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葆  王侠 《农技服务》2005,(5):27-29
甜菜褐斑病俗称叶斑病、斑点病、火聋秧子等.是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在气温较高、降雨多而颇繁地区或灌溉栽培的区域发病重,对甜菜产质影响极大。据我们多年试验与调查结果.甜菜褐斑病罹病程度为1级时,甜菜减产11%,含糖率降低0.37度:罹病2级时.甜菜减产15.9%,含糖率降低0.9度:罹病3级时.减产28%,含糖率降低1.47度;  相似文献   

2.
陈贺勋 《现代农业》2013,(11):26-27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高温多雨的年份。褐斑病发生较重。感染此病的甜菜,一般情况下,块根减产10%~20%,含糖率降低1—2度。严重时块根减产30%~40%.含糖率降低2~3度,每年6月末一7月初开始发病。7—8月份为盛期,9月中旬停止蔓延。  相似文献   

3.
甜菜褐斑病Cercosporabeticola是我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常造成甜菜大面积减产和死亡,发病较重的年份,一般可减产20%~25%,含糖量降低2~2.5度左右.甜菜褐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栽培技术、管理措施有密切的关系,在多雨和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对褐斑病的发生与蔓延极为有利,而且发病重.  相似文献   

4.
甜菜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根腐病是甜菜受多种真菌和细菌侵染而引起的块根腐烂病的总称。我国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多年种植甜菜的地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0%~40%,含糖量显著下降,严重地块导致绝产。此病在黑龙江省每年均有发生,尤其在甜菜生长中、后期高温多湿的年份和低洼地、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此病是黑龙江省当前影响甜菜生产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5.
甜菜白粉病(Erysiphe communis Grer f.betae Pot.)是新疆伊犁甜菜生产上重要病害,造成甜菜减产、降低含糖量,严重影响伊犁甜菜产业的发展.2010-2012年对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白粉病的分布与危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侵染循环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提出了防控对策.甜菜白粉病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其田间症状是发病初期在叶片上零星出现一些粉状病斑,随后发展成点片状白色粉状物,后期整个叶片上覆盖一层白粉;干燥少雨,气温高的天气利于甜菜白粉病的发生和病势扩展.甜菜白粉病发生最早为6月中旬,大多数年份在7月上、中旬,发病前期病害发展缓慢,8月下旬至9月上旬病害达到盛期,同时7月上旬产生闭囊壳,9月下旬病害扩展缓慢,至10月上旬病害逐渐停止发生.加强以种植抗病品种、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及发病初期药剂防治为主的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6.
邱慧琴  李传华  刘治权 《农业与技术》2004,24(2):109-109,120
番茄病毒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佳木斯郊区其发病率一般年份在20-30%之间,个别年份发病严重的地块高达60-70%.由于病毒的危害.一般减产20-30%,发病严重年份减产50-60%,使番茄种植户的收益降低.因此,限制了番茄的种植.同时,也影响了番茄的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7.
褐斑病是甜菜主要病害之一,甜菜感病后,一般年份减产10%~20%,含糖率下降1~2度,发病重的年份减产50%左右,含糖率降低2-4度,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8.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高温多雨年份发生较重。甜菜感病后,一般情况下减产10%-20%,含糖量降低1-2度,严重时块根减产30%-40%,含糖量降低2-3度,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7~8月份为盛期,9月中旬停止蔓延。  相似文献   

9.
黄化病是甜菜主要的病害之一,在世界各主要甜菜产区都有较大规模的发生。焉耆糖区1993年始发现有黄化病零星发生,1994、1995年发病较重,1996年发病很轻,近几年发病程度都较轻。迄今新疆也只有焉耆糖区有较大规模的黄化病发生。黄化病流行播种快,危害严重,可使甜菜产量下降20%~30%,含糖下降1~3度。  相似文献   

10.
一、重迎茬种植的危害 甜菜重迎茬种植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幅度减产;二是病害严重。减产幅度一般在30.50%,发病率在60~100%,尤其是低洼地雨水大年份极易爆发根腐病,严重可造成绝产。  相似文献   

11.
库尔勒是甜菜的主产区,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但随之甜菜病害发生频率也逐年加重,致使产量和块根的质量下降,尤其是黄化病和褐斑病,对甜菜的生长发育危害很大。为此,我站引进噻苯隆制剂(0.20%液剂)对甜菜进行防病处理。发现噻苯隆对甜菜褐斑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甜菜产量和含糖量。  相似文献   

12.
<正>甜菜褐斑病在甜菜产区普遍发生,尤以甜菜生长季节气温较高、雨水频繁的地区,如东北南部、中部和黄河中、下游等栽培区发生较重。一般年份产量下降10%~20%,含糖率下降1~2度;个别发病重的地区,如山东省春播甜菜块根产量下降50%左右,含糖率降低2~4度,损失很大。一、防治办法(一)种植和选育抗病品种利用抗病品种防治褐斑病是根本方向,尤其是在病害严重发生地区,种植抗病品种能显著减轻危害。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从国外引入的品种不抗病,在东北地区曾造成褐斑病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由于制糖业龙头和基地协调对接,甜菜保护价格较好,激发了广大菜农的种菜积极性,甜菜播种面积是近几年较大的一年。但由于生育期间严重的阶段性大旱、大涝、病虫危害,造成产量情况不平衡,产量高的58.0t/hm^2、低的仅有9.0t/hm。,盈利户占40%、平衡户占30%、亏损户占30%。下面将二九一分公司2006年甜菜生产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毁灭性病害。在一般年份,病株率可达40%~80%,流行年份全田毁灭。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2005年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极早熟品种东农303近于绝产,中晚熟品种公顷产量7.5~12.0t,减产40%~50%;2006年克山农场采取药剂拌种、切刀消毒等技术措施,使病害发生时期延迟,危害较轻,马铃薯公顷产量在22.5t左右;  相似文献   

15.
甘蓝夜蛾又叫甘蓝夜盗或甘蓝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以幼虫危害甜菜叶片,除危害甜菜外,还为害甘蓝、白菜、油菜等多种蔬菜均可危害.一般年份,它可使甜菜块根减产10%-20%,含糖下降0.8-1度.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5毫米,翅展30-50毫米,翅和身体为灰褐色,复眼为黑紫色,在前翅的中间部位,靠近前缘附近有一个灰黑色的环状纹和一个相邻的灰白色的肾状纹,后翅灰白色.  相似文献   

16.
绵疫病是露地茄子夏季常发生的一种病害,菜农通常称之为“掉蛋”、烂茄子,主要危害果实,根据调查一般年份病果率为20%-30%,7~9月多雨的年份,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发病更加严重。病果率可达50%以上,产量损失极大。绵疫病除危害茄子外,还能侵染番茄、辣椒等多种蔬菜。给蔬菜产业化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发生规律与防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是一种具有巨大危害的世界性害虫.也是我区玉米生产上的第一害虫,如不防治一般年份减产玉米10%左右,大发生年份,玉米损失可达30%以上。现将我区近年来玉米螟发生与防治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控制SMV危害的种子带毒率临界水平,因年度间介体蚜量发生程度不同而变化。大豆田有翅蚜大量迁飞活动的年份也是蚜虫大发生的年份。播种感病品种,蚜虫轻发生年控制SMV危害的种子带毒率临界水平为0.5%;中等偏轻年份为0.2%;中等发生年份为0.1%;而中等偏重发生年份为0.04%;大发生年则为0.01%。因此,可根据不同年份介体蚜虫发生的程度决定所播种子的带毒率水平,控制SMV危害。文中还讨论了获得低带毒率种子的方法,并提出应该将种传率的高低,作为鉴定大豆品种抗感SMV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9.
西华县甜椒、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由2004年的0.3万hm2增加到现在的O.93万hm2。但是甜椒、辣椒病毒病却成为影响甜椒、辣椒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轻发生年份减产5%~10%,重发生年份能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25%Plandom EC防治甜菜褐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源为Cercospora beticol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叶柄上.叶片染病初现褐色至紫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至3-4mm.叶柄染病形成梭形褐斑。在甜菜生产区。甜菜褐斑病均有发生,常使甜菜减产10%~20%.含糖量降低10~20。目前生产上常用药剂有50%多霉灵WP、70%甲基硫菌灵WP,但防治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