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泡沫保温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有机保温材料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聚氨酯泡沫材料、聚苯乙烯泡沫材料、酚醛泡沫材料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张彦妮  雷蕾  夏斌 《草业科学》2016,33(9):1681-1689
以盆栽黄连花(Lysimachia davuric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20d的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植株部分形态特征及叶片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其生长发育逐渐受到抑制。当胁迫时间低于10d以及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4.52%时,其地上部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叶片失水,单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可溶性糖、脯氨酸以及抗氧化酶(POD、CAT)活性升高,此时复水,除了茎尖,植株可以迅速恢复生长。当胁迫时间持续增加到15d,叶片严重失水,地上部干枯,此时复水,66.66%的植株可以重新长出幼苗。但当胁迫时间达到20d时,植株因缺水干旱死亡。因此,黄连花在管理养护时,在持续干旱时间超过10d,土壤含水量低于14.52%时,应及时复水救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机胂制剂(如:对氨基苯胂酸)作为促生长类饲料添加剂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有机胂制剂能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效率,使骨髓造血机能活跃,促使红细胞和血色素增生,不仅起着补充必要微量元素胂的作用,还能抑制肠道中部分有害细菌的生长,起着抗生素一样的作用。日粮中添加高铜,在生产实践中现已开始应用。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有机胂制剂和高铜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药品:浙江黄岩市荣耀化工厂生产的有机胂制  相似文献   

4.
<正>氰化物系指含氰基的化合物,植物中的氰化物是以甙形式存在的氢氰酸有机衍生物,即氰甙。氰甙本身无毒性,但当其水解释放出游离的氰化氢后,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富含氰甙的植物有青饲料木薯、高粱和玉米的幼苗、亚麻、络麻、海南刀豆、狗爪豆以及蔷薇科植物的叶子和种子。其中毒机理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酶抑制剂,能抑制细胞内多种含金属离子的酶系统,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接触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等。氢氰酸中毒发病迅速,当动物过食含氰甙的饲料15~20分钟,即可发生中  相似文献   

5.
氰化物系指含氰基的化合物,植物中的氰化物是以甙形式存在的氢氰酸有机衍生物,即氰甙。氰甙本身无毒性,但当其水解释放出游离的氰化氢后,就会引起动物中毒。富含氰甙的植物有青饲料木薯、高粱和玉米的幼苗、亚麻、络麻、海南刀豆、狗爪豆以及蔷薇科植物的叶子和种子。其中毒机理是一种非特异性的酶抑制剂,能抑制细胞内多种含金属离子的酶系统,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接触酶、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等。氢氰酸中毒发病迅速,当动物过食含氰甙的饲料15~20分钟,即可发生中毒现象。中毒家畜表现为呼吸困难、呕吐、流涎、肌肉痉挛,可视黏膜鲜红色。剖检血液鲜红色,胃肠有出血性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黄芪多糖MPEG-PLA嵌段共聚纳米微球,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共考察微球的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选用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作为包载材料,采用复乳法制备黄芪多糖MPEG-PLA嵌段共聚纳米微球,优选最佳工艺条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分布。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研究其体外释放性质。[结果]采用复乳法制备的载药球电镜扫描结果外形圆滑,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873nm,包封率78%,释放率高达79.17%,释放时间较长为10天,且释放平缓,突释率较低。[结论]采用MPEG-PLA二氯甲烷溶液作为油相、黄芪多糖水溶液作为内水相,PVA水溶液作为外水相制备黄芪多糖MPEG-PLA嵌段共聚纳米微球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高水速凝材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实践,特别是矿山采空区充填、巷道支护、隧道塌方充填的新型材料,其物理力学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其作为充填支护材料时,对其强度特征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当该材料用于采空区充填防止地表沉陷时,由于服务时间长,可能导致材料的长时流变问题,因此研究高水材料结石体强度特征的时间效应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研究高水速凝材料强度特征研究,确切掌握强度特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家蚕品种57限·芙蓉、782·湘晖的蚕卵出库催青,当蚕卵进入转青期,对转青卵冷藏抑制,二个杂交原种的冷藏抑制有效期限有差别,浸酸前滞育卵冷藏经过时间137天时,57限·芙蓉转青卵冷藏抑制1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4%以上,782·湘晖转青卵冷藏抑制2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1%以上。滞育卵冷藏时间的长短对其转青卵冷藏抑制的耐受力也有影响,滞育卵冷藏时间延长,其转青卵对冷藏抑制的耐受力就会减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脱气原理,脱气过程对绝缘中空间电荷影响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直流高压电缆的脱气过程。  相似文献   

10.
微波固相合成蛋氨酸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有机微量元素络合物的合成在生产技术上,主要以液相合成为主,其工艺存在水解周期长,合成过程中生成大量盐类,有机微量元素含量低,产品质量相对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过高的价格阻碍其在动物生产中普遍应用。微波辐射技术在化学领域亦有许多成功应用的实例犤1犦,日益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微波固相合成有机微量元素螯合物,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反应物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减少能耗,简化工艺,显示出效率高、废液排放少,污染小、成本低的优越性。1材料和方法1.1主要材料蛋氨酸(迪高沙);醋酸锌(分析纯)。1.2主…  相似文献   

11.
单宁是高等植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单宁和单宁-有机氮络合物在植物与土壤间的氮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宁参与氮素循环的机制主要包括络合有机氮、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以及影响土壤酶活性。以往的研究并未深入探讨单宁对各种有机氮的络合能力,以及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对单宁-有机氮络合物的降解机制。因此,本研究着重讨论了单宁对各种有机氮的络合能力、络合物的降解机制、单宁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单宁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综述了单宁在氮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如减缓凋落物分解,抑制净氮矿化,影响净硝化和氮固持等。结果表明:单宁能够络合大部分有机氮;单宁的结构和浓度可显著影响其对土壤酶活性和净氮矿化的抑制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的作用,该结论可为进一步理解单宁在植物与土壤间氮循环过程中的角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自从发现微量元素砷以来,一直认为其对动物是有毒害作用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70年代初经试验证明砷为动物营养所必需,而且在动物有机体内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缺乏砷生物学功能被抑制,而添加生理剂量时其生物功能恢复。鉴于此,本文对近  相似文献   

13.
由上海丝绸集团技术中心与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共同承担的上海市技术创新项目“JC蚕蛹蛋白纤维新技术的开发研究” ,近日通过了鉴定。蚕蛹蛋白纤维是通过化学提取的蛋白与丙烯腈接枝共聚 ,纺丝成型而制得的新型纺织纤维 ,它兼具天然蛋白纤维和丙烯腈的化学纤维的特性 ,扩大了蚕蛹蛋白的综合利用范围 ,为纺织业提供了一种新型纺织材料。JC蚕蛹蛋白纤维在研制中攻克了蛋白的提纯、脱色、脱臭以及蛋白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纺丝成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为进一步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JC蚕蛹蛋白纤维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混凝剂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广泛应用,本文对混凝剂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张趋势进行了介绍,并且重点对近年来成为热点环保材料的膨润土进行了探讨,分别从膨润土结构和性质等方面对不同活化、有机改性、无机改性,及无机/有机复合改性膨润土阐述其性质和改性膨润土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膨润土在环境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未来的应用前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斯的明和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如敌百虫)同属于胆碱酯酶抑制剂。当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时,可用阿托品合并解磷啶进行解救,效果好。而当新斯的明中毒时,用阿托品合并解磷啶进行解救,亦可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形式的金属复合物可供在动物营养中使用;当特定的微量元素与有机分子络合或结合的时候,这些复合物统称为“有机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7.
梁容 《中国果业信息》2014,31(10):74-74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有机果蔬比传统新鲜果蔬含有更多的抗癌物质。由CarloLeifert教授牵头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小组分析了343项在世界各地进行的有关有机作物和传统作物成分的研究,他们得出结论:食用有机果蔬或有机谷物,或由上述材料做成的食物将显著提高抗氧化物质的摄入。  相似文献   

18.
奶牛避雷器     
干旱天气舍饲牛自身蓄集静电。有时电荷对牛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当接触周围环境时会产生轻微的电击。这种电击对奶牛有害,抑制其食欲,降低其生活力。为了消除电荷,苏联农业电气  相似文献   

19.
<正>尼可刹米是中枢兴奋药,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静脉给药,可使呼吸明显加深加快,当呼吸中枢被抑制时其兴奋作用更为明显。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对吗啡中毒引起的呼吸衰竭效果较好。常用制剂为尼可刹米注射液。兽医临床主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电致变色薄膜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新材料,展望了电致变色薄膜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涉及到的电致变色材料有无机、有机和复合型电致变色薄膜材料。其中的三芳胺物质,由于其变色明显,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电致变色的多色变化和强烈的颜色对比度会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