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60年代开始研究N、P、K三要素在茶叶产量、品质和茶树生长上的作用,70年代研究茶园复合肥的选型及施用效果,80年代研究茶树营养配方,90年代研究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开发茶树专用复混肥。长期以来对湖南省茶园进行土壤肥力的分析监测,推行茶园平衡施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茶园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茶树营养具有一般作物的共性,即土壤类型与肥力水平的差异,导致的茶树营养要求多样性;同时茶树营养还有显著的特性,即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需肥有连续性;茶树生长的季节性和节奏性使其需肥具有集中性和阶段性;收获对象是营…  相似文献   

2.
茶园基肥一般是指每年茶季结束后所施用的肥料,以各种有机肥料为主。它的作用,主要是培肥土壤,促进茶树的根系发育及有利于积累养分,增强茶树的越冬抗寒能力,为次年茶叶增产打下物质基础。施用基肥的时间以秋末冬初为宜,在茶  相似文献   

3.
江西低丘红壤茶园自然肥力低,养分缺乏,加之茶园施肥盲目,土壤养分不平衡,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为此,通过配置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复合肥,根据茶树不同生育阶段进行低丘红壤茶园专用肥施用技术的研究,以达到提高低丘红壤茶园的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供试的茶园,按茶树生育阶段分成龄茶园(8年生龙井43号)和幼龄茶园(4年生福鼎大白茶)两种类型,每一类型都设有基肥试验和追肥试验,试验设计见表1。  相似文献   

4.
茶园土壤性状及茶树营养元素吸收、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优质安全的茶叶离不开养分条件、环境安全和茶园的土、水、肥的管理。本文在茶园土壤、茶树养分功能和分子营养机制、茶树施肥技术、茶园土壤重金属及茶树累积特点和机制等方面,对近五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茶园土壤研究方面,除了关注植茶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变化特点外,茶园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演变的研究,并在茶园土壤质量评价、土壤酸化原因以及应用生物质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茶树养分功能和调控技术方面,对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的营养功能及其在茶叶品质成分代谢中的作用和茶树吸收特性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茶树养分转运子基因克隆、氮营养分子生理机制、抗环境胁迫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控释肥施用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施肥的环境效应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伴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茶叶产地土壤重金属和稀土等的安全状况、茶树累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5.
土壤是茶树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与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形成关系十分密切。以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土壤和茶叶为对照,对云南景迈山、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土壤(0~20β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氮磷钾(NPK)养分和一芽二叶晒青绿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7种多酚类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水率与现代茶园相比提高了15.23%~46.82%,布朗山和南糯山古茶园的土壤pH值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古茶园土壤的CEC、SOM、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高于现代茶园(或小茶林);各茶山古茶园和现代台地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及多酚类单体物质含量虽然不一致,但古茶树茶叶酚氨比为6.75~12.28,明显低于现代茶园茶叶的9.98~15.25;各茶园茶叶中5种儿茶素含量的高低依次为:ECG>EGCG>EC>EGC>C,并且古茶园和现代茶园(或小茶林)茶叶的ECG和EGCG含量差异不显著;此外,仅在古茶树茶叶中检测到没食子酸(GA)。古茶园栽培模式有利于防止茶园土壤酸化、降低茶园光照强度、提高茶园土壤含水率、促进茶园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茶叶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茶树属多年生采叶作物,对氮素的需求量很高,在茶叶生产中人们都十分重视氮肥的施用。当前主要是施用尿素,它虽也取得较好的施用效果,但它属非极性的速效性化肥,溶解决,在未被脉酶分解之前土壤对它的吸附能力差,流失量大,不仅增产提质效果降低,而且还污染了茶区水源和土壤。因此,优化茶园氮肥品种,改进施肥技术已是当前茶叶生产集约化管理和茶区环境科学的重要议题。就此,我们将普通尿素经过化学处理,使它缩合成一种高分子的援效尿素,现将它在茶园土壤中的释放情况及对茶树生长影响试验介绍如下:一、缓效尿素在茶园土壤中的释…  相似文献   

7.
钟桂芬 《茶叶》1997,23(4):13-16
为提高茶叶商品在饮料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而研究并取得成果的一些茶园栽培管理新措施如种植无性系良种,走生态茶园土壤管理办法,早施基肥,调整茶树修剪时间,茶园间作经济果林,茶园大棚技术以及机械化采茶等进行诌议,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园需要的是”低耗,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8.
钙、镁是茶树重要营养元素,茶树对钙的反应较敏感,土壤钙含量超过1g/kg土时,茶树出现不良症状,而茶园土壤中钙不足,将阻碍茶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镁是茶树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活化剂,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缺镁会导致分解加速,降低同化能力,适量的镁可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茶树内在品质的提高.阮建云等对我国茶园土壤镁供应状况进行统计,交换性镁低于40mg/kg的茶园(0 ~20cm土层)达57.9%,张亚莲等统计湖南茶区土壤(0~15cm土层)交换性镁含量低于30mg/kg的茶园达58.6%.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场茶园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的分析和评价,了解茶园土壤中钙、镁、钾的平衡情况,研究茶园土壤钙、镁和钾的关系,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钙、镁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钾是茶树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在生产茶园中往往由于偏施氮肥和酸性肥料,使土壤中的钾素越来越小,同时随着茶树年龄的增长,茶园土壤向酸化发展,又加剧土壤中钾的淋失,使茶园逐渐缺钾。据英红华侨茶场1980年对15,000多亩成龄茶园进行土壤普查的结果,发现有67.4%以上的茶园土壤缺钾,可见大部分茶园是需要施用钾肥,才能保证高产优  相似文献   

10.
钾、镁营养供应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阮建云  吴洵 《茶叶科学》2003,23(Z1):21-26
本文总结了茶园钾、镁肥使用效果及施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红黄壤茶园土壤分析表明,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较低。施用钾、镁肥一方面显著增加茶叶产量,另一方面明显提高茶叶的品质,绿茶游离氨基酸含量、乌龙茶的香气成分和红茶的茶红素与茶黄素等品质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用钾肥还能提高茶树抗旱和抗病能力。适当施用氯化钾具有与硫酸钾类似的增产提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包含钾、镁肥的平衡施肥是提高我国茶叶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初步提出了根据茶园土壤有效钾、镁含量的推荐施肥标准。  相似文献   

11.
前 言 对茶园施有机肥的效果,我们曾有过报导,即有机肥在茶园中作基肥施用时,不但产量增加,而且茶树对追肥的吸收量也增加。这个现象我们认为是与土壤中氮的供给和茶树对氮的利用两个方面有关。 本试验以研究茶树氮素吸收利用为主,在以有机肥作基肥的条件下,利用标记N~15的硫酸铵作追肥,分析茶树对追肥氮的吸收,及茶  相似文献   

12.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茶园的施用效果,通过对施肥茶园茶树萌芽期、发芽密度、百芽重、鲜叶机械组成及茶叶产量等项目调查,得出了茶园施用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能较显著地提早茶树萌芽期、促进早发多发,提高萌芽密度和百芽重,增加茶叶产量,提高鲜叶正常芽叶比例,改进茶叶品质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在长期的茶园土壤与茶树营养研究中,所研制的茶树专用肥配方,由岳阳化肥厂按国家标准ZGB21002—87规定生产的茶树专用肥投入茶区使用以来,受到茶农的青睐。本文就一些茶叶生产者来信对岳阳化肥厂根据我所配方生产的茶树专用肥的施用效果、依据及使用技术等问题综合做一介绍,并期望茶区进一步推广茶树专用肥,使茶树专用肥在茶叶生产中发挥更大的  相似文献   

14.
钾镁对茶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洵  阮建云 《中国茶叶》1995,17(4):18-19
钾和镁是茶树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叶绿素形成、光合作用和氮素代谢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深刻地影响着茶树产量的形成和品质的提高.由于我国的茶园多分布于风化和淋溶作用强烈的红壤地区,土壤中的钾、镁含量普遍较低,加上近年来有机肥用量减少而单一施用氮肥,加剧了茶园土壤中钾和镁的亏缺,茶树缺钾和缺镁时有报道,施用钾、镁肥正成为茶园生产的一项重要农艺措施.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了钾、镁对红壤地区茶树生理效应的研究,以期为茶园合理施用钾、镁肥,促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园施肥现状与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韩文炎  李强 《中国茶叶》2002,24(6):29-31
施肥在茶叶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主要产茶国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四国的调查表明,在1970-1992年间,肥料投入对茶叶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1%,超过土地(25%)和劳动力(8%)的贡献率。由于肥料在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中的特殊地位,施肥已成为茶园管理最重要的常规技术之一。为此,调查我国茶园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提出无公害茶园高效施肥技术,对于提高茶园施肥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很多茶园土壤由于pH值偏低导致营养元素有效性降低,以及茶园不施肥或施肥不合理,使茶树营养不良。为研究微生物肥料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本研究选取三种微生物肥料进行试验,观测茶树春芽萌动、新梢生长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肥料处理的一芽一叶期和一芽二叶期提早2-5天,施用固体茶叶专用肥处理,茶树的萌芽期.鱼叶展期、一芽一叶展期、一芽二叶展期和一芽三叶展期最早,因此,施用微生物肥能明显促进茶树新梢生长和提高茶叶产量,且液体茶叶专用肥效果最佳,这些研究结果可为茶微生物肥料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茶园钾素研究进展与施钾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钾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的含量仅次于氮的必需营养元素,在茶树体内呈离子状态,主要存在于新梢等茶树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钾是茶树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能促进茶树光合作用,增强碳氮代谢,提高茶树抗逆和抗病虫性等.钾参与了茶树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对茶树的生长发育、茶叶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茶树不断从土壤中吸收,以及茶园土壤酸性强的特殊性,导致土壤中钾的淋溶损失,钾素贫化明显,缺钾茶园日趋增多.为此,世界主要产茶国对茶树钾素的研究与茶园钾肥的施用十分重视,甚至把钾作为仅次于氮的第二要素.  相似文献   

18.
浅谈茶树营养特征与施肥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省部分茶场的茶园耕管中,普遍施氮肥,不施有机肥或施肥方法不当,造成土壤酸化板结,茶园低产老化状况,着重阐述茶树对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养分需求,生理作用和土壤供肥特点;提出茶园施肥要因土、因树、因肥施用和掌握施肥最佳时期,正确方法等农艺调控措施,以达到改良土壤,茶叶生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外文摘译     
▲90.144 茶园施用石灰的初步研究[英]/John K WanyokO∥Tea Vol.10Num2 1989.12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pH低的茶园土壤石灰需要量以及调节土壤pH对幼龄茶树养分含量及茶树生长的影响。pH低的土壤取自Dimbolil等地茶园,全部土壤样品加入不同用量石灰后培养3周。盆栽试验:按风干土重的0.2%、0.4%和0.6%施用石灰,  相似文献   

20.
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富含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镁、硫等多种营养元素及活性有机质等,为探索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在幼龄茶园的施用效果,笔者在德清和绍兴等地进行了不同树龄茶园和不同种植类型茶园施用活性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时间和地.久:该肥效对比试验1996年9月~1998年10月在德清、绍兴两地进行。试验肥料:以“百禾福”茶树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以下简称活性肥)作为试验肥料。试验茶国:幼龄茶园为3年生龙井43茶园,成龄茶园为12年生龙井43茶园。试验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幼龄和成龄茶园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