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不同水稻品种中镉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所提供的10个水稻品种为供试作物,在土壤外源添加Cd为2.5,10mg.kg-1,以不添加Cd为对照的条件下,根据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低镉和高镉积累水稻品种,分析水稻根、茎叶、糙米中Cd含量与Cu,Fe,Mn,P,Si,Zn的相关关系。在Cd添加2.5mg.kg-1的条件下,研究低Cd和高Cd积累水稻品种中Cu,Fe,Mn,P,Si,Zn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水稻品种中,品种4和品种5属于低镉积累,品种9属于高镉积累,在Cd添加浓度为2.5mg.kg-1和10mg.kg-1时,2个水稻品种糙米中Cd含量分别相差0.79mg.kg-1和2.61mg.kg-1。水稻根系中Cd与Mn有协同作用,茎叶中Cd与Mn、P有协同作用,糙米中Cd与P有拮抗作用。减少水稻对Mn的吸收量可以降低根系对Cd的吸收,适当增加P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糙米中Cd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新疆南部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Cu、Fe、Zn、Mn和B的有效态含量,明确该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状况,研究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H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土壤有效性评价。【方法】2015年通过对温宿县5.33×104hm2(80万亩)林果进行取样调查,根据林果分布、树龄及土壤特征在1 300个样点中选取代表性140个样点,测定微量元素Cu、Fe、Zn、Mn和B的有效含量,并对该区的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Cu、Fe、Zn、Mn和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12.0、2.2、4.9和0.9 mg/kg。有效Cu、Fe和Zn的含量丰富,有效B含量适中,有效Mn含量为极为缺乏。其中,土壤微量元素Cu、Fe、Mn和B属于中等变异,微量元素Zn属于强性变异。温宿县果园土壤有效Cu、Fe和Mn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0.01),有效Cu含量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30.01)。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指标,温宿县果园土壤中Cu、Fe和B含量极其丰富,Zn元素总体含量缺乏,Mn元素含量较为缺乏。有效态微量元素单因子有效性指数表明,温宿县果园土壤Cu、Zn和B的有效态含量高于临界值,土壤Fe和Mn的有效态含量均明显低于临界值,平均值排序依次为CuZnBFeMn。有效态微量元素综合性指数前五位的样区为:水稻农场(7.36)恰格拉克乡(5.89)阿热勒镇(5.78)吉格代牧场(5.65)吐木秀克镇(5.13),综合性指数平均值为4.04。【结论】新疆南部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Cu、Fe和B的含量丰富,Zn、Mn元素含量较为缺乏,因地制宜的使用含Zn、Mn的肥料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3.
对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品种资源库保存的186份材料的铁、锌尧锰和铜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稻米中微量元素含量主要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稻米中铁、锌尧锰、铜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比较不同类型品种Fe、Mn、Cu和Zn平均含量,白米和黑米之间Mn和Cu含量差异不显著,而黑米Fe和Zn含量则显著高于白米;黑米糯稻Fe和Zn含量显著高于白米糯稻,两者之间的Mn和Cu含量则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品种Fe与Zn、Mn与Cu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Cu与Zn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水平;Fe与Mn、Fe与Cu、Mn与Zn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精米中Fe、Mn、Cu和Zn含量显著低于糙米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品种水稻糙米对Cd Cu Zn积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酸性矿山废水污染的含有多种重金属的农田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类型、不同遗传背景水稻糙米重金属Cd、Cu、Zn的积累差异.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糙米Cd含量为0.006~0.092 mg·kg-1,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15倍;Cu含量为6.712~27.117 mg·kg-1,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4倍;Zn含量为28.390~43.296 mg·kg-1,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不到1倍.常规稻和杂交稻糙米的Cd、Cu、Zn含量差异不明显.三系杂交稻的糙米Cd、Cu含量极显著高于二系杂交稻,而二系杂交稻糙米中Zn含量则显著高于三系杂交稻.不同遗传背景水稻品种糙米Cd、Cu、Zn含量也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糙米中Cu、Cd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Cu、Zn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Cd、Zn含量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微量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人类健康都有及其重要意义,作物灌浆结实期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及需求规律是提高作物籽粒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科学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糙米中Fe、Zn、Cu、Mn、Mg、Ca含量和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后,水稻籽粒中Fe、Zn、Cu、Mn、Mg、Ca的含量迅速降低,开花10天后降速变缓,20天后趋于稳定;就花后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幅度而言,6种矿质元素中以Ca的变幅最大,Mg的变幅最小,供试品种中籼型品种滇屯502的变幅明显大于粳型品种合系39;水稻花后籽粒中Fe、Zn、Cu、Mn、Mg、C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蛋白质含量与6种矿质元素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花后籽粒中Fe、Zn、Cu、Mn、Mg的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方程,其积累的快增期和实际增长期较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快增期和实际增长期早而短,花后前10天的肥水管理是提高稻米中6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秧苗富锌是发挥水稻锌-镉拮抗效应的一种新模式,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秧苗富锌降镉效应的响应差异及潜在机制,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武运粳21号、浙粳优1578、黄华占、徽两优丝苗等4个品种开展水培富锌和盆栽验证试验,研究不同品种锌富集的动态特征及移栽后水稻组织对镉的吸收转运差异,通过分析根系相关镉转运基因的表达状况探究秧苗富锌降镉效应的种间差异机制。【结果】 锌培养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不同品种幼苗锌富集能力差异明显,浙粳优1 578幼苗锌积累量(230 μg/株)最高,武运粳21号次之(124 μg/株),黄华占和徽两优丝苗相对较低(85.1—95.0 μg/株)。浙粳优1578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较为敏感,OsZIP7表达下调48.7%,OsZIP1表达上调81.3%;武运粳21号幼苗根系OsIRT1OsZIP7表达分别下调35.9%和35.0%,OsZIP1表达上调31.1%;而黄华占和徽两优丝苗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较不敏感。秧苗富锌使分蘖期武运粳21号根系和茎叶镉浓度分别下降26.7%和36.7%;浙粳优1578根系和茎叶镉浓度分别下降32.0%和40.0%,根系-茎叶镉转运系数显著下降12.0%。秧苗富锌使武运粳21号、浙粳优1578和黄华占糙米镉含量分别下降37.5%、36.7%和25.3%,而对徽两优丝苗糙米镉含量无明显影响,表明秧苗富锌对水稻降镉效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相关分析显示,糙米Cd浓度与茎叶Cd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茎叶Cd浓度与根系和茎叶Z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水稻内部Zn、Cd拮抗作用明显。根系和茎叶Zn浓度均与OsZIP7OsIRT1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与OsZIP1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秧苗富锌主要通过调控根系OsZIP1OsZIP7OsIRT1的表达,从而间接影响糙米镉含量。【结论】 不同品种幼苗根系镉转运基因对富锌的响应差异明显,浙粳优1578和武运粳21号较为敏感,故而糙米镉含量下降幅度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叶片中微量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梨园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20~25 a生库尔勒香梨为试材,检测不同产量园库尔勒香梨一年中不同时期叶片中微量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在库尔勒香梨年生长期内,叶片中的Fe、Cu、Zn、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Mn和N总体呈上升趋势;高产园Fe、B和Na含量的年平均值较高;中产园Cu含量的年平均值较高;低产园叶片中Zn、Mn含量的年平均值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Zn分别与Fe、Cu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Mn分别与Cu、B、Na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Mn与Zn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性;叶片中的矿质元素含量与高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Fe分别在7月13日和9月23日、7月28日与高产存在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Cu在9月10日与高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Na在8月27日与高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库尔勒香梨年生产周期中,前期适当补充Cu元素,中期补充Fe元素,中后期及时补充Zn元素,长期适当补充B元素,Mn与№元素不额外补充。根据库尔勒香梨生长发育期矿质元素动态需求的变化趋势合理施肥,达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锌肥对不同镉水平下水稻产量及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外源添加不同浓度镉的盆栽试验,研究在生育后期叶面喷施锌肥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不同部位锌(Zn)、镉(Cd)、铜(Cu)、铁(Fe)、锰(Mn)和钙(Ca)等元素含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部位各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镉处理浓度越高,其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与对照相比,在镉添加水平为2.5和5mg·kg-1时,植株的鲜质量分别降低了14.0%和15.9%,干物质积累量降低了5.3%和7.6%,产量降低了27.9%和48.4%,而糙米中镉含量分别达到了0.35和0.65mg·kg-1,高于农业部食品安全标准(0.2mg·kg-1);生育后期叶面喷施锌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影响,植株各部位锌含量显著增加,而Fe、Mn、Cu等元素含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2.5mg·kg-1镉处理下,叶面喷施锌肥后糙米镉含量提高41.9%,而在5mg.kg-1镉处理下,糙米镉含量却降低了15.4%;相关分析表明,糙米中镉与锌无明显相关性,而与Mn、Cu、Mg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陈在新  潘娟  江道菊  李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695-6697,6700
[目的]研究板栗种子发育期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和累积水平。[方法]研究了新选育出的6个板栗品种(优系)种子发育期N、P、K、Ca、Zn、Fe、Mn、Cu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相关性及其成熟时含量的差异显著性。[结果]种子发育期N、P、K、Ca4种大量元素含量随种子的发育逐渐降低,Fe、Zn、Mn、Cu4种微量元素逐渐增加。各元素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N与P、K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Z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Mn呈显著负相关;P与K、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K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呈显著负相关;Ca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与Zn、Mn呈显著负相关;Fe与Zn、Mn呈极显著正相关;Zn与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Mn与Cu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成熟时,大量矿质元素中Ca含量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元素,K、N含量极显著大于P;微量矿质元素中,Fe含量极显著大于其他3种元素,Mn含量极显著大于Cu和Zn。[结论]该研究为建立板栗高产优质的综合栽培技术和增强种子贮运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镉(Cd)胁迫后对水稻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9个水稻品种,经0.5mg/kg氯化镉溶液处理后,对水稻叶片的8种矿质元素[铁(Fe)、铜(Cu)、锰(Mn)、钾(K)、钙(Ca)、钠(Na)、锌(Zn)和锰(M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0.5 mg/kg Cd处理下,会提高叶片中的Fe含量,最终表现为促进Fe的吸收;Cd的添加会降低Mn、Zn的含量,最终表现为Cd对Mn、Zn的抑制作用;在Cd胁迫下,水稻叶片中Cu和Zn、Mg和Ca的相对含量表现出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商洛城郊公路两侧的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以商洛城郊公路312国道和203省道两侧的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中Zn、Cu、Cd、Ni、Mn、Fe重金属含量,分析农作物重金属富集、转运特征.【结果】土壤中Cd污染最为严重(远超出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次是Cu,再次是Zn,而Ni、Mn、Fe含量均未超标.不同农作物及其不同部位Cu、Cd、Ni含量均超标,表现为多种重金属混合污染.农作物不同器官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含量依次为CdNiCuZnFeMn.公路两侧区域农作物对Cu、Cd、Zn超富集,尤其叶菜类蔬菜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较强.【结论】同一农作物对重金属Cu、Zn、Cd、Ni、Mn、Fe富集能力存在高度显著差异,而转运能力存在不显著差异.不同农作物对同种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不显著差异,而转运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外源硒对镉胁迫下菜心Fe、Mn、Cu、Zn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硒(Se)对镉(Cd)胁迫下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中微量元素(Fe、Mn、Cu、Zn)的吸收和转运的影响,通过营养液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Se(1、5μmol·L~(-1))对低Cd(1μmol·L~(-1))和高Cd(5μmol·L~(-1))胁迫下菜心根系吸收微量元素途径(共质体与质外体),木质部运输微量元素途径(木质液)和蔬菜地上部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Se可显著提高Cd胁迫下菜心组织的生物量。高Cd胁迫降低了根部Fe、Mn、Zn含量,却提高了根部Cu含量;施5μmol·L~(-1)Se后,地上部Fe、Cu、Zn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9.8%、46.7%和26.2%,但根部微量元素变化不明显。高Cd胁迫下根系质外体中Fe、Mn、Zn含量分别减少20.4%、23.8%和16.4%,共质体中则分别减少20.7%、11.7%和27.2%,而Cu含量升高。高Cd胁迫下施5μmol·L~(-1)Se后,菜心根系质外体中Fe、Cu、Zn分别提高了16.9%、34.9%和26.0%,共质体中Fe、Mn、Cu和Zn分别提高了13.3%、13.6%、41.9%和28.3%。高Cd胁迫下施Se后,木质液中Cu、Zn浓度显著增大,分别显著增加了44.2%和16.9%,而Fe和Mn未受影响。因此,Se可以通过影响根系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运输途径来调控微量元素对菜心地上部分的供应,维持其含量的平衡,以减轻Cd的毒害。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和添加钝化剂后的糙米镉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对土壤镉吸收存在显著差异,未添加纸厂滤泥糙米镉含量顺序为:汕优63>威优46>金优207>湘晚籼13号>培两优981>辽粳5号;添加纸厂滤泥对降低糙米镉含量有较好的效果,所有糙米镉含量平均较未添加纸厂滤泥降低了30%;其中高镉吸收品种下降的幅度较大,而低吸收品种降低的程度较小;利用低吸收品种和添加钝化剂对降低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具有极显著的效果,湘晚籼13号、培两优981和辽粳5号结合添加纸厂滤泥的糙米镉含量比常规栽培籼优63分别下降了52.1%(P<0.01)、50.0%(P<0.01)和56.3%(P<0.01)。产量分析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水稻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添加纸厂滤泥对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综合分析认为,籼粳杂交选育的优质常规水稻品种湘晚籼13号,结合添加纸厂滤泥可作为本地区镉污染水稻土综合控制技术措施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沙雅绿洲耕地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u、Zn、Fe、Mn元素空间分布均属于中等变异;从土壤微量元素拟合的理论模型可知,Fe、Mn、Zn元素的最适合模型为球形模型,Cu元素的最适合模型为指数模型。其中Fe、Cu元素的拟合效果最理想,决定系数分别为0.714和0.918,Zn元素的拟合最差;土壤中Cu元素的块金值/基台值为42.8%,大于25%,表明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Fe、Mn、Zn元素的块金值/基台值均小于25%,系统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Fe元素与土壤电导率(EC)成显著正相关,Cu元素与EC极显著正相关;Mn、Zn元素与有机质(OM)均成极显著正相关;Fe、Cu元素与pH值成极显著负相关,Mn元素与pH值成显著正相关;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有效Fe、Mn、Zn元素的含量影响显著,Cu元素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硒(Se)、硅(Si)在减少植物对Cd的吸收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以籽粒低镉积累杂交籼稻宜香2115和籽粒高镉积累杂交籼稻川谷优2348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研究Se、Si及其配施对杂交籼稻Cd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e、Si对水稻茎、叶、穗和糙米中Cd、Ca、Cu、Mn、Zn、Se和Si含量有显著影响。川谷优2348中Cd、Ca、Cu、Mn和Zn含量均显著高于宜香2115,Se和Si含量则低于后者。Se、Si降低宜香2115茎秆Cd、Cu、Mn含量、穗部Cu含量及川谷优2348叶片Cd含量,增加了两个品种叶片及川谷优2348茎秆中Ca含量。Si+6μmol/L Se处理显著降低宜香2115茎秆中Zn、叶片中Cd、川谷优2348茎秆Mn以及穗部Ca含量,促进宜香2115叶片Cu、Zn含量的升高;Si+12μmol/L Se处理抑制川谷优2348茎秆Cd、Zn和宜香2115穗部Zn的积累,促进川谷优2348茎秆中Cu和穗部Mn、Zn的积累。所有Se、Si处理均降低宜香2115穗部Cd含量,但高浓度Se处理下川谷优2348穗部Cd含量下降幅度变小甚至略升。宜香2115在单施6μmol/L Se下糙米Cd含量最低,川谷优2348则在Si+6μmol/L Se和12μmol/L Se下糙米Cd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镉(Cd)、砷(As)复合污染农田下不同水稻品种对Cd、As吸收与累积的差异,以期为云南重金属污染农田中水稻安全生产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点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采用大田试验,设置10个处理:种植杂交籼稻(中浙优8、中浙优10、中浙优1、清优676、闽红两优177)、常规籼稻(云航籼3、云航红1)、常规粳稻(云航粳2、云航粳3、云航粳7)等10个水稻品种,于水稻成熟期测定水稻农艺性状及分析植株Cd、As累积特征。【结果】不同品种水稻农艺性状及植株Cd、As累积特征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水稻产量、株高、千粒重和结实率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2.91、1.17、1.40、1.24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2.12、2.47倍,根、茎叶、谷壳和糙米的Cd与As含量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2.33、3.50、1.40、4.00倍与2.03、1.93、1.48、1.36倍,Cd与As累积量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4.45、3.27、3.53、12.06倍与2.51、1.81、3.02、3.70倍。水稻Cd转运系数总体表现为TF糙米/茎叶&g...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省草海湿地典型集水区——沙河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开展其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除Mn外,其他微量元素在本地区含量都较丰富。四种元素的等值线图反映,Fe含量极值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北和东南部,Mn在研究区南部有范围很小的高值区,Cu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研究区东北部,而Zn的高值区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南边缘部位。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以及有机质、pH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u与Mn、P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Mn与Cu、P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表现出显著正相关;Fe与N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表现出显著负相关;Zn与Mn、N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除成土母质外,元素之间的共生关系、有机质、地形地貌、土壤粘粒组成等是造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微量元素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对水稻锌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水稻灌浆初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锌(1~5 g·L-1Zn SO4)对水稻(株两优189)产量、各器官镉锌含量和镉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5 g·L-1Zn SO4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叶面喷施1~5 g·L-1Zn SO4水稻各器官Cd含量降低、而Zn含量提高。糙米Cd含量降低9.0%~47.8%,Zn含量提高31.7%~55.6%。喷锌后根到第一节Cd转运系数(TF第一节/根)、旗叶向第一节Cd转运系数(TF第一节/旗叶)和穗轴到糙米Cd转运系数(TF糙米/穗轴)分别降低5.8%~43.7%、1.0%~30.3%和4.7%~26.7%。糙米Cd含量与TF第一节/根、TF糙米/穗轴和根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锌降低糙米Cd含量主要是由于抑制根Cd吸收和降低根和旗叶向第一节及穗轴向糙米的转运引起的。喷施3~5 g·L-1Zn SO4显著降低糙米Cd含量,是叶面调控稻米Cd含量的适宜用量。  相似文献   

19.
镉胁迫对马蔺根系活力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镉(Cd)胁迫对马蔺根系活力和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法,以马蔺为试验材料,设置6种CdCl_2质量浓度(0,10,25,50,100,150 mg·L~(-1)),通过对马蔺根系活力、地上部和根系镉含量,以及6种矿质营养元素(Ca、Mg、Fe、Mn、Cu、Zn)含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下马蔺根系活力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变化。[结果]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对照处理下(CK,未经镉处理),根系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10-50 mg·L~(-1) Cd处理下,根系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100和150 mg·L~(-1)Cd处理下,根系活力呈逐渐下降趋势。随镉处理浓度的增加,马蔺地上部Mg、Mn、Cu和Zn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Ca和Fe含量呈增加趋势;根系中的Fe、Mn、Cu、Zn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Ca和Mg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镉处理下,Ca和Mg含量转移系数呈先升后降趋势;Mn、Cu、Zn转移系数低于对照;Fe转移系数与对照相比较无显著差异。镉胁迫下,地上部Fe含量和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Cu、Zn、Mg、Mn含量和Cd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马蔺根系Cu、Zn、Mg、Fe、Mn含量和Cd含量呈正相关,Ca含量和Cd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马蔺根系镉含量可达到829.39~8944.54 mg·kg~(-1),地上部镉含量可达到200.60~519.76 mg·kg~(-1),大多数镉离子保留在根中,因此,马蔺具有将重金属镉截留于根系以减少镉从根系转移到地上部的能力。[结论]中低镉浓度下,根系活力和根系中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受镉的影响较小;高镉浓度下,马蔺根系活力下降,其通过调节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配,来适应镉胁迫环境。  相似文献   

20.
宜兴地区水稻土Pb Cd Cu Zn污染及垂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宜兴地区34个采样点水稻糙米和不同土层(0~20、20~40、40~60和60~80 cm)中Pb、Cd、Cu和zn含鼍,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表层和糙米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同时分析4种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在糙米中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土表层Pb、Cd、Cu和zn的平均含量都处于未污染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属于清洁(安全)等级;糙米Pb、cd、Cu和zn的平均含量也都处在未污染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也属清洁(安全)等级.水稻土Pb和cd的剖面分布属于表层富集型,表层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下层跟母质有关;Cu和Zn的剖面分布同属均匀分布型,表层含量略高与人为因素有关,20~40cm和40~60 cm含量略低,可能是因为水稻的吸收作用,60~80 cm含量比上层都稍高,主要是受成土母质的影响.糙米中4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其大小顺序为Zn(0.282)>Cd(0.234)>Cu(0.198)>Pb(0.014);糙米Pb、Cd、Cu和Zn的含量与土壤表层相应元素的全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05、0.925、0.939和0.957;糙米中Cd与Cd/Zn比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837),糙米Cd/Zn比为0.002,远低于临界值0.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