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长春市郊区土壤—水稻体系重金属含量及迁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春郊区部分水田土壤及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法对污染现状进行评价.Cd、Hg、As、Cu、Pb、Cr、Zn及Ni8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全部符合一般农田的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显示区域内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达到污染水平.水稻籽粒中Cd、Hg、As、Cu、Pb、Cr及Zn7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结果均表明研究区域内水稻符合农产品食用标准.除了Hg、Pb和As以外,水稻籽粒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的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Cu、Zn、Cd、Cr及Ni含量显著相关,表明这些元素较易从土壤向水稻植物体内迁移积累.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滩涂围垦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研究珠三角滩涂围垦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广州南沙、中山一带嗣垦农田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围垦农田土壤样品中Cu、Pb、Cd、Ni、Cr和Zn含量均大于广东省相应土壤环境背景值,其中Cu(56.06mg·kg-1)、Pb(48.30mg·kg-1)、Cd(0.72mg·kg-1)、Ni(41.15mg·kg-1)、Cr(115.1 mg·kg-1)和Zn(200.1 mg·kg-1)分别为背景值的3.30、1.34、12.82、2.26、2.28和4.23倍.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Ⅱ级标准(pH<6.5)比较,土壤样品中Cu、Cd、Ni和Zn的超标率分别为73.7%、88.6%、59.6%和28.9%.以GB 15618-1995中Ⅱ级标准为评价标准,采用Nemerow指数法进行评价,土壤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1.86,属3级轻污染.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等相关标准比较,农作物中Cu、Pb、Cd、Ni、Cr和Zn含量的样品超标率分别为0、28.9%、2.6%、48.3%、12.3%和6.1%.由此可见,珠三角滩涂围垦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土壤污染以Cd为主,而农作物污染则以Ni、Pb、Cr为主.  相似文献   

3.
典型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蔬菜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昆明市典型污灌区5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和蔬菜进行重金属(Hg、Cr、Cd、Pb、As、Cu、Ni)污染监测。结果发现,污灌区的蔬菜地土壤重金属As、Ni、Cd、Hg、Cu均存在一定的污染,部分已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部分蔬菜已受到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无公害蔬菜标准;土壤中Cd含量与蔬菜中的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多数蔬菜As含量与土壤污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贵州省部分马铃薯产区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风险,采集了4个马铃薯产区(荔波县、赤水县、盘县、威宁县)共89个土壤-马铃薯样品,测定了Cr、Ni、Cu、Zn、As、Cd和Pb 7种重金属含量,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马铃薯中重金属所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单因子指数分析表明,荔波县和赤水县均存在轻度Cd污染,盘县Cu、As和Cd分别为轻度污染、轻微污染和中度污染,威宁Cu、Zn和Cd分别为轻微污染、轻微污染和重度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分析表明,荔波县和赤水县为轻度污染,盘县为中度污染,威宁县为重度污染.在马铃薯块茎中,荔波县Cr和Ni含量超标,赤水县Cr、Ni、Cd和Pb含量超标,盘县Cr、Ni、Cd和Pb含量超标,威宁县Cr、Ni和Cd含量超标.马铃薯块茎均对7种土壤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富集现象,且均对As、Ni和Cd富集较大,荔波县和赤水县表现为As>Ni>Cd,盘县为As>Cd>Ni,威宁县为Cd>As>Ni.马铃薯块茎中Cr、Ni、Cd和As的单一重金属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铜选冶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为场地污染评价及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场地土壤重金属(Cd、As、Hg、Cu、Cr、Ni、Pb)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Cu、Pb、Cd、As、Hg 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重金属单因子污染结果表明Cr元素属于重度污染,As元素属于轻度污染,其余Cu、Ni、Pb、Cd、Hg元素均为清洁状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属于重度污染。地累积指数结果显示Hg元素为中度累积,Cd、As元素为偏中度累积,Cu元素为轻度累积,Pb、Cr、Ni元素为无累积。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单项指数Hg>Cd>As>Cu>Pb>Ni>Cr, Hg、Cd元素为很强生态风险,其余5种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整体上研究区生态风险属于强生态风险。研究区属于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中Hg、Cd、...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北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态风险,本试验采集140个农田土壤样本,检测其Cu、Zn、Ni、Cr、Pb和Cd等6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采用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北郊农田土壤中所有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值(GB 15618—2018);没有样点重金属综合污染超越警戒限,样点主要集中于清洁水平,研究区内土壤中重金属存在较低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Cu、Zn、Ni、Cr、Pb存在轻微潜在生态风险,Cd存在少量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且Cd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率为60%,Cd污染必须关注;通过PMF模型解析出5个源:Pb含量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源;Cd含量主要来自于自然源;Cr含量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源;Ni含量主要来自于其他外来源;Cu、Zn含量主要来自于农业投入品投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究重庆市主城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总量及其形态分布特征。【方法】采集了64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Tessier顺序提取法对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其生态风险程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重金属除Pb、Cu外,其他各重金属平均值均超过了重庆市土壤背景值;形态分析表明,除Cd外,Hg、Pb、Cr、Cu、Zn、Ni以残渣态为主,而重金属Cd的形态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22%)、残渣态(21%)、可交换态(27%)的所占比例都非常接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d和Hg、Pb、Cr以及Cu存在强烈的正相关性,仅Ni没有与其他重金属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这7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大小排序为:Cd Hg Cr Ni Pb Cu Zn,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表明研究区处于强生态风险(317.408); RAC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Cd已达到高生态风险;【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得,重庆市主城区土壤中受到严重的Cd污染以及可能存在的Hg、Cd复合污染,应经常监测表层土壤中Cd和Hg的含量和形态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治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为当地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商洛某冶炼厂周边的小麦、玉米、香菜、青菜、菠菜、油菜、葱、蒜等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农作物中Cu、Zn、Cd、Ni 4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农作物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研究区农作物中Zn、Cu、Ni含量均未超标,但是青菜、菠菜、油菜、香菜、小麦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Cd含量超标现象,由单项污染指数可知,小麦叶、秆及油菜叶和青菜茎Cd轻度污染,香菜茎、叶和青菜叶、菠菜叶中Cd重度污染。由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P综合)可知,麦秆的重金属污染属警戒级,小麦叶、青菜茎、油菜叶属轻度污染,香菜茎、叶和青菜叶、菠菜叶属重度污染,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农作物中的Cd与Ni、Cd与Zn、Ni与Zn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其污染源可能相似,也可能是复合污染所致。【结论】陕西商洛某冶炼厂周边叶菜类蔬菜吸附重金属能力较强,玉米、大蒜、葱未被重金属污染,适合于研究区种植,而香菜、青菜、菠菜、油菜和小麦已被重金属污染,尤其是香菜、青菜、菠菜不适合于研究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辣椒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性,辣椒产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对区域辣椒绿色生产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选择全国著名的地方特色辣椒产地贵州省百宜镇作为研究区,采集该区辣椒耕地表层(0~20cm)土壤样品125个,分析土壤重金属Cd,Pb,Cr,Cu和Zn质量分数,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Zn,Cr,Pb,Cu,Cd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16.50,73.11,55.76,33.53,0.45mg/kg,除了Cd元素,其余4种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从空间分布看,土壤Cd,Pb,Cr,Cu和Zn质量分数研究区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以国家二级限量值为评价标准,研究区96%以上的样点土壤Pb,Cr,Cu和Zn污染均属于安全级别,79.2%的样点土壤属于Cd轻度污染级别,5种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为轻度;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d,Pb,Cu,Cr,Zn,5种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度.目前,百宜镇辣椒地土壤重金属Cd,Pb,Cr,Cu和Zn污染程度较轻,潜在生态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基本不会对当地的辣椒种植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北方30个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地质累积指数法,对北方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除Cr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全国背景值;8种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dHgPbAsZnCuCrNi,其中Cu、Cr、Ni在不同灌区差异性相对较小,Cd、Hg、Pb在不同灌区差异较大;Cu与Zn、Cr、Cd、As、Hg,Zn与Ni,Cr与Pb、Ni、As、Hg,Cd与As呈显著相关的概率较大,Pb与Cu、Zn、Ni、Hg,Hg与Zn、Cd、Ni、As呈高度相关的概率较大;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CdHgCuAsZnPbNiCr。【结论】我国北方污灌区农田土壤中Cu、Pb、Zn、Cr、Cd、Ni、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关中东北部蒲城县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累积指数法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对研究区土壤Pb、Zn、Cu、Ni、Cr、Cd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探讨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但在西南部及东北部地区Pb、Cu、Ni、Cr、Cd五种重金属有个别区域出现污染,并有扩张趋势;Pb、Cu、Ni、Cr、Cd五种重金属的来源主要受成土母质影响,其中人为活动也对其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寨海绵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大寨海绵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区土壤Zn、Cr、Cu、Ni、Pb、As、Cd、Hg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分别以山西土壤环境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为参照,选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进行污染评估。结果表明:大寨海绵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没有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二级标准,但As、Hg、Ni、Pb元素超过了山西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以山西土壤环境背景值为参照,研究区土壤受到As、Hg、Pb的轻度污染,Cu、Ni、Zn、Cd的污染指数也在警戒线上。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表现为Hg﹥Cd﹥As﹥Pb﹥Ni﹥Cu﹥Zn﹥Cr。土壤环境总体存在轻度危害风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r、Ni、Zn、Cu、Cd和As可能是同源或伴生关系,Hg与其他重金属元素不相关。大寨海绵田中污染较重的重金属元素与农业施肥、旅游交通、建筑施工、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选取上海市松江区“浦南”典型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及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来评价该地区设施菜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设施菜地耕层土壤中Cu,Pb,Cd,Cr,As五种重金属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除Cd含量超标外,其余4种重金属含量未超标;各重金属含量因种植年限不同而存在差异,在种植第3年出现峰值。较之露地种植,研究区设施菜地各剖面中Cu,Pb,Cd,Cr,As含量均较高,5种重金属中,除Cd外,其余4种重金属含量均随着剖面深度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富集在0~20 cm土层中,而Cd主要富集在40~60 cm土层中,因此应重视Cd在土壤剖面的富集及迁移。研究区设施菜地耕层土壤中Cu,Pb,Cd,Cr,As五种重金属含量单项指数Pi为Cd>Cu>Pb>Cr>As,Pb、Cr、As仍处于清洁水平,随着种植年限增加,Cu含量处于尚清洁水平,而研究区土壤已经受到Cd污染,并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污染风险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喀斯特地区小尺度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生态风险,为利用土地功能和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在黔西南中部某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27个点位,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分析测定pH与Cd、Hg、As、Pb、Cr、Cu、Zn和Ni等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为评价标准,分析其分布特征、生态风险和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pH为5.46~8.07,重金属Zn、Cr、Pb、Ni、As、Cu、Cd与Hg平均含量分别为154.24、153.71、64.25、61.76、50.38、49.86、0.41和64.25 mg/kg。研究区农用地土壤受As和Cd污染指数分别为1.68和1.38。8种重金属的危害指数(I_R)为69.00,小于生态危害下限(I_R=150)。Cd与Pb, Hg与As、Cu、Zn、Ni, As与Cu、Zn、Ni、Cr, Cr与Cu、Zn、Ni, Cu与Zn、Ni, Zn与Ni间分别具有同源性,存在复合污染。As、Hg、Cr、Cu、Zn、Ni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57.565%,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长期含重金属化肥施用造成;Cd和Pb在第二主成分中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80.277%,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结论】研究区农用地土壤pH为5.46~8.07,已受不同程度As和Cd污染;Cr和Ni污染处于尚清洁范围;Hg、Pb、Cu和Zn处于清洁范围。污染程度为轻微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调查了成都平原部分污染地区蔬菜种植地土壤和5类18种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并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运用富集系数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蔬菜对Cd、Cr、Pb、Zn、Cu、Ni、Hg、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土壤Cd含量超标率达31.91%,Cd是主要污染物,其余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所有蔬菜可食部位主要受重金属Cr、Hg、Cd污染,轻微污染的有蒜苗和油菜,轻度污染的有菠菜和香菜;通过富集系数发现,18种蔬菜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均从高到低依次为Cd>Zn>Hg>Cu>Ni>As>Cr>Pb,且不同蔬菜对同一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也表现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叶菜类蔬菜如香菜对Cd、Hg、Pb、Cr、Ni、Zn、Cu和菠菜对Cd、Hg、Zn、Pb、Cu以及红油菜对As、Pb富集能力相对较强,表明研究区域香菜和菠菜不宜在Cd、Hg、Pb、Cr、Ni、Zn、Cu污染土壤上栽培,及红油菜不宜在As、Pb污染土壤上栽培,而甘蓝类和根茎类如包心菜对Cd、Hg、Cr、Pb、As、Ni、Cu和白萝卜对C...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乡市污灌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同时对污灌土壤中所种植的蔬菜进行分析、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污灌土壤中的Zn、Cu、Pb、Cr含量在国家标准以内,Ni、Cd含量超标,土壤已明显受到Ni、Cd的污染.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评价植物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显示:Cd、Cr、Pb、Cu、Zn的超标率分别为100%、100%、70%、60%、100%.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为Cd和Cr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库尾典型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三峡库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在研究区范围内布设网格,共采集土壤样品82个,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的污染水平进行分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对研究区农用地进行安全利用分区。结果表明:除As、Hg、Ni外,其余5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平均值均高于三峡库区农业土壤背景值,其中,12.20%的采样点Cu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内梅罗污染指数值PN依次为Cu(1.01)Cr(0.81)Cd(0.62)Zn(0.52)Pb(0.45)Ni(0.32)As(0.29)Hg(0.09),Cu污染等级为轻污染,Cr污染等级为警戒级,其余6种重金属为安全级。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均值依次为Hg(41.33)Cd(36.71)As(12.20)Cu(6.54)Pb(5.32)Ni(4.72)Cr(2.42)Zn(1.14),其中Hg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值大于4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其余重金属均为低风险等级。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范围为68.57~143.57,平均值为110.37,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低风险等级,但有7.31%的土壤样品RI值大于135,处于中等风险等级。研究区农用地土壤79.53%的面积属于安全利用区,15.97%的面积属于基本安全利用区,4.50%的面积属于低风险监控区。现阶段该研究区个别地区农用地土壤虽受到Cu的污染,但是该研究区土壤整体水平为安全级,符合农产品生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处于低风险水平,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来自于Hg和Cd。  相似文献   

18.
辽宁植烟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辽宁植烟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状况,对辽宁省10个植烟县(市)土壤的As、Hg、Pb、Cd、Cr、Cu和Ni 7种重金属含量及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2种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与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无论辽宁植烟区整体还是各个县(市),土壤重金属Cr、Ni、Cu、As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Hg含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Cd、Pb含量整体分别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一级标准,仅个别地区处于一级、二级标准。无论辽宁植烟区整体还是各个县(市),土壤HCH和DDT残留量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土壤中As、Hg、Pb、Cd、Cr、Cu、Ni及HCH、DDT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重金属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60,农药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042,两者均小于0.7。可见,辽宁植烟土壤处于清洁水平,适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重庆的主要蔬菜品种莴笋中重金属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域莴笋中重金属Cu、Zn、As、Hg、Pb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莴笋中重金属间极显著正相关性明显,但Pb的显著相关性明显弱于其他重金属;莴笋中原来8个重金属变量可由2个主成分反映60.1%的信息。莴笋在生长过程中对Ni、Cd富积有一致性行为,莴笋中重金属含量不仅同区域地质结构有关,同大气关系也密切;莴笋中Cu主要来源于土壤,而Zn、Pb、Cd、Ni、Cr、Hg、As的来源复杂。  相似文献   

20.
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煤矿煤矸山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徐州矿务集团夹河煤矿煤矸山周围土壤中Cu,Pb,Cr,Cd,Zn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若与徐州地区土壤背景值作比较,5种重金属元素都有超标现象,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1,综合污染指数高达7.01;若对照土壤一级标准,在5种重金属元素中,有Cu,Pb,Cd和Zn4种元素存在超标现象,Cr也接近1,综合污染指数为4.81;若对照土壤二级标准,Cd和Zn2种元素存在超标现象,综合污染指数为1.59.说明煤矸山周围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尤其以Cd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