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探究臭椿不同部位提取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本试验采用半叶枯斑法对臭椿枝叶、种子石油醚提取物、树皮乙醇提取物以及各提取物的不同柱层析馏分进行了抗TMV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臭椿种子石油醚提取物的保护作用、治疗作用、钝化作用均最强,抑制率分别为63.64%、50.60%、60.01%,臭椿树皮乙醇提取物对TMV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为79.3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臭椿枝叶石油醚提取物对TMV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差,抑制率介于32.02%~43.47%。枝叶石油醚提取物各馏分中,LE.3和LE.5的保护作用、LE.11的钝化作用显著高于宁南霉素,抑制率分别为54.99%、46.22%、51.99%;种子石油醚提取物各馏分中,SE.4、SE.6、SE.9的保护作用及SE.10、SE.11、SE.12的钝化作用显著高于宁南霉素,抑制率分别为71.96%、58.74%、67.84%、63.62%、72.18%、76.25%;臭椿树皮提取物各馏分中,BE.10的保护作用、BE.5和BE.8的治疗作用及BE.10、BE.11、BE.13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宁南霉素,抑制率分别为54.25%、...  相似文献   

2.
茶山海棠叶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烟草花叶病毒植物源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茶山海棠叶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山海棠叶的乙醇提取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正丁醇和水相的液-液萃取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均具有显著体外钝化效果;当各提取物浓度为10mg/mL时,其对TMV的抑制率为100.00%~64.13%;茶山海棠叶各提取物对TMV的初侵染抑制率为47.57%~18.62%,增殖抑制率为25.56%。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环境友好型的植物源抗病毒剂,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供试病毒,采用半叶枯斑法,研究了11种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TMV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 mg/m L时,臭灵丹石油醚提取物、红花月见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臭灵丹水层提取物对TMV增殖有显著抑制(P0.05)活性抑制率分别为68.47%、80.19%、94.57%;臭灵丹石油醚提取物、钻叶紫菀乙酸乙酯提取物、臭灵丹水提取物对TMV有较强的钝化活性,抑制率分别为80.00%、76.38%、83.33%。TAS-ELISA检测表明,臭灵丹、风轮草、珊瑚樱、钻叶紫菀、益母草、拔毒散等植物提取物对普通烟K326内病毒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并且明显好于阳性对照药剂宁南霉素。  相似文献   

4.
天葵提取物抗TMV生物活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系统溶剂提取法得到天葵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提取物,天葵提取物的总提取率为38.76%。在烟叶半叶枯斑法活性测定离体试验中,首次发现天葵块根的7种不同溶剂提取物都具有较好的抗TMV生物活性,天葵提取物对TMV钝化作用范围为34.12%~68.09%,其中以天葵的石油醚、丙酮和乙醇提取物效果较好,钝化效果分别为68.09%、63.28%和60.59%;保护作用范围为17.48%~65.26%,以石油醚提取物保护作用最好,抑制率达65.26%;治疗作用范围为12.79%~34.24%,丙酮提取物治疗抑制率可达34.24%.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活性,并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为发现新的植物源抗病毒物质提供依据。【方法】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普通烟(N. tabacum)为材料,结合活性追踪法,对木瓜中抗TMV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采用半叶枯斑法和室内盆栽试验对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抗TMV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木瓜乙醇提取物对TMV表现出较强的钝化作用(10 mg干样/mL的抑制率达97.76%),对TMV系统侵染具有预防作用(10 mg干样/mL的防效为49.98%);乙醇浸膏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TMV具较强的体外钝化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89.02%、82.84%和84.74%;从木瓜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邻苯二甲酸二戊酯(WZ-31,Dipentyl phthalate)、β-香树素(WZ-32,β-Amyrin)、(8E)-十六烯酸(L3,8E-hexadecenoic acid)和(8E)-十九烯酸(L4,8E-nonadecenoic acid)共4个化合物;β-香树素、(8E)-十六烯酸和(8E)-十九烯酸在浓度为1.0 mg•mL-1时对TMV表现出较好的体外钝化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27.51%、33.33%和41.08%,相当于或显著高于1.0 mg•mL-1 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MCA)。【结论】木瓜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TMV活性,具备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潜力,β-香树素、(8E)-十六烯酸和(8E)-十九烯酸是其抗TMV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综合利用入侵植物,通过离体半叶枯斑法,对18种入侵植物提取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垂序商陆、粉花月见草、三叶鬼针草、紫茎泽兰、飞机草、钻叶紫菀、苦苣菜、野茼蒿等9种入侵植物的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对TMV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抑制率在59.15%93.06%,这些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入侵植物具有开发植物源农药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供试病毒,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了白术提取物对TMV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10 g/L时,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TMV具有明显的体外钝化作用,钝化0.5h后,其抑制率达61.86%;对TMV的初侵染和增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处理24 h后,抑制率分别为40.12%和20.03%.白术中抗病毒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石油醚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8.
辣木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辣木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对辣木叶乙醇初提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得到辣木叶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同时对各萃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辣木叶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3个提取层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在相等的浓度条件下,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酸乙酯层、二氯甲烷层、石油醚层。虽然抗氧化活性较V_C弱,但浓度达500μg/mL以上时,辣木叶各层提取物均能清除90%左右的DPPH自由基。[结论]该研究为辣木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的进一步分离奠定了基础,并为辣木叶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或天然日化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叉枝蒿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及杀虫机制,为粘虫的高效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10种蒿属植物提取物及叉枝蒿不同极性4部分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和浸虫法确定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的主要杀虫方式;通过浸虫法测定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馏分及主要成分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活性。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确定其活性成分,并测定活性成分对粘虫体内4种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触杀活性最好,处理第7 d时对粘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6.85 mg/mL。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从叉枝蒿石油醚萃取物中得到21个馏分,其中馏分8表现出最好的触杀活性;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显示,馏分8的主要化合物为棕榈酸乙酯(49.57%)、十三烷(14.55%)、硬脂酸乙酯(4.86%)和壬烷(4.74%),4种化合物中以棕榈酸乙酯的触杀活性最好,处理后第7 d时对粘虫的LC50为1.82 mg/mL。棕榈酸乙酯LC50处理粘虫第7 d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中南鱼藤(Derris fordii Oliv.)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相萃取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8种真菌的抑制活性;运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其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为探究中南鱼藤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相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防治效果,利用香蕉果实接种法测定了中南鱼藤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对香蕉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利用盆栽法测定了中南鱼藤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相萃取物对豇豆白粉病的活体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中南鱼藤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及其各相萃取物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C50=0.24~1.33 g·L?1),其中,中南鱼藤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在2.00 g·L?1对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82.15%。同时,中南鱼藤乙酸乙酯萃取相浓度为1.00 g·L?1时对香蕉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为89.92%。另外,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香蕉果实接种实验中中南鱼藤甲醇提取物浓度为3.20 g·L?1时对香蕉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71.11%;中南鱼藤甲醇提取物及其正丁醇相萃取物在浓度为1.00 g·L?1下对豇豆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67%和94.07%。可见中南鱼藤枝叶的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80%乙醇对青荚叶进行提取,得到的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运用羟基(·OH)自由基体系、二苯代苦味基肼(DPPH.)自由基体系对Fe3+的还原能力进行试验,比较了中华青荚叶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抗坏血酸比较,中华青荚叶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对.OH的清除率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水层部分>总醇提取物,IC50值分别为0.484、0.737、0.775、0.855、1.008 mg/mL;对DPPH·的清除率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部分>正丁醇萃取物>总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值分别为0.047、0.060、0.061、0.073、0.721 mg/mL.各提取物对Fe3+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中正丁醇萃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艾蒿提取物对草莓灰霉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艾蒿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分部萃取,并测定了甲醇提取物及其分部萃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草莓灰霉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艾蒿的提取率为5.687%,其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溶物分别占0.600%、1.139%、1.060%和2.942%。在艾蒿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分部萃取物、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正丁醇分部萃取物和水分部剩余物中,正丁醇分部萃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对草莓灰霉菌的EC50为261.85ug/m l。复配艾蒿的甲醇提取物,制成浓度为5%和2%的溶液处理草莓果实,具有明显降低其采后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从长梗喉毛花[Comastoma pedunlulatum (Royle ex D. Don) Holub]中分离得到的3种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活性及其对烟草4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为研发有效防治TMV的植物源农药提供先导化合物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心叶烟为试验材料,设化合物处理(当药黄素、高杯喉毛花内酯A和异荭草素)、空白对照(CK)和药剂对照(8%宁南霉素)处理,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化合物对TMV侵染的预防保护和钝化作用;以普通烟草栽培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对照[空白对照(CK)和接种对照(CK+TMV)]、宁南霉素[药剂对照(PC)]、当药黄素、高杯喉毛花内酯A和异荭草素处理,利用防御酶检测试剂盒测定各处理烟草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先施用被试物后接种TMV,当药黄素、高杯喉毛花内酯A和异荭草素在100μg/mL时均减少TMV在心叶烟上的枯斑数目,对TMV的抑制率分别为50.05%、57.55%和61.73%,对TMV侵染均具...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治理及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采用半叶枯斑法研究了紫茎泽兰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根、茎、叶和花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其中,根、茎、叶提取物的活性较强,当浓度为10 mg/mL时均显示了中等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50%左右;花提取物的活性相对较弱.这是首次对紫茎泽兰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进行报道,扩展了植物源TMV抑制剂筛选的范围,为综合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核桃青皮潜在的功能活性,以90%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蒸馏水为溶剂,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核桃青皮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0%乙醇对核桃青皮的提取率为36.79%,总酚和胡桃醌提取量分别为70.36、1.38 mg·g-1。乙酸乙酯萃取物对·OH和O2-·清除率分别为37.52%、56.53%,高于其他溶剂萃取物。在抑菌活性方面,不同溶剂萃取物对5种供试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效果,正丁醇萃取物>9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萃余水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综上,核桃青皮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潜在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具有开发植物源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贝加尔唐松草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贝加尔唐松草提取物对粘虫的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贝加尔唐松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作用以甲醇提取物最强,校正死亡率为17.0%;胃毒作用以甲醇提取物最强,其次为石油醚提取物,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0.0%和20.0%;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无杀卵和拒食作用.甲醇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的触杀作用以乙酸乙酯萃取物最强,校正死亡率可达73.9%.乙酸乙酯萃取物对Na+-K+-ATP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袁宏球  孙丹  张世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44-8045
[目的]研究假蒟甲醇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等9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假蒟叶甲醇提取物在2mg/ml的浓度下,对9种菌有一定的抑制率,对香蕉炭疽病菌、番木瓜炭疽病菌、香蕉枯萎病菌、西瓜蔓枯病菌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7849,0.7663、0.8913、1.6425mg/ml。假蒟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活性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2.7%和88.3%。假蒟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和番木瓜炭疽病菌的髓EC50分别为0.5692,0.5446mg/ml。[结论]证实假蒟叶甲醇提取物中含有具有抑真菌活性的次生物质,该物质溶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8.
花脸蘑(Lepista sordida)蛋白粗提液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脸蘑蛋白粗提液为对象,研究了其诱导烟草对TMV的抗性,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及对TMV引起的番茄病毒病的室内控制作用;探讨了浓度、温度、pH值对花脸蘑蛋白粗提液抗TMV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粗提液浓度为100μg/mL时,诱导烟草抗TMV的侵染枯斑抑制率可达83.97%,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的枯斑抑制率为74.57%,对番茄病毒病的室内控制效果达到82.70%,表明花脸蘑蛋白粗提液通过诱导抗病性和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达到了控制TMV的作用;花脸蘑蛋白粗提液具有很好的温度稳定性,在50℃的条件下处理30 min,抗TMV侵染的枯斑抑制率仍达66.30%;花脸蘑蛋白粗提液也具有很好的pH值稳定性,pH敏感性试验表明,在pH为4.0~10.0的条件下,都具有抗TMV活性,在中性(pH=8)的条件下,活性最强可达81.50%。  相似文献   

19.
以稗草、反枝苋为材料,采用小杯法测定泽漆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的除草活性。以苹果腐烂病菌、白菜灰霉病菌、柑橘炭疽病菌、小麦全蚀病菌为供试病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泽漆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反枝苋幼苗的胚根、胚轴生长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0.75 mg/mL 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反枝苋胚根、胚轴的抑制率分别为94.96%、88.93%,抑制效果明显好于泽漆叶乙醇粗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稗草的胚根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核桃青皮提取物对萝卜蚜虫毒杀和拒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核桃青皮对萝卜蚜虫的毒杀和拒食活性,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核桃青皮甲醇提取物和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6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萝卜蚜虫的触杀活性;用叶碟法,测定了石油醚、乙醚、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和水的6种提取物对萝卜蚜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提取物对萝卜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浓度为100.00 mg/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3.4%,6种萃取物对萝卜蚜虫的触杀活性和拒食活性的顺序为水>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醚>石油醚,水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94.4%.结论为,发现核桃青皮对萝卜蚜虫具有较强的触杀和拒食活性,且杀虫活性和拒食活性较强的物质为一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