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油早1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早熟不育系2108A与早熟优质恢复系ZW3255杂交,鉴选出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5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黔油早1号平均产量162.41kg/667m2,最高产量248.79kg/667m2,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1.78%;含油量41.16%,芥酸含量2.7%,饼粕中硫甙含量16.42μmol/g饼;平均全生育期190.4d。丰产性和稳定性好,抗裂角性较好,适宜在贵州省早熟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宝油517是以高油分黄籽双低不育系1528A为母本,黄籽双低恢复系17 R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于2008年12月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并获审定。在2006—2008年度的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试中的平均产量为168.51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5.91%,比对照增产的点次占75%。在2007—2008年度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73.0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增产3.53%,较对照增产的点次占50%。  相似文献   

3.
优质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黄油21号是甘蓝型油菜黄籽不育系2225A与商含油量双低恢复系ZW3115杂交、鉴选出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双低黄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在贵州省油菜区试中的平均产量为175.27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7.00%,区试中最高产量达230.33 kg/667m2.含油量为46.28%、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2.27%、芥酸含量为0.20%、硫甙含量为22.48μmol/g·饼.干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黔油早1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甘蓝型油菜早熟不育系2108A与早熟优质恢复系ZW3255杂交,鉴选出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15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3-2015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黔油早1号平均产量162.41 kg/667m2,最高产量248.79 kg/667m2,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1.78%;含油量41.16%,芥酸含量2.7%,饼粕中硫甙含量16.42 μmol/g饼;平均全生育期190.4 d.丰产性和稳定性好,抗裂角性较好,适宜在贵州省早熟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9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黔杂6-18是以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比例为1:1、稳定的、性状优良的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Q618AB为母本,双低优良恢复系6-18C为父本于2004年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89.18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1.13%.在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65.7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增产4.02%.芥酸含量0.6%,硫甙含量32.58μmol/g,含油量40.54%,种子蛋白质含量28.13%.2008年12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黔油29号.适于在贵州省及邻近相同生态区域油菜适宜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70-770
<正>浙油28(浙审油2010001)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品种。该品种2006-2007年度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187.0 kg,比对照浙双72增产14.7%,达极显著水平;2007-2008年度平均产量152.4 kg,比对照增产13.8%,达极显著水平;2007-2008年度省生产试验平均170.9 kg,比对照增产6.5%。  相似文献   

7.
杂交油菜油研817综合性状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加快高产高油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油研817在生产上的推广种植,对其在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试平均产量达169.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4.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0.2 kg/667m2,比对照增产4.1%。区试和生产试验含油率平均为43.94%,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22.61μmol/(g.饼);菌核病、病毒病抗性与对照相近。认为:油研817是一个高产稳产、含油率高、抗耐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杂交优质油菜品种,适应在浙江省及其相似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7274A与恢复系5735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原名油YL053),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该品种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181.4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6.2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59%,居C组第1位;全生育期平均222.9 d,比对照早0.6 d.含油率43.83%,芥酸0.2%,硫甙18.84 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0.97%.抗倒性、抗寒性强,耐菌核病.  相似文献   

9.
曾利琴 《农技服务》2013,(9):922-923
为促进余庆县敖溪镇的油菜生产发展,优化油菜品种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筛选适宜余庆县敖溪镇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对4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参考油菜品种中,遵油1号的综合表现好,产量最高,为174 kg/667 m2;杂选1号其次,为152 kg/667 m2;油研7号最低,为133 kg/667 m2。因此,遵油1号可在余庆县敖溪镇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贵州省油菜生产上早熟品种缺乏问题,贵州省油料研究所以早中熟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黔油10A与自育早熟恢复系1239为亲本配制选育了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该品种在2012—2014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47.33kg/667m~2,比组内对照平均增产1.19%;平均产油量62.36kg/667m~2,比组内对照平均增产5.55%;最高产量228.45kg/667m~2(兴义);在10月15—20日播种(直播)、密度为2.5万株/667m~2情况下,平均全生育期为190.07d;商品籽的芥酸、硫甙、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40%、18.09μmol/g饼、44.20%和26.79%。于2015年6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黔审油2015002号),具有早熟、含油量高和抗倒伏力强的特点,适宜在贵州省内10月上、中旬直播,5月上旬收获的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以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全不育系6515A与恢复系6373R为亲本组配育成了高效型杂交油菜新组合油07-4.该组合在2008-2010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63.52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7.0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5.53 kg/667m2,较对照增产3.99%...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新品种洋人洋芋的引种鉴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人洋芋是盘县农业局2000年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引进的马铃薯中熟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和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953.4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5.6%;2006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68.98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0.33%;2年平均产量1811.19kg/667m2,比对照增产2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945.1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9.7%.该品种适宜在贵州省不同海拔高度推广种植,中、低海拔地区产量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2003~2005年度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用油研7号、油研10号、油研8号等进行油菜撒播高产、高效的轻型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面积分别为3.41 hm2和100 hm2,平均单产分别达164.1 kg/667m2和133.2 kg/667m2。其中,2004年验收的10块地(测量面积合计0.685 hm2)的撒播油菜平均产量为158.9 kg/667m2,最高产量达210~230 kg/667m2;2005年验收各类田块19块(面积合计1.159 hm2),单产105~206.3 kg/667m2。除去人工(每个工按15元计)、牛工(每个工按30元计)、物资投入外,667m2纯收入达189.57元,单个劳动力的产值达35.83元,比同地育苗移栽分别高131.11元/667m2和17.83元/个,比当地传统的苦油菜(芥菜型)撒播栽培增收175.72元/667m2。  相似文献   

14.
毕麦19是以贵农19为母本,陕西超大穗84+79-3-1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在2004-2005年度贵州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247.631 kg/667m2,较对照增产16.3%;2005-2006年度省区试平均产量为290.9 kg/667m2,较对照增产15.6%;抗病性好,抗逆性强.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贵州省西北部与玉米、烤烟进行分带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选育优质、高产、熟期较早的杂交油菜品种,以中早熟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8009A与自育自交系6051为亲本配制了杂交组合黔杂2501。该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6.83kg/hm2,较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8.39%,最高产量达3 570.00kg/hm2(黔西点);全生育期221.15d,平均较对照(油研10号)早熟2.55d,部分地区早熟6~7d。2007—2008年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634.00kg/hm2,其杂种F2代种子的芥酸、硫甙、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32.43μmol/g、41.44%和27.03%。该组合于2008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黔油30号,适宜在贵州省各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油菜新品种油研早18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早熟及抗逆性好的亲本杂交转育并结合相应的早熟性选择及轻简栽培方法育成的隐性核不育系早01A与双低恢复系J4配制选育成功的杂交组合。在贵州省2012—2014年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生育期190.85d,比宝油早12(CK)早熟1.6d;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57.78kg/667m2和63.37kg/667m2,比宝油早12分别增产23.85%和17.4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生产试验和抗菌核病鉴定试验中,油研早18的产量比对照宝油早12分别增加22.69%和25.58%。该品种芥酸含量0.3%,硫甙含量24.28μmol/g饼,含油量41.89%,蛋白含量26.91%,抗病、抗旱、抗倒、抗寒,耐湿性强。适宜在贵州境内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油29号系贵州省油料研究所用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Q6-18AB为母本,与自育的双低优良恢复系6-18C为父本于2004年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2008年12月9日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在近3a的示范中表现出250 kg/667m2的高产典型.育苗移栽要求培育壮苗,移栽密度控制在7000株/667m2左右,注意N、P、K、B肥的配合施用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高产及高含油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以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黔5005A与自育自交优良双低恢复系12-4451为亲本,成功配制优质高含油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2号。黔油32号在2014—2015年西南区(长江上游)联合品种比较试验中平均产量184.32kg/667m~2,居第2位,较对照(南油12)增产13.2%;在2015—2016年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80.27kg/667m~2,较对照(蓉油18)增产6.4%;其杂种F2籽粒种子芥酸含量0.1%、含油量44.39%、硫苷含量27.86μmol/g·饼。该组合于2019年6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名为黔油32号。适宜长江上游的贵州、四川、重庆、陕西勉县及云南玉龙和寻甸等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优质酿造糯高粱黔高8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高8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酒用糯高粱常规种。在2006-2007年的贵州省区域试验中,2年6点次平均产量为354.03kg/667m2,比对照(青选2号)增产13.91%,6个点次均增产,2年分别比对照增产30.90%和16.5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70.91kg/667m2,比对照增产12.63%。2009年6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粱2009002-1)。黔高8号品质优良,符合酱香型酿酒用高粱对支链淀粉、丹宁、蛋白质等理化指标的要求,综合抗性好,从2010年开始在贵州省示范推广,至2014年已累计推广6.2万hm2。  相似文献   

20.
宁杂15号是以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宁A7为母本和双低恢复系N131为父本育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新品种.宁杂15号在2004-2005年度江苏省杂交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07.38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11.06%,2005-2006年度省区试平均产量182.56 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8.07%,增产均达到极显显著水平,省区试两年平均产油量比宁杂一号增产9.3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1.45 kg/667m~2,比对照宁杂一号增产7.09%.宁杂15号高产、稳产,综合性状好,抗(耐)病性强,成熟期适中,双低品质符合国家双低标准,是江苏省审定的第一个可用于油蔬两用栽培的杂交油菜新品种.本文介绍宁杂15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