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与标志推广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近年来,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6年底,全国已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0255个,年平均增长率144%。其中,种植业产地21701个,面积规模2327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7%(总面积按1.3亿公顷计算);畜牧业产地5188个,养殖规模2.75亿头(只、羽),渔业产地3366个,面积达216万公顷。  相似文献   

2.
福安市1985年从省农科院引种巨峰葡萄,至2007年栽培面积达3.6万亩,产量4.5万吨,产值1.98亿元,并且有1.995万亩通过省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1.575万吨鲜果通过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2005年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福安巨峰”商标。但从2003年至今,福安巨峰葡萄进入转色期,常出现大面积裂果,山区晚熟基地的裂果尤为严重。经调查,  相似文献   

3.
青皮冬瓜是我市冬春季外销蔬菜主栽品种之一,全市种植面积达1080公顷,总产5.59万吨,产值近559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全国中大城市。2006年我市文城、东阁镇2000多亩青皮冬瓜生产基地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种植青皮冬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有相当明显的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4 186个,获证单位19 023个,无公害农产品实物总量达到2亿t,其中种植业产品25 169个、畜牧业产品4 063个、渔业产品4 954个;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8 370个,其中种植业产地26 276个,面积达3 162万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4%(按总面积1.3亿hm2计算);畜牧业产地7 547个,养殖规模34.15亿头(只、羽);渔业产地4 547个,  相似文献   

5.
《农业质量标准》2009,(2):55-55
2008年,云南省“三品”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8年11月底,云南省新认证“三品”企业152家,产品268个,认证面积15.6万hm^2,畜禽养殖93.82万头(只)。总产量112.94万t,产值47.17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36.9%和61.9%:共完成65家企业89个产品的无公害农产品3年复查换证,  相似文献   

6.
日前,江苏省云台农场1万亩莲藕和3000亩洋葱、番茄、辣椒、西兰花通过了绿色食品产品、产地和环境检测认证。该场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已有12个,无公害基地种植面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一、新疆无公害发展取得的成效 1.总量扩大、质量提高 2007年12月-2010年5月,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18个,实物总量548万吨,认定产地229个,规模69.5万公顷,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在2009年开展的农产品专项整治过程中,无公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售价比未认证的同类产品要高出10%以上,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正>湖北麻城福白菊继通过中药材GAP认证后,前不久又获得"湖北省优质农产品"称号,成为湖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中药材。湖北麻城与浙江桐乡、江苏盐城并称我国药用保健白菊花三大产地。2013年,麻城福白菊种植面积0.333万公顷(5万亩),产量达5000吨以上,系列产值预计达5亿元。麻城市已制定福白菊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了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三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起步于2002年,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105家企业、153个产品通过“三品”认证,生产基地控制面积达20万亩,生猪26.72万头,畜禽920万只。其中无公害生产企业86家、119个产品,种植业基地面积8.43万亩,生猪26.72万头,畜禽920万只;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3家、16个产品,基地面积6.68万亩;有机食品6家企业、18个产品,基地面积4.56万亩。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135-1135
日前,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布了首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目录。全国155家单位的214个产品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种植业产品115个,畜牧业产品15个,渔业产品84个,总产量为212万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灌南县花园乡温庄淮山药协会成立于2002年7月,有会员1298名,协会有淮山药种植面积3000亩,已通过省无公害产地认证,协会累计销售淮山药达4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利税1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正>陕西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对陕西省第四十八批无公害产品产地进行评审,评审通过一体化新认定无公害产地87个,复查换证无公害产地65个。2014全年陕西省共召开评审会6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83个,上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产品499个,超额完成2014年的目标任务。陕西省自2003年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以来,坚持"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工作方针,规范认证程序,加强监督管理,稳步扩大产品总量规模,着力提高证后监管水平,全面提升品牌整体形象,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持续健康发展,截至年底,我省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三品”,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云南省腾冲县自2003年开始组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以来.目前全县已有13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地认定面积达1.74万hm^2.在云南保山市5县(市)中位居前列。自2004年开始绿色食品产地认定,截至2006年底,已有两家企业取得绿色食品产地认定,其中茶叶466.7hm^2、山桂花蜜1333.3hm^2.绿色产品共4个,  相似文献   

14.
短讯     
全国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情况2004年1月1日-10月11日,全国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8992个,实物总量5017.1万t。其中种植业产品7076个,实物总量4630.3万t;畜牧业产品950个,实物总量311.9万t;渔业产品966个,实物总量74.9万t。(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供稿)2004年第3季度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备案结果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各地组织申报的基础上已圆满完成了2004年第3季度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备案工作。本季度备案的共有辽宁、河北等21省、自治…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04,(7):F002-F002
大棚葡萄是温岭市继西瓜、果蔗、高橙、草鸡后的第五大优势农产品。2004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产量3.2万吨,产值1.5亿元。其主栽  相似文献   

16.
《福建农业》2009,(3):30-30
据统计,2008年福州市“瘦肉精”残留检测合格率99.99%,种植类农药残留合格率为97.8%。全市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12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企业13家、产品24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企业9家、产品22个。全市累计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59家,产品认证企业56家、95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25家、产品79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1家、产品1个。  相似文献   

17.
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扶余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花生及杂粮杂豆等效益型产业,努力增强乡村振兴产业支撑能力,把产业发展落脚点放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截至目前,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4.9万亩,年产蔬菜90万吨,产值达10.5亿元;花生面积达到160万亩,产量达到40万吨,产值达30亿元;杂粮杂豆面积18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4.5亿元。  相似文献   

18.
量少,所占比重较小,导致河南蔬菜出售的平均价格较低,生产效益不高。2000年至2002年,河南省单位播种面积蔬菜产值逐年下降,分别为1719.6元/亩(667米2)、1650.7元/亩、1600.2元/亩。另外,蔬菜品种结构不合理也是河南省在出口方面处于劣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河南省从2002年8月才开始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已建立了28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面积13.3万公顷,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比重不到5%,截至目前已通过省级认定的仅有2.4万公顷。今年5月26日,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全国155家单位生产的214个产品获得使用全国…  相似文献   

19.
樊焕菊 《河南农业》2013,(21):62-62
一、新野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 目前,新野县蔬菜复种面积常年在2.33万hm2左右,产量15亿kg,实现产值17亿元。产品主要销往北京、兰州、西安、武汉、成都、襄樊、郑州等10几个大中城市,全县1.37万hm2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了省级认定,甘兰、西瓜、四季豆、番茄、茄子等18个产品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甘兰、大葱、胡萝卜3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新野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和农业标准化基地示范县,县蔬菜产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级露地蔬菜标准园。  相似文献   

20.
日前,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布了首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目录。全国155家单位的214个产品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首批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种植业产品115个,畜牧业产品15个,渔业产品84个,总产量为212万吨。发布首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