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引起的、危害极其严重的最具毁灭性的大豆病害之一.病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导致下一年大豆发生根茎腐烂.病原菌卵孢子也可以存在于患病种皮内,但其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卵孢子是大豆疫霉的主要传播方式.本研究中对大豆疫霉卵孢子的致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使用60℃湿热处理大豆疫霉卵孢子20min或80℃干热处理大豆疫霉卵孢子20min,其萌发率为0,且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和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Gerdemann,异名 P.megasperma var.sojae Hildebrand,P.megasperma f.sp.glycinea Kuan and Erwin,P.sojaef.sp.glycinea Faris et al.)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1948年首次发现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并迅速成为美国大豆的重耍病害。50a来,人们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该病害仍未得到持续有效的控制。目前大豆疫霉根腐病已广泛发生于世界大部分大豆生产区,其中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意大利等主要大豆生产国造成严重损失。如1998年美国因大豆疫霉根腐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为114.9万t,仅次于大豆胞囊线虫的为害。鉴于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破坏性和毁灭性,大豆疫霉菌从1986年开始被列为我国的对外检疫重要性病原菌,1993年被国家正式公布为一类进境植物检疫重要性病原菌。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根腐病是山西省节能日光温室1种为害严重的土传病害,主要致病菌是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作者于2004~2006年对西葫芦根腐病的为害症状、初侵染来源及发生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调查与病原分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6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和中部大豆产区23个市、县的大豆苗期疫霉根腐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PBNIC疫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菌,从牡丹江、穆棱、林口和佳木斯豆田具疫霉根腐症状的大豆植株上分离到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并从根腐病株上单独或与大豆疫霉菌同时分离到终极腐霉菌,研究进一步证实我国黑龙江省有大豆疫霉根腐病。调查发现,大豆疫霉根腐病和终极腐霉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土质粘重、土壤含水量高或易积水的田块。  相似文献   

5.
大豆疫霉根腐病及与线虫的关系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疫霉根腐病及与线虫的关系和防治措施陈品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100094)1寄生性及危害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megaspermavar.sojae)是大豆毁灭性病害之一,50年代与更为严重的大豆孢囊线虫病(Heterodera...  相似文献   

6.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紫英  康艳萍  袁斌 《植物保护》2008,34(5):163-165
近年来在江西省宜春地区发现一种严重危害草莓的土传病害,经显微镜直接观察、病原菌分离培养观察、致病性测定及田间病害调查,鉴定该病害为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病原菌为疫霉菌(Phytophthora fragariae C.J.Hickman),属于卵菌纲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该病发生是由于疫霉菌侵染所致。通过对宜春地区草莓种植园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为20%~40%,严重时达50%,平均每667m2减产30%~50%。  相似文献   

7.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sojae)是大豆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大,发展快。自1918年首次在美国印弟安那州发现此病以来、相继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豆疫霉选择性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piae)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和茎腐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大豆主产区。是大豆毁灭性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0引言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北京市特色优势果品之一,为北京农民增收,区县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众多,是较难防治的草莓病害。据报道,引起草莓根腐病常见的病原菌有镰刀菌属(Fusarium)、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疫霉属(Phytophthora)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1]。  相似文献   

10.
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 Gerdemann)侵染大豆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 Root Rot of Soybean)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于1948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首次发现,1955年公开报道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前苏联、匈牙利、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埃及、尼日利亚等国家相继有了报道。  相似文献   

11.
四川柑桔根腐病病原真菌种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四川柑桔根腐病的病原真菌12种,其中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柑桔褐腐疫霉(P. citrophthora)、德氏腐霉(Pythium debaryanum)和腐霉-1(Pythium sp.-1)等5种为主要种群,其余7种为次要种群。  相似文献   

12.
番茄疫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疫霉是由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parasiticaDast.和辣椒疫霉菌P.capsiciLeo-mian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随着德州市大棚蔬菜面积扩大,番茄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连作严重,各种病害逐年加重。特别是连茬地大棚番茄疫霉根腐病发病迅猛。1998~2000年在本市严重发生,轻病地大棚病株率20%~40%,重病地70%~80%,不少发病地块毁种绝收,损失惨重,严重影响番茄生产。该病发病快,周期短,蔓延流行迅速,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于1998~2000年对…  相似文献   

13.
非洲菊疫霉根腐病的快速分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地疫霉引起的根腐病是非洲菊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发展该病的快速诊断技术,本文比较了卵菌核糖体基因ITS的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2条针对隐地疫霉的特异性PCR引物PC1和PC2。供试的23种不同真菌和疫霉菌的46个菌株中,利用这对引物能从隐地疫霉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一条分子量为620bp的特异性条带,该引物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pg。采用快速组织碱裂解法提取发病植物组织的DNA,结合PCR检测技术,4h内可从发病的非洲菊根部组织中特异性地检测到隐地疫霉菌。结果表明,建立的非洲菊疫霉根腐病菌分子检测方法可用于该病害的快速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14.
草莓腐霉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正>近年来草莓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其病害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叶部病害和根腐病逐年加重,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草莓腐霉根腐病主要危害根部和茎基部,造成死棵现象,发病速度快,随着浇水短时间内可造成整行死亡,严重时整个草莓大棚被毁灭。病原菌鉴定是病害有效防控的基础,但目前尚未见关于草莓腐霉根腐病病原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无土栽培蔬菜(即水培蔬菜,也叫营养液栽培)面积在安新县发展较快,由最初2004年的3300m2发展到现在已超过13hm2。蔬菜品种主要为黄瓜、番茄、菠菜、芹菜、油菜等。虽然无土栽培蔬菜比露地栽培的病虫害少,但是由于其本身生态系统的特点,病菌一旦侵入就会迅速扩展,尤其是一些水生病原菌。如腐霉属(pythium)、疫霉属(phytophthora)的一些真菌会随营养液的循环扩散到所有植株上,引发根部病害,成为制约无土栽培蔬菜生产中突出的问题。由腐霉菌(结群腐霉Pythiummyriotylum Drechsler)引起的根腐病尤为难治,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达50%以…  相似文献   

16.
引起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是危害大豆的破坏性病原菌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植物病原菌。简单、快速、准确的鉴定和检测技术是阻止大豆疫霉菌传入和病害早期诊断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从大豆疫霉菌细胞色素氧化酶基因Ⅱ(coxⅡ)序列和两个激发素(elicitin)家族基因EST序列中开发了3对大豆疫霉菌特异引物:Cox3-F/Cox3-R、PSEL1-F/PSEL1-R和PSEL2-F/PSEL2-R。这3对引物在大豆疫霉菌中分别扩增出450、289bp和370bp的特异性片段,其检测大豆疫霉菌基因组DNA的灵敏度分别为20、2pg/μL和2pg/μL。3对引物能够有效检测大豆疫霉菌侵染的大豆病株,可以用于病害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7.
海洋细菌对辣椒疫霉和辣椒疫病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中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目前在世界各辣椒种植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8.
在全世界危害柑橘属植物的疫霉有十几种,其中冬生疫霉(Phytophthora hibernalis)和丁香疫霉(P.syringae)为我国规定禁止进境的两种检疫性真菌病害。本文从传统的症状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和分子检测等方面综述了柑橘属疫霉菌检测与鉴定的研究进展,可为柑橘属植物疫霉菌的口岸检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豆疫霉侵染大豆引起的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本研究以Ypt1基因作为靶标,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设计了特异性检测体系,整个过程仅需60 min,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检测结果。反应后经浊度仪验证浊度变化、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验证和在扩增前加入染料HNB(羟基蔡酚蓝)作为反应指示剂验证扩增结果。特异性检测中,111个大豆疫霉菌株均能产生浊度曲线和扩增到梯形状的条带,同时HNB显色观察到天蓝色的阳性反应,而其它疫霉、腐霉和真菌供试菌株中均没有观察到这些现象;在灵敏度检测中,PsYpt1-LAMP技术最低检测限达到100 pg·μL~(-1),比普通PCR技术的最低检测限高出10倍;在田间应用方面,PsYpt1-LAMP检测技术明显提高了检测效率。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可用于口岸和田间对大豆疫霉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0.
由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辣椒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辣椒疫霉是一种异宗配合的卵菌.异宗配合的疫霉菌的不同交配型菌株成对培养时,可以形成有性器官并发生基因重组,使该种病菌获得更强的生存能力、致病力和更广泛的寄主范围.因此,研究疫霉交配型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意义.霜脲氰(cymoxanil)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用于卵菌纲病害的防治.自投入市场使用,至今未发现在自然条件下关于疫霉菌对霜脲氰抗药性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