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了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樱桃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减施20%,即基施15 000 kg/hm2农家肥、75 m3/hm2腐熟鸡粪,追施3960 kg/hm2复混肥、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时樱桃产量、品质、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因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旱地番茄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鸡粪),探讨菜田减肥潜力和有机肥增效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利用CRITIC法分析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试验连续进行3 a,其中第二年倒茬种植豆角。每年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F100(鸡粪54 000 kg·hm-2+常规化肥N 150 kg·hm-2、P2O5 75 kg·hm-2、K2O 225 kg·hm-2)相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的施肥处理中,化肥减量25%可增加产量。在化肥减少25%的基础上,增加50%有机肥,减少50%化肥的处理ZJJH(81 000 kg·hm-2鸡粪+N 56.25 kg·hm-2、P2O5 28.13 kg·hm-2、K2O ...  相似文献   

3.
在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将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分析在轻度盐碱地施用不同用量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育期、产量和土壤盐分的影响,为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的配施应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对玉米的生育进程没有影响;各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中,BM200+ST2处理(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土壤调理剂30 kg/hm2)玉米产量最高,BM300+ST2处理(生物有机肥4 500 kg/hm2+土壤调理剂30 kg/hm2)玉米产量居第二;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的改土效果明显优于商品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配施,且高施用量优于低施用量。从产量、投入和改土效果综合考虑,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与土壤调理剂30 kg/hm2配施可实现玉米增产,并减缓土壤盐分表聚。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大白菜因化肥过量使用而造成的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和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露地栽培旺春大白菜为试材,共设置不施肥(CK1)、常规施肥(CK2)、化肥平衡施肥(T1)、化肥减量3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2)、化肥减量3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3)、化肥减量40%+6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4)、化肥减量40%+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T5)7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大白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不同程度提高了各处理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较当地常规施肥根系活力提高了15.5%~40.3%,叶绿素含量提高了11.5%~37.5%,且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1-T5处理较CK2增产0.04%~20.91%,其中T3处理增产率最高为20.91%,其经济效益增加9.04%,施用生物有机肥提高了肥料贡献率,化肥减量30%并配施生物有机肥提升效果最显著。T3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CK2高0.91百分点、81.00%和9.61%,施用生物有机肥各处理硝酸盐含量降低11.53%~21.52%,VC、总黄酮、硫苷含量T3处理显著高于CK2,总酚含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矿质元素含量较CK2有不同程度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提高更明显。对15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以T3处理化肥减量30%并配施9 000 kg·hm-2生物有机肥效果最佳,其次为T2>T5>T1>T4>CK2>CK1。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滴灌棉田有机无机配施对棉花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新疆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改良棉田土壤和棉花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不施氮;(2)CF:单施化肥;(3)LMCF: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4)MMCF:中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3 000 kg/hm2+化肥);(5)HMCF: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4 500 kg/hm2+化肥)。【结果】相比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中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增产率为9.1%,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和氮磷养分吸收分别增加1.7%、2.5%和6.9%。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氮素表观利用率比单施化肥增加了3.2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肥料氮贡献和农学效率比单施化肥增加了9.1%、35.5%和56.1%。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的纯收益与单施化肥处理相当。【结论】选择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氮肥增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土壤质量,减少化肥用量,改善草莓品质,本研究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K)、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常规施肥(T1)、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10%(T2)、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20%(T3)、有机源调理剂4 800 kg/hm2+基肥减量30%(T4)5个处理,分析有机源调理剂应用与化肥减量对草莓产量、品质、根腐病发病率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T1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施用有机源调理剂能显著降低根腐病发病率(39.68%~64.09%)。T1和T4处理能降低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T1处理对提高草莓产量和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效果较好,T4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团聚体结构和缓解土壤酸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物炭与氮肥减量对氮高效玉米田土壤养分的作用效果,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氮肥减量施用为主区,品种为副区,主处理为C1(CK,纯N 300 kg/hm2)、C2(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300 kg/hm2)、C3(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255 kg/hm2)、C4(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210 kg/hm2)、C5(生物炭3 000 kg/hm2+纯N 165 kg/hm2),副处理为氮高效品种郑单958(ZD)和氮低效品种农华101(NH)。结果表明,生物炭结合氮肥减量有利于降低土壤pH值,提高全量养分及速效养分积累量,各养分含量在土层间存在差异,且氮高效玉米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氮低效玉米土壤。其中,C3处理有机质含量较CK显著提高3.57%,C2、C4、C5全氮含量提高4.42%、4.42%、8.85%,C2、C3全磷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扎实推进农业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探索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比和有机肥替代化肥适宜用量,为科学合理配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2020年在水稻上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以纯化肥处理CK为对照。5个处理分别为纯化肥处理(CK)、80%化肥+20%有机肥(T1)、60%化肥+40%有机肥(T2)、40%化肥+60%有机肥(T3)、纯有机肥处理(T4)。2019年纯有机肥处理(T4)为施用有机肥6000kg/hm2,2020年纯有机肥处理(T4)为施用有机肥9000kg/hm2。【结果】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用,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养分均比对照纯化肥处理(CK)增加,两年试验各处理中均以T1(80%化肥+20%有机肥处理)与CK处理产量及收益最为接近,并且各处理的产量与收益均表现为随着化肥用量的减少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中2020年80%化肥+20%有机肥处理T1(配施有机肥9000kg/hm2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施肥量及灌水量调控,研究水肥最优组合,为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节水节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试验采用两因素四水平的裂区试验设计,以新冬36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0 kg/hm2(N0)、375 kg/hm2(N1)、450 kg/hm2(N2)、525 kg/hm2(N3)四个施肥量(纯量);四个灌水梯度为3 450 m3/hm2(W1)、4 200 m3/hm2(W2)、4 950 m3/hm2(W3)、5 700 m3/hm2(W4)。分析干物质、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等性状,研究水肥因子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干物质积累量从拔节期至灌浆期呈快-慢的增长规律,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拟合表明,各处理从拔节后6~10 d干物质开始快速积累,41~49 d后转为缓慢积累。N2W2进入快速积累时间最早,最大积累速率较高。叶面积指数(LAI)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后期逐渐减小,N2、N3处理在拔节至孕穗期快速增加,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粒数与水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关系。最终产量表现为N2>N3>N1>N0,最高产量为N2W3处理的9 848.13 kg/hm2,与N2W2处理无显著差异。水肥交互作用对穗数及产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穗粒数有显著影响(P<0.05),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施肥量450 kg/hm2、灌水量为4 200 m3/hm2,即N2W2处理为兼顾高产节水、省肥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0.
灌溉定额分配及水磷耦合对滴灌苜蓿 生长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灌溉定额分配及水磷耦合对滴灌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 设3种灌溉梯度,分别为:5 250 m3/hm2(W1)、6 000 m3/hm2(W2)、6 750 m3/hm2(W3),在灌水量为6 000 m3/hm2(W2)下,设3种灌溉定额分配模式:(1)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F1)、(2)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50%+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50%(F2)、(3)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F3)。在三种灌溉梯度下分别设3种施磷模式为:施P2O5 50 kg/hm2(P1)、100 kg/hm2(P2)、150 kg/hm2(P3)。【结果】 不同灌溉定额分配条件下,各茬次F2处理苜蓿植株达到最快生长速率的天数最少为17~18 d,F1处理苜蓿生物量的增长空间最大,且受灌溉定额分配的影响最小;不同水磷耦合条件下,各茬次W3P2处理苜蓿植株达到最快生长速率的天数最少为15~16 d,W1P3处理、W2P3处理、W3P3处理苜蓿生物量的增长空间最大,W3P3处理受水磷影响最小。【结论】 在苜蓿达到最大生长速率15~18 d时进行水肥管理效果最佳,且刈割前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35%,刈割后灌溉本茬次总灌水量的65%,以及适宜灌溉量(6 000 m3/hm2)与施磷量(P2O5 100 kg/hm2)的有效耦合,均有利于建植第二年滴灌苜蓿生长潜力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1.
为达到油菜高产和化肥减量双重目标,在互助县林川乡保家村设置油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通过试验分析,结果表明:80%常规+20%有机肥水平下(处理6),油菜产量最高,可达3 384.2 kg/hm2;常规施肥水平下(处理2),产量可达3 265.5 kg/hm2。建议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油菜产量[1]。  相似文献   

12.
徐源  祝开清  林翠鸿 《农业科技通讯》2023,(12):127-129+134
为减少化肥投入、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本研究在栽培管理措施相同的条件下,以习惯施肥配施农家肥15 000 kg/hm2为对照,开展习惯施肥配施商品有机肥(蚯蚓基料)不同量(10 500 kg/hm2、15 000 kg/hm2、19 500 kg/hm2)的对比试验,探索不同施肥水平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及采瓜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配施商品有机肥(蚯蚓基料)10 500~19 500 kg/hm2,比配施农家肥15 000 kg/hm2更有利于西瓜吸收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酸碱度、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在商品有机肥不同量对比试验中,施用15 000 kg/hm2的商品有机肥增产增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本试验以甘肃印象公司棒棒耶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不同施肥水平进行比较试验,与当地施肥习惯作为对照对比,结果表明,当棒棒耶生物有机肥为1 800 kg/hm2时党参鲜重产量最高,为5 302.65 kg/hm2,比对照4 302.15 kg/hm2高出23.26%;1 200 kg/hm2时党参鲜重产量最低,为4 202.10 kg/hm2,比对照少2.23%。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生物有机肥量的增加,党参产量呈现出先涨后降的趋势,得出棒棒耶生物有机肥在党参上的最佳用量。从而探索出棒棒耶生物有机肥哪个施肥水平对党参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不同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为云南禄劝烟区烤烟优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3个施肥处理:常规商品有机肥1 500 kg/hm2+农家肥9 000 kg/hm2+烟草专用复合肥600 kg/hm2(CK)、生物有机肥1 500 kg/hm2+农家肥9 000 kg/hm2+烟草专用复合肥600 kg/hm2(A1)和保水有机肥1 500 kg/hm2+农家肥9 000 kg/hm2+烟草专用复合肥600 kg/hm2(A2),研究不同有机肥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物理性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和保水有机肥处理较CK均能有效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对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烤烟的长势最好,其茎围、有效叶数、上部叶长、上部叶宽...  相似文献   

15.
在滴灌条件下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开展油用向日葵氮磷肥施入量和灌水量的大田试验。对油葵产量建立的水肥回归数学模型表明,油葵产量对氮磷水单因素都变现为正效应,增产程度表现为水﹥氮﹥磷。交互作用表现为氮水﹥氮磷﹥磷水,其中磷水交互为负效应。最优水肥用量:纯氮投入量248.03kg/hm2,P2O5投入量104.06kg/hm2,K2O投入量60 kg/hm2,灌水量888.05m3/hm2,产量达4 918.15 kg/hm2。与当地农民未进行水肥耦合处理相比,增产29.4%,增收5 287元/hm2。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水平对樱桃番茄品质和养分的影响,试验以‘京番粉星3号’樱桃番茄为材料,设置4个生物有机肥水平:T0(不施生物有机肥)、T1(30 t/hm2)、T2(75 t/hm2)和T3(150 t/hm2),分析不同生物有机肥水平下樱桃番茄的生长形态、果实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会促进樱桃番茄植株长高、增粗,促进养分吸收,提高樱桃番茄品质。T2处理条件下樱桃番茄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最高,显著高于T0处理。樱桃番茄果实中P、Ca、K、Mg含量均在T1处理条件下最高,分别为3.89、0.59、24.10、1.39 g/kg。矿质元素之间、品质指标与矿质元素间部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T2处理的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分最高,在提高樱桃番茄品质、促进养分吸收等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棉花合理的化肥减施量和有机肥替代量,筛选化肥减施与有机肥替代最佳模式,为新疆南部棉区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无机复混肥为对照,分析化肥有机替代比例(20%、40%、100%)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施肥可改善棉花产量构成,提高棉花产量。与无机肥处理(CF)比较,化肥减量20%下施用4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40%下施用800方有机肥处理,通过提高棉花单铃重和衣分,改善棉花产量构成,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处理3、处理4处理棉花产量分别为423.50和403.76 kg/667m 2,比空白处理(CK)增产27.70%、21.75%,比CF处理增产5.81%、0.88%。【结论】新疆南部棉区棉花种植以化肥减量20%、化肥减量40%,即每667 m2基施有机肥400 kg,无机复混肥65.39 kg,追施尿素22.35 kg(每667 m2基肥施用有机肥800 kg,无机复混肥49.04 kg,追肥尿素16.76 kg)较为适宜。处理3、处理4模式(20%、40%的化肥减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有机肥对谷子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晋谷57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T0,为对照)、化肥(常规施氮量180 kg/hm2,T1)、有机肥6 250 kg/hm2(T2)、有机肥8 750 kg/hm2(T3)和有机肥11 250 kg/hm2(T4)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下谷子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并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以期为谷子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谷子产量为3 025.25~6 265.20 kg/hm2,其中,T3处理产量为6 265.20 kg/hm2,较T0处理显著提高。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发现,产量与穗长、穗粗、单穗粒质量、单穗质量、千粒质量和出谷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从谷子籽粒品质来看,T1~T4处理均可以改善籽粒品质,T3处理下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增幅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1.74%、0.76%和7.28%;T3处理还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日光温室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不施药(CK)、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T1)、6%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 875 mL/hm2(T2)、6%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 200 mL/hm2+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350 g/hm2(T3)4个处理,研究了生物农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协同化学农药代森锰锌减量施用对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营养指标及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协同使用(处理T3)农药用量减少,对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显著,番茄生长旺盛,营养指标有明显改善,产量提高,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滴灌量对荒漠地区栽培甘草根品质成分的影响,分析不同滴灌量影响甘草根品质成分的生理机制过程。【方法】 以天山北麓昌吉州荒漠地区栽培甘草为材料,于2019年在新疆农业大学科研实习基地新疆昌吉州三坪农场进行大田试验。设X0(0 m3/hm2)、X1(2 500 m3/hm2)、X2(5 000 m3/hm2)、X3(7 500 m3/hm2)和X4(10 000m3/hm2)等5种滴灌水平,检测并分析不同滴灌水平对甘草苗根中甘草酸、甘草苷、多糖、总黄酮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当滴灌量控制在2 500~7 500 m3/hm2时有利于甘草根品质成分的积累,随着滴灌量增加品质成分也随着增加,当滴灌量超过7 500 m3/hm2时,5项品质成分含量均明显下降,完全不灌水或过高灌水时均不利于品质成分的积累。【结论】 在荒漠地区滴灌栽培甘草生产中,将滴灌量控制在5 000m3/hm2时,甘草根的甘草酸、甘草苷、总黄酮、粗蛋白和多糖等品质成分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