章。一方面,不再强调续春蚕的饲养比例和饲养量,坚持“三个不养”,即:桑树管理跟不上,长势已出现衰退迹象的不养;养蚕设施不配套,技术基础差的农户不养;近年刚投产的新桑不养。另一方面,针对饲养续春蚕,桑树秋季生长期缩短这一实际,制订了一整套续春桑园管理的技术标准,去冬今春通过广泛宣传,被广大蚕农所接受,前几年桑树夏伐拖拉现象今年得到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2.
伏大春 《蚕桑通报》2001,32(1):55-56
所谓“二春蚕” ,就是在往年春蚕饲养结束后桑树不伐条 ,在加强肥培管理的基础上再继续饲养一次春蚕 ,这一次春蚕就叫“二春蚕”。盐都县茧丝绸公司及蚕桑站为了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增加蚕农收入 ,巩固扩大蚕桑生产 ,大胆地对蚕桑生产进行改革 ,调整养蚕布局 ,认真组织发动 ,大力宣传 ,办好培训班 ,送技术上门、积极推广二春蚕 ,喜获丰收。今春全县饲养二春蚕2700张 ,占全县一春蚕饲养量的1/3左右 ,其中 ,便仓镇饲养的二春蚕占全县二春蚕饲养量的1/2左右 ,全县生产蚕茧100t多 ,平均张单产达37.5kg以上 ,高的近50kg…  相似文献   

3.
续春蚕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达 《蚕桑通报》2003,34(4):56-57
所谓续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的基础上,通过推迟桑园夏伐,恰当选留新稍并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所留新稍不断伸展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由于其饲养期间,气候相对比较适宜、叶质优良,能够生产出与春蚕同等优质的蚕茧,因此对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饲养量、产茧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续春蚕生产在江苏省起步较早,其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已于今年通过专家鉴定,但作为蚕业重点产区的浙江省在这方面尚无有关推广的报道。我县近几年正在发展规模桑园,培育了一批经营大户,显然对开发续春蚕生产具有较大的潜力。为推广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80年代,我市的夏蚕年平均饲养量为春蚕饲养量的51.6%,每亩桑田饲养夏蚕0.26张,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量的13.8%。自1990年起夏蚕的饲养量便直线下降,到1997年夏蚕年平均饲养量为春蚕饲养量的22.3%,每亩桑田饲养夏蚕0.13张,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量仅为7.05%。与80年代相比,8年时间夏蚕饲养量、每亩桑田饲养夏蚕张数、夏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总产  相似文献   

5.
一般年份两秋蚕发种量是春蚕的1·6倍,蚕茧产量是春蚕1·4倍,因此,稳定秋蚕生产,提高秋蚕茧质量,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秋蚕茧质下降的原因1·1养蚕布局是影响秋蚕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县农村秋蚕主要以晚秋为主,中秋为辅,中秋出库时间是8月10日左右,饲养量是春蚕的0·3倍。晚秋蚕出库时间在9月10日左右,饲养量是春蚕1·2倍。这种布局存在着蚕期间隔时间短、大小蚕套养、无法彻底消毒、小蚕共育无适熟叶,桑园治虫难度大等问题,也是导致秋蚕产量不高茧质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1·2饲养管理粗放引发蚕病而影响茧质。秋蚕农村…  相似文献   

6.
所谓二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桑园不进行夏伐,适当选留新梢,并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所留新梢不断伸展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这批蚕,由于在饲养期间,气候相对适宜,叶质优良,能够生产出与春蚕同等优质的蚕茧,因此,对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饲养量、产茧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  相似文献   

7.
<正>如东县自1999年起在全县大面积试养续春蚕,将桑树夏伐的时间从原来的5月底6月初,推迟到6月底,2001~2004年全县续春蚕的饲养量约占春蚕饲养量的60~70%,全县饲养续春蚕的桑园面积占投产面积的90%左右。由于桑树伐条时间的变化,桑树生长期与普通桑园有所不同,桑树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和特点也有差异,现将如东县近年桑园病虫害发生的特点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13年春蚕期,桐乡市崇福镇饲养一代杂交种20900张,占桐乡市总饲养量的17.3%,饲养过程中蚕农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技术措施处理不当,致使春蚕期暴发病毒病,病毒病发病率高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9.
春蚕饲养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桑叶质量高、气候条件好,对春蚕饲养十分有利,一般春蚕的饲养量、产茧量约占全年的50%以上,所以春蚕丰收是蚕农全年养蚕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金湖县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稻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自1993年以来,由于受农药污染的影响,中秋蚕饲养中毒现象普遍发生,蚕农怨声载道。到2003年,我县被迫取消了中秋蚕,每年只饲养二季蚕,即春蚕和晚秋蚕。随着养蚕次数的减少,蚕农收入下降,蚕桑效益与其它农作物相比失去了明显优势,蚕桑生产稳定的形势也变得不容乐观。为巩固和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提高桑园单产效益,2007年春我们引进了“二春蚕”饲养这一做法,进行了二春蚕的饲养实践,现对推广二春蚕饲养谈一点体会。1二春蚕推广饲养的优势1.1二春蚕期的气候适宜,蚕作安全二春蚕的饲养正值6月份,气温一般在25~30℃,气候条件相对夏蚕、中秋蚕而言比较适宜,而且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蚕作十分安全,正好适合二春蚕的饲养。1.2二春蚕的经济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夏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蚕茧产量极低,经济效益差。中秋蚕由于水稻多次使用农药,造成大环境的污染,蚕中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绝收。通过实践,饲养二春蚕,桑叶质量优良,蚕茧产量和春蚕相当,蚕茧质量略逊于春茧,但明显好于中秋茧,总的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1.3桑叶硬化延迟,有利于晚秋蚕生产由于春蚕和晚秋蚕相差3个半月左右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大蚕农培桑养蚕的积极性高涨,蚕种饲养量大幅度增加。1989年德清全县实发春蚕种102375盒,比上年同期增加13083.5盒,增长12.78%,有的乡镇蚕种增长15%以上,但春茧产量却不够理想,乡(镇)、村、户之间产量极不平衡,差距很大,高的乡(镇)平均单产45kg多,低的乡仅30多kg,户与户高低悬殊尤为突出,高的户单产50kg,低的户仅10kg左右,个别的甚至颗粒无收。是春季蚕茧产量最不平衡的一年。就地区来看,一般中、西部丘陵地区产量明显高于东部平原。为此,笔者在新市高林乡对春蚕生产情况作了调查。高林乡1989年饲养春蚕种7955盒,超过历史最高饲养量,比上年同期增加1070盒,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报告了如东县掘港镇2003~2012年蚕桑生产实绩,认为该镇蚕桑生产规模受蚕桑效益影响较大,总体呈现下降态势;推广饲养优良蚕品种和续春蚕,有利于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促进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13.
蚕桑业一直是泰兴市的传统产业。当前,栽桑养蚕已成为本市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调查,2006年泰兴市蚕农平均667m2桑收入在4660元以上,而增养“续春蚕”的蚕农平均667m2桑收入在5780元左右。就全年而言,上半年的春蚕、续春蚕生产比较稳定,风险相对较低;而下半年的中秋、晚  相似文献   

14.
张梅芬  赵晔 《江苏蚕业》1998,20(2):37-39
<正>随着养蚕布局的逐步调整,以及夏蚕、早秋蚕饲养量的减少,从1988年开始,宜兴市中秋蚕饲养量与春蚕种不相上下,成为全年蚕茧生产的重头。因此,其产茧量的高低和蚕茧质量的好坏,左右着全年的蚕茧产量与质量。但是,长期以来,宜兴市中秋蚕茧产量低而且质量不稳定。从全市的张产茧看,从1988年到1997年,中秋平均张产茧只有30.4公斤,比春蚕平均张产39.8公斤低9.4  相似文献   

15.
<正> 春季是一年中养蚕的最佳时节,最具适宜蚕儿生长的自然光热和温湿条件,我省大部分地区春蚕饲养量占全年的30%以上,春蚕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年的蚕茧产量和全省原料茧的供应调配,春蚕饲养的好坏又与蚕种出库时期的把握和饲养管理的好坏密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农户亩产效益,春季我场如东掘西原蚕点饲育种蚕就地制种的同时饲养续春蚕。该项措施,对订种蚁量、制种和卵质影响不大,但蚕农每亩(1亩≈667m^2)可增加毛收入500~600元。虽然蚕农饲养续春蚕的效益明显,但也存在诸多矛盾,为此,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春蚕合理分批饲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耀 《江苏蚕业》2000,22(2):11-12
春蚕相比秋蚕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的特点。但由于春蚕饲养量多,用工集中,技术措施难以及时到位,致使春蚕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可否参照秋蚕分批饲养春蚕,我们对比作了试验。经过二年的实践,分批饲养春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1增产增效春蚕合理分批饲养,延长了桑树的生长时间,增加了桑叶的收获量,每亩桑可增养0.15张~0.2张蚕种,增加亩桑产茧量。同时由于用工充足,技术处理及时到位,提高了张产茧与茧质,提高了蚕茧价格,从而达到增产又增效,亩桑增收10kg茧,增加100多元的纯收入。2减缓劳动…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我市蚕桑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83年的蚕茧产量比1982年增长18%,1984年又比1983年增长25.6%。目前夏秋蚕饲养量比春蚕大,但现行夏秋蚕品种不够理想,这不仅影响缫丝原料质量,也影响蚕农经济收入。围绕着如何提高夏秋蚕茧的产量与质量,近几年我市连续进行了夏秋  相似文献   

19.
1<秋种春养>的提出 桐乡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全国蚕茧主产区,春期一直饲养产量高、茧质好的春用品种,且饲养量大,全市春期饲养蚕种在20万张左右,占全年总饲养量的40%.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气、废水、废渣等超负荷排放,严重污染农业环境,导致了1982年春蚕期在以桐乡为中心的240km2范围内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家蚕中毒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仅以蚕茧款计约1000万余元,其中桐乡市500万余元.从1983年开始,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春蚕期主要排氟企业停火1个月的措施,蚕桑技术部门贯彻农业防氟措施,但由于停火时间短,桑叶生长时间长,桑叶仍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特别是三眼叶含氟量更高,对春蚕饲养带来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20.
<正>洞桥镇、新登镇是富阳市的重点蚕区,总饲养量占全市80%以上,2010年二镇蚕茧收购秩序比较稳定,收茧数量大,速度快,平均张产收茧量达历史最好水平。二镇饲养春蚕4547张,收购蚕茧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