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8份燕麦属牧草种质材料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8份燕麦属种质材料对其生长发育特性、种子产量构成、生产性能等进行了鉴定评价,发现其中的3号(裸燕麦杂交6代)、5号(裸燕麦杂交7代)和10号(裸燕麦杂交7代)材料可以作为燕麦籽实高产的优良材料;12号(草原所60号杂交种)材料表现晚熟,营养生长期较长,叶量丰富,干草产量较高,适宜作牧草;影响单株种子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小花数/穗、种子数/穗、绝对高度及花序长。  相似文献   

2.
水分胁迫下雌雄异株植物草繁殖策略的可塑性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雌雄异株草本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繁殖策略及生殖分配可塑性,对发展雌雄异株植物的生活史进化理论和该类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草为材料,通过设置轻度(LS)、中度(MS)、重度(RS)水分胁迫梯度,研究雌、雄单株的花芽分化、生物量分配、花穗性状、花药(或子房)数、花粉数及活力等与生殖生长相关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草通过提前花芽分化应对水分胁迫,雄株先于雌株进入生殖生长(P <0.01)。2)雄株增加生殖分配应对 LS 胁迫,雌株减少花穗生物量应对水分胁迫;在 RS 胁迫时雄株的生殖分配为雌株的近3倍。3)草通过减少花穗数应对胁迫,雄株显著增加单个花穗的小花数来应对轻中度缺水(P <0.05),雌株则减少开花频次降低水分胁迫下生殖能量消耗。4)轻中度水分胁迫对雌株子房宽度无显著影响;中重度胁迫虽使雄株显著缩短了花药长度、减少了单个花药的花粉数(P <0.05),但花粉大小、花粉活性受影响较小。5)雄株花穗的 POD 和 SOD活性显著高于雌株,雄株对水分胁迫更加敏感。在水分胁迫下,草在生存和防御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协调分配有限资源,实现有性繁殖来完成草本植物较为短暂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3.
研究雌雄异株草本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繁殖策略及生殖分配可塑性,对发展雌雄异株植物的生活史进化理论和该类植物资源保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葎草为材料,通过设置轻度(LS)、中度(MS)、重度(RS)水分胁迫梯度,研究雌、雄单株的花芽分化、生物量分配、花穗性状、花药(或子房)数、花粉数及活力等与生殖生长相关的可塑性。结果表明:1)葎草通过提前花芽分化应对水分胁迫,雄株先于雌株进入生殖生长(P<0.01)。2)雄株增加生殖分配应对LS胁迫,雌株减少花穗生物量应对水分胁迫;在RS胁迫时雄株的生殖分配为雌株的近3倍。3)葎草通过减少花穗数应对胁迫,雄株显著增加单个花穗的小花数来应对轻中度缺水(P<0.05),雌株则减少开花频次降低水分胁迫下生殖能量消耗。4)轻中度水分胁迫对雌株子房宽度无显著影响;中重度胁迫虽使雄株显著缩短了花药长度、减少了单个花药的花粉数(P<0.05),但花粉大小、花粉活性受影响较小。5)雄株花穗的POD和SOD活性显著高于雌株,雄株对水分胁迫更加敏感。在水分胁迫下,葎草在生存和防御功能稳定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协调分配有限资源,实现有性繁殖来完成草本植物较为短暂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6,(3):531-538
已有研究表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胚胎早期死亡与性别分化存在关联性,本试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构建数字基因表达谱(DGE)筛选雌性鸡与鹌鹑杂交种早期(3d)性别分化的相关基因,有助于揭示胚胎性腺分化时期相关基因与其早期死亡间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与相关表达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雌雄鸡、雌雄杂交种3d胚胎DGE文库,雌鸡与雄鸡之间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5个上调,41个下调;雌杂交种与雌鸡之间差异表达基因中有55个上调,175个下调;雌杂交禽和雄杂交禽之间差异表达基因中有36个上调,36个下调;这些差异基因大都与胚胎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繁殖相关基因为代表。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定位在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胚胎发育等行使催化、促进生物学过程的功能;Pathway分析得出,雌雄鸡、雌鸡与雌杂交种、雌雄杂交种的差异基因分别富集在12、13、15条pathway中。分析推测得出可能由于这些差异基因在体内紊乱表达,导致调控胚胎发育、分化相关信号通路异常是雌杂交种早期死亡原因之一,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将为后续的雌性杂交种早期发育、死亡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的新型雄蚕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性别控制技术实现"农村专养雄蚕,蚕种场多养雌蚕"对提高蚕茧生产的茧丝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育成的高发生率和高孵化率雌蚕无性克隆系与平衡致死雄蚕杂交,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成31个雄蚕杂交组合,通过3年5期的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型雄蚕品种雌35×平28和雌29×平28,并在浙江主蚕区成功试养。新型雄蚕品种与现行雄蚕品种相比,张种产量提高8.53%,解舒丝长增加45m,鲜茧出丝率提高0.7个百分点。新型雄蚕品种的育成有望进一步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加速专养雄蚕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雌雄茧丝性状差异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家蚕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L×P杂交种作为材料,调查了雌雄性别之间茧丝若干经济性状的差异性。结果全茧量雌比雄重0.347g,茧层量雌比雄重0.044g,茧层率雌比雄低2.38个百分点。茧丝纤度雄比雌细0.197dtex,干茧出丝率雄比雌高出1.99个百分点,茧丝长雄比雌长38.36m。雌雄茧丝质性状虽有差异,但在显著水平а=0.05下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扩大苜蓿种植面积,全苏选种遗传研究所培育了干物质和种子产量都高的两个新品种。培育过程中对原始材料的花粉质量(不育性)和数量及子房中胚珠数目进行了观察,证明这些性状与种子产量有关。在1968—1979年期间,研究了2万多个品种样本,杂交种和选育型的干草和种子产量,分析了28种2000个植株的花粉,检查了其中部  相似文献   

8.
蒙农3号高丹草选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高梁雄不育系A3×黑壳苏丹草杂种F2代分离群体中开始选择优秀单株,通过4次单株选择、1次混合选择及品比、区域与生产试验,历经8个世代育成蒙农3号高丹草.该品种根系发达,茎基部节问短缩粗壮,株高约380cm,生育期141d,种子活秆成熟,分蘖多,再生性强,每年可刈割利用3次,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13.30万kg/hm2和0.58万kg/hm2;茎叶柔嫩.茎叶比2.81,拔节期粗蛋白质含量13.77%.开花期粗蛋白质含量11.12%、粗脂肪4.07%、粗纤维36.11%、粗灰分5.36%、无氮浸出物41.67%,糖锤度3.86%.富含17种氨基酸.CN-含量低.适口性好,可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植株抗倒伏,田间未发生病虫危害症状,适应性广,适宜在有效积温≥2400℃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苏丹草与拟高粱远缘杂交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苏丹草与拟高梁杂交,获得了远缘杂种F1代,远缘杂交成功率1%左右,F1种子的发芽率约20%.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镜检为10个二价体,染色体配对正常.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F1真假杂交种进行快速鉴定,提高了育种效率.杂种F1代大田表现对叶斑病轻感,F2代田间表现明显的抗/感分离,为苏丹草抗病育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以雌雄异株攀援草本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为材料,设置不同遮阴度(0、25%、50%、75%),测定雌、雄株的构件性状、水分分配、生物量结构及根冠比,分析遮阴对葎草结构形成和生长策略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遮阴对葎草叶性状的影响为叶宽叶长叶厚,对茎性状的影响为茎长茎径节间长,叶长、叶宽、茎长和节间长存在性别差异(P0.05);遮阴对单叶面积、总叶面积、叶面积比率、比叶面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遮阴可增加雌株但显著减小雄株的总叶面积(P0.05);遮阴对单株生物量、茎叶水分含量和生物量分配及单株根冠比有显著影响(P0.05),虽雄株总生物量显著大于雌株,但雌株茎分配显著大于雄株,且叶、根分配无性别差异。雌、雄株采用改变构件性状和生物量结构,形成与性别分化匹配的对不同遮阴度的生长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 elm.)是一种抗逆性强、管理粗放的暖季型草坪草。20世纪40年代,该草作为水土保持植物由美国引种到我国甘肃天水试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目前,我国的野牛草品种较为单一,种子产量较低且不稳定,绝大部分种子依赖从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国内多采用分株无性繁殖方法建植野牛草草坪,但费工费时、建坪效率低,大面积远距离应用十分困难,因此选育绿期长、种子产量高的野牛草新品种是野牛草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是北京地区的乡土草坪地被植物。为缓解园林灌溉和水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实施节水灌溉,2012-2014年采用自动称重式大型蒸渗仪研究了青绿苔草草坪的蒸散特性,与北京地区代表性的草坪地被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山麦冬(Liriope spicata)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各种草坪地被的灌溉需水量进行估测。结果表明,青绿苔草在不同月份的蒸散速率不同,5月的蒸散速率最高为3.96±0.23 mm·d-1,月作物系数为0.73±0.09~0.95±0.03。青绿苔草草坪的蒸散速率高于同种地被。青绿苔草草坪地被的蒸散速率明显低于高羊茅草坪,略低于山麦冬地被,略高于野牛草草坪。以平均值计算,高羊茅、山麦冬、野牛草的蒸散速率分别是青绿苔草的1.40倍、1.11倍、0.98倍。充足水分供应条件下,生长季灌溉需水量从低到高为青绿苔草地被(110.9~136.2 mm)、野牛草草坪(167.1 mm)、青绿苔草草坪(191.7 mm)、山麦冬地被(233.6 mm)、高羊茅草坪(352.2 mm)。  相似文献   

13.
坪用野牛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育种是野牛草的主要育种方式,倍性水平的多样化和性别差异为野牛草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野牛草草坪可以通过铺草皮、营养枝和种子直播3种途径建植,利用其植株的地上匍匐茎进行无性繁殖,单节扦插成活率可达60%以上。通过浸泡或KNO3溶液处理,野牛草种子的萌发率有所提高,但建植草坪速度较慢,且杂草问题常常是野牛草种子建植草坪的最大障碍;野牛草可以忍受较低水平的养护管理,同时能耐较低的修剪高度;不同基因型的野牛草抗寒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结缕草属植物(Zoysia Willd.)表型多样性,筛选优异的育种亲本,本文以144份结缕草属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22个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结缕草属植物表型性状变异大,尤其是穗颈长、花序密度、叶片上表面茸毛密度和草层密度;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40~4.95;在不同种结缕草种中,杂交结缕草的变异系数最大,而日本结缕草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主成分分析将22个性状归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7.32%。聚类分析将144份试验材料分成4类,其中第Ⅰ和第Ⅱ类群具有优异的生殖性状,而第Ⅲ和第Ⅳ类群的坪用性状较好,从中筛选出具有种子生产潜力的12份材料和坪用质量高的6份材料。本研究为选育高产优质结缕草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结缕草属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建秀  郭海林  朱雪花  高鹤  孙振元 《草地学报》2005,13(3):219-222,256
针对坪用质量、抗病虫性以及繁殖性能等性状,对有代表性的60份结缕草(Zoysia spp.)加以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变异系数排序为:繁殖性能(种子产量>生长速度)>抗病虫性(抗锈病>抗螨虫性)>坪用质量(旺盛生长季>缓慢生长季);快速生长季节(5-9月)草坪质量显著受锈病和种子产量的影响,而缓慢生长季节(10-4月)坪用质量受锈病和种子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而结缕草种子产量与其生长速度呈显著负相关;Z039、Z091以及Z016等9份种源是种子繁殖型优良选系,而Z097、Z002、Z036等10份种源是营养繁殖型优良选系。  相似文献   

16.
周仂  王英哲  徐博  谭晶  徐安凯 《草地学报》2019,27(5):1163-1171
为探究抗除草剂转基因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高效杂交种选育技术。本试验以‘公农1号’作为父母本配置了1个对照组合,以转Bar基因的抗草铵膦除草剂转基因紫花苜蓿作为父本,以雄性不育系MS-GN-1A作为母本,配置了11个杂交组合。对后代植株的抗性进行Bar试纸条、PCR检测,对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试验中有7个杂交组合的后代表现优异。此试验以紫花苜蓿雄性不育系作为母本配置杂交种,使抗除草剂转基因紫花苜蓿的目标性状高效且稳定遗传,同时在此试验基础上筛选出了优良杂交后代,为良种繁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长调节剂在暖季型草坪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草业中的研究应用已经成为草业工作者研究的一大热点.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地研究应用于调节暖季型草坪草的营养生长、改善草坪质量、增强暖季型草坪草的抗逆性以及提高其种子的产量等方面,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8.
辐射育种是一种获得优良品种的快速有效的植物育种方法。本试验采用9000和11300 rads的60Co-γ射线,对8份杂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的匍匐茎和根状茎进行辐射诱变,从坪用价值、抗寒性和生长速度3个方面对亲本及21个后代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选育出坪用价值高、生长速度快且抗寒性强的优良狗牙根新种质。结果显示:诱变使狗牙根的坪用性状发生了丰富的不定向的变异,同一亲本通过诱变既可以产生良性变异,也可以产生劣性变异;综合评价结果选育出坪用价值优良的诱变后代3份,分别为C75104M2-1/1,C75502M1和C75103M1-1,其抗寒性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51,-3.54和-3.67℃,其中C75502M1为坪用价值高且生长速度快的优良诱变后代。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共和乡采集的3种野生不同种皮颜色的秣食豆(Glycine max)为材料,以公农535秣食豆为对照,对其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产草量、营养成分和种子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主要观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自的特异性状,为新品种选育确定合理的选育方向和目标。结果表明:黑色秣食豆干草产量最高,达到了9997.28 kg·hm-2,比褐色、黄色和公农535秣食豆分别提高37.47%,39.52%和11.83%,其粗蛋白含量达到18.08%,加权关联度为0.8152,均高于其他秣食豆材料,因此可作为高产、优质秣食豆新品种的育种新材料。褐色秣食豆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了20.50%,分别比黑色、黄色和公农535秣食豆提高13.38%,17.82%和26.62%,可作为高蛋白优质秣食豆品种的育种新材料。黄色秣食豆种子产量最高,达到了2512.53 kg·hm-2,分别比黑色、褐色和公农535秣食豆提高9.16%,22.79%和11.78%,可作为提高秣食豆种子产量的育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对兰州市5种草坪植物野牛草、甘南草地早熟禾、丹麦黑麦草、细叶结缕草、肯塔基草地早熟禾进行了栽培观察和研究,拟为兰州地区及类似地区草坪绿化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