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拌种剂在马铃薯种薯生产上的应用,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通过对种薯叶片生理代谢的研究。试验表明,生物拌种剂对叶片的还原糖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蛋白质却有一定的影响,对马铃薯种薯的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试验以荷兰2-12和克新13两个马铃薯种薯品种为供试品种。试验使用拌种剂设A、B、C、D、(CK)。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由于连作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宁夏马铃薯黑痣病、干腐病和黑胫病等土传病害不断加重,加之种薯在装卸、运输、储存期间很容易侵染病菌,播种切块时人为地给马铃薯带来创伤,其伤口潮湿,很容易感染杂菌。因此,春季播种时选用合适的拌种剂对马铃薯拌种是防治土传病害发生和提高种薯质量的重要措施,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方法一: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的拌种剂,每袋拌种剂为667 m2种薯拌种用量。每150 kg种子用500 g药剂拌种,播前切块,每个薯块重量以25~30 g为宜,切种后将拌种剂撒在薯块上,使切口均匀地沾上拌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不同拌种剂防治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及对马铃薯产量性状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拌种剂及组合对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山东拌种剂处理对病害防治效果最好,并且出苗率、产量和商品薯率都最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拌种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拌种剂对马铃薯种传病害黑胫病和土传病害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马铃薯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拌种剂处理对马铃薯黑胫病和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山东拌种剂处理对病害防治效果最好,且出苗率、产量和商品薯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5.
药剂拌种的时间与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马铃薯Lt-5为试材,探讨了药剂拌种时间和不同方式拌种后马铃薯存放时间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切薯后晾晒5h以上拌种对增产及保证马铃薯品质效果最好,与立即拌种相比,晾晒后可以减少马铃薯薯块中畸形和疮痂病病薯率;种薯切块拌种后至播种前时间间隔越长,产量越低,拌种方式上干拌好于湿拌。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低纬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春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无霜期短,是云南省冬早马铃薯主要产区之一。冬早马铃薯因错锋上市优势突出,种植效益佳,近年来发展迅猛,2020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冬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7.5万亩。为抢占马铃薯种薯种衣剂市场,各农资生产企业研发了不同的产品。面对品牌多样的种衣剂,广大种植户在选择过程中存在盲目性。为此,选取了市场上销售使用较多的7种马铃薯种衣剂,以滑石粉+50%甲基硫菌灵常规处理为对照,开展冬早马铃薯种薯种衣剂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和管理水平下,使用35%噻虫·福·萎锈悬浮种衣剂、生物有机肥拌种剂、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萘乙酸粉剂、马铃薯拌种剂处理后马铃薯产量较高,35%噻虫·福·萎锈悬浮种衣剂、马铃薯拌种剂处理后在产量、病死率、单株薯重、商品率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冬早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化肥用量,筛选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稳产增收的新型肥料,以青薯9号为试材,探究了施用生物拌种剂、药肥、复合肥、复混肥、微生物菌肥等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肥料对马铃薯的生育期无显著影响,但对马铃薯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影响显著。其中施用药肥处理和生物拌种剂处理的马铃薯商品薯率达到80%以上,分别为86.19%、81.06%;施用药肥处理的马铃薯亩产量最高,达1 924.27kg,较常规对照增产31.74%,亩净收益达906.7元,亩增收139.36元。综合考虑,施用药肥可促进马铃薯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农户收入,在本地生产上可作为马铃薯新型肥料优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侵染源对马铃薯生长及干腐病发生的影响,以及播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效果,为宁夏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以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两种方式,并用杀菌剂进行种薯拌种或不拌种处理,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性状及其干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对马铃薯生长和干腐病的发生均具有影响,其中种薯接菌T1-1处理的出苗率为89.55%,株高为54.19 cm,低于其他处理,而子代薯块平均病薯数为8.95个,发病率为34.00%,病情指数为20.64,远高于其他处理;随着土壤接入菌源量的增加,马铃薯生长指标呈递减趋势,而干腐病发病呈递增趋势;种薯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生长指标均高于不拌种处理,其干腐病发病均低于不拌种处理。【结论】 种薯带菌是引起马铃薯干腐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药剂拌种可减少子代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肯定马铃薯种块采用50%硅丰环湿拌种剂进行闷种后对马铃薯的生长调节作用,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1试验设计 1.1供试药剂及处理设置 试验设每100kg种薯用①50%硅丰环湿拌种剂(吉化集团农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下同)4g(有效成份、下同),②50%硅丰环湿拌种剂6g,③50%硅丰环湿拌种剂8g,④50%硅丰环湿拌种剂12g,⑤20%奈乙酸粉剂(四川国光实业公司生产)1g,以不用药作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小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4次,小区面积20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大面积示范试验,探讨马铃薯拌种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指出,拌种可以有效增加马铃薯的大、中薯率,减少晚疫病病薯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种薯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通过药剂拌种马铃薯抗病、防虫,植株生长旺盛,产量明显提高,通过试验,结果表明,病克净拌种增产效果显著,较清水对照平均增产33.6%,较敌克松拌种平均增产15.7%。  相似文献   

12.
在播种前用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的种薯进行拌种处理,以及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上的效果,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处理均对马铃薯晚疫病有明显的防控效果,其中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600 g/hm2叶面喷雾处理效果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种薯带菌传染,避免生长期各种病害,马铃薯播前要按下列方法认真做好薯种(块)消毒处理工作。1.草木灰拌种。将切好的薯块用温水洗净,然后用新鲜草木灰拌种,使切口均匀地沾上草木灰,并立即播种,可有效防治黑胫病、环腐病等。实践证明,用草木灰拌种不但具有消毒杀菌作用,避免细菌侵染伤口,减少烂种,而且草木灰含有丰富的钾,有利于马铃薯生长。2.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液浸种。芽块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免耕栽培的种薯消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找马铃薯免耕高产栽培的适宜消毒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消毒方法对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薯经消毒处理后,能明显地促进免耕马铃薯的生长,优化其生长性状与产量结构,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与商品率,其中生石灰和草木灰拌种消毒处理增产的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CK)相比,其鲜薯产量、商品率分别提高45.63%和38.32%、7.70%和7.23%。可见用生石灰或草木灰进行拌种消毒是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体系中较为理想的种薯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冠蓝、阿泰灵、碧护、生防菌拌种剂、60%吡虫啉拌种剂对马铃薯拌种及喷施对比试验研究。采用冠蓝50g/667㎡拌种处理+碧护2g/667㎡+阿泰灵50g/667㎡苗期始喷施3次,间隔15天处理,能有效降低黑痣病、疮痂病、环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增加产量,提升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测定7个不同药剂拌种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剂拌马铃薯种薯块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显著防效,高巧(60%吡虫啉) 10 mL+银法利10 mL+清水200 mL、52.5%噁酮·霜脲氰(抑快净) 5 g+清水200 mL、0.3%丁子香酚20 mL+清水200 mL 3种组合(药剂)拌种薯15 kg效果均较好,依次比清水拌种分别增产33.10%、27.14%、25.74%。建议多采用植物源农药0.3%丁子香酚拌种薯。另外,用AUDPC法评价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严重程度是较好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明确枯草芽胞杆菌ZD13-5、地衣芽胞杆菌SD24-3和解淀粉芽胞杆菌ZD21-4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方法】采用3株生防菌混配后拌入种薯处理和土壤(基质)处理的方式,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对生防和促生作用进行验证。【结果】盆栽试验表明,所用生防菌对马铃薯疮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各处理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其中ZD13-5+SD24-3+ZD21-4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效果最佳且较稳定,2018和2019年该处理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68%和74.68%,2019年该处理种薯拌种产量增幅达23.81%,基质处理产量增幅达31.65%,2种施用方式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SD24-3+ZD21-4拌种处理马铃薯株高显著增加28.89%,SD24-3+ZD21-4基质处理茎粗显著增长56.76%。田间试验中,ZD13-5+SD24-3+ZD21-4马铃薯种薯拌种病情指数为13.89,土壤处理为23.33,均显著低于对照,其中种薯拌种防治效果达61.60%,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土壤处理防治效果仅为35.48%,次于种薯拌种与SD24-3+ZD21-4种薯拌种处理...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应用微生态制剂益微进行播前薯种拌种和拌种加开花前后叶面喷施,可使马铃薯青叶数比不用的对照提高18%和42%、青枯病病株率降低0.7和1.1个百分点、晚疫病病叶率降低2.6和3.9个百分点、薯块产量提高10.1%和16.5%、商品薯率提高7.1和10.3个百分点、667m^2纯收益215.9元和348.6元、投产比分别为1:86.4和1:33.2。各项效果达显著和极显著,可供生产推荐马铃薯种薯拌益微加上开花前后叶面喷益微的增产增收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巧拌种剂对马铃薯生育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上应用高巧拌种剂可以提高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程度降低。采用高巧拌种剂在马铃薯生产上拌种,平均产量达到18 683.3 kg/hm2,较不拌种增产22.9%,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南方冬种马铃薯高产栽培的适宜种薯消毒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薯消毒方法对冬种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薯经过消毒处理后,能明显促进马铃薯的生长,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及商品薯率。其中,72%克露可溶性粉剂100 g+37.5%泉程悬浮剂100 mL+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 g兑水50 kg浸种20 min (处理10),70%甲基托布津150 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g+72%克露可溶性粉剂100 g拌种消毒(处理9),70%甲基托布津2 kg+72%农用链霉素1 kg拌种消毒(按100 kg种薯计)(处理8),对提高马铃薯出芽势、提前出苗、缩短生育期、增加产量、提高商品薯率和减轻病害发生的效果最好。虽然拌熟石灰粉消毒(处理2)、拌草木灰消毒(处理3)的方法整体效果不如处理10、处理9和处理8等方法显著,但因其具有简便、容易操作、成本低等特点,生产上比较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