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鄂粳杂1号”1998年引进元江中稻区试验,1999年开始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明显。元江县1999年扩大示范7hm^2,平均产量达562.9kg/667m^2,最高单产达到663.2kg/667m^2,比当地家品种增产10%~13%。“鄂粳杂1号”适应在海拔1500~1700m的籼粳交错区栽种。其栽培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2.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不同配比及施用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包衣种出苗率高,苗齐苗壮,比没有包衣的增产55-10%。为了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探索包衣种N,P,K不同配比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N8.3kg/667hm^2,P2O55kg/667m^2,k2O5.4kg/667m^2产量最高,单产211.7kg/667m^2.  相似文献   

4.
芜菁甘蓝俗称大头菜,是遵义县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多年来,一直粗放管理、净作栽培,产量和效益不高。为进一步提高芜菁甘蓝产量和效益,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从2002年开始示范推广“杂交油菜套种芜菁甘蓝栽培技术”。2003年鸭溪镇杂交油菜套种芜菁甘蓝栽培面积达133.33hm^2,平均单产达到1384.9kg/667m^2,产值415元/667m^2,油菜平均单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水稻超高产栽培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雄风6.1开发工具和网页制作技术开发了贵州水稻超高产栽培专家系统系统包括栽培决策与咨询、基础知识、适用技术规范、常用资料、多媒体技术培训等模块。系统2001-200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68265hm^2,平均新增单产110.3kg/667m^2,增产20.2%。共增产稻谷113.1024万kg、增加纯收益129.7901万元。系统与实际的吻合度达90%以上,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增加经济效益,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连续3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应平塘县的1年3熟制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004年全县示范面积达到0.047万hm^2,平均单产粮食449.4kg/667m^2(其中杂交玉米314.6kg/667m^2,小麦134.8kg/667m^2),烤烟产量106.4kg/667m^2,总产值为1728.99元/667m^2,  相似文献   

7.
双低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油杂2号(原名2000 F 100 D)系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两系杂交种,在云南省秋播油菜区试和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早熟等优良特性。云南省区试平均单产3570.9kg/hm^2,比对照花油3号增产29.13%,示范种植中平均单产2445~5880kg/hm^2,比当地邻田或同田推广品种花油3号、花油6号、A弘等增产7.6%-53%,最高单产达到5944.5kg/hm^2,表现出了显著的增产效果。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2004年,农二师2.7万hm^2棉花平均单产皮棉146k.g/667m^2(旧制1亩,下同),创兵团之最。塔里木垦区三十二团有20.8hm^2亩棉花皮棉实际单产252.8kg/667m^2,比棉花收获前国家农业部验收组鉴定的单产还高6kg,创下全国皮棉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9.
对加快我国油菜产业强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30%左右,但是油菜种植单产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九五”期间我国油菜产量为1434.90kg/hm^2,世界水平为1469.55kg/hm^2,距欧洲2628.00kg/hm^2则相差甚远。近年来,随着双低优质油菜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更新,油菜单产较以前有所提高,但没有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卓油058是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甘蓝型油菜双低核不育系U33A与恢复系X6-1组配而成的双低高油杂交油菜新品种。国家长江下游区试2年17个试点油菜籽产量12增5减、增产点率70.6%,产油量14增3减、增产点率82.4%;2年平均单产油菜籽176.9kg/667m~2、产油量79.0kg/667m~2,分别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1.8%、5.5%。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油菜籽198.6kg/667m~2、产油量90.2kg/667m~2,分别比秦优10号增产2.4%、4.9%。  相似文献   

11.
黔油18号是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口县2004年开始引进推广,2005年推广面积达到0.146万hm2,平均单产108.6kg/667m2,比油研7号增产19.3%.实践表明黔油18号具有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株叶形态高大,抗倒伏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角果多,千粒重大,不易早苔早花和出油率高等优势.为进一步搞好黔油18号的示范推广,促进江口县优质油菜生产的发展,根据近年高产栽培经验,结合黔油18号品种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特点,制定了江口县单产200kg/667m2的早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一三○团共种植小麦0.24万hm2,平均单产389 kg/667 m^2,收获穗数38.5万穗/667 m^2,穗粒数27.5粒,千粒重36.74 g,单穗重1.01 g,单产较2009年减少7 kg/667 m^2。其中产量在600 kg/667 m^2以上有2户,6.87 hm^2;550-600 kg/667 m2以上的面  相似文献   

13.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1号是黔两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用白育自交系0519作母本,用白育自交系2011~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杂交种,2006年参加贵州省玉米预试,平均单产687.5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6.68%,产量居参试110个组合中第1位。2007年进入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单产656.8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5.12%,产量居第四位,增产点占总试点的87.5%。2008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单产663.4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6.95%,产量居第3位,100%试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8.72%,100%试点增产。品种丰产性、适应性、抗性均较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志远油8号是遵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选用ZY 20 A×ZY 08 R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抗性好、增产潜力大,201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在遵义县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单产达181.4 kg/667 m2,比遵义县油菜平均单产149.6 kg/667m2增加31.8 kg/667m2,增产21.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是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在2000-2002年连续2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2kg/667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64%;在2002-2003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7.13%.  相似文献   

16.
福泉市地处黔南北部,年均温14.7℃,年总积温5378℃,无霜期271d,油菜常年种植面积7 333 hm2,自然条件适宜、人力资源丰富,是黔南州油菜主产区,是贵州油菜产业化生产基地。2008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7533 hm2,平均单产97kg/667 m2,最高单产254.2kg/667 m2,由此可见,油菜的增产潜...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农六师农科所引进了棉花新品种新陆早42号,并结合棉花品种比较试验在芳草湖进行示范种植,种植面积26.7hm^2,平均单产380kg/667m^2,生产效益较好,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福油508是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1923 A为母本,以双低恢复系18 R为父本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该组合在2009 ~ 2011年国家上游区试中,共22个试验点,有20个点增产.2年平均单产191.65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5.56%.2年产油量平均为85.69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77.99 kg/667 m2)增加9.87%.2年芥酸含量分别为0.7%和0.0%,硫甙含量分别20.26μmol/(g·饼)和26.82μmol/(g·饼),含油量平均为44.71%,居参试组第1位.2011年11月通过国家上游区试审定并定名为福油508.  相似文献   

19.
Ⅱ优98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1年参加云南省区试,平均产量10450kg/hm^2,比对照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是10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唯一比对照显著增产的品种。2000~2001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857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6%,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稻新组合区试,平均产量9712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7.0%,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公司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481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8%,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江苏省金湖县杂交稻制种产业稳定发展.常年制种面积1333hm^2左右,一般667m^2单产150kg,高产田块接近300kg。2006年杂交稻制种面积达1400hm^2,总产达336万kg,成为江苏省为数不多的杂交稻制种大县.为杂交稻制种农民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