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脐疝是幼畜常发,各种家畜均可发生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出生时或者出生数天或数周的犊牛。发生原凶是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脐部化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1发病情况某养牛户的3月龄犊牛,体重大约100千克,体温升高达39℃,在其  相似文献   

2.
黄玉洪 《猪业科学》2007,24(11):80-80
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内因饥饿导致体内储备的糖原大幅度减少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多发生与仔猪出生后1周以内且发生与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节.本病一旦发生可造成大部分或全窝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有85%发生在30d以内,其中前7d死亡的常占到60%左右.死亡原因有被母猪压死、冻死、饿死或发生下痢、感冒等疾病.可见,搞好仔猪出生后前7d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是提高仔猪育成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9只山羊中有7只发生溶血性贫血,死亡6只.原因是曾在出生时喂给母牛初乳。发现受侵山羊羔的红血球数极少,牛初乳中含有对应于山  相似文献   

5.
仔猪出生后脱离母体,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仔猪的饲养,必须根据其生理特点,为其创造宜适的生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方法,使仔猪成活率达到更高. 产活仔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据有关资料分析,每胎出生的活仔猪数每增加1头,成活仔猪数则增加0.77头.因此,要选择繁殖力高的种猪,以提高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疝是腹部内脏器官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由疝轮、疝囊和疝内容物组成。当疝发生的解剖部位位于脐孔处时称为脐疝。奶牛的脐疝多见于犊牛,一般以先天性原因为主,属于遗传性疾病。犊牛的先天性脐疝多数在出生后数月逐渐消失,少数病例则越来越大。发生原因是脐孔没有闭锁,脐部化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  相似文献   

7.
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正常,但在出生后,身体柔软,不呼吸或呼吸缓慢,有的张嘴出气,气管及肺有罗音,脐带基部和心脏仍在跳动,这种现象称之为“假死”或窒息.造成“假死”的原因多是胎儿过早地发生呼吸动作而吸入羊水,出生后,胎膜没破裂,羊水进入胎儿鼻腔及气管.在发生难产、倒生、分娩延滞或母体子宫内缺少氧气等时均容造成本病.   ……  相似文献   

8.
幼犬出生时双侧睾丸在腹腔内,出生后10~14d睾丸下降至阴囊.若一侧或双侧睾丸仍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管内则称隐睾.隐睾多为单侧,发生恶性肿瘤的机会较多,隐睾宜尽早手术摘除.  相似文献   

9.
仔猪先天性震颤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先天性震颤症是仔猪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痉挛的一种疾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临床上有部分仔猪发生,有的全窝发生,死亡率很高.近年来该病有明显的散发趋势,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胎粪是由胎儿胃肠道分泌的粘液、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及吞咽的羊水,经消化后残余的废物积聚在胃肠道而形成.通常在出生后数小时内排出.如果出生后24 h仍不见排粪,称为胎粪停滞或不下.本病若不及时治疗,轻者造成幼畜生长发育不良,重者可导致死亡.笔者治疗英纯血幼驹胎粪不下100余例,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震颤是仔猪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疾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临床上有的部分仔猪发生,有的全窝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母猪窝仔数是由排卵率(母猪的排卵数)和胚胎存活率(从卵子受精至出生时的成活率)决定的,猪卵子及胚胎的死亡率高达4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受精卵、胚胎及胎儿),这些损失往往发生在母猪受孕后的前5周。成年母猪或后备母猪的排卵率与胚胎存活率均有变异,现已确证排卵率与胚胎存活率之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产死胎现象在猪场时有发生,通常所说的死胎一般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胎儿死亡主要发生在妊娠阶段或分娩过程中,判断仔猪死亡时间是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有一个简便方法是把死亡胎儿的肺脏取出,潜入水中,假如肺脏没有上浮,意味着仔猪没有进行过呼吸,说明仔猪死亡发生在  相似文献   

14.
羔羊白肌病也称肌营养不良症,是伴有骨骼肌和心肌变性,并发生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肌坏死的一种微量元素(硒)缺乏症。常于羔羊出生后数星期或2个月发病。患病羔羊弓背,四肢无力,运动困难,喜卧地。死后剖检,可见骨骼肌苍白,肌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疝是腹部内脏器官从自然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的一种常见病,由疝轮、疝囊和疝内容物组成。当疝发生的解剖部位位于脐孔处时称为脐疝。奶牛的脐疝多见于犊牛,一般以先天性原因为主,属于遗传性疾病。犊牛的先天性脐疝多数在出生后数月逐渐消失,少数病例则越来越大。发生原因是脐孔没有闭锁,脐部化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震颤是仔猪出生后不久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阵发性痉挛的一种疾病,俗称"抖抖病"或"跳跳病",临床上有的部分仔猪发生,有的全窝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脐疝,各种家畜均可发生,但以仔猪,犊牛为多见,幼驹也不少。一般是先天性原因为主,另外是断脐方法不当。见于初生时,或者出生后数月逐渐消失,少数愈来愈大。发生原因是脐孔发育不全没有闭锁,脐部化脓或腹壁发育缺陷等。粘连性脐疝是指内脏内容物与疝囊内壁发生粘连。如果不及时手术治疗,会出现机能障碍,患畜食欲不振、消化紊乱。  相似文献   

18.
<正>犊牛的顺利降生是牛的繁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据德国资料显示,犊牛的损失有三分之二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过程中,而只有三分之一的损失发生在出生后,并且在出生后损失的犊中有80%~90%在出生后1周内发生的。因此,要想减少犊牛损失,就应该在其出生前、出生过程中和出生后8天内做好接产和犊牛护理工作。本文就人工助产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猪的缺硒症,多发生于2~4月龄的仔猪,成年母猪和育肥猪也有发生,但报道不多,至于新生仔猪缺硒症的突发病例报道得就更少.2006年3月北镇市新立农场6户养母猪户,共养母猪7头,先后产仔猪72头.仔猪出生后相继发病33头,占仔猪数的45.83%,仅3d时间就死亡15头,占仔猪数的20.83%,占发病仔猪数的45.46%,个别的母猪还有产死胎现象.经过检查确诊是因缺硒造成的.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脐疝是腹腔脏器通过闭合不全的脐孔进入皮下的现象,脱出的脏器常为小肠和网膜。多发于2—3月龄的仔猪,一般为先天性的,在出生后数天或数周发病较多。病因是由于脐孔闭合不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