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秋生 《齐鲁渔业》2006,23(6):32-32
水草在养蟹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人工养殖河蟹的自然环境,增加河蟹对池塘环境的适应性, 移植和培育水草便成为池塘养蟹的一项重要内容。 1 选择品种 1.1 根据河蟹对水草的利用情况,确定移植水草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 1.2 根据河蟹的食性移植水草,可多栽培一些河蟹喜食的  相似文献   

2.
近3年来,我们在江阴市马镇镇湖庄村养殖户黄明光的池塘作了分池养殖河蟹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理想的生产效果。现将2000年和2001年的生产技术关键和结果小结如下:一、池塘条件本试验池共计6只,每只10亩共60亩。池塘可蓄水1.5米,池塘坡比1∶2.5,水源充足,池塘周围有面积较大的注排水沟渠,沟渠内种植茂密的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所以水质优良。进排水方便。养蟹池中种植伊乐藻、苦草和其它水草,水草覆盖水面70%左右。水草既提供河蟹食用,又可供河蟹栖息蜕壳。防逃设施用绿纱网和塑料薄膜制成,既简单牢固,…  相似文献   

3.
水草在池塘养蟹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几年来池塘养蟹的高产经验表明,蟹塘中适量培植各种水生植物(水草),即使在百分之百地投喂配合饲料的条件下,也是重要的高产技术措施之一。大家知道,河蟹是一种杂食性很强的甲壳动物,就其植物性饲料来说,喜食的淡水水生植物有水葫芦...  相似文献   

4.
池塘养蟹,蟹壳易发黑,且肉味较差,怎样才能在池塘中养出背青肚白的河蟹呢? 一是控制池底淤泥,养蟹的池塘,池底要有一定厚度的淤泥层,以利水草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洪泽湖周边养蟹池塘的调查,监测不同池塘水草的密度以及管理方法,分析水草密度的多少对河蟹池塘水质和养殖效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由于人们对生态养殖的认识不够而仅停留在池塘中移植一点水草、投放一点螺蛳等,忽视了依据池塘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养殖管理和调整养殖技术,一些塘口出现水草资源被毁、水质恶化的现象,发生养殖河蟹的死亡,特别是在高温期的夏秋季节,蟹农如不加强管理则势必造成损失。一、水草的管理渔谚说:“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由此可见,水草在养蟹中起到特殊的作用。1.水草种类的选择高温季节,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河蟹在齐齐哈尔所属各县(市、区)增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渔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齐齐哈尔地处北方高寒地区,水资源丰富,发展河蟹增养殖潜力巨大,在增养殖技术上应掌握以下要点: 一、改善河蟹养殖生态环境条件,建设好防逃设施 稻田养蟹应把田间工程改造作为重点,开挖蟹沟、蟹溜,并把“田凼式”作为重点推荐的工程改造模式,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或其它更结实耐用的材料作为防逃墙材料.池塘养蟹应采取人工种植水草、水稻的方式提高池塘水生植物的覆盖面积(水草达到30%~60%),种植的水草主要有金鱼藻、苦草、菹草、伊乐藻等;人工投螺,改善饵料生物条件;采用防老化塑料薄膜作为防逃墙材料.大中水面养殖河蟹,也要引种水草,扩大水草覆盖率;稀养河蟹,保持水体水草的持续生产;在上下游进出水口以及各灌溉渠、泄洪闸门设置拦网;设置暂养育肥池.  相似文献   

8.
由于养蟹效益显著高于养鱼,不少养鱼池塘被改作养蟹。但原养鱼池塘养蟹要做好"六改"。一、淤泥深政浅原养鱼池淤泥都比较深而肥。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养蟹更有害,必须加以改造清除,仅留10厘米左右栽培水草,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水草又能生长茂盛。清除的淤泥不能像对养鱼那样置留在他埂内被上,要彻底运出地外,以防再让雨水冲回池塘,压倒防逃墙并引起池水混浊。二、水草少政多多年养鱼的池塘大多水草极少甚至寸草不生,对养蟹非常不利。水草作为河蟹生活生长的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河蟹提供栖息、觅食、避敌、躲藏和蜕壳…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水产》2009,(5):21-22
水草在河蟹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已为人们所共识。可是大多数人工池塘里却没有水草,要想在池塘中发展生态养蟹,养出大规格河蟹,种草是很关键的措施之一。讷河镇渔场厂长戚刚经过不断摸索,反复实践,利用池塘种草养蟹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8年他又在池塘中试验种植了伊乐藻(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江苏省引进),获得成功。在他的池塘中,草壮蟹肥,使河蟹亩产量突破了百斤大关,亩纯盈利1495元。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蟹养得好不好、主要看水草这句话,可见水草在池塘养蟹中的重要性。在池塘中种植水草,模拟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但有利于河蟹的蜕壳保护,而且可以起到为河蟹提供绿色的植物饵料、净化水质、遮阳、扩大水体空间等作用,在整个养殖期内,  相似文献   

11.
<正> 多年来精养蟹池的水草,螺蛳主要靠人工捞捕。由于精养面积不断扩大,仅靠捞捕天然的水草、螺蛳已无法满足河蟹养殖需要;若用配合饲料投喂,因养殖成本加大而严重制约着池塘养蟹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商品蟹价格下降较大,如探索一种低投入、低成本的生态养殖法是水产同仁的共同希望。笔者根据本所两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一套种草、投螺蛳养殖河蟹新法。该法养成的商品蟹综合成本每千克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蟹放蟹前应在池底和池边普遍栽植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水面上要放适量的以水花生等为主的漂浮性水生植物,使河蟹一下池就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蟹池中生长的水草不仅可供河蟹摄食,而且为河蟹的栖息、附着、隐蔽及脱壳提供了适宜的场所。河蟹生长所需的营养,不仅要有丰富的蛋白  相似文献   

13.
洪家春 《齐鲁渔业》2003,20(5):27-28
俗话说:“要想河蟹长得好,蟹池水草少不了”。由于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种草养蟹已被许多养殖户所采用,特别是在当前人们追求食品的品质,注重绿色消费的情况下,无公害养蟹,池中水草更是不可缺少。现将几种适宜在蟹池中栽种的水草习性及栽种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草在河蟹养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人工池塘里没有水草,要想在池塘中发展生态养蟹,并养出大规格河蟹,就得种草。讷河镇渔场场长威刚经过不断摸索,反复实践,利用池塘种草养蟹已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2008年,他又在池塘中试验种植了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江苏省引进的伊乐藻,经过一个生长周期的精心饲养,草状蟹肥,河蟹亩产量突破了百斤大关,并取得了亩纯盈利1495元的好效益。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蟹是一种新型的河蟹生产模式,由于市场对河蟹需要量的增加,池塘养蟹便更加受到重视。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养蟹实践探索在池塘条件、防逃设施、水质管理和饲养投喂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养蟹生产者参考。1养蟹池塘的建设1.1养蟹地点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养蟹池的水位要稳定,水深高于1米。面积为10-20亩,再大一些更好。因为水面大,可供河蟹活动的范围大,减少相互格斗和感染疾病的机会;另外,能改善水体的溶氧条件增加溶氧。养蟹池塘的底质以壤土为好,底泥以10-15厘米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伊乐藻是河蟹养殖中种植面积最大的水草,占全国养蟹水草种植面积的2/3。只要对伊乐藻进行合理的布局,池塘养出的蟹通常产量高、规格大、效益好。江苏省金坛和宜兴地区的交界处,如新建镇、儒林镇、官林镇,该地区98%以上的池塘种植伊乐藻。该地区养蟹产量125~175千克/亩为主,规格多在125~165克/只,产量最高可达200~300千克/亩,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亩效益多在0.5万~  相似文献   

17.
养成背青肚白河蟹的诀窍池塘养蟹,蟹壳易发黑,且向味较差,怎样才能在池塘中养出背青肚白的河蟹呢?一是控制池底淤泥。养蟹的池塘,池底要有一定厚度的淤泥层,以利水草及底栖生物繁殖,但淤泥层不能超过20厘米厚。二是改善池水水质。河蟹要求池水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相似文献   

18.
无排放节水模式池塘河蟹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排放节水池塘养蟹模式是指池塘养蟹期间,只加注少量的新水来维持蟹池应有的水位,不换水,应用生态调控自动修复技术,达到改善养殖环境的一种养蟹方式。我们从河蟹养殖可持续发展和水产养殖节能减排的角度入手,探索无排放节水模式池塘河蟹高产养殖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操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如何避免河蟹养殖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河蟹养殖发展迅速,有些人靠养蟹致了富,而有些人却因养蟹失败而亏了本。笔者通过走访一些养殖失败的养殖户,了解情况,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现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者参考。一、没有因地制宜选好养殖池塘河蟹对养殖条件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好的环境条件,根本不可能养好蟹。有些人看到别人养蟹致了富而盲目跟从,而他的池塘条件及周围水源状况根本就不适宜养殖河蟹。比如有些池塘底泥为硬土,无法种植水草或池塘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等,这些池塘都不适宜养殖河蟹。还有那些发生过大面积病害的池塘,最好第二…  相似文献   

20.
围拦养蟹是利用大水域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有利于河蟹生长的生态环境,通过工程措施,将某一部分水域围拦起来,并将池塘养蟹的基本原理和精养技术应用到围拦区内,使之获得河蟹高产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与池塘养蟹相比,大水域围拦养蟹具有养殖条件优越、水质好、溶解氧含量高、水草和螺蚬等饵料生物鲜活丰富、河蟹生长快而病害少、养殖成本低而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发展淡水渔业、增加渔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