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不同品种的姜荷花进行组织培养探究,比较不同培养基质、激素、添加物等对姜荷花的诱导、继代增殖、壮苗生根的影响,探索筛选适合的培养条件,达到快速繁殖姜荷花的目的,为姜荷花优良品种的工厂化育苗生产提供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姜荷花品种清迈粉为研究对象,对姜荷花观赏苞片衰老生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姜荷花永生花制作技术。结果表明:随着观赏苞片的衰败,观赏苞片持续受到活性氧伤害,在观赏苞片全部展开达到盛花期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超氧根离子的能力达到顶峰。观赏苞片初花期过氧化氢酶在清除过氧化氢中起着重要作用,观赏苞片衰败期过氧化物酶在清除过氧化氢中起着重要作用。盛花期,观赏苞片中脯氨酸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观赏苞片耐逆性最佳。姜荷花永生花制作技术的出现既可丰富永生花产品种类,又可增加花卉产业经济效益,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自然环境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会使姜荷花不同生理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试验选择“红火炬”“蓝莲雪”“紫仙子”“白雪公主”“清迈粉”和“黎明”6种姜黄属不同姜荷花品种植物作为试验材料,采用遮阳网遮光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6种姜荷花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生物量等测定,研究其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生长状况及形态观赏特性。得出各品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相关数据,结合实际养护观测经验,得出姜荷花适应的大致光照范围。通过对生理指标变化的分析,找出适宜姜荷花生长的光照强度。为分析贵州光照条件是否适宜种植姜荷花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姜荷花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合成减弱,含量下降,但温度的升高也会影响其可溶性糖含量的合成;“红火炬”“蓝莲雪”“紫仙子”“白雪公主”4个姜荷花品种种植培育时进行适当遮荫可提高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但不宜过度遮荫,“清迈粉”和“黎明”的FL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说明这2个品种在全日照环境下栽植时叶绿素合成效果最好,“红火炬”栽植培育时可通过提高光照强度扩大叶面积、控制花柄叶柄不徒长等提升“红火炬”的观赏品质;通过对不同光照处理的6种姜荷...  相似文献   

4.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姜荷花品种清迈粉的基因组大小。以萝卜品种Saxa为内标,姜荷花清迈粉为待测样品,分别制备萝卜和姜荷花的细胞核悬液,用核糖核酸酶和PI染料处理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比萝卜的基因组大小,计算后得出姜荷花清迈粉的基因组大小约为998.5 Mbp。该研究探索了流式细胞术测定姜荷花基因组大小的方法,同时明确了姜荷花的基因组大小,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姜荷花原产泰国,由于花形奇特、花期长、耐热性强而受到欢迎,但其花色粉红、颜色较淡。在泰国引进 姜荷花并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发现了颜色深红的姜荷花突变株,通过组培快繁获得了大量种苗并于2005要2011 年 间种植,表现出稳定性状。2011 年1 月,该品种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命名为红观音姜荷花。红观音姜荷花 与亲本相比,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适合我国华南地区露地作为切花栽培。  相似文献   

6.
姜荷花(Curcumaailsmatifolia)属姜科、姜黄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泰国,是热带球根花卉,因其苞片酷似荷花而得名。姜荷花的花型独特、花色艳丽、花期长,是目前国际市场上十分流行的切花和盆栽观赏花卉。国外已对姜荷花进行产业化生产,而我国则刚刚起步。现将其生长习性、栽培环境及规模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盆栽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为试材,通过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长、开花率以及叶绿素含量等形态及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的控释肥和普通复合肥对姜荷花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量和肥料成分相同的情况下,施用控释肥比施用复合肥更有利于提高姜荷花的叶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其中以氮钾型控释肥对姜荷花的生长效果最佳;同样,施用控释肥更有利于姜荷花的开花,其中磷钾型控释肥开花率最高,更能提高姜荷花的观赏价值. 因此,在姜荷花的生长中,控释肥更有利于姜荷花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姜荷花杂交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浸种处理试验,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缩短姜荷花育种周期。【方法】利用激素、热水组合处理的方式,设置不同的浓度和浸种时间,以清水为对照,在 28 ℃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催芽 60 d,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激素和热水处理均能有效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使其提前 1 个月开始发芽。外源激素浸种试验中,400 mg/L GA3 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29.3%、50.7%;80 ℃热水浸种 5 min 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10.3%、17%,但部分种子出现烫死现象;在组合浸种处理试验中,60 ℃热水浸种 10 min + 400 mg/L GA3 浸种 24 h 为最佳的处理组合,发芽势为 40.7%,播种 60 d 发芽率达到 64.3%。【结论】激素和热水组合处理对姜荷花种子解除休眠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浸种后种子发芽提前,出苗更加整齐,适合育种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姜荷花Siam系列是2006年推出的品种,市场反映很好,很受消费者喜爱。Siam系列中品种花色各异,从深粉色到纯白色7个品种,苞片中深红色棱的犹如叶脉显得十分特别。而比起传统的姜荷花,Siam系列盆花体型小也成为一大优势,便于培育和运输。  相似文献   

10.
观测姜荷花切花在瓶插期间吸水量、失水量的变化,探讨姜荷花切花采收后不同离水时间和杀菌剂、糖类等不同处理对姜荷花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切花采收离水30min后,其瓶插寿命即受明显影响;120 ̄140mg/kg的漂白粉溶液能使姜荷花的瓶插寿命延长3d,糖类不能延长姜荷花切花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分析了6种太空莲盛开期花朵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从6个具有亲缘关系的太空莲品种中共鉴定出21种挥发性物质,6个品种挥发性成分化学组成不同,但主要成分类似;烷烃类在各个品种中均含量最多,其次是烯烃类和醇类,与其他常规杂交育种形成的荷花品种的挥发性物质研究结果类似。因此,不能说明太空育种、离子注入及常规杂交育种等育种方法在荷花品种香气改良上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荷花香气成分的遗传改良和太空莲的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果型甘蔗育种研究的现状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型甘蔗分为果蔗和糖果兼用蔗两类。在果蔗育种方面,已搜集了数十个品种,并查明其农艺、产量和商品性状;探明了果蔗组培的培养基和激素对腋芽快繁的影响及果蔗组培苗假植技术;研究出了果蔗脱毒技术,明确了脱毒可以提高果蔗产量和品质,但却不能增强其抗病性;果蔗开花诱导技术已使Badila等开花结实,但此技术还不成熟,不能在果蔗育种中应用;进行了果蔗辐射育种和系统育种研究,从Badila中选出了义红果蔗品种。在糖果兼用蔗育种方面,已从糖蔗品种中筛选出了一些糖果兼用蔗品种;我国第一个由政府资助研究的糖果兼用蔗育种项目已培育出一个品种。今后,要完善果蔗开花诱导技术,广泛搜集水果型甘蔗品种资源,测定其抗逆性,开展系统育种、辐射育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及分子标记等研究。  相似文献   

13.
姜荷花属于姜科姜荷属,是多年生草本热带球根花卉,原产于泰国清迈一带。由于粉红色的苞片酷似荷花,且为姜科,故称姜荷花。姜荷花因其独特的花型,鲜艳的花色以及花期长等特点,在日本和我国台湾深受人们的青睐,目前大陆市场几乎是一个空白,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相似文献   

14.
姜荷花(Curcuma alismatifolia Gagnep.)是姜科姜黄属草本球根花卉,不育苞片在长圆形穗状花序上呈荷花状排列,花型雅致。本研究以姜荷花品种“清迈粉”为研究对象,对姜荷花自然生长状态下花序衰老过程中观赏苞片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期通过对上述指标的研究为延长自然生长状态下姜荷花苞片观赏期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观赏苞片衰败进程,苞片持续受到活性氧伤害,在苞片全部展开达到盛花期时,SOD清除超氧根离子的能力达到顶峰。苞片初花期在清除过氧化氢起重要作用的是CAT,而苞片衰败期POD在清除过氧化氢中起重要作用。盛花期时,观赏苞片中脯氨酸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耐逆性最佳。另外,本研究探索了姜荷花永生花制作技术,该技术的出现既可丰富永生花的产品种类,又可以为花卉产业带来经济效益,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姜荷花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为简化姜荷花的组培流程,提高姜荷花的组培效率和质量,对姜荷花组培快繁一次性成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5%~1.0%HgCl_2灭菌姜荷花球茎20~30 min可以获得无菌外植体;初代、增殖的适合培养基是MS+6-BA 1.0~2.0 mg/L+NAA 0.2~0.5 mg/L,诱导率达100%,增殖系数为3.21~4.12;成苗的适合培养基是MS+6-BA 0.4~0.8 mg/L+NAA 0.01 mg/L,每个半芽可分化形成1~5棵生长健壮、生根率为100%且根系发达的植株。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姜荷花的组培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物技术解决了在过去油菜育种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小孢子技术、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等组织培养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油菜育种及基础性研究。RFLP等分子标记在油菜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起源及分类、辅助育种、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已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油菜基因工程研究发展迅速,抗除草剂、抗虫、抗病、品质、育性等转基因油菜品种已获成功并已在生产上运用。本文综述了组织培养、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这三大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研究与利用,并对如何在四川省开展生物技术育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姜荷花切花品种存在的花茎过长、容易倒伏之缺点,使之适合盆栽化需要。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分别以浇灌和喷施方式处理姜荷花植株,调查研究其矮化效果及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多效唑和烯效唑的浇灌处理,使花茎和植株的矮化效果最为明显,其中多效唑还具有花茎的增粗效果。多效唑的浇灌处理以200 mL,浓度为300 mg·L-1较为适宜。烯效唑选取的适宜浓度范围为50~150 mg·L-1。3种矮化剂对姜荷花的总叶龄数并没有影响,对分蘖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姜荷花主要切花品种清迈粉存在的花茎细长、易倒伏等缺点,使之适合盆栽化需求,并对其矮化过程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分析。以烯效唑处理姜荷花植株后,株高、花茎长明显变短,而茎粗以及花茎粗仅有轻微的增加,效果并不显著;此外,150 mg·L-1烯效唑处理对分蘖数有明显的增加作用。对其进行组织解剖分析可知,花茎的变短变粗与花茎细胞纵向长度变短、横向长度变大有关,对叶片表皮细胞分析可知,烯效唑处理可以使得姜荷花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都变小,而气孔数增多,同时上表皮的气孔变小,而下表皮气孔变大。  相似文献   

19.
从名人诗词、毛泽东诗词和地名等三个方面选取的荷花品种名称,不仅让读者能欣赏到荷花外部的形态美,更能享受内载的意境美。采用古今名人诗词对荷花品种命名者甚多,使品种的美融入诗情画意中,更耐人寻味。有些育种地、品种发现地,具有独特的地域历史文化或感人故事,取其亮点作品种命名,或能引起爱莲者对该品种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观赏荷花引种、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观赏荷花优良品种的引种、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主要观赏荷花品种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观赏荷花的一些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