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粉垄等耕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南方15°坡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粉垄耕作与传统耕作2种耕作处理下,木薯生育不同时期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对木薯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木薯苗期、薯块膨大期和成熟期,与传统耕作相比,粉垄耕作增加土壤蓄水量,且随土层加深蓄水量增加效果更明显,40~6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分别增加14.93%、15.60%和18.03%;地表径流量减少42.03%,土壤流失量减少44.62%,氮、磷和钾养分流失量分别减少49.61%、31.22%和42.49%;木薯产量增加20.13%。粉垄耕作可提高南方旱坡地的土壤蓄水能力,有效减少地表产流次数和径流量,显著减少土壤、水分以及养分的流失,促进木薯生长发育、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垄距和垄高对甘薯龙薯14号产量和机械收获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薯龙薯14号机械化收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方法,探讨不同垄距、垄高对甘薯薯块收获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垄距、垄高都对甘薯产量、收获性状有显著的影响。提高垄高可增加单株结薯数和大中薯重比例,降低明薯率、伤薯率,单株薯重和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中薯重比例、产量、明薯率、伤薯率随垄距的减小而提高。[结论]垄距80 cm、垄高30 cm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2.91 t/hm~2,其结薯数和大中薯比例也较高,明薯率为96.40%,较适合小型收获机收获。  相似文献   

3.
甘薯不同垄宽条件下的滴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垄宽条件下对甘薯品种"黔紫薯1号"进行了滴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有利于甘薯的茎叶生长和结薯;滴灌1~2次可以促进甘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期(8月上旬)滴灌1次可以增加单株结薯数,提高单株薯块产量;单垄(垄宽110 cm)双行栽植,并在8月上旬滴灌1次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垄宽条件下对甘薯品种"黔紫薯1号"进行了滴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有利于甘薯的茎叶生长和结薯;滴灌12次可以促进甘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期(8月上旬)滴灌1次可以增加单株结薯数,提高单株薯块产量;单垄(垄宽110 cm)双行栽植,并在8月上旬滴灌1次的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以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西成薯007为研究材料,在种植密度为6 000株/hm2的情况下,研究5个不同垄距(75、80、85、90、95 cm)种植模式下的甘薯产量变化规律,以确定最佳种植垄距模式,为西南地区甘薯机械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这5种种植模式下,鲜薯以垄距为90 cm的产量最高,垄距为75 cm的产量最低。随着垄距的增加,产量逐渐上升,90 cm的产量达到最高,垄距为95 cm时产量开始降低。综合考虑,在西南丘陵地区甘薯机械化起垄时,垄距设置为90 cm,鲜薯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脱毒甘薯和未脱毒甘薯为试验材料,研究甘薯脱毒后物候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脱毒甘薯的缓苗期、分枝期、结薯期和封垄期提前;脱毒甘薯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比未脱毒甘薯高;脱毒甘薯的大中薯率和产量比未脱毒甘薯高.  相似文献   

7.
以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西成薯007为研究材料,在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的情况下,研究5个不同垄距(75、80、85、90、95cm)种植模式下的甘薯产量变化规律,以确定最佳种植垄距模式,为西南地区甘薯机械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这5种种植模式下,鲜薯以垄距为90 cm的产量最高,垄距为75cm的产量最低。随着垄距的增加,产量逐渐上升,90 cm的产量达到最高,垄距为95 cm时产量开始降低。综合考虑,在西南丘陵地区甘薯机械化起垄时,垄距设置为90 cm,鲜薯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麦套脱毒甘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薯套种是我省薯区的主要栽培方式。近几年 ,随着脱毒甘薯的普及推广 ,该方式以其简单易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现将豫北麦套甘薯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麦薯套种模式麦薯套种是种麦时预留栽种甘薯行 (埂 ) ,翌年春季立夏前后在预留行 (埂 )上栽植甘薯。主要方式有 2种。1.1 三一式旱地套种模式3行小麦套 1行甘薯。小麦行距 2 0cm ,每隔 3行留2 6 .6~ 30cm的空档。该模式适合中低产旱地。1.2 三一式水浇地套种模式3行小麦套 1行甘薯。小麦行距 2 0cm ,每隔 3行留一个大背垄 ,垄背宽 40cm ,立夏前后在垄…  相似文献   

9.
漳浦县自1998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及栽培技术,经过几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全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占全县甘薯种植面积的44.4%,平均亩产鲜薯3118.3公斤,比未脱毒增产18.6%,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脱毒甘薯的优点1.薯(苗)生命力强:薯块育种苗表现种薯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壮,出苗率高。据试验,脱毒甘薯种薯育苗比非脱毒出苗期提前1—天,采苗量及百苗重均略有增加脱毒薯苗扦插后发根返苗快,封垄早,茎节粗壮,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显著提高,品质优良:脱产量毒甘薯经脱除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垄距对广薯87藤叶和鲜薯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食用红心甘薯新品种广薯87为研究材料,在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的情况下,研究5个不同垄距(75、80、85、90、95 cm)处理对甘薯藤叶和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垄距的增大,藤叶产量也逐渐上升;在95 cm垄距处理时,藤叶产量达最大值,为12 656.3 kg/hm~2。因此,可通过适量加大垄距的宽度来提高藤叶产量。随着垄距的增大,鲜薯产量逐渐上升;当垄距为90 cm时,鲜薯产量达最大,为34 875.0 kg/hm~2。但垄距达95 cm时,产量反而开始降低。[结论]综合考虑,在西南丘陵地区甘薯机械化起垄时,垄距为90 cm时广薯87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甘薯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编者按甘薯病毒病是导致甘薯种性退化、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的重要原因,每年给我省造成近20亿元的经济损失。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脱毒甘薯不仅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薯块商品率和出干率也明显提高。我省普及种植脱毒甘薯,每年可增加鲜薯50亿kg,增加产值2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张义民  刘新强 《现代种业》2009,(5):29-29,41
甘薯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尤以槐树关甘薯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而得名。但是长期自留种薯造成种性严重退化,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2006年我县引进秦薯四号、梅营一号脱毒薯种在槐树关镇示范种植,表现出栽后发根成活快、封垄早、地上部分长势旺、很少发生不定根、基本无牛蒡根、薯块产量高的特点,较普通甘薯增产25%以上。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连年旋耕而引起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质量退化导致作物产量低下等问题,研究粉垄耕作技术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本试验设置粉垄耕作(F30:耕作深度0~30 cm)、粉垄耕作(F45:耕作深度0~45 cm),以传统旋耕(C15:耕作深度0~15 cm)为对照,探究粉垄耕作对马铃薯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15处理相比,粉垄耕作后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协调土壤三相比,有助于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F30、F45处理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6.48%、10.19%,商品薯率分别提高4.46%、6.83%。此外,经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分后,以0~45 cm耕作深度进行粉垄耕作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可见,粉垄耕作技术可为雨养农业区提供一种有效的新型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垄作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土壤环境和产量性状差异等的研究表明:90cm垄距栽培明显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使马铃薯根区的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使10-30cm土壤保墒能力显著提高,同时使中耕培土的效果得到了最大体现;90cm垄距栽培相对于70cm垄使马铃薯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明显增加,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大垄栽培使总产增加22.7%,商品薯产量增加得更大,达到62.32%。  相似文献   

15.
甘薯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尤以槐树关甘薯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而得名。但是长期自留种薯造成种性严重退化,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2006年我县引进秦薯四号、梅营一号脱毒薯种在槐树关镇示范种植,表现出栽后发根成活快、封垄早、地上部分长势旺、很少发生不定根、基本无牛蒡根、薯块产量高的特点,较普通甘薯增产25%以上。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主要进行了不同栽插时间、不同施肥方法、不同密度、不同垄距对脱毒甘薯商薯19产量的影响试验,总结出脱毒商薯19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指出脱毒甘薯种苗的应用可显著提高瓦房店市甘薯产量,总结了脱毒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松土起垄、配方施肥、品种选择、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脱毒技术在甘薯无公害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技术要点:1、品种选用。适合山东省种植的优质鲜食甘薯品种主要有济薯18号、济薯16号、济薯19号、北京553、鲁薯8号、冀薯4号、济薯5号等。2、土壤和肥水管理。选择无甘薯病害的生茬地,要求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质砂性较大、疏松通气。采用垄作栽培方式,垄距70—80cm,垄高20-30cm,起垄时每666.7m^2撤入5%辛硫磷颗粒剂2kg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甘薯受气候环境、耕作条件、病虫害的影响,品种退化,造成产量不高,降低了农民种植甘薯的积极性。近两年我们引进脱毒甘薯新种花、岩薯5号,与当地无脱毒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示范,脱毒甘薯亩产达3500公斤以上,比当地无脱毒品种增产21.7%,显著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深受群众的喜爱。脱毒甘薯新种花的高产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适应恩施州机械起垄的甘薯最佳栽培模式。[方法]对甘薯品种恩薯4号采用人工与机械起垄方式,不同行距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种植行距在机械起垄的60 cm时,产量为54 450.0 kg/hm2,其次是人工起垄的60 cm时,产量为53 325.0 kg/hm2,二者间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间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综合比较,采用机械起垄60 cm的种植方式,不仅综合产量最高,且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更适用于山区种植,为实现恩施州甘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