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作物基因设计育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因组学、计算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基础科学快速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催生了精准设计育种,驱动作物育种加速向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发展,成为新时期农作物种业竞争的热点。系统分析了国际农作物基因设计育种发展态势,明确我国农作物基因设计育种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展望新时期我国农作物基因设计育种发展路径,为推动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为全面、深入研究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从种业政策、企业竞争力、优势种子产供需现状3个维度进行梳理与分析,总结我国不同阶段农作物种业政策支持重点,展示我国种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与国际种业企业进行优势对比,同时剖析杂交玉米、杂交水稻2类优势种子的产业化特点。基于分析内容总结了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创建财政保障制度、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快育种技术创新、推动科企联合育种以及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种业新政以后科研单位和小企业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开启和推动我国育种和种子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对种业科研人员是最大激励,对种业企业  相似文献   

4.
航天育种作为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创并占据一定优势地位的新兴农作物育种技术,是加快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我国农作物育种技术进步、提升我国粮食综合丰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国办发[2009]55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建设"、国家将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出台,为天水发展科技创新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的航天育种,推动科技兴农事业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作物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近年来,在国外种子企业冲击下,国内种业全线动摇,市场的控制权面临易手,农作物安全遭遇挑战[1]。为了探讨开展农作物商业化育种的科学方法,通过对当前中国商业化育种现状与国外种业存在的差距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种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科技型种子企业、成长型棉种子企业和经营型种子企业实现商业化育种的途径。总结出商业化育种的概念,提出了中国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总体目标、育种途径和育种策略,认为中国要成为世界种业强国,必需拥有国际一流的跨国种业集团,以及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和先进高效的商业化育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部2012年计划从五个方面推进种业发展。一是制定实施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按照今年一号文件的要求正在制定这个规划,对整个种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任务进行一个科学的设计和科学的布局。二是推动出台一批种业的扶持政策,特别是要推动这些政策支持企业的商业化育种过去的育  相似文献   

7.
中国作物种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钧镒  刘康  赵晋铭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303-3315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国内外种业的发展推动了种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种业科学是围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发展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学科类群,作物遗传育种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和种子生产的理论与技术、种子示范和营销的理论与技术构成了种业科学技术的主体,在相应的遗传、生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学科知识的配合下成为相对集中的学科体系。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文章在回顾作物育种科学技术进展包括传统的作物育种科学技术和现时分子生物育种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归纳出现时重要的8个育种理论和技术问题,继而回顾了作物种子生产和示范推广科学技术的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种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提出要围绕种业发展的需求,建成相对完整的种业科学技术学科体系;要顶层设计,建设成企业种业科技和公益性种业科技两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种业科学技术研发力量;要优先研究和解决种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其中包括规模化育种技术,资源富集、遗传解析与创新,常规育种的分子辅助技术,转基因育种与安全技术,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制度与品种审定制度的完善,配齐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并确立种子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作物杂优化研发使杂种化成为中国未来种业的特色等。  相似文献   

8.
正《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规划了中国种业发展的蓝图,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1)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现有育种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开展品种研发,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2)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大型优势种子企业整合农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构建现代种业主体,制定并实施《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申请国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在注册资本,基本设施、设备,以及育种创新、生产、检验、加工储藏、市场销售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和平:近年来,我国种业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我国种业发展仍面临亟待解决的六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流失与种质资源研究薄弱、农作物育种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11.
植物合成生物学为解决农作物育种及品质改良等重要农业问题带来新机遇。为了使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植物合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把握领域科技前沿、有效开展科研合作、优化研究布局,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态势。基于Web of Science 核心集检索到2000—2020年研究文献97 551篇。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合成生物学领域论文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及总被引频次位居前列。通过对高被引文献以及文献主题聚类分析可知,重要作用元件如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标准化的遗传元件如启动子、功能基因的挖掘和鉴定、植物天然产物合成与代谢通路的解析、基因编辑技术/多组学分析技术等关键技术是本领域的重要主题内容,将持续推动本领域的创新发展。此外,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的资助及研究布局,针对当前我国在植物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资助现状提出展望,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加大植物合成生物领域的资助。  相似文献   

12.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确立以企业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这是自2000年国家出台《种子法》之后,中国种业发展的又一次变革。4月18日,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解读。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门、农业科研机构、种业企业等相关人士,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业将进入产业升级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及人民美好生活,种源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文章聚焦主要农作物和畜禽等种业,从种业保障能力、种业科技、种业创新主体和生物育种等方面总结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剖析我国种业...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确立以企业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地位,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这是自2000年国家出台(《种子法》之后,中国种业发展的又一次变革。4月18日,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意见》进行解读。笔者就此采访了农业部门、农业科研机构、种业企业等相关人士,大家一致认为,这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业将进入产业升级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家禽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其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和满足日益增长的肉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基因编辑技术自首次出现以来就备受关注,被广泛应用到了生命科学研究和畜禽育种中,是推动畜禽种业发展转型的重要生物育种技术之一。该文就基因编辑技术自身的发展及其在家禽中应用与发展作出综述,深入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在家禽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为后续相关研究与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构建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支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为摸清天津市种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现有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通过调研及材料分析,从现有育成品种、种质资源保护力度、育种基地、科技创新基地、载体布局、种业企业、政策环境等角度,全面梳理天津市种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发展成效,并分析出天津市种业科技发展依然面临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低、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天津市种业创新现有优势及存在问题,从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平台建设、推动育种基地建设、壮大种业企业、引育用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天津市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天津市构建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支撑种业振兴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全球种业发展进入空前密集创新和产业变革时期,生物育种正迎来以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新型生物技术与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融合的育种4.0时代。世界种业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0时代是农家育种;2.0时代是杂交育种;3.0时代是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转基因育种等;  相似文献   

18.
黄乃崇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8):1523-1526
【目的】探索提升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为农作物种业工作者提供参考,以加快广西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方法】分析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创新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提升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结果】广西农作物科研育种成果显著、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种质资源、较强的区位优势、较好的技术创新技术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种质资源创新不足、未能有效共享,同质化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种子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基础性研究薄弱、创新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建议】应加快出台扶持政策,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引导推动种业科研机构优化资源、整合发展,提升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提升广西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广西农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本报讯近日,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作物分子育种服务平台"科企合作研讨会在济南召开。中国农科院分子育种专家,国家小麦、玉米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以及甘肃敦煌种业、山东金海种业等国内知名育种企业的负责人等80多人参会。据悉,该平台将在继续服务玉米这一作物的基础上,将小麦、水稻、大白菜等农作物纳入技术服务范畴,已成功研发了小麦抗赤霉病、水稻抗稻瘟病等多个基因快速检测体系,着力突破当前影响这些作物种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要巩固农作物种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地位,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首要、最紧迫、最直接的任务就是要快速提升我国种子企业的竞争力,加快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世界种业发展的集团化、国际化趋势十分明显,我国种业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守住阵地,进而拓展国际市场,关键在我国种业骨干企业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