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萜皂苷是人参属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等功效。明确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次生代谢物产量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综述了人参属药用植物人参、西洋参、三七中的三萜皂苷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三萜皂苷的合成与代谢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西洋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参属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名贵药用植物,又称花旗参、洋参、美国人参,以根部人药。具有补气益阴,清热生津,清热止血功效。 海林市海林镇2006年开始种植西洋参,到2009年种植面积达到157.33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3种人参属药用植物种子生根过程胚乳中人参皂苷的变化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人参胚乳中共鉴定出8种人参皂苷,西洋参中鉴定出8种人参皂苷,三七中鉴定出5种人参皂苷。在三者种子生根的过程中,胚乳中的皂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当胚根伸长至5 mm时,人参、西洋参中皂苷含量上升不再明显,有些皂苷含量开始减少,但三七未出现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4.
人参属植物止血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日立—835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人参属3种植物——人参三七、人参与西洋参中止血成分——三七素的含量。其中含量以三七最高,人参次之,西洋参最低。  相似文献   

5.
人参和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均为药用价值很高的名贵药材,栽培年限越长,药用成分含量越高,但连续几年的栽培易导致多种病害发生。红皮病是栽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它引起参根部周皮出现红褐色斑块,且病斑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逐渐扩大,使参根商品等级下降,品质变差,进而影响人参和西洋参种植的经济效益。国内、外围绕红皮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综述将对该研究现状进行论述,以期为国内人参和西洋参红皮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二、人参、西洋参病害的防治 1.疫病的防治该病是人参、西洋参花卉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地上部和根部均能感染疫病,感染部位呈水浸状不规则大型斑点,暗绿色.叶柄感染后使复叶基部感病,可使全部叶片萎垂.茎部染病,呈水浸状暗绿色斑点,很快腐烂倒伏,人参、西洋参疫病蔓延迅速,发现中心病株3-5天后周围参株也开始感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分析人参和西洋参根、茎、叶中齐墩果酸型皂苷种类及人参皂苷Ro含量的差异,观察齐墩果酸型皂苷的分布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齐墩果酸型皂苷进行鉴定及Ro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2.5mmol/L乙酸铵(w/v)及0.05‰氨水(v/v)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 L/min;检测波长:203nm。共鉴定了6种齐墩果酸型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Ro(1)、竹节参皂苷Iva(2)、姜状三七皂苷R1(3)、Stipulenaoside R2(4)、Armatoside(5)和Elatoside K(6)。人参根、茎和叶中均含有化合物1、2和3;西洋参茎中含有化合物1、3和4,叶中含有化合物1和4,根中含有上述6种化合物。对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Ro进行分析发现,根部为人参皂苷Ro的主要积累部位,且西洋参根部含量(0.576%)高于人参根部(0.214%);两者不同部位人参皂苷Ro含量差异较一致,皆为根茎叶。人参和西洋参不同部位齐墩果酸型皂苷的种类存在差异,人参皂苷Ro在二者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根部为齐墩果酸型皂苷的主要积累部位。  相似文献   

8.
人参属三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通过对人参、西洋参和人参三七的总皂甙和分组皂甙含量测定表明:(1)总皂甙的含量以三七中含量最高,约为6.24—10.32%。西洋参次之,约为6.45%;人参总皂甙含量为4.84%。(2)人参三七中三醇型皂甙与二醇型皂甙的含量比为3∶1,以20S—原人参三醇型皂甙为主,不含齐墩果酸型皂甙。西洋参中三醇型与二醇型皂甙含量比为1∶2.93,含微量齐墩果酸型皂甙(Ro)。人参中三醇型和二醇型皂甙含量比为1∶2.75。 2、应用日立—835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表明:(1)三者约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均以精氨酸含量为最高,次为谷氨酸;蛋氨酸含量最低,此为三者的共同特征。(2)以药用部位主根而言,人参中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依次为西洋参和人参三七。(3)人参以碱性氨基酸含量为最高,中性氨基酸次之,酸性氨基酸较少。可是西洋参与人参三七则以中性氨基酸含量最高,碱性氨基酸次之,酸性氨基酸含量亦较低,此二者趋势相同而有别于人参。(4)园参中总氨基酸明显高于野山参,但野山参中的酸性氨基酸明显高于园参;相反园参中的中性氨基酸含量则高于山参。(5)西洋参总氦基酸含量。园参中的含量高于山参,总氨基酸中以中性氨基酸含量最高,此点与人参不同。(6)云南三七氨基酸含量稍低于广西的三七。  相似文献   

9.
人参、西洋参是五加科的2种重要药用植物,其传统的药用部位——根,已经被广泛应用多年.大量研究表明,人参和西洋参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与传统入药部位相似,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功能.实现人参和西洋参全植株的高效利用,对于二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非药用部位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树立良好典范.文章通过对人参、西洋参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结合课题组工作实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实现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整体思路和展望,为人参、西洋参全植株高效利用和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类人参茎叶中皂苷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西洋参茎叶和三七参茎叶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及组成。[方法]采用水提法对人参茎叶和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进行提取,再用TLC和HPLC方法对人参总皂苷组成进行分析,对其皂苷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水提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6.02%,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5.01%。3种人参茎叶总皂苷的TLC和HPLC检测结果表明,人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e、Rg1、Rd、Rc,其中Re、Rg1、Rd皂苷的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53.7%;西洋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d、Rb3、Re、Rc,其中Rb3、Rd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38.3%;三七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b3、Rc、Rb1,其中Rb3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17.2%。3种人参茎叶PPD/PPT值表明,人参茎叶为33∶37,主要皂苷为原三醇类;西洋参茎叶为50∶12;而三七参茎叶中几乎不含有原三醇类皂苷。[结论]成功的对不同种类人参茎叶总皂苷成分进行了比较,为不同种类人参茎叶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别人参属植物药材及其伪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haw  PC 《特产研究》1996,(3):56-57,61
通过AP-PCR或PAPD法,扩增人参属3种药用植物鲜根或干燥根的DNA。发现人参或西洋参指纹都是一致的,而与材料来源和年生无关。另一方面,从伪品所获得的指纹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实用技术》2012,(12):25-26
1、背景技术三七(Panax notoginseng(Bruk)F.H.Chen.)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多年生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三七是典型的阴生C3植物,需要在遮阴条件下栽培,生长环境荫、湿,能导致多种病害的发生危害,圆斑病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三七园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病害造成的损失占所有三七病害损失的30%以上,病害能为害植株各  相似文献   

13.
人参与细辛是亲缘关系较远的两种药用植物,没有共同的病害,在农田栽参的产业开发中,实施细辛-人参(西洋参)轮作,可获得良好的效益.据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本溪市农委、桓仁县人参药材局协作试验,细辛地轮作人参同新林地比较,基本无差异.人参根病轻微、烧须破皮现象极少,健康株率最低达88.9%,最高为99.9%,平均值为94.8%.  相似文献   

14.
西洋参属于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栽培周期比较长(育苗期2年,定植到收获还需2年),生育期内容易出现脱肥现象。造成参苗抗病能力下降,造成保苗率低,参根增重缓慢,成为西洋参进一步提高产量的制约因素。该技术从对根部发育影响较大的钾肥入手,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西洋参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钾肥的合量用量,有效的减少病株数,提高保苗率和单根重,因此提高了西洋参的产量和效益。1.研究方法与材料1.1供试材料选用1 ̄4年生西洋参。钾肥选用硫酸钾,设不施钾肥、米氧6672化钾10千克、千克和30千克4个用量。201.2使用方法及…  相似文献   

15.
<正> 西洋参(Panax quinque folium)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为名贵药材。在我市引种已获得初步成功。随着栽种年限的增长,栽培面积日益扩大,西洋参病虫害问题也相继增多,危害损失日趋严重。据国外文献报导,危害西洋参的病害达15种以上,是当前西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三七及西洋参纳米化方法及皂苷类成分的溶出行为进行研究,为纳米技术在传统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了三七及西洋参的纳米化方法,并进一步运用球磨法对其进行纳米化处理,研究皂苷类成分的体外溶出行为,绘制溶出曲线。结果显示,固液比值为3. 125%,转速为2 000 r·min~(-1),研磨时间为2 h,可得到粒径为300~400 nm的纳米颗粒。三七及西洋参经过纳米化处理后,与其超微粉相比皂苷类有效成分溶出速度更快,溶出率高。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在60min内的累计溶出率分别比市售三七超微粉高4. 73%、11. 01%、26. 71%。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Rb1在60 min内的累计溶出率分别比市售西洋参超微粉高14. 51%、43. 89%、15. 93%,其中人参皂苷Re溶出效果最好。中药纳米化处理是中草药快速发展及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样品的7种人参根部单体皂苷。结果表明,红果人参和黄果人参所含的7种人参单体皂苷总量比橙色系列果实的人参高,其中红果人参7个单体皂苷的总和为20.03g/kg,黄果人参为17.18g/kg,它们的Rg1含量也呈相同趋势。在以根部形态特征为分类依据的人参品种、类型中,大马牙类型的Rg1含量最高,而西洋参Rg1则远低于人参各品种、类型。人参×西洋参杂交1代的Rg1含量与人参各类型相近,Rb1的含量也更接近人参。  相似文献   

18.
西洋参属喜阴性植物,不耐强光,植株幼嫩,抗病力较弱,整个生育期都可以感病。如果栽培管理不当,植株生长不良,一旦染病,会很快蔓延,常造成毁灭性损失。要减少西洋参病害造成的损失,必须提高西洋参自身抗病能力,培养健壮植株,  相似文献   

19.
人参和西洋参均属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人参学名为 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西洋参学名为 Panax quinquefolium. L的根。由于二者的药效和价格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有必要将二者区分开来。   准确鉴别人参和西洋参,不仅可以指导人们正确用药,而且可以避免经营过程中的失误,下面仅就人参和西洋参的外部形态差别、鲜根的差别、主要成份差别和药效作用的差别进行比较,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鉴别及使用效果。   1人参和西洋参的外部形态差别   由表 1所列的差别确定人参和西洋参。 表 1人参和西洋参的外部形态差别 根茎 较短 较长 外…  相似文献   

20.
人参、西洋参均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皆因有其特殊医疗功效和显著的滋补功能而闻名于世.人参、西洋参均列居中药之首,奉为珍品,看成长寿吉祥之物.人人可望食之,但未见其原植物者甚多,尤其在我国的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为此,人参、西洋参作为花卉进入市场既能一饱人参、西洋参原植物的眼福,又能通过自身劳动来品味人参、西洋参之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