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了研究青梅(Prunus mume)果实不同极性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按极性梯度对乙醇提取物的水悬液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液-液萃取,获得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剩余的水相4个组分。分别测定乙醇提取物原液和这4个组分的多项抗氧化能力指标,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EAC)、氧化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亚硝酸盐清除能力、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以及其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结果显示,经萃取后剩余水溶物的抗氧化能力比乙醇提取物降低,各萃取物比乙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以正丁醇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高,其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也以正丁醇萃取物最高,水相含量最低,与抗氧化能力具有一致性。说明青梅主要抗氧化组分存在于正丁醇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是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白术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将白术的87%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以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白术不同极性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 021±0. 003)、(0. 031±0. 005) mg/m L,乙酸乙酯相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7. 54±0. 51)%、(30. 53±0. 92)%。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现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01、-0. 870、1. 000),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12、-0. 976、0. 913),白术各萃取物中黄酮类和多酚类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3.
评价了锦鸡儿花及根中不同萃取部位的黄酮、多酚含量以及各项抗氧化能力指标,为制备天然来源的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药食同源植物锦鸡儿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萃取部分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试验比较锦鸡儿花及根中不同萃取相的抗氧化能力。表明:锦鸡儿花及根中总多酚含量普遍大于总黄酮含量,以氯仿部位总多酚含量最高,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最高。锦鸡儿花及根均表现出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锦鸡儿花、根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分别为乙酸乙酯萃取相(IC50 = 0.16mg/mL)和正丁醇萃取相(IC50 = 0.28 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均为乙酸乙酯萃取相(花:IC50 = 0.21 mg/mL;根:IC50 = 0.04 mg/mL);而对Fe+还原能力最强的分别为正丁醇层(EC50 = 0.56 mg/mL)、乙酸乙酯层(EC50 = 0.73 mg/mL)。结论:锦鸡儿花及根的乙醇提取物和不同萃取部位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提醇沉法及溶剂萃取法提取山荆子叶,测定不同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通过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研究了山荆子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山荆子叶水提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水萃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98%、1.62%、4.23%、1.46%和0.313%。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山荆子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活性以及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山荆子叶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为山荆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炒槐米饮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炒槐米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测定其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结果:炒槐米各项检测指标均超过2005年版《中国药典》槐米药材标准。结论:建议炒槐米的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9.0%,总灰分≤8.0%,酸不溶性灰分≤2.0%,30%甲醇溶液浸出物≥45.0%,总黄酮含量≥20.0%,芦丁含量≥15.0%。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细叶石仙桃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层萃取物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采用福林酚法测定不同萃取物的总酚含量;通过DPPH法、ABTS法测定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细叶石仙桃不同萃取物总酚含量为5.12%~18.46%;3个不同萃取物均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为0.075~1.375mg·mL~(-1);细叶石仙桃不同萃取物总酚含量由高到低及清除DPPH和ABTS能力由强到弱均依次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层萃取物。上述结果说明细叶石仙桃不同萃取物的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乙酸乙酯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强,且最接近水溶性维生素E,提示其具有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赤霞珠葡萄叶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用不同极性溶剂依次对赤霞珠葡萄叶φ=95%乙醇粗提物进行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水萃取物及经大孔树脂φ=70%乙醇洗脱物。测定不同萃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研究不同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KG-*3/4]·)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并与BHT进行比较,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赤霞珠葡萄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φ=70%乙醇洗脱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 DPPH自由基和O2-[KG-*3/4]·的 IC50分别为(0.017±0.001)、(0.023±0.001) g/L和(0.174±0.007)、(0.222±0.003)g/L,高于BHT。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溶剂萃取物中黄酮、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赤霞珠葡萄叶萃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溶剂萃取物对抗氧化活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绞股蓝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并设置其质量控制项目和限量,为提升绞股蓝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中相关检测方法对绞股蓝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部位的绞股蓝水分、浸出物、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之间有一定差异。所有75批次绞股蓝,全草的含水量最高,与龙须、叶、茎和叶3种部位的含水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药用绞股蓝水分含量为8.31%~12.78%,总灰分含量为9.41%~20.19%,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除样品部位为茎之外的19批样品外均在0.57%~6.99%范围,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0.86%~39.79%。55批次茶饮绞股蓝中,水分含量仅14批次达标,总灰分含量19批次合格,产地为陕西、湖北和福建的绞股蓝浸出物含量较其他省份高。【结论】结合试验结果并综合分析药用、茶饮绞股蓝的质量控制,建议制定统一标准。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热提法)4项检查设为各省绞股蓝药材质量控制项目,拟定药用绞股蓝的水分、总灰分含量分别不得超过12.0%、16.0%,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3.0%,水溶性浸出物(热浸法)含量不低于25.0%;茶饮绞股蓝可依据使用部位不同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9.
椰衣提取物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椰衣不同提取物的总酚含量,考察椰衣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椰衣粉的60%乙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4个提取物,以清除l,l-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评价椰衣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结果]椰衣各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顺序为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脂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结论]椰衣不同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能力,其与酚类物质含量基本呈正相关,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发水晶冰菜总黄酮的营养利用价值,并为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水晶冰菜为原料,经反复冻融处理后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总黄酮,再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级萃取以获得相应组分,测定不同组分中总黄酮的含量.以维生素C做阳性对照,测定各组分对DPPH·、·OH与O2-·的清除率.[结果]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组分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91.0 mg/g、184.5 mg/g,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分;而且不同萃取组分在三种反应体系中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正丁醇萃取组分对DPPH·、·OH的清除能力最强,IC50值分别是0.013 mg/mL、0.049 mg/mL,而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对O2-·的清除作用最强,IC50值为0.156 mg/mL.[结论]水晶冰菜总黄酮在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组分中的含量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有望开发成为纯天然植物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长白山野生乌杆天麻“母麻”和“子麻”药材质量差异,采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药典法测定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含量;HPLC法测定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含量。结果表明,TLC专属斑点明显;“母麻”与“子麻”水分平均含量分别为8.22%和7.97%,浸出物平均含量分别为27.58%和19.61%,总灰分平均含量为3.41%和2.93%,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21%和0.19%,天麻素平均含量分别为(3.424±0.010)mg/g和(3.535±0.322)mg/g,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分别为(0.541±0.009)mg/g和(0.793±0.014)mg/g。研究发现,“母麻”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子麻”;“子麻”的天麻素及对羟基苯甲醇含量均高于“母麻”。初步判断“子麻”药用价值更优,本实验结果可为天麻等级划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分离出寒葱粗提物中的抗氧化效果较好组分,该试验以寒葱叶为原料通过水回流提取法得到粗提物,并利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对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及其单体物质和总皂苷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并对寒葱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的总酚、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3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11批盐生肉苁蓉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等质量评价参数。[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的水分测定第一法、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重金属检查法和砷盐检查法测定。[结果]盐生肉苁蓉药材水分不宜超过10%,总灰分不宜超过12%,酸不溶性灰分不宜超过1.7%,65%乙醇热浸法浸出物不宜低于45%,重金属(Pb2+)不超过0.000 5%,砷盐不超过0.000 1%。[结论]该试验方法准确方便、高效、重复性好,可作为盐生肉苁蓉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制定陕西产辣蓼药材质量标准及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药学研究方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薄层色谱法、挥发油测定法、比色法对陕西产辣蓼药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产辣蓼药材水分含量7.42%~8.61%,总灰分含量8.06%~8.65%,酸不溶性灰分含量0.23%~0.7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19.86%~23.62%,挥发油含量0.13~0.17mL/g,总黄酮含量2.01%~4.59%.其中,洋县、柞水县辣蓼的醇溶性浸出物较高,略县、柞水县辣蓼的黄酮含量较高,蓝田县辣蓼的醇溶性浸出物和黄酮含量都最低,其他地区的辣蓼介于中间.陕西柞水辣蓼药材品质最好,而蓝田辣蓼的品质最差;建立了以性状描述、显微特征描述、指标有效成分芦丁的薄层定性鉴别及水分含量不得过于9%、总灰分含量不得过于9%、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于1%、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总黄酮含量不得少于2%为主要内容的陕西辣蓼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产地青胡桃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对青胡桃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为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贵州省10个县(区)的青胡桃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并以赫章县青胡桃为试验材料,采用DPPH法和ABTS法对青胡桃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青胡桃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中,芦丁质量浓度在0.5~4.0 mg/mL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n=9);不同地区青胡桃中总黄酮平均含量差异不明显,贵州省胡桃最主要产地赫章县的青胡桃总黄酮平均含量为9.51%.青胡桃的80%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水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86.59、89.04、108.48和173.67 mg/g,4种萃取物均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作用,且随萃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抗氧化能力排序为80%乙醇提取物>水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结论]建立的青胡桃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便捷,其线性、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和回收率良好.青胡桃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具有较好的功能性食品和药品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测定鬼针草不同溶剂萃取物总黄酮类含量,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作用。鬼针草水提醇沉后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测定各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和超氧阴离子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利用液相质谱联用法对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鬼针草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提取物,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含有芹菜素、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苷和木犀草素等黄酮类成分。结果表明,鬼针草有机溶剂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生物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水柏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水柏枝的70%乙醇提取物为样品,对醇提物进行萃取,得到水柏枝醇提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并对其进行大类成分鉴别;用Folin-Ciocalteu方法和氯化铝比色法分别测定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ABTS和总还原能力3个指标来全面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初步植物化学筛选结果表明,水柏枝醇提物中不同程度地含有多酚、黄酮、香豆素、甾体和糖苷等类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在水柏枝的各个极性部位均有分布,酚类主要分布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皂素主要分布于二氯部位,香豆素类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萜类以及甾体主要分布在石油醚二氯部位。多酚和黄酮类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水柏枝不同极性部位当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多酚含量最高(94.43±1.5)mg/g,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最高(627.21±1.2)mg/g。DPPH、ABTS和总还原能力3个指标综合得出水柏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佳,正丁醇部位抗氧化能力次之。【结论】水柏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活性最佳,且优于BHT,其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中高含量的多酚和黄酮成分相关。  相似文献   

18.
诃子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诃子与龙井茶和银杏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诃子提取物总多酚含量为(211.229±8.236)mg/g、总黄酮含量为(49.509±1.362)mg/g,高含量的总多酚是其强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诃子粗提物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BHT;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诃子粗提物进行萃取后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相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贵州杜仲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并为盐炙杜仲叶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测定了10批贵州不同地区盐炙杜仲叶样品中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杜仲叶中的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贵州不同地区的10批盐炙杜仲叶水分含量在5.82%~13.3%,平均为10.07%;总灰分在7.43%~11.21%,平均为8.94%;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10.89%~18.59%,平均为13.78%,绿原酸含量在0.1 0~0.33mg/g,平均为0.24mg/g,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1.04~3.31mg/g,平均为1.67mg/g;总黄酮在11.30~33.10mg/g,平均为19.35mg/g。不同产地中,杜仲叶绿原酸含量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以开阳县的最高,分别为0.33mg/g和3.31mg/g;总黄酮含量以龙里县的最高,为33.10mg/g。  相似文献   

20.
采用80%乙醇对青荚叶进行提取,得到的醇提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运用羟基(·OH)自由基体系、二苯代苦味基肼(DPPH.)自由基体系对Fe3+的还原能力进行试验,比较了中华青荚叶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抗坏血酸比较,中华青荚叶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较强清除作用,对.OH的清除率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水层部分>总醇提取物,IC50值分别为0.484、0.737、0.775、0.855、1.008 mg/mL;对DPPH·的清除率为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部分>正丁醇萃取物>总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IC50值分别为0.047、0.060、0.061、0.073、0.721 mg/mL.各提取物对Fe3+均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中正丁醇萃取物还原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