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新疆规模化推广使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1)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2)微喷灌节水技术;(3)作物根层渗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以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棉花滴灌全生育期比地面灌溉节水40%~45%;微喷灌节水50%左右,由于在作物结果期微喷灌易造成植株局部环境气温较低,影响作物坐果率和易滋生病虫害等,应用规模有所减少;根层渗灌较滴灌更为省水,有利于消灭地表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和棉铃霉烂,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在实际中,还有膜上灌溉以及常压软管微孔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但由于节水效果尚不显著,应用规模也在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2.
节水灌溉中的微喷灌简称微喷,它是借助于一套专门的设备,将具有…定压力的水,喷到离地面不高的空中,散成微小的水滴,均匀地喷洒到植物根区的地面上,实现灌溉的一种节水节能新技术。微喷是一种介于喷灌和滴灌之间的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它吸收了喷灌抗堵塞性能较好和滴灌工作压力低、可节省动力能源的优点。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广泛采用微喷灌技术用于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2004-2006年,通过对苜蓿大型喷灌与红枣微喷灌、红枣滴灌等各种灌溉方式的不同设计、不同灌头距离进行年用水量分析表明:这三种灌溉方式都具有节水效率较高、配合性强、均匀灌溉等特点,滴灌节水效率最优良,微喷灌次之,大型喷灌节水效率较低,与漫灌对比节水效率分别为60%、54%、40%.  相似文献   

4.
<正> 微喷灌简称微喷,它是借助于一套专用设备,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距离地面不高的空中,散布成微小的水滴,均匀地喷洒到农作物上和农作物根区的地面上,实现节水灌溉的一种新技术。微喷是一种介于喷和滴灌之间的节水灌溉技术,它吸收了喷灌抗堵塞性能较好、滴灌工作压力低和可节省动力能源的优点。 微喷系统的灌水器称为微喷头。微喷头的形式,按结构和出水方式可分为:旋转式、折射式、缝隙式和离心式。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为折射式和  相似文献   

5.
名优茶园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名优茶园微喷灌和滴灌节水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名优茶园采用微喷灌、滴灌等灌溉方法,均能快速及显著提高茶树根系周围的土壤含水量,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增产率达24.36%~32.06%;在灌溉过程中,土壤水分散失少,灌溉水利用率高,比传统方式可节水30%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名优茶园采用滴灌的综合效果比微喷灌好,灌溉水利用率是微喷灌的1.5倍以上,其中以滴灌持续时间为4 h的节水效果最佳,比滴灌6 h节水50%,比微喷灌4、6、8 h分别节水30%、95%和160%.  相似文献   

6.
王巧英 《现代农业》2011,(11):78-79
一、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基本情况 针对乌兰察布市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引导农民加大种植结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蔬菜温室微灌、滴灌设施农业。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和覆膜栽培等新技术、新设备,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有效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走出了以喷灌、软管微喷、膜下滴灌、地下渗灌等现代节水设施和技术为主的抗旱新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云南省滇中地区生菜生育期内蒸发蒸腾量、作物系数、水分利用效率对微喷灌、不覆膜滴灌和覆膜滴灌的响应规律,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在云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开展了生菜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蒸发蒸腾量及日蒸发蒸腾强度而言,在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覆膜滴灌模式下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微喷灌。覆膜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模式下全生育期蒸发蒸腾量,2020年分别为82.1、60.2和52.0 mm;2021年分别为88.4、77.2和72.8 mm。生菜作物系数,在全生育期覆膜滴灌模式下最大,其次为不覆膜滴灌,最小为微喷灌;在各生育阶段,不同年景生菜作物系数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受灌溉方式的影响,覆膜滴灌下的生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大于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不覆膜滴灌下的生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微喷灌。覆膜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微喷灌模式下生菜水分利用效率,2020年分别为45.65、42.01和41.58 kg·m-3,2021年分别为50.33、45.86和36.82 kg·m-3。  相似文献   

8.
微喷灌技术属于一种现代化精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微喷灌技术可以节水、节能,并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等特点。微喷灌技术可以实现水肥灌溉一体化,这样有利于提高肥效,实现作物优质高产。本文主要论述微喷灌技术的应用实践与节能价值等,从而更好的推广微喷灌技术,充分的发挥出其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滴灌设备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 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1倍以上。滴灌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内的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滴灌设备是滴水灌溉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滴灌系统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水肥,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与大水漫灌、喷灌等方式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点,鄂托克旗赛乌素地区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地下水越来越匮乏,加上近几年大型喷灌设备的使用,也使水的蒸发量不断增大,因此,寻求一种既节水又增收的灌溉方式是农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责任,2013年鄂托克旗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人员在赛乌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试验种植了66700m^2的玉米膜下滴灌试验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一、膜下滴灌系统的组成1.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均匀的向作物根系范围内的土壤进行局部灌溉,同时还可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溉方式。此项技术既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又避免  相似文献   

12.
1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它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点,是目前最为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由于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膜下滴灌、微喷灌和滴灌3种节水灌溉技术对红江橙的果园生态及根系生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种灌溉技术都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红江橙的果园生态,其中微喷灌效果最优,其次是膜下滴灌和滴灌;3种节水灌溉技术都能明显提高红江橙根系的生长量,对根系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影响表现为水平分布的范围较窄、垂直分布的深度较浅。  相似文献   

14.
邓发利 《北京农业》2013,(27):170-171
2012年国家实行"节水增粮"项目,具体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以及辽宁4个省区推广高效节水模式,其中包括管道式喷灌、地埋式膜下滴灌、中心支轴式喷灌等方式。推广实行中,膜下滴灌技术迅速成为了一匹黑马。膜下滴灌技术,将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进行了充分结合,利用可控管道系统供水,缓慢的、定时定量的灌溉到作物根系附近土壤的技术。也可以在灌溉时将水与肥料进行充分的融合,使其达到更好的施肥效果。其灌溉水呈现出滴状,而作物的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同时也要保证其始终处于疏松以及最佳含水状态。基于此,将对实行膜下滴灌技术之后带来的变化和各种效益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74年首次从墨两哥引进滴灌技术,迄今已走向快速发展的轨道,"九五"期间共发展微灌面积210万亩.微灌的方式也从最初单一的滴灌发展成为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渗灌等多种方式的灌水技术,主要应用于温室大棚、果园和经济作物的灌溉;部分干旱缺水地区利用窑蓄水在大田粮食作物灌溉上也使用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6.
微灌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而农业用水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是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微灌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节水、高效灌溉技术之一,在我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灌技术是利用微灌设备组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主要有滴灌、微喷、小管出流灌和渗灌四种。脉冲式微灌技术属于微喷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灌水均匀度高且抗堵塞;其次,系统灌水流量与工作压力可调,这一特点使之在用于施肥、…  相似文献   

17.
<正>设施农业膜下软管微喷系统是利用铺在作物根系地表面的塑料薄膜下的微灌带,将水分均匀分布在根系土层内,不产生大量积水乱流现象,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水分的浪费,而且还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一、膜下软管微喷与传统的沟灌相比有如下优点1.节水实施膜下滴灌,可大大减少棵间蒸发,与传统的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50%左右。2.提高肥效应用软管微喷灌技术,底肥追肥集中,水在土壤中渗透缓慢,避免了养分流失,同时随水追肥,有利于  相似文献   

18.
1、应用喷灌、微喷等节水技术,高山地区推广“微蓄微灌”技术。滴灌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十分适合于茄果类蔬菜,水利用率在90%以上,较沟灌、漫灌提高1倍以上。微喷则适用于如小白菜、芹菜、木耳菜等叶菜类生产,也可用于蔬菜育苗。  相似文献   

19.
旱地玉米节水灌溉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进行了玉米节水灌溉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渗灌、膜下滴灌、喷灌、隔沟灌较对照(传统沟灌)生育期提前,分别增产25.7%、28.3%、11.7%、4.2%。分别节水82.9%、78.6%、48.6%、42.8%。综合结果得出,膜下滴灌、喷灌和隔沟灌节水灌溉方式可在半干旱地区玉米栽培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滴灌、漫灌、微喷灌3种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产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分别比漫灌和滴灌处理增产2.3%和4.3%;漫灌处理的香蕉总糖、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滴灌和微喷灌处理,微喷灌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处理;可食率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漫灌处理最低,3种灌溉方式之间差异均显著;干物质含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滴灌处理最低,二者间差异显著。在香蕉约100d的生长期内,微喷灌处理的用水量比漫灌少约19%。综合来看,在3种灌溉方式中,微喷灌是在最适宜于香蕉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