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优化五味子园土壤耕作方式,对比分析了地布覆盖、自然生草和清耕对土壤含水量、养分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清耕;自然生草的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大于地布覆盖和清耕处理,有机质的含量表现为自然生草地布覆盖清耕;自然生草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大于地布覆盖和清耕处理;自然生草和地布覆盖的五味子的中长枝数量大于清耕,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的五味子雌花比例和单株产量显著大于清耕。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与清耕相比可较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状况,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2.
行间生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葡萄园行间清耕及行间生白三叶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生长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葡萄园行间生草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葡萄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节间长、节间粗分别为35.53、366.80cm2、13.03cm、1.275cm,比清耕增加2.33%、0.55%、7.69%、6.25%,但差异不显著;夏季高温条件下,14:00-16:00时,生草处理对地表至地下10cm处的降温效果显著;生草处理0~10cm土壤容积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处理,而30~40cm土壤容积含水量又略低于清耕处理;生草使土壤容重降低9.49%,总孔隙度提高4个百分点;生草还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温度及气孔导度。可见,葡萄园行间生草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了葡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土壤管理方式对伏旱期柑橘生长及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伏旱期柑橘园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温度、水分和柑橘Citrus reticulata生长的影响。【方法】试验地点位于重庆北碚,以资阳香橙砧沃柑为材料,2016和2017年高温伏旱期采用清耕(对照)、铲草覆盖、化学杀草覆盖和自然生草4种土壤管理方式,测定地表(0 cm)以及10、20和30 cm土层温度变化,测定0~10、10~20和20~30 cm土层含水量、地表最大开裂宽度、柑橘根系活力和秋梢生长量,统计不同土壤管理成本。【结果】土层越浅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波动越大。总体上,不同土壤管理条件下各土层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温度日较差为清耕化学杀草覆盖铲草覆盖自然生草;在极端高温天气(气温41℃)时,清耕、化学杀草覆盖、铲草覆盖和自然生草的土表最高温度分别为69.6、45.6、37.5和35.0℃。各土层含水量以自然生草和铲草覆盖最高,清耕最低,清耕0~1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柑橘根系活力和秋梢生长量均为铲草覆盖化学杀草覆盖清耕自然生草。土壤管理成本为清耕自然生草铲草覆盖化学杀草覆盖。【结论】综合效果、成本与简便省力,在高温伏旱期,平地和缓坡橘园宜采用铲草覆盖。  相似文献   

4.
对南疆梨园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覆盖和生草处理不同程度的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的容重,增加了土壤孔隙度,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表土层中有机质增加较深层土壤更为显著。覆盖和生草对干旱区果园有一定保墒作用。土壤养分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为覆盖生草免耕清耕。0~40 cm土层覆盖和生草处理的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全P、全K含量较清耕处理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新疆南部果园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香梨果实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清耕处理相比,梨园生草和覆盖后能有效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产量,表现为生草>覆盖>免耕>清耕,生草和覆盖处理的梨果实达到标准果形。生草和覆盖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较清耕处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低于清耕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草栽培对丰水梨果园土壤养分、水分、温度以及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覆盖显著增加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20 cm土层全氮和全钾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其他养分无显著差异;生草在干旱时期可显著提高0~30 cm土壤含水量,在雨季覆盖生草的0~1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清耕对照,而11~30 cm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减少了水土流失;生草覆盖在早春时提高地温2℃,在夏季生草覆盖可降低地温3~4℃;生草覆盖可提高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前期生草覆盖的梨产量低于清耕对照,后期果实产量高于清耕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推广葡萄园行间自然生草在贺兰山东麓产区地施行。【方法】本试验以葡萄园自然生草1年和清耕为对照,研究了贺兰山东麓金山兰山云昊酒庄自然生草对葡萄园不同土层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自然生草1年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高于清耕对照,pH、全盐、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则降低;自然生草1年的葡萄园土壤中不同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有所提高,且深土层(40~60 cm)较表土层(0~20 cm)明显;自然生草1年对葡萄园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尤其是对表土层(0~20 cm)土壤酶活性的提高更为明显。【结论】葡萄园行间自然生草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条件,降低土壤pH,减少土壤盐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酶活性,可为葡萄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进而提升葡萄及葡萄酒品质,是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良好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行间生草对葡萄园土壤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在葡萄园行间分别种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分别在葡萄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采集葡萄园行间种草区0~40 cm土样,对土壤微生物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与清耕(对照)相比,在葡萄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各处理之间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含量差异大多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各生草处理土壤细菌含量在开花期最高,放线菌含量在萌芽期最高。与清耕相比,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C(SMBC)和土壤微生物N(SMBN)含量;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处理与高羊茅、清耕(对照)处理土壤SMBC和SMBN含量差异总体上达显著水平(P<0.05),而高羊茅处理与清耕土壤SMBC无显著差异,SMBN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行间生草可以改善土壤的微生物学指标,其中以白三叶草和紫花苜蓿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南疆香梨园为对象,分析不同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园生草和覆盖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生草>覆盖>清耕>免耕,生草和覆盖较清耕分别提高64.17%、31.76%。各处理微生物数量以细菌最多,真菌最少。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覆盖和生草0-40 cm土层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免耕和清耕,脲酶活性在各处理中差异不明显。细菌与蔗糖酶、脲酶呈极显著正相关,放线菌与蔗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真菌、放线菌与过氧化氢酶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真菌是影响蔗糖酶和脲酶的最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库尔勒香梨园地面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果园土壤覆盖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库尔勒香梨生产效率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几种不同果园土壤覆盖方式,用ECH2O土壤含水量监测系统对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各种覆盖方法均能减缓表层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了土壤表层的平均含水量,与清耕法相比,覆布、覆草、生草、覆网和覆膜分别提高94.74;、61.16;、52.63;、47.37;和15.79;.在0~20 cm土层覆布、覆草和覆网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覆膜和生草则降低了含水量.在20~ 60 cm土层仅覆布提高了土壤的含水量,其它均降低了土壤的含水量.[结论]覆盖可显著减少果园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表层含水量.在土壤深层,覆布的土壤含水量较高,清耕的较低.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保湿效果依次为,覆布>覆草>覆网>清耕>覆膜>生草.  相似文献   

11.
生草覆盖对酿酒葡萄园土壤养分及浆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草和覆盖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养分、浆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贺兰山东麓5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供试材料,分别覆膜(黑膜)、生马齿苋、生地锦草,以清耕(CK)为对照,研究不同地面管理方式对酿酒葡萄园土壤养分及浆果品质的影响。[结果]生草和覆膜均能有效提升酿酒葡萄园0~20 cm土层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其中,覆膜对碱解氮和有效磷提升效果最好,较清耕分别提升46.76%和55.92%;马齿苋对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提升效果最好,较清耕分别提升58.07%、34.03%和70.45%。各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提升均有显著效果。其中,覆膜对可溶性糖、总酚以及花色苷的提升效果最好,分别较清耕提升14.12%、65.45%和59.05%;马齿苋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还原性糖的提升效果最好,较清耕分别提升21.22%、65.38%和25.08%。生草和覆膜均能提升酿酒葡萄株产量,其中以马齿苋提升效果最好。酿酒葡萄园种植地锦草对百粒重、粒径和穗长提升效果显著,与清耕相比分别提升9.24%、3.20%和5.88%。[结论]在贫瘠干旱酿酒葡萄园进行生草覆盖,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土壤速效养分、浆果品质以及单株产量,但对土壤全量养分影响甚微。其中,覆膜和种植马齿苋对表层土壤养分及浆果品质提升效果最好,适宜在该类区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生草对酿酒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是园区土壤可持续性耕作的重要手段。试验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酿酒葡萄园进行,果园覆盖鼠茅草,研究果园生草对于果园土壤营养成分、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等衡量土壤理化性质重要指标影响。结果表明,随年份逐渐增加,果园生草可有效提高土壤表层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最高可达11.75 mg/kg、126 mg/kg、87 mg/kg、156 mg/kg。而清耕随年份增加,会降低所有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二年内清耕土壤表层土壤氮磷含量变化不明显,钾元素含量降低明显。生草与清耕相比,生草后土壤保水保墒能力较好;生草可有效增加土壤孔隙度与通透性。  相似文献   

13.
以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区域(秋冬季辅以撒播紫花光叶苕子种子)为试验对象,清耕制区域作为对照,研究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温度、桃树春梢生长、桃树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纬度高原地区的雨养桃园,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温度、促进桃树春梢的生长,自然生草有机覆盖区域桃树果实的产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都显著高于清耕制区域的桃树。  相似文献   

14.
以2a生‘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白色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地布覆盖、麦草覆盖和清耕5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苹果树体生长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调节温度的变化主要在浅层土壤,随土层深度增加调节作用减小;不同材料覆盖间存在差异,白色地膜覆盖土温变幅最大,黑膜和地布覆盖次之,麦草覆盖变幅最小;以地布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效果最佳,四季温度分别达到23.72℃、29.73℃、14.49℃和2.01℃,具有春季和秋季增温、夏季降温、冬季保温的优点。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水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以地布覆盖最高,比清耕高出2.14%;覆盖处理对0~80cm各土层含水量都有很好的保墒作用。不同覆盖处理能不同程度增加果园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其中以黑色地膜和地布效果最好;地温越高,土壤呼吸作用强度越高。不同覆盖处理对幼树生长和果树的光合作用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综合考虑,地布是适合千阳地区的最佳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干旱盐碱区矮化密植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行间生草刈割覆盖模式、地布覆盖模式,以果园清耕为对照,连续进行2年处理,第3年秋季测定果园0~60 cm土层土壤pH、容重、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等理化性质;分析生草刈割覆盖、地布覆盖2种覆盖模式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覆盖地布对花椒园土壤理化性质与杂草生长的影响,为花椒轻简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六月椒树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耕无覆盖(CK)、不可降解地布覆盖(T1)和可降解地布覆盖(T2)对花椒园土壤理化特性和抑草效果的影响。【结果】覆盖不同地布对花椒园土壤养分含量、物理特性及杂草防效影响不同。覆盖地布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提高,各指标整体均表现为地布覆盖处理>清耕不覆盖。土壤容重降低,0~20 cm和40~60 cm土层均依次为可降解地布覆盖<不可降解地布覆盖<清耕不覆盖,20~40 cm土层为不可降解地布覆盖<可降解地布覆盖<清耕不覆盖。土壤总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和田间持水量均显著提高,最大持水量增大,各指标整体均表现为地布覆盖处理>清耕不覆盖。不可降解地布覆盖和可降解地布覆盖处理对看麦娘和野豌豆的防效均达100.00%,对艾草的防效分别为95.59%和92.65%。【结论】覆盖地布可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抑制杂草生长,从而促进花椒植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灵武长枣优质高效的培肥措施,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方法 采用行间生草与树盘覆盖交叉处理,生草草种选用白三叶和黑麦草,树盘处理采用覆盖园艺地布、覆盖稻草、清耕3种模式,以全园清耕为对照,测定枣园果实性状及其产量,分析不同培肥模式对灵武长枣种植园土壤特性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 与全园清耕相比,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增加果实纵径、提高果实硬度(2.22%)及其产量(38.01%)。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有效提高坐果率(66.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95%)和类黄酮含量(29.79%);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园艺地布组合模式可提高0~20 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17.68 mg/kg,土壤整体碱解氮含量增加53.44 mg/kg、土壤孔隙度提高了0.09%。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52.78 mg/kg、增加土壤整体有效磷含量1.78 mg/kg。结论 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和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园艺地布2种组合模式可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黑麦草+稻草”模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白三叶+稻草”模式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葡萄行内覆盖对葡萄园微域生态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确立葡萄园科学、生态的栽培管理措施。【方法】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以4年生‘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试材,设置行内覆盖葡萄枝条(grape branches,GB)、行内覆盖玉米秸秆(corn straw,CS)及清耕(CK)3个处理,研究各处理对葡萄园树冠层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微生物等微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并比较其果实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个处理的葡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的栽培措施。【结果】覆盖处理显著降低了葡萄树冠层空气温湿度及土壤温度,在0~20cm土层,GB覆盖、CS覆盖和清耕3个处理7、8、9月的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为22.4,21.8和24.6℃;0~60cm土层,上述3个处理微生物总量分别为604.71×10~4,599.86×10~4和440.11×10~4 CFU/g。与清耕相比,GB覆盖和CS覆盖使果实的还原糖含量提高了8.2%和6.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15.6%和12.3%,总酸含量提高了8.3%和10.0%,另外覆盖还使葡萄皮中的花色苷及酚类物质积累增多。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GB覆盖、CS覆盖及清耕处理的葡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1.56,0.70和-2.26。【结论】行内覆盖能够改善葡萄园微域生态环境,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其中以GB覆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行间生草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玫瑰香葡萄园行间间作薄荷、猫薄荷、紫花苜蓿以及清耕对照处理,研究间作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葡萄园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玫瑰香葡萄其着色和成熟的时间顺序为:猫薄荷薄荷紫花苜蓿对照CK。3种行间生草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清耕。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氮含量顺序为:对照CK薄荷紫花苜蓿猫薄荷。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顺序为:紫花苜蓿猫薄荷薄荷对照CK。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顺序为:薄荷猫薄荷紫花苜蓿对照CK。  相似文献   

20.
生草覆盖对梨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自然生草为对照,综合比较鲁梅克斯、三叶草、菊苣、紫花苜蓿、高羊茅、黑麦草几种牧草生草覆盖对梨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生草相比,几种生草处理表现为土壤温度、含水量、N及P含量降低,土壤容重、K含量升高。紫花苜蓿、黑麦草和自然生草覆盖有机质含量相当,是本地区果园生草管理较理想的选择,其它各处理显著低于自然生草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