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不同区域、不同大棚种植年限的设施土壤养分累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设施土壤耕层养分累积现状为全氮含量范围为0.99~4.15 g/kg;全磷含量范围为0.53~5.64 g/kg;全钾含量范围为1.15~56.49 g/kg;碱解氮含量范围为69.0~368.9 mg/kg;速效磷含量范围为6.95~214.9 mg/kg;速效钾含量范围为72.8~2654.4 mg/kg.随着设施土壤种植年限的延长,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呈现上升的趋势,全钾则有升有降;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土壤各养分含量减少,土壤表层呈现养分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了解阿克苏市土壤养分及盐渍化现状,对全市耕地不同种植作物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土壤盐渍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克苏市不同种植作物土壤养分含量不同,但整体分布集中,有机质含量为12.44~14.47g/kg,全氮为0.72~0.84g/kg,碱解氮为57.41~70.94mg/kg,有效磷为21.07~45.86mg/kg,速效钾为155.14~202.35mg/kg.不同灌溉模式盐渍化程度表现为滴灌>漫灌;不同种植作物盐渍化程度表现为棉花>玉米>红枣>香梨>苹果>核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和养分在土壤剖面的分布特征,2016年9月在北疆棉区沙湾县采集98块条田0~100 cm土壤样品,分析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和养分含量的垂直特征。结果表明,沙湾县膜下滴灌棉田表层(0~20 cm)土壤pH值平均值为8.6,盐分均值达到2.53 g/kg,但调查样点中仍有近1/3的条田为盐化土壤;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分别为14.92 g/kg、0.86 g/kg、54.3 mg/kg,处于低级水平;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1.6 mg/kg、231 mg/kg,处于较高水平。沙湾县土壤pH值、盐分含量在0~100 cm土层自上而下存在明显的递增趋势,且在80~100 cm土层产生盐分积聚现象;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养分自上而下存在明显的递减趋势,但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在0~20 cm土层较高,有效磷和速效钾在0~40 cm有积聚现象。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黄土高原6个苹果生产基地县21个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县区果园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差异及其土壤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6个试点21个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全量分别为0.54、0.53和6.79 g/kg,土壤氮磷钾速效量分别为102.66、7.95和102.75 mg/kg,不同苹果产区果园土壤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差异明显,除全氮含量外均以中部高塬黑垆土苹果产区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最高,而以北部丘陵黄绵土苹果产区最低.(2)不同苹果产区果园0-300 cm土层土壤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特征类似,除全钾和速效氮外其余养分全量和速效量剖面分布具有明显“表层积聚效应”.(3)6个试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呈现缺或较缺,土壤速效氮含量丰富或中等或缺,土壤速效磷含量中等或缺,土壤速效钾含量丰富或较丰富,应该增施有机肥,氮磷肥配合,适当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8-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养分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伊犁河谷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值为42.95g/kg,最小值为3.98g/kg,均值为19.26g/kg;土壤碱解氮含量最大值为199.50mg/kg,最小值为21.21mg/kg,均值为92.30mg/kg;土壤速效磷含量最大值为84.94mg/kg,最小值为0.10mg/kg,均值为13.22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最大值为609.04mg/kg,最小值为215.03mg/kg,均值为191.58mg/kg。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各年间表现出减少—增加—减少的波浪式循环,且总体呈下降的趋势,速效磷呈先缓慢增加后降低,达到最低值后又快速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集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乡和乐都县碾伯镇种植1~30年日光温室蔬菜地耕层土壤及剖面土壤(1~100 cm),分析了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结果表明,日光温室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土壤,其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含量最低值比露地(CK)土壤分别增加1.900 g/kg、0.405 g/kg、19.700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中铵态氮(NH4+-N)在0.375 1~0.435 1 mg/kg范围内变化,变化最大幅度为0.060 0 mg/L;硝态氮在表层含量极高,60 cm以下硝态氮含量变化趋于稳定。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硝态氮(NO3--N)含量在0.946~45.400 mg/kg内变化;铵态氮(NH4+-N)含量总体上变化趋势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7.
以毕节市耕地地力评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石灰土、粗骨土、紫色土和黄壤4种类型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土壤C/N。结果表明,毕节市耕地的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全钾、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C/N均值分别为30.69 g/kg、1.59 g/kg、301.92mg/kg、175.95 mg/kg、19.29 mg/kg、169.79 mg/kg和19.20;其中,黄壤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最高,土壤C/N也最大;石灰土的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最高;而紫色土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低,土壤C/N也最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九寨沟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研究了四川省九寨沟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 H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丰富,处于一级水平;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 H的空间异质性相对较大,碱解氮含量均值为89.95 mg/kg,速效磷含量均值为36.83 mg/kg,速效钾含量均值为144.70 mg/kg,p H均值为7.91。提出应增施碱解氮肥、分类施用钾肥和磷肥,注意补充养分与调节相结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9.
生土地种植苜蓿后土壤速效养分与pH值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苜蓿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草田轮作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在苜蓿各生育期对0~60 cm土层进行取样,研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p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种植苜蓿第2年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小,第3年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大,与种植前相比,其0~20、20~40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85,5.82和8.25 mg/kg;在第2年,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于第2茬达到峰值。在第3年,头茬苜蓿生育期内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均迅速下降,与种植前相比,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了3.16,2.98和2.40 mg/kg;各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与种植前相比,种植苜蓿后的第3年,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94.35,88.29和88.55 mg/kg;各土层土壤的pH值略有增加,与种植前相比,种植苜蓿后的第3年,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的pH值分别增加了0.14,0.12,0.04。【结论】种植苜蓿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第2年第1茬初花期时达到最低,苜蓿的固氮作用从第2年第2茬开始显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变化,于第2年第2茬达到峰值;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pH值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引黄灌区选择60个典型玉米地,对其土壤耕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引黄灌区玉米地平均耕层深度为22.5 cm,比我国土壤平均耕层(16.5 cm)高6.0 cm,犁底层平均厚度为9.1 cm。0~40 cm土层容重在1.36 g/cm~3左右,孔隙度在48.5%左右。0~45cm土壤紧实度200~2 450 kPa,靖会灌区显著高于其他灌区,景电、兴电、刘川灌区相差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94~15.64 g/kg,全氮含量为0.84~1.24 g/kg,碱解氮含量为47.14~60.56 mg/kg,速效磷含量为14.28~33.57 mg/kg,速效钾含量为156.50~185.84 mg/kg,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外,其它指标均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11.
明确山西省玉米种植区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调控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依据2019年山西省统计年鉴,选取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原平市和寿阳县,以及山西"农谷"建设区太谷县,作为研究典型代表区,根据各县土壤类型、地形特征以及种植区划,采集耕层(0 ~ 20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有机质、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10个土壤养分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明,山西省玉米种植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4.10 ~ 53.98 g/kg,平均值为17.52 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集中在10~20 g/kg,样点所占比例为63.78%,整体处于较缺乏至中等水平;土壤硝态氮含量为4.97 ~ 37.51 mg/kg,平均值为19.79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3.17~74.12 mg/kg,平均值为22.64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为58.81~ 517.02 mg/kg,平均值为220.42 mg/kg,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总体比较丰富.山西省玉米种植区土壤中有效铜(Cu)含量为0.24~6.00 mg/kg,平均值为1.26 mg/kg;有效锌(Zn)含量为0.17~ 5.30 mg/kg,平均值为2.07 mg/kg;有效镍(Ni)含量为0.05 ~ 1.30 mg/kg,平均值为0.31 mg/kg;有效铁(Fe)含量为2.60 ~ 29.57mg/kg,平均值为9.40 mg/kg;有效锰(Mn)含量在0.97~ 37.90 mg/kg,平均值为17.42 mg/kg;有效硒(Se)含量为11.99~85.24 μg/kg,平均值为30.43 μg/kg.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效态Cu、Zn、Fe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有效态Fe、Mn、Ni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Se则与其他养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山西省现阶段玉米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较缺乏至中等水平,土壤氮、磷和钾速效养分以及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总体呈中等到较丰富水平,因此,山西省玉米生产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有机培肥管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庆阳市苹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变化分析表明: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2001年较1980年均有增加,分别增加了2.33g/kg,0.14g/kg,8.2mg/kg,2.6mg/kg,速效钾含量2001年较1980年减少7.5mg/kg。根据土壤肥力变化提出了保持土嚷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的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庆阳地区覆盖黑垆土养分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庆阳地区覆盖黑垆土养分状况的变化分析,表明庆阳地区覆盖黑垆土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的含量2000年较1982年均有增加,分别增加0.30g/kg、0.08g/kg、6.7mg/kg、0.05g/kg;速效钾的含量2000年较1982年减少4.6mg/kg;pH2000年较1982年降低0.06。并提出了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协调的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7-2019年苍南县450个耕地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分析结果与10年前(2006-2008年)耕地土壤养分数据对比,探讨苍南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过10多年连续耕种,土壤pH值平均由5.63降为5.35,降低了5.23%,其中酸性土壤和微酸性土壤(4.51~6.50),占91.1%;有机质含量平均由31.0 g/kg提高到33.6 g/kg,提高了8.2%;全氮含量平均由1.83 g/kg提高到1.92 g/kg,提高了4.9%;有效磷含量平均从15.8 mg/kg提高到62.3 mg/kg,提高了295%;速效钾平均含量从95.5 mg/kg提高到123.4mg/kg,提高了29.2%。总之,经过10多年连续耕种,苍南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增加,速效钾含量增幅较大,有效磷含量增加了近3倍,但土壤pH值却呈酸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信叶高速公路沿线湿地的土壤状况,选择6个研究样地并对它们的土壤化学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分布上,各湿地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幅度分别为6.8~7.1、18.8~35.9 g/kg、313.6~891.7 mg/kg、6.2~14.7 mg/kg、146.4~237.3 mg/kg。在垂直分布上,多数研究样地表层土壤的全氮含量较高,速效磷含量从表层到深层基本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速效钾和pH值的变化较小,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总体看来,不同地点土壤全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差异极显著,速效磷含量差异显著,pH值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统计学的罗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丰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S定位技术,在云南罗平烟区采集土壤样品362个,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格局。结果表明:罗平植烟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指标的块金效应为25%~75%,表现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有机质均值为42.23g/kg,有52.27%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40 g/kg;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均值分别为2.02 g/kg和161.96 mg/kg,分别有51.39%和79.84%的植烟土壤全氮和速效氮超过2 g/kg和150 mg/kg;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值分别为1.63 g/kg和38.45 mg/kg,分别有11.00%和29.79%的植烟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超过2 g/kg和40 mg/kg;植烟土壤全钾含量均值为13.67 g/kg,有27.13%的植烟土壤全钾含量在12 g/kg以下,偏低;土壤速效钾均值为257.23mg/kg,有95.87%的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50 mg/kg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分别于2013、2014年8~10月对河北省廊坊市农田土壤进行初步调查,共选择该市23个农田样点,结合土壤理化分析的常规方法,通过分析p H、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等指标进而评价该市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廊坊市农田土壤为弱碱性(8.33),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64 g/kg,全氮平均含量为0.99 g/kg,碳氮比均值为16.79,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88.47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9.37 mg/kg。从种植的植物来看,各种蔬菜的农田土壤养分均低于玉米农田。从区域分布特征看,廊坊西部地区农田土壤养分的各项含量均略高于总体平均值,且差值较小,而北部与东部地区的各项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8.
湘中丘陵区不同经营目标对毛竹林土壤养分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Ⅱ)、材用林(Ⅲ)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经营目标对毛竹林的土壤养分特征、养分库综合指数以及养分相关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笋用林、笋材兼用林、材用林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下降总体呈降低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18.88~40.24g/kg、1.08~2.19g/kg、60.00~200.00mg/kg、0.36~0.52g/kg、0.84~4.07mg/kg、11.29~23.46g/kg和31.72~86.70mg/kg。毛竹笋用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钾含量较高,笋材兼用林水解氮、全磷及有效磷含量较高,毛竹材用林土壤全钾较丰富。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以毛竹笋材兼用林最高,笋用林次之,材用林最低,分别为3.908 1、3.522 8和3.265 0;湘中丘陵区毛竹林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比较丰富,而土壤普遍缺乏磷素、钾素。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水解氮、全磷与有效磷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8~2017年日照市耕地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全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变化趋势相似,呈逐渐上升趋势,2017年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0.5 mg/kg、127.7 mg/kg,各区县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东港区含量最高,五莲县含量最低;土壤全氮总体变化不大,小于0.75 g/kg区间监测点百分比近两年明显上升,0.75~1.00 g/kg区间监测点百分比下降。从2017年全市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情况看,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钼含量集中在中高水平。总体来看,日照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向好,但全市耕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硫、有效硅和有效硼含量偏低,这需要引起一定重视,要在农业生产中注意平衡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市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省襄汾县为研究区域,采集100个农田耕作层表土,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县域尺度小麦—玉米轮作下,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铁、锰、铜、锌、硼和硫这6种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锰、硫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和锌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全铜含量密切相关;全县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均值为11.41 g/kg,全氮含量为1.01 g/kg,属中等偏上水平;速效钾含量为201.75 mg/kg,水平较高;而铁、锰、铜、锌、硼和硫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5,6.74,1.14,1.33,0.69,71.07 mg/kg,水平偏低,说明耕作层普遍缺乏中、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