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在温室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防虫网、诱杀虫板等物理综合防治技术,不仅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打药次数,降低农药污染,提高蔬菜品质,而且能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时,是目前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中一项配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防虫网使用技术要点1、设置防虫网的时间。温室蔬菜生产中使用防虫网,一般选在秋季扣棚膜或撤换棚  相似文献   

2.
在温室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防虫网、诱杀虫板等物理综合防治技术,不仅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打药次数,降低农药污染,提高蔬菜品质,而且能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时,是目前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中一项配套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蔬菜种植成本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广东农户(主要是增城、顺德等地区)蔬菜种植成本进行调查,发现农药、化肥支出至少占现金支出50%以上;同时,若将自由土地租金成本和无偿报酬劳动力工资成本列入种植成本当中,则利润至少降低20%以上,甚至为亏损.面对蔬菜种植的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降低蔬菜种植成本,对提高农户的种植热情,促进菜农增收,保障蔬菜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蔬菜生产空间集聚演变、机制、效应及政策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近年来,中国“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供需格局基本形成,蔬菜产业空间布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本研究以31个省市为研究单元,系统探讨了1995-2012年中国蔬菜生产的空间集聚演变特征、效应与机制,并提出了应对政策建议,为优化生产布局、有效保障供给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集中度指数计算蔬菜产量最大的n个省(市/区)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份额,基于基尼系数模型测度中国蔬菜生产省级层面的空间集中水平,揭示1995-2012年间中国蔬菜产业空间集聚的变动特征;应用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评估模型,分析蔬菜产业集聚水平、蔬菜价格、单位面积劳动力投入、单位面积资本投入等对蔬菜产值影响的显著性,揭示蔬菜生产聚集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研究初期中国蔬菜生产东南聚集、东多西少的空间特征在研究期内发生了显著变化。1995-2012年,西部省份产量比重提高了6个多百分点,东、西部地区产量差距梯度明显减弱;南北方向上,北方省份占全国比重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蔬菜生产向北方转移明显。研究期内,CR4CR8两个集中度指标均是前期波动并略有提高,后期基本保持稳定并略降, 大致在 0.4和0.6之间徘徊,两者的最高点分别发生在2001年与2004年,最低是1995年与1997年;基尼系数同样呈先升后降的变化,2004年的0.5045为研究期内最高点,之后逐步下降。蔬菜生产空间集聚的变化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要素共同参与导致空间重构的结果,也是蔬菜产业本身优化提升的过程。初期分布格局更加依赖光、温、水、土等自然条件,在演变过程中,科技创新使得自然因素作用降低,经济、政策等层面因素的作用逐渐突出。修正后的效应评估方程通过了F检验,并且具有较高的解释水平,基尼系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它每提高1个百分点,蔬菜单位面积产值将增加2.48个百分点。【结论】1995-2012年,中国蔬菜生产东、西部产量差距梯度明显减弱,生产重心向北方发生转移,空间分布特征变化明显,尤其在前期更具波动性;蔬菜生产空间聚集对蔬菜产值影响显著,集聚的加强可有效促进蔬菜产值的增加;基于优化蔬菜生产空间格局角度,未来应从加强主产区建设、推进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注重产业各环节间协同入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蔬菜价格特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价格暴涨暴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特征、厘清了我国蔬菜价格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蔬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特征明显,蔬菜价格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且蔬菜生产价、批发价和零售价波动较为同步;2)我国蔬菜价格面临波动频繁且剧烈、蔬菜生产者获利较少以及蔬菜产销价差拉大等三个问题;3)异常气候、近郊菜地减少和信息不对称是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且剧烈的主要原因。蔬菜生产成本上升、蔬菜生产者缺少定价权和蔬菜产能过剩三个因素导致蔬菜生产者难以分享价格上涨收益。蔬菜产销分离、传统模式下中间流通环节过多等原因导致蔬菜流通成本上升,使得蔬菜产销价差拉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政策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郊蔬菜基地保护,建立蔬菜信息平台;发挥科技的降耗作用,提高蔬菜生产者的定价权,调控蔬菜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重视销地蔬菜本地化生产,创新蔬菜流通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发酵猪粪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中有机肥肥源不足及规模养猪场废弃物有效利用问题,研究了快速发酵猪粪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1)相比,降低氮肥和磷肥用量不会降低番茄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单施猪粪对设施番茄果实增产效果不明显,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较单施化肥增产11.3% ~12.9%,效果较显著;不论是单施猪粪还是与化肥配合施用,均能提高番茄果实的水溶性糖含量,降低番茄果实酸度,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在设施蔬菜地施用猪粪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猪粪快速发酵后施用对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水平和改善土壤质量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发展高效种植模式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找准合式的模式,立竿见影,效益大增。为进一步加快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我区设施蔬菜产业更上新台阶,现结合本地蔬菜生产实际,向广大菜农及蔬菜种植大户提供一种适用性强、效益好的种植模式:大棚茄子、西兰花、鲜玉米、青蚕豆循环高效栽培模式,采用该模式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行情。该模式栽培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调查地区:浙江省金华市对象:金土地农资连锁公司钱建设市场分析:2月份,甘蔗种植带来用肥小高峰,目前已经结束。去年毛芋种植户收益好,所以今年毛芋种植户积极性高。当地有很多外地大户承包土地种植蔬菜,去年冬季当地气温偏高,导致蔬菜生长过快,产量过剩,蔬菜价格下滑严重,大大打击菜农的积极性,自春节前返乡至今仍未归,所以春季蔬菜用肥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很快,设施蔬菜发展更快,全国蔬菜面积3.3亿亩,设施蔬菜5000万亩,蔬菜产值达2万亿元,就业人员上亿。但是因天气和信息数据不对称等原因,总的情况是瓜菜面积和产量处于不稳定期,菜价波动已成为新常态,菜贱伤农的问题时有发生,菜价高企“蒜你狠、姜你军、向前葱”的问题也不时出现。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蔬菜产业链的跟踪调查,归纳出蔬菜由山东寿光到北京的两种典型流通模式,并从流通成本的视角对两种流通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型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下蔬菜的单位流通成本为0.37元/kg,高于地头市场流通模式下的0.22元/kg;单位质量蔬菜的生产成本高于流通成本,大型批发市场和地头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下蔬菜的生产成本占流通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58%和70%;运输成本和包装材料成本占蔬菜流通成本的比重较大.基于研究结论,从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创新蔬菜流通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资料利用率、积极推广城郊蔬菜种植、缓解蔬菜供求区域性矛盾等方面提出了降低蔬菜流通费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春季蔬菜的育苗和定植是蔬菜栽培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前半年的蔬菜产量,但往往在蔬菜育苗和定植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而导致成本提高,产量降低的现象,现将春季设施蔬菜育苗及定植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蔬菜育苗注意事项蔬菜育苗是蔬菜生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蔬菜早熟、高产、优质的基础。在育苗过程中谨防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菌肥在番茄、黄瓜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谷军  杨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2,30(4):592-593
光合细菌作为生物肥料使用可以提高番茄、黄瓜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提高作物叶绿素含量、Vc的含量;降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延长作物的保存期.  相似文献   

13.
从种植规模、生产效益、市场竞争力、蔬菜加工产业等方面总结了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其蔬菜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了科学布局,推进蔬菜生产规模化;引进品种,推进蔬菜生产品牌化;规范机制,推进蔬菜生产无害化;扶持龙头,推进蔬菜生产产业化;健全市场,推进蔬菜生产商品化;发展新型主体,推进蔬菜生产专业化;加大投入,推进蔬菜生产标准化等促进该县蔬菜产业发展升档次、上台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宝红  鲁耀  杨文柱  段宗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10-16313,16326
[目的]了解不同有机物质增施对蔬菜连作地耕层土壤肥力、盐碱化、土壤CO2含量及蔬菜产量、产值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云南通海县九街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蔬菜连作种植造成了耕层土壤养分耗竭,地力衰退,土壤盐碱化;从连续3季蔬菜种植管理养分来说,有机物质增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机物质增施总体上促进耕层土壤pH值降低,从而有利于蔬菜连作土壤酸碱性改良,但耕层土壤Na+含量反而增加;动物粪肥增施有利于土壤CO2含量提高,从而促进土壤呼吸。不同有机物质增施对蔬菜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烟杆〉家禽、家畜粪便〉废弃蔬菜叶〉稻草,其中稻草对蔬菜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有机物质增施总体上有利于蔬菜产量、产值提高;对连续3季蔬菜生产的影响表现为第3季蔬菜〉第2季蔬菜〉当季蔬菜。[结论]通过有机物质增施来培肥和改良土壤效果在短时间内不明显,尤其是稻草施用对当季蔬菜的生长反而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蔬菜种植中应谨慎使用,从养分长期管理角度来说,有机物质增施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改善蔬菜连作土壤生态环境,促进蔬菜健康生长,提高产量、产值。  相似文献   

15.
柳絮  张国斌 《新农业》2010,(8):42-42
<正>施肥是设施蔬菜生产一项关键技术,直接关系蔬菜产量和品质,有些菜农一味追求产量,大量使用肥料,造成土壤环境恶化、病虫害严重、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等问题,影响蔬菜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不同烹调方法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桂平  张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77-78,114
综合分析了蔬菜经3种烹调方法(水煮熟、炒熟、凉拌)后体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主要是亚硝酸盐。水煮熟蔬菜的硝酸盐含量会降低,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减变化结论不一致;炒熟的蔬菜在室温和冷藏存放6h以前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受空气中细菌和蔬菜体内维生素C变化的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继续变化;关于凉拌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7.
沼液对番茄、萝卜、芹菜、豇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商品蔬菜生产中农户为了保证产量收益,化肥、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品质逐渐下降.为了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结合贵州省沼气池建设及使用中所产生的大量沼液,以沼液作为追肥在蔬菜生产中施用,可调节作物生长代谢,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平衡,增强光合作用能力,蔬菜品质好、商品率高,同时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土壤污染等.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蔬菜生产中育苗成为常态,蔬菜育苗既便于苗期集中管理,利于防御自然灾害,同时因减少种子使用量,降低生产投入,还能够节约用工等。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安全生产是当前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在整个蔬菜生产过程中减少施用各类农药成为首要需求。培育根系发达、叶片肥厚、茎秆粗壮的健壮秧苗,有利于降低花果脱落率;降低病虫发生机率,缓苗快,生产能力强,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蔬菜生产的迅速发展,蔬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和阶段性的过剩,导致蔬菜价格下滑。因此。正确认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积极发展蔬菜采后业,对于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蔬菜采后业面临的新形势 1.1 虽然我国蔬菜的价格大体上是国际市场的1/8~1╱5,生产成本较低,蔬菜生产总成本是日本的20%,劳动力成本仅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大棚设施,提高大棚综合经济效益,我地菜农从1997年起开始进行不同茬口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索.实践证明,以早熟毛豆、丝瓜、蒌蒿栽培模式经济效益较高.此栽培模式还有两个优点,一是由于早熟毛豆根瘤菌的活动,可有效地改善土质;二是丝瓜生长期间枝叶茂密,有效地降低了伏秋高温,利于蒌蒿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