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林燕  吕丽芬 《蚕桑通报》2012,43(1):38-38,46
夏荷×秋桂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夏秋用家蚕新品种。2010年和2011年,在缙云县进行夏荷×秋桂(正反交)农村试养,经过二年试验对比认为:该品种茧形大,单产高,茧丝优,深受试养户和丝厂欢迎,特别适合在我县夏蚕、中秋期饲养。现将该品种二年来的试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衍峰  王永强  陈阜新 《蚕桑通报》2012,43(2):31-32,39
根据浙江省桑蚕品种审定实施细则,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家蚕新品种夏荷×秋桂,于2008年参加了省蚕新品种实验室试验,2010年通过省实验室试验并参加农村生产试验,2012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44次会议审定通过。现将该品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据夏秋用蚕品种的育种目标,利用杂交育种方法,经特定高温多湿环境的定向培育及后代选择,育成了夏秋用家蚕新品种夏荷×秋桂.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表明,该品种稳产、好养、茧丝质优良,四龄虫蛹率95.94%,略超过对照种(秋丰×白玉);万蚕产茧量19.00 kg,超过对照种4.51%;万蚕产茧层量4.082 kg,超过对照种3.39%;解舒率87.62%,超过对照种9.86个百分点;解舒丝长928 m,超过对照种7.91%;鲜茧出丝率16.36%,超过对照种0.99%;净度96.04分,超过对照种0.88分.农村生产鉴定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对照种.  相似文献   

4.
家蚕品种新潮×钱江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近年来育成的1对夏秋用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摸索其是否适应本市农村大面积推广饲养。于2005年中秋期在诸暨市街亭镇进行了新潮×钱江与白玉×秋丰)的饲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供试品种与试验设区1.1供试品种试验蚕品种新潮×钱江各2张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蚕品种白玉×秋丰由诸暨市金阳蚕种场提供。1.2试验设区共设2个试养点新潮×钱江与白玉×秋丰设在街亭镇金田村马革灿户,桑园基础及饲养技术都比较好,小蚕在蚕室内饲养,大蚕全部采用…  相似文献   

5.
雄蚕秋丰×平28是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雄蚕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茧丝质良好的特点.近年来我县在饲养秋丰×白玉品种单一的情况下,受湖州市吴兴区及淳安县茧丝绸公司等饲养雄蚕成功的启发,于2007年晚秋期和2008年春期在湖州市蚕桑站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乾元镇幸福村、城北村进行试养,并与现行品种秋丰×白玉作了比较.现将雄蚕秋丰×平28农村试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调整桐乡市蚕茧产品结构,推广饲养彩色茧蚕品种,开发丝绵被的种类,2017年春蚕期桐乡市引进黄色茧蚕品种"秋芳×金玉"进行农村试养,并与本地当家品种"秋丰×白玉"进行性状对比,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四川蚕业》2022,(1):50-51
<正>会东县在蚕品种使用上相对固定和单一。近20年来春季以“菁松×皓月”和“8字号”(871×872)为主,夏秋季有“8字号”、“夏芳×秋白”、“781×7532”三对品种。几对品种表现从单产、鲜壳量、抗病性等方面各有千秋,但“夏芳×秋白”因烘折较大,于2010年退出舞台,“8字号”也因为纤度尴尬,从2017年秋季未再使用,  相似文献   

8.
“夏芳×秋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向仲怀院士主持育成的新一代夏秋用家蚕新品种。1994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四川、重庆等地大量推广,成为夏秋蚕主推品种,1996年获重庆直辖市首届科技进步一等奖。至今历时20余年,仍是四川、重庆夏秋蚕的当家品种,仅四川省已累计推广400余万张。2000年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夏芳×秋白”为省家蚕品种鉴定试验指定对照种,直至现在。实践证明,“夏芳×秋白”的培育推广和改良创新,无疑是家蚕品种培育推广改良创新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9.
陈曦 《蚕学通讯》2015,(3):31-33
杭州蚕种场从2012年开始,在淳安原蚕区进行雄蚕品种"秋华×平30"试繁。通过三年实践,逐步掌握了原蚕区基地雄蚕繁育的技术要点,实现了雄蚕繁育的稳产优质。本文介绍了雄蚕品种"秋华×平30"的发育经过、饲养标准和在原蚕区繁育该品种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东C苏A×晨苏10"是湖州市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选育的多丝量四元杂交蚕品种。为了更好了解该品种特点,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春蚕进行"东C苏A×晨苏10"农村试养,现将该品种近二年来的试养情况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蚕品种试验种"东C苏A×晨苏10",由湖州市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种:2015年为白玉×秋丰,由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公司生产,2016年为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11.
家蚕品种新潮×钱江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近年来育成的1对夏秋用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摸索其是否适应本市农村大面积推广饲养.于2005年中秋期在诸暨市街亭镇进行了新潮×钱江与白玉×秋丰)的饲养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家蚕秋用新品种,江西少蚕茶叶研究所自2000年在新品种引进应用研究和蚕品种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对各素材的数量性状和非数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取舍,利脏乱杂交和系统分离育种等手段选育出了一对夏秋用新品种,通过几年的实验室对比和农村区域性试验,该品种具有强健度好、张种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优等特点,暂命名为井冈一号(原来为秋31×秋2)将该品种选育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三眠蚕品种三眠蚕B×853白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眠蚕品种生产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对于调整茧丝绸品种结构、实现产品多样化,满足国内外对茧丝绸产品的不同需求,其有重要意义。笔者于2005年秋蚕期,对三眠蚕品种三眠蚕B×853白与现行四眠蚕品种秋丰×白玉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经近10年的研究,育成了一系列实用型雄蚕品种,其中秋丰×平28是2004年通过省级实验室鉴定的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性状水平及经济效益,以及在本市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我们在2005年的春期及中秋期对该品种进行了对比试养。试养结果表明: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具有抗性强、好养、高产、茧丝质优等特点,其各项产质量指标都优于对照种,现将试养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用雄蚕品种秋丰×平28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种由海宁市新兴蚕种有限制造公司提供。春期秋…  相似文献   

15.
邓芳  倪奎 《四川蚕业》2014,(3):23-24
<正>近年来,乐至县夏秋蚕主推品种为两广2号,该品种抗高温暑热,蚕病少,农民易养,深受农民欢迎,但该品种茧形较小,产茧量低,影响农民收入。为探索抗暑少病且产茧量高的夏秋蚕品种,2014年夏蚕期,我县将川山×蜀水与两广2号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农村养蚕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品种。川山×蜀水,四川省南充蚕种场提供。对照品种。两广2号(7532.湘晖×932.芙  相似文献   

16.
"秋华×平30"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生产上的雄蚕主推品种.在蚕种饲养量不断下降的产业形势下,雄蚕品种"秋华×平30"饲养量以稳中有升的势态进入大众视线,2016年累计推广近7万张,较2015年增加39%.由于雄蚕技术的成熟及前景诱人,该品种在全国的杂交种繁育权2016年被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买断而体现出该品种的生命力.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自2013年开始繁育雄蚕杂交种至今已连续四年,现将繁育总体情况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桂蚕2号杂交原种浸酸后再冷藏的期限,本试验调查了桂蚕2号杂交原种浸酸后再冷藏不同时间的蚕种实用孵化率及蚁蚕绝食生命力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浸酸后耐冷藏能力和蚁蚕绝食生命力都不同,中系较日系耐冷藏。932×8810、8810×932、8711×7532浸酸后再冷藏安全期限分别为40d、30d、20d。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秋和2007年春对4眠蚕细纤度春用新品种苏秀×春丰在农村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苏秀×春丰的眠性稳定,4眠性达100%,正反交杂交种的纤度均为2.159dtex,茧丝长分别为1392.3m和1327.4m;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在同样的饲养条件下,正反交的纤度为3.043dtex和2.949dtex,茧丝长为1227.1m和1217.3m;新品种苏秀×春丰和对照品种相比,具有纤度细和茧丝长长的特点,适合于缫制高品位生丝。  相似文献   

19.
续春蚕期4对蚕品种饲养情况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报告了两广二号、桂蚕二号、吴花×浒星和苏桂×昇界虹等4对蚕品种在2010年续春蚕期的饲养成绩,认为这4对蚕品种续春饲养过程中表现良好.但在典型梅雨条件下的表现以及抗病性能,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不同家蚕品种、不同桑树品种、桑树不同剪伐方式之间的适应性,分别对用高伐(离地面70 cm剪伐)、中伐(离地面30 cm剪伐)、低伐(即根刈,平地面剪伐)3种剪伐方式的桂桑5号、桂桑6号、沙二×伦109和桂桑优12等4个桑树品种的成熟桑叶(第7~13叶位)开展家蚕品种两广二号、桂蚕N2和桂蚕2号的饲养试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00 kg桑叶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等6个指标在参试组合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综合比较,两广二号+沙二×伦109+高伐、两广二号+沙二×伦109+低伐、桂蚕2号+桂桑优12+低伐、桂蚕2号+沙二×伦109+高伐和桂蚕2号+桂桑6号+高伐等几个组合表现较优;供试家蚕品种中桂蚕2号总体表现优于其他2个家蚕品种,供试桑树品种中没有哪种桑树品种和桑树剪伐方式具有全面优势;桑树品种与剪伐方式除死笼率外对其余指标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和桑树品种对全茧量、茧层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和剪伐方式对100 kg桑叶产茧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家蚕品种、桑树品种和剪伐方式对100 kg桑叶产茧量、全茧量、5龄经过有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