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诃子多酚和DPPH自由基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诃子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反应体系的测定波长和反应时间。研究了诃子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获得了诃子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没食子酸(0.000 92 mg/mL)咖啡酸(0.003 43 mg/mL)香草酸(0.55 mg/mL)对香豆酸(2.27 mg/mL),其中没食子酸和咖啡酸的活性明显优于芦丁。表明没食子酸和咖啡酸是诃子多酚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华补血草的内生真菌及其发酵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旨在深入开发天然药物新资源。以中华补血草为研究对象,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对其发酵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MTT法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从中华补血草中共分离纯化出11株内生真菌;菌株A-2-13、A-1-5、A-2-5、A-1-8、A-2-8等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在1 000.00、500.00、250.00、125.00μg/m L发酵物浓度下,菌株A-2-13对DPPH自由基及菌株A-2-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90%;菌株A-1-5、A-1-16、A-2-5、A-2-7、A-2-13的抑菌活性较强,且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几乎均高于90%。说明中华补血草中蕴含着具有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可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红松松针精油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以红松松针精油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红松松针精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通过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力探讨红松松针精油的抗氧化活性;以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种,测定抑菌圈和最低抑菌浓度来研究红松松针精油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精油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4.24、4.46、3.26 mg/mL;精油对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5.2±0.12) mm、(13.3±0.15) mm、(9.5±0.21)mm,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26、2.50、5.00 μL/mL。实验结果证明,红松松针精油作为天然抗氧化、抑菌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4.
研究猫爪草地上部和种子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成分含量,为充分利用猫爪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猫爪草地上部和种子的水提液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活性及总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地上部为0.57mg/mL,种子为4.95mg/mL;清除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地上部为0.614mg/mL、种子为1.06mg/mL。地上部的多糖含量(48.94mg/g)高于种子的(37.72mg/g),种子的蛋白质含量(14.48mg/g)高于地上部的(3.59mg/g)。猫爪草非药用部位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地上部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种子,这与地上部的多糖含量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穿破石(Radix Cudramiae)总黄酮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方法(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测定了穿破石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穿破石总黄酮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维生素C强,其EC50分别为2.33、2.15、0.27μg/mL,维生素C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12.88、7.76、11.23μg/mL。  相似文献   

6.
以乙醚为溶剂,利用索氏提取器提取玫瑰红景天的粗脂肪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GC-MS)分析其组分;测定玫瑰红景天粗脂肪的抗菌活性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简称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以确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玫瑰红景天粗脂肪的主要组分为乙酸二十三醇酯(31.71%)、乙酸二十七醇酯(20.55%)、乙酸二十一醇酯(17.89%)、香叶醇(3.96%)、1-辛醇(2.87%)、1-二十一醇(2.75%)、亚麻酸(2.58%)等;玫瑰红景天粗脂肪对抗菌试验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其中对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为0.08 m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为0.72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TCC 25925株的MIC为0.16 mg/mL,MBC为2.18 mg/mL;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05 7、0.010 2 mg/mL。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玫瑰红景天粗脂肪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原料制备的板栗黄芪饮料的抗氧化性质,以板栗、黄芪为原料,经打浆、酶解、调配、煮浆和杀菌等工艺制备饮料,测定饮料活性成分、检测抗氧化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筑波栗为原料的板栗黄芪饮料粗多糖含量为(163.43±0.5)mg/m L,总黄酮(23±0.02)mg/100m L,总皂苷(7.89±0.05)mg/mL;以蒙山魁栗为原料的板栗黄芪饮料中粗多糖含量为(152.05±0.65)mg/mL,总黄酮(36±0.02)mg/100mL,总皂苷(9.67±0.06)mg/mL;两种板栗黄芪饮料抗氧化能力均较强,其中,两种饮料5倍稀释液总抗氧化能力在0.18以上、还原力在0.2以上、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40%以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在50%以上、O2-清除能力在38%以上;以筑波栗为原料的板栗黄芪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O2-清除能力,高于以蒙山魁栗为原料的板栗黄芪饮料,而总抗氧化能力和还原力则反之。两种饮料中粗多糖、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不同,导致两种饮料的抗氧化性能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8.
对分离自野生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一株真菌F4539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4539(Genbank号为KU359775)与Hirsutella sinensis(AJ309355)具有99%的相似性,初步确认F4539为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F4539发酵物20 g/L乙醇提取液的DPPH抗氧化活性为75.39%,高于同浓度国产某商品化冬虫夏草菌菌丝体胶囊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一步研究表明,F4395发酵物和国产某商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5.96 g/L和11.61 g/L,即F4539发酵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强于国产某商品。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和利用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在菌种筛选的基础上,采用碘量法、铁氰化钾还原力测定法、光照核黄素体系法、分光光度法、亚甲蓝光度法和Folin-Ciocalteu法研究了分离自1株青檀内生真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该菌发酵液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优于芸香苷,10 d的过氧化值达到8.13 mEq/kg;0.1 mg/mL浓度下的还原力吸光度最大,为0.152,0.5 mg/mL浓度下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50.6%;0.1 mg/mL浓度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6.0%;2.5 mg/mL浓度下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47.9%.该菌的多酚含量为116.11 mg/g,且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该菌被鉴定为真菌球毛壳,说明这种真菌具有开发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以桑枝作为原料,研究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挥发性组分,主要由酯类(47.76%)、烷烃类(20.27%)、芳香烃类(15.84%)等化合物组成,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20%),GC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十一烷(20.27%)。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11.77±0.54) mm。桑枝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桑枝乙醇提取物50%DPPH自由基清除率质量浓度(IC_(50))为1.570 mg/mL,维生素C IC_(50)为0.001 mg/mL。桑枝乙醇提取物50%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质量浓度(IC_(50))为68.437 mg/mL,维生素C IC_(50)为7.082 mg/mL。桑枝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弄清榛蘑(Armillariella mellea)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mirnoff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等测定方法,从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3个方面研究了A.mellea水溶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mellea多糖对3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清除DPPH·和·OH的能力低于阳性对照天然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在多糖浓度为2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97.1%,在浓度为3 mg/mL和5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100%.A.mellea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腺叶桂樱叶的精油,利用GC-MS分析了精油的化学成分,测定了精油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对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包括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及还原能力;以及利用生长速率法测试精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精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醛,含量为38.90%;精油中总多酚含量为8.60%,总黄酮含量为3.75%。抗氧化活性表明,精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较好,半清除率为7.548 mg/m L,与对照TBHQ活性相当;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还原作用则不如对照药剂。抑菌活性表明,精油对芒果蒂腐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制率为73.58%,与桉叶油活性相当。由此推测,腺叶桂樱精油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芒果保鲜剂的备选。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酶法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微波辅助酶法制备的玉米抗氧化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对其还原能力及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且对ABTS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22.93,14.18,11.28,8.2 mg/mL,说明该玉米抗氧化肽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文山广南的蒜头果种仁油进行提取,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蒜头果种仁油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橄榄油相比,蒜头果油相对较弱,当其浓度达到10.0 mg/m L时,能清除50%左右的DPPH·自由基;蒜头果种仁油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化合物有2种,经GC-MS分析后确定分别为亚油酸和棕榈酸,但其抗氧化活性较V_C弱。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恩施地区3种重楼5年生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chinensis(Franch).Hara]、啟良重楼(Paris qiliangiana H.Li,J.Yang&Y.H.Wang)、黑籽重楼(Paris thibetica Franch.)中重楼皂苷Ⅱ活性成分含量,建立气相色谱法(GC)检测方法,检测3种重楼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其抗氧化能力。乙酸乙酯提取重楼皂苷Ⅱ,采用FID检测器,升温程序为0~3 min,60℃,3℃/min升至280℃,保持20 min;进样口温度310℃;载气为氮气(99.999%);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5μL,不分流。结果表明,GC检测得到重楼皂苷Ⅱ标准品的标准曲线为Y=0.845X+72.18,在浓度512.5~16 400.0 ng/μ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5。方法检出限为40.5 ng/μL,定量限为130.6 ng/μL。加标回收率为96.93%~98.33%,RSD为2.72%。GC检测发现七叶一枝花中重楼皂苷Ⅱ含量为0.104 mg/g,...  相似文献   

16.
王玉兵  郝再彬  李海云  陈志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72-1274,1354
[目的]从甜叶菊叶片中分离纯化抗氧化内生真菌。[方法]以甜叶菊叶片为材料,从中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对它们进行了液体培养,检测其发酵上清液的总抗氧化性能、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化学发光的能力。[结果]共分离获得42株内生真菌,编号为F01-F42。总抗氧化最强的为F41;清除DPPH能力最强的为F37;综合比较总抗氧化性能和清除DPPH能力,F02、F07、F20、F25、F37、F41 6株较突出。利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这6株发酵液进行检测,化学发光抑制率均大于70%,验证了它们的抗氧化性能较突出;对这6株进行了初步形态鉴定,它们的菌落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F02菌丝有隔膜,其他没有。[结论]筛选出高抗氧化活性的真菌,为将来的抗氧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甜叶菊叶片中分离纯化抗氧化内生真菌。[方法]以甜叶菊叶片为材料,从中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对它们进行了液体培养,检测其发酵上清液的总抗氧化性能、清除DPPH自由基和抑制化学发光的能力。[结果]共分离获得42株内生真菌,编号为F01-F42。总抗氧化最强的为F41;清除DPPH能力最强的为F37;综合比较总抗氧化性能和清除DPPH能力,F02、F07、F20、F25、F37、F416株较突出。利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这6株发酵液进行检测,化学发光抑制率均大于70%,验证了它们的抗氧化性能较突出;对这6株进行了初步形态鉴定,它们的菌落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F02菌丝有隔膜,其他没有。[结论]筛选出高抗氧化活性的真菌,为将来的抗氧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生地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生地黄块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生地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回流提取生地黄根粉末,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浸膏,加蒸馏水制成悬浮液,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分别采用DPPH法、Feton法、FRAP法和还原能力测定法,研究4种不同熔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生地黄4种不同熔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生地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IC50值为0.178mg/mL)、还原能力(IC50值为0.341 mg/mL)和总抗氧化活性均最高,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DPPH.清除活性高于对照BHT(IC50值为0.456 mg/mL)。生地黄氯仿提取物的羟自由基(OH.)清除活性最强,IC50值为1.397 mg/mL。【结论】生地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新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分别利用酵母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银花枝叶,对比了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发酵产物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对FRAP亚铁离子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4种发酵产物对3种病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乳酸菌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抑制能力最强,酵母菌发酵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能力最强。乳酸菌发酵产物清除DPPH能力最强(IC500.07 mg/mL);酵母菌发酵产物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IC500.06 mg/mL)及还原亚铁离子能力最强(IC500.44 mg/mL)。研究结果可为金银花枝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指标对青蛤酶解条件(即时间、温度、pH、酶添加量和固液比)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青蛤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条件为温度40℃、pH 11.5、酶添加量3000U/g原料以及固液比为1∶2(w/w)时,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最高。对最佳水解条件下所获得的酶解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内容包括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酶解物有较低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但却具有较高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