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诗歌是内容和形式高度融合的整体, 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化性和怡情性。翻译是一门高难的文化活动,而诗歌的翻译更是其中的难者。许渊冲评论文学翻译标准是:“一要达意,二要传情,三要感动。”他又将克隆论引入到文学翻译,与其近年提出的“三美、三化与三之”构成一个比较完整务实又富有创造性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体系。若源语中的优秀特质能和生命机体的克隆一样被运用到目的语,那么诗歌“三美”就不仅可译,还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体裁,诗歌欣赏是对一种语言和一种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理解。而诗歌翻译则是各类文体翻译中最难的,不仅要兼顾诗歌的形式、韵律还要兼顾诗歌的意境,更要注意诗歌特有的语言结构、感情色彩和新颖的想象。这些都是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面临的藩篱。本文从歌德<游子夜歌>的六个中译本浅议诗歌翻译中"求真"与"求美"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 ,以“功能对等”原则为理论基础 ,提出“译诗为诗”的原则。诗歌翻译是在两种语言、文化中进行选择和取舍 ,即在内容和形式上 ,以语言、文化为标准进行取舍 ,以求达到原诗和译诗的平衡和对等。译诗以原诗为依据 ,但并不等同于原诗。因此 ,诗歌翻译是在译与不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最恰当地传达原诗的意旨。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科技》2014,(8):12-12
据介绍,“忌氯作物”概念在中国传播并延续多年,罪魁祸首是翻译的问题。外文资料中的“Clsensitivecrop”应该翻译成“对氯敏感作物”,而不是“忌氯作物”。由于翻译不准确,农民在烟草、马铃薯等作物施肥上谈“氯”色变,农业生产上对氯化钾的错误认识,更导致中国复合肥企业大量生产硫酸钾型复合肥。  相似文献   

5.
There-be存在句是一种表“存在”的特殊而常见的句型,本文着重介绍了There-be存在句的各种结构,并根据该结构的变化分析其翻译技巧,由此指出在实务翻译中,应弄清楚其内在逻辑关系,根据上下文,才能准确地理解并表达出此结构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译诗的“三美”——许渊冲诗歌翻译艺术欣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比、分析许渊冲格律诗的韵译与其他译者的翻译,讨论了许渊冲译诗的“三美”论。通过实例证明了诗词翻译除了“意美”之外,还应尽可能再现原诗的“音美”和“形美”。作者否定了把诗译成散文的做法。认为经过认真学习许渊冲的译诗理论,欣赏其诗歌翻译艺术,并付诸实践,诗不仅是可以译的,还可以在“三美”理论的指导下,译出同原作均等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出现超越原作的最佳译作来。文章在名家理论的指导下,旨在为恢复以诗体译诗的传统,把翻译的艺术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7.
胡饼来源探释福建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陈绍军“胡饼”按《辞海》的解释是一种烧饼。另据东汉未刘熙《释名》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胡饼作之大漫亦言以胡麻著上也。”[1]依此,胡饼的特点主要两方面,一是用炭火等明火的热气烤制;二是饼表面上着有芝麻。东汉后...  相似文献   

8.
英译汉的关键在于对英文的理解和中文的表达。理解语义、进行语法结构分析、了解文化背景,是翻译中“信”、“达”的内在要求,准确表达是“雅”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法律英语用词特点:准确、正式、晦涩难懂及“Shall”的独特使用,并对在翻译中如何处理用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到网上冲浪去。”“有事请E(E-mail)我。”时下在江西省瑞金市农村,一批“泥腿子”纷纷挽起袖子,一头扎进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演绎出诸多“网事”。网上学技吃不了兜着走家住泽覃乡明星村铁炉下小组的农民李得水,1998年搭起3亩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当年获利万余元。1999年他扩大了种植规模,却因技术不过关和市场信息不灵亏了1.2万元。血本无归的李得水深感技术、信息的重要,恰逢该市正在大力实施“网络进村”工程,他一咬牙,贷款买回一台电脑,接上互联网,开始了“跟着电脑学种田”的尝试。2000年,他按照网…  相似文献   

11.
陈老总释“酥油茶”“我是京华西行使,驱车飞弛数万里。”这是1956年4月,中央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赴藏参加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期间写下的诗句。到达拉萨后的一天,陈老总到市郊藏胞家作客,主人献上了酥油茶。……谢辞后,陈老总对警卫...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前学的分析,对“白刃”一词的来源进行了新的补证。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冶铁史等资料充分说明:“白刃”之“白”的确切来历。  相似文献   

13.
从思想内容、遣词造句和再现原作风格方面评析散文名篇“Of Studies”的2个译本——王佐良先生和水天同先生的译本。认为王佐良先生的译本无论在体现原作风格和思想内容上都做得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指出一篇译文除了准确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外,在风格上也应尽量贴近原文文本,做到“文随体异”。  相似文献   

14.
“对句”在英国诗歌中大量出现,创始人是十四世纪诗人杰弗里·乔叟。他用其体写成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流传了几个世纪。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对此种涛体发扬光大,写成巨著备受欢迎,影响深远。十四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诗人大多采用这种诗体。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结束句,以及在伊丽莎白和詹姆士一世时期的戏剧中的台词也是以对句来收尾的。我国诗歌翻译家黄果圻,范守义等擅长把“对句”的英诗译成对等的“双行韵”汉诗;而把中国古典诗词译成“对句”亚历山大体的英诗最受中外译界赏识和大众喜爱的翻译家是许渊冲。通过学习英诗的“对句”,能使我们读懂英美文学优秀诗人的作品,同时能使我们在欣赏古典英国诗歌、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文学思想的同时,掌握好诗歌翻译技巧,向著名翻译家们学习,把我国古今文学成就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数字是语言中一个特殊的领域,一般用于计算,但数字在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很多时候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概念,而是一个泛化的虚数,这就是数字的模糊语义现象,本论文通过研究模糊语义产生的原因,给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提供理据,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6.
近日,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管理区干部和种植户的手机信息铃声不断响起,他们对信息内容如获至宅,相互传阅,这是农场产品销售信息科围绕“三优”文明城镇建设,面向广大种植户开通的一项粮食信息手机发送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新发现     
翻译眼镜 有了这样神奇的翻译眼镜,日本人更没有理由学英语了。日本NEC公司已经研发推出一款智能“翻译眼镜”,能够自动将正在进行的外语对话翻译成本国文字,并投射到“视网膜显示器”上呈现在眼睛旁边,使用者可以始终与谈话对象保持眼神接触。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是一门崇高而艰巨的事业。有人把翻译比喻成如履薄冰,非常形象地反映出了它的艰难。翻译家们翻译时必须小心谨慎,反复琢磨,否则稍一疏忽就会出差错,违背原作意思。尽管人们都认识到,翻译应尽可能地准确、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但误译的情况仍比比皆是。以致日本学者河盛好藏断言:“没有误译的译文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甚至引述另一位日本学者的话说:“翻译作品中肯定有误译存在,这如同空气中包含氧气一样。”总的说来,误译可以分为由于译者的目的语语言功底薄弱造成的误译和创造性误译两种,前者又可以细分为文化误译和语言层面的误译…  相似文献   

19.
对文本翻译来说,分析是基础,转换是关键。确立分析单位是为了解读文本的语义信息,选择转换单位则是为了实现原文内容的准确转换。从分析单位入手,对转换单位的实质进行探讨,旨在说明转换单位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可视为分析单位的原文语言层级,而是源语文本的单位语义。这种“语义性”的转换单位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文本翻译中“直译”与“意译”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移情和审美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移情和审美距离,是人类审美情感中两种主要的审美心理。所谓审美移情,是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为基础的,即把主观情感转移到所感知的客观事物中;所谓审美距离,是指审美观照和审美欣赏必须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定的距离,就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审美移情具有三种形式:接近移情、比喻移情和对比移情;审美距离具体表现为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时空距离。认识和理解审美移情和审美距离,对于准确地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情感过程,对于分析和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