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在吉林省榆树县楼街村进行稻田养鸭试验,调查鸭的取食活动对田中的蜘蛛、二化螟及杂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鸭释放密度为550只/hm2时,鸭对农田杂草的控制效果接近95.6%;稻鸭共栖小区蜘蛛数量显著高于施药小区。高峰期蜘蛛量,稻鸭共栖小区比施药小区高43.2%;稻鸭共栖可减轻二化螟发生量,对二化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因此,稻鸭养鸭可改变农田害虫、天敌的生存环境,有效增加蜘蛛数量,降低杂草数量和水稻二化螟的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起,农田害鼠灾害已经成了缙云县的农业发展道路上的重点阻碍。因此,有效解决缙云县水稻农田的害鼠灾害问题至关重要。此次研究针对缙云县水稻田害鼠灾害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缙云县水稻农田害鼠灾害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希望对缙云县水稻农田害鼠灾害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效果。  相似文献   

3.
荒草坡害鼠的基本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9年间,在典型的黄土残塬沟壑区设点,对荒草坡中的害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荒草坡中栖息有9种鼠形动物,根据数量和危害长尾仓鼠、大仓鼠和社鼠为优势鼠种;害鼠种群数量季节波动大,5月份和8月份出现2次高峰;根据饵料消耗法测定,害鼠的数量在沟边最高,沟半腰次之,沟底较低;大面积采用沟边定点埋罐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稻鸭共作系统中稻纵卷叶螟种群控制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害虫种群的优化管理和预测等研究中的应用,以稻纵卷叶螟第二代种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稻鸭共作系统中捕食性天敌蜘蛛及鸭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的影响,构建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框架模型,并利用STELLA软件对稻纵卷叶螟种群的数量动态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当第二代稻纵卷叶螟初始的百穴卵量为100粒,稻田蜘蛛密度为每百穴12.623头,如果同时考虑鸭对3龄幼虫期稻纵卷叶螟卷苞60%的捕食率,稻纵卷叶螟成虫的密度可降至每百穴9.129头,鸭的捕食可使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卵期末的百穴卵量减少约6.7%  相似文献   

5.
超高茬麦套稻技术对农田生态系统影响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农田生态系统角度研究了超高茬麦套稻技术对土壤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影响。指导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1980~1982年在广西南部稻区蜘蛛种群动态的研究结果。南部稻区蜘蛛种群,分布普遍数量较多的有食虫瘤胸蛛、拟环纹狼蛛、拟水狼蛛、四斑锯螯蛛和八斑球腹蛛等十三种。全年发生总量以食虫瘤胸蛛和拟环纹狼蛛最多,是构成南部平原稻区最主要的优势种群。文中揭示了南部平原稻区自然蜘蛛种群数量季节性变动规律及施用化学农药的影响。早稻本田,以食虫瘤胸蛛最多;晚稻本田前、中期,微蛛和狼蛛种群数量相当,后期狼蛛略高于微蛛。自然保护区蜘蛛的数量和增长速率,早稻均高于晚稻。文中分析了南部平原稻区,不施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以微蛛和狼蛛为主的混合种群对稻飞虱的控制效能,早稻高于晚稻,应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7.
有机农业有利于增加农田中的植物多样性,而丰富的植物群落可以为其他动物提供诸如蜜源、寄主、栖息地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研究基于一个有机管理的大面积多生境农场及其附近常规管理的农田区,进行植物调查,对比不同管理措施下大棚菜地、果园、稻田田埂、露天田块及其周边的农田边界等5种生境类型农田草本植物α、β和γ多样性的差异。研究发现,虽然有机管理下所有生境的草本植物物种数和药用草本植物物种数(α多样性)的平均数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农田,但针对某一具体生境比较发现,有机管理仅显著增加了露天田块和水稻田埂的植物物种数,而对其他生境影响不显著。虽然有机管理农场和常规管理农田区的总体物种组成差异(β多样性)不大,但有机管理下水稻田埂和露天田块的草本植物物种组成显著不同于常规管理下的对应生境。总的植物物种数(γ多样性)在有机管理的农场区和常规管理的农田区间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本研究中有机管理仅有利于水稻田埂和露天田块的草本植物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增加,而对大棚菜地、农田边界和果园影响不明显,并且有机管理并不能显著地增加该地区的草本植物γ多样性。因此有机农业增加植物多样性并不具有普遍性,需要具体考虑不同生境和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滨湖稻区鼠类群落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将洞庭湖东畔岳阳县麻塘垸稻田、岗地、湖洲与农户住房鼠类群落分为 4种类型 ,A稻田为黑线姬鼠 东方田鼠 褐家鼠 ,B岗地 (含旱作地 )为东方田鼠 黑线姬鼠 黄毛鼠 ,C湖洲 (苔草地 )为东方田鼠 ,D农户住房为小家鼠 黄胸鼠 褐家鼠。稻田与岗地 2鼠类群落结构相似 ,且年与年间达显著差异 ,其他群落间结构差异达极显著。岗地鼠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 ,为 1.6 19;湖洲鼠类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低 ,分别为 0 .0 5 2和0 .0 33,但其优势度指数却最高 ,为 0 .990 ;农户住房鼠类群落均匀性指数最高 ,为 0 .72 1,而优势度指数最低 ,为0 .4 0 7。  相似文献   

9.
围栏陷阱(trap-barrier system,TBS)技术自2008年起在我国许多省市进行应用性试验和推广,已有的研究多是注重防治效果,虽有多位作者设想该技术还可用于鼠情监测,但尚少见针对性试验和全面的数据支持。为研究直线形围栏陷阱系统(linear trap-barrier system,L-TBS)用于农田鼠情监测的科学依据,探索L-TBS所获鼠情资料与常规性夹夜法的对应关系,2015年5—10月在新疆博乐市玉米地进行了两种方法监测效果的对比试验。通过同一区域、不同地点、操作方式一致的3组重复试验,L-TBS监测的农田害鼠种类、种群数量动态与繁殖特征,皆与夹夜法结果吻合:鼠种组成百分比卡方检验,小家鼠x~2=1.50,灰仓鼠x~2=0.54,均小于X20.01;两种方法的繁殖特征相关性检测,性比r=0.710 0,怀孕率r=0.926 8,睾丸下降率r=0.869 2,繁殖指数r=0.940 0,均显著正相关。而L-TBS因能捕获幼体而更全面反映种群年龄结构;L-TBS还能捕获夹夜法难以捕获的鼩鼱,可用于防疫监测。由L-TBS法(X)与夹夜法(Y)获得的优势种小家鼠捕获率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y=0.143 1+0.146 5x(d.f.=42,r=0.707 7,P=0.000 0),展示了其与夹夜法的关联性。研究证明:在6.67 hm2农田边设置60 m长的L-TBS可以达到鼠害防治与监测的目的,比常规夹夜法具更省工、省力、安全,具有可操作性强的优点;而L-TBS比矩形TBS更便于机械化农事操作,适于农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原鼠兔有效洞口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以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地上,地下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剧烈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二次甬数关系,样地Ⅰ(近似零密度)生物量最大;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随着鼠洞密度的增大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生长旺盛期更为明显;8月地上、地下及其总生物量显著高于6月(P<0.05),各月地下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上生物量(P<0.01),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值与鼠洞密度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容重和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各因子与不同土层满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以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油菜、棉花和甘薯4种作物的生态适宜度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到0.9824,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评价结果水稻、油菜和棉花以1、2级为主,所占面积均达到67%以上,甘薯1、2级地占56.9%;综合评价中水稻的适宜性面积最大,达56.1%,棉花次之;限制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土壤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耕作层厚度。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硝态氮和铵态氮两种氮素形态为主处理,5个供氮水平为副处理,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田与旱地烤烟在团棵、旺长、脚叶采烤、腰叶采烤和顶叶采烤等5个生育期烟叶的总氮浓度、硝酸还原酶和谷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氮肥效应。结果表明,水田与旱地烤烟在各氮肥处理下团棵期烟叶的氮浓度最高,旺长期稍有下降,至脚叶采烤期则迅速降低;烟叶中的硝酸还原酶和谷酰胺合成酶活性从团棵到旺长期迅速升高,进入采烤后逐渐降低。水田烤烟烟叶总氮浓度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比旱地烤烟大,而谷酰胺合成酶则水田小于旱地,说明烤烟在水田状况下吸氮能力比旱地烤烟强;然而水田烤烟氮同化能力比旱地烤烟弱。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田与旱地烤烟烟叶的总氮浓度、硝酸还原酶和谷酰胺合成酶活性分别在09~0.kg/hm2和07~5.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于土壤中铵态氮的转化与硝态氮淋溶损失,导致铵态氮的肥效优于硝态氮。  相似文献   

13.
旱改水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秸秆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江汉平原旱改水为研究背景,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和室内淹水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年水稻土为对照,研究了多年棉田土旱改水及添加秸秆(9 g·kg-1)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以及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变化,为旱改水水稻的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棉田土旱改水后,水稻幼苗生长缓慢并出现失绿黄化症状,其地上部干重和叶绿素含量仅分别约为水稻土处理的30%和20%。旱改水处理水稻植株Fe含量显著低于、而Cu和Zn含量则显著高于水稻土处理。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高于水稻土;淹水处理10 d,土壤DTPA-Fe含量仅为水稻土的7%左右,而DTPA-Cu和DTPA-Zn含量则分别是水稻土的1.4~2.5倍和1.6~1.8倍。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有效态铁含量逐渐增加,有效态锰、铜和锌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到淹水处理的第28 d,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有效态铁、锰、铜和锌含量与水稻土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Fe不足及Cu过量可能是导致旱改水水稻幼苗生长缓慢、失绿黄化的主要原因。旱改水条件下添加秸秆可以降低土壤的Eh值,提高土壤DTPA-Fe含量及降低土壤DTPA-Cu和DTPA-Zn含量,显著提高旱改水初期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但对水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添加秸秆并不能完全消除旱改水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耕作制度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累积及矿化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娟  符卓旺  朱洁  慈恩  高明  谢德体 《水土保持学报》2011,25(4):175-178,182
以稻田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常规平作(中稻-冬水田)、垄作免耕(中稻-冬水田)、垄作免耕(中稻-油菜)和水旱轮作(中稻-油菜)4种耕作制度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累积及矿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实行不同耕作制度均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密度,以垄作免耕(中稻-油菜)最佳。不同耕作制度实施20年后,农田0-1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已趋于稳定,垄作免耕会提高1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而水旱轮作各土层有机碳密度均低于其他耕作处理。不同耕作制度下水稻土中易氧化有机碳数量和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差异较大,其中,垄作免耕(中稻-油菜)下水稻土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最大。各耕作处理中,土壤有机碳的最大矿化速率差异显著,有机碳矿化率和pH呈显著正相关;在培养期间,垄作免耕(中稻-油菜)的累积矿化量始终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常规平作(中稻-冬水田)的总矿化强度最大,垄作免耕(中稻-油菜)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围垦海涂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GGE技术,从微生物多样性的角度,结合土壤酶活性研究不同农林利用方式对围垦海涂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利用海涂盐分含量最高,而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最低;相比于蔬菜地和林地,棉花地和水稻田的有机质、碱解氮、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活性更高。四种利用方式土壤的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细菌是土壤中的主要种群,其数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等养分特征呈显著正相关,表现为水稻田、棉花地>蔬菜地、林地>未利用。DGGE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未利用土壤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81,与水稻田、棉花地较为接近,其次为蔬菜地和林地,分别为2.52和2.38。围垦利用引起土壤中的Gaetbulibacter marinus与Gillisia mitskevichiae种属变化。围垦利用后土壤质量优于未利用海涂。相比而言,种植水稻对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维持土壤质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稻转旱”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氮素流失的影响,以三峡库区渠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揭示了该流域2001—201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基于输出系数模型并利用流域氮负荷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修订后,对该流域2001年和2019年氮负荷进行了估算并比较。结果表明:该流域2001—2019年土地利用总体演变趋势为水稻田向旱地转化、旱地向林地转化,且以“稻转旱”为主。这种演变使流域氮素流失增加,2019年相对于2001年氮流失量增加了26%,平均每公顷氮流失量增加了约7.8 kg。这种变化表明在农业结构调整时应考虑到水稻田对面源污染物氮素良好的净化拦截作用,控制其面积的缩减以及在小流域氮素输移关键节点上的布局。  相似文献   

17.
旱作农田不同结构垄作的生态生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垄作是沙区旱作农田常用的集水抗旱耕作技术。通过野外试验,对油菜生长季内不同结构的垄作与平作下土壤水分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动态观测,并对油菜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垄作下土壤耕作层水分含量比平作下增加了3.5%~12.2%。垄作还降低了生长季内土壤含水量的波动幅度,改变了其垂直分布,使湿润锋位于耕作层,有利于油菜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对缓解干旱对作物生长的胁迫有积极作用。对生长季内油菜干物质的累积速率、生长季末地上生物量、单株角果数及千粒重比较,垄作均高于平作。但结构不合理的垄作下植株密度的降低会导致油菜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低于平作。而垄高25 cm、垄沟比1/24的垄作不仅具有集水抗旱的生态效益,而且较其它结构的垄作及平作更能促进油菜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是旱作农田油菜种植较为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三江平原典型区水田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区域水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该文以三江平原典型地区富锦市为例,运用网格单元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不同时段(1989—2002年、2002—2015年)水田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探讨各驱动因子在水田时空变化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1989—2015年富锦市水田扩张明显,新增水田34.99万hm~2,垦区水田化进程早于农区。1989—2002年,东部垦区水田扩张度较高,南部次之;2002—2015年,水田扩张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农区与北部垦区。2)1989—2002年,水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政策因素和土壤类型,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大部分是双因子增强;2002—2015年,自然因素对水田变化影响减弱,水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到河流距离和到铁路距离,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大部分是非线性增强,水田化发展到成熟阶段。富锦市水田时空变化差异是由多种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三江平原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及水田规模科学管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游双季稻田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江中游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和秸秆还田管理下农田土壤养分、有机碳及其酶活性的变化,评估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为长江中游双季稻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012—2017年进行不同轮、连作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冬季休耕—双季稻,冬种紫云英—、油菜—、大蒜—和轮作(马铃薯、大蒜、油菜和紫云英年际轮作)—双季稻5个处理,在冬季作物秸秆和水稻秸秆双重还田条件下,通过运用多元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结合南方双季稻田土壤的适宜性,筛选出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中土壤质量指标并测定,最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双季稻区的土壤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双季稻区,经过6年的冬季种植合适作物并秸秆双重还田,相比冬季休闲处理,除冬季种植大蒜处理外,其他冬种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稻田土壤质量10.73%~12.91%,不同冬种方式下双季稻田的土壤质量高低依次为不同冬种轮作(0.726)冬季种植油菜(0.723)冬季种植紫云英(0.712)冬季休闲(0.643)冬季种植大蒜(0.638)。由此可见,适宜的轮作方式及秸秆双重还田能显著提高双季稻土壤质量,这为南方稻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通河县旱地改水田许可转换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水稻种植的效益较高,促使有条件地区旱改水现象突出。水田面积增长迅速,导致部分地区人地用水矛盾突出,如何确定一地区水田面积极限值,保证人地用水和谐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黑龙江省通河县为研究区,基于GIS技术、考虑农业生态承载力各自然约束条件,应用定量化模型计算通河县的许可最大水田面积,并以许可转换度来表征区域旱地改水田的极限比例。结果表明:通河县旱地改水田许可转换度应控制在0.45以下,即水田面积控制在79311.8hm2以内,可以保证通河县人地用水的和谐发展。且以2008年农业种植结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通河县旱地改水田的潜力约为2万hm2,目前旱改水的潜力还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通河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量化依据,保证通河县及类似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