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苎麻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历时四年对苎麻品种细叶绿高产优质模式栽培进行了调研和总结,找到了细叶绿品种壮(老)龄麻园纤维产量6000kg/hm^2以上,单纤支数1800支以上的生育规律和栽培技术,总结出的苎麻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技术经同行专家教授鉴定,在国内处先进技术水平,近年来在我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全市1400hm^2壮龄麻园,最高产量可达3799.5kg/hm^2,并出现了3450kg/hm^2的高产户、高产片,平均产量都在3000kg/hm^2以上。现将推广应用的高产优质模式栽培技术的产量结构、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栽培措施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2.
徐勋元 《江西棉花》2007,29(1):36-37
瑞昌市苎麻生产的发展面积由1991年的470hm2至现在2200hm2,累计新增苎麻面积1730hm2.苎麻是多年生的宿根作物,栽下去在麻园里一"住"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原来栽苎麻,一般要头年栽麻二年受益.现在瑞昌发展的新麻园当年就有好收成.2006年瑞昌市1600hm2新麻园,当年平均收麻600kg/hm2以上,最高的达879kg/hm2.现将新麻园当年受益的经验和主要技术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新建麻园同一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对比试验及跟踪观测结果分析表明苎麻采取合理密植,每公顷栽植基本苗12万株,再配套综合农艺技术措施,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可比稀植麻园提前一年以上进入盛产期,第三年纤维产量就达3000kg/hm2,比稀植麻园增产40%,第五年达4500kg/hm2,仍比稀植麻园增产26.7%.  相似文献   

4.
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作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优航1号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用Ⅱ-32A与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超级稻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4003),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武夷山市种子站于2002年引进该组合在星村镇黄村进行再生稻栽培试验、示范,表现突出,再生稻栽培示范面积从2002年的0.24hm2发展到2005年的193hm2,主要集中在武夷山市南片的星村镇,其他乡镇也有零星栽培.其中2004年示范面积为40.9hm2,两季平均产量达915.3kg/667m2,最高产量高达1 012.7kg/667m2.现将Ⅱ优航1号在武夷山市作再生稻栽培的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纤维细度苎麻新品种"川苎12"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苎12号(原代号CZ0601)是利用优质地方品种天然杂交、高产良种自交后代株系,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纤维细度、高产、多抗苎麻新品种.在国家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308m/g,比对照圆叶青高458 m/g,达特优质标准,平均原庥产量2584.65kg/h㎡,与对照相当;在国家苎麻生产试验中平均单纤维细度2298m/g,平均原麻产量2581.65kg/h㎡,较对照增产1.98%.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根腐线虫病.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是位于苏北沿海地区的江苏省优质啤麦生产基地,生产的啤麦色泽金黄、蛋白质含量低(12%以下)、千粒重高(40 g以上)、发芽率高(90%以上).自2005年以来,常年种植啤酒大麦2 000~2 400 hm2,产量均在450 kg/667 m2以上,特别是在2007至2008年度,平均产量高达507.9 kg/667 m2,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为此,我们总结生产啤酒大麦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今后啤麦持续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川苎10号(原代号川9505)是以地方品种为基础材料,与多个推广优良品种杂交,采用轮回选择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在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283.75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3.68%,平均单纤维细度2015.67m/g。品比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05.0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31.02%,平均单纤维细度2038m/g。生产试验中平均原麻产量2583.0kg/hm 2,较对照川苎4号增产22.06%。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纤维细度2056m/g,纤维强力45.82cN。该品种为深根散生型中偏晚熟品种,抗风力强,雌花极少,高抗苎麻花叶病和苎麻炭疽病。  相似文献   

8.
浦城县2011年示范栽培超级稻面积达1.8万hm2,并制定了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产量平均达到680kg/667m2,现根据浦城县的生长条件,介绍了超级稻品种高产的良种、良田、良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威宁高海拔地区鱼腥草的高产栽培技术,提高鱼腥草单位面积产量,帮助农民增产增收,2010-2013年在哲觉、黑石、草海、小海4乡镇海拔1 800~2 400m的地区实施了鱼腥草高产栽培示范.示范结果表明,示范地块鱼腥草地下茎鲜产量平均53895kg/hm2,平均产值157 425元/hm2,平均纯收入128 235元/hm2.结合4年示范结果,总结出威宁高海拔地区鱼腥草的高产栽培技术,为鱼腥草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冀油4号在大连市引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冀油4 号比对照品种海花1号鲜食产量增加12.27%,产值增加61.67%.最佳播种期为4月15日;最佳密度为33万株/hm2.施优质农家肥60 00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硫酸钾 150 kg/hm2或三元复合肥375 kg/hm2.  相似文献   

11.
浙优12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适宜直播栽培的高产杂交粳稻组合。2009年在福鼎市白琳镇直播栽培0.7 hm2,平均产量530.5kg/667m2,比移栽的产量495kg/667m2增产35.5kg/667m2。介绍了该组合直播栽培生长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弱筋小麦新品种绵阳30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绵阳30号是优良的弱筋小麦品种。为了充分发挥其高产、优质潜力,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两年的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绵阳30号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绵阳30号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为:播种期为10月20日至11月1日,密度为195.6万~205.8万株/hm2基本苗,纯氮用量81.9~88.2kg/hm2,P2O5用量61.5~67.5kg/hm2,K2O用量151.5~164.25kg/hm2,氮肥追肥时期以拔节期为宜(氮肥基追比为7∶3)。  相似文献   

13.
柳松梅  赵丰秋  杨军 《杂粮作物》2003,23(4):220-220
齐齐哈尔市是马铃薯的盛产区 ,全市种植面积 13.3万hm2 ,最高年份可达 2 0万hm2 ,平均产量 195 0 0~2 2 5 0 0kg/hm2 ,经过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后两年 ,产量平均为 2 6 2 5 0kg/hm2 ,可多产马铃薯 375 0kg/hm2 。全市两年共计推广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6 .5万hm2 ,新增总产 2 4 375万kg(按 0 .6元 /kg计算 ) ,可新增收 14 6 2 .5万元 ,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主要栽培技术有以下几方面。1 选择优质高产良种在品种选择上 ,首先根据市场需求 ,合理安排。外销薯以鲁引 1号 ,早大白 ,尤金 ,东农 30 3,克新 4号为主 ;食用薯品种为苏…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正红2号群体结构与密肥优化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两因素五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玉米新杂交种正红2号的产量及其群体结构的影响,建立了优化栽培模型。结果表明,正红2号产量在7500kg/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种植密度为58542.2~75474.3株/hm2,施氮量为188.50~336.50kg/hm2。  相似文献   

15.
2006~2009年在常宁市对D两优15进行了高产栽培示范,平均产量达10 500 kg/hm2以上。介绍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湘饲纤兼用苎1号是从地方品种咸丰大叶绿的自然变异单株中系统选育的新品种,既可以作为饲用苎麻栽培也可以作为常规纤维用苎麻栽培。2年5点饲用区域试验结果显示:鲜产量为123148.9~138624.7kg/hm^2,平均鲜产量131936.9kg/hm^2,比对照增产17.15%~20.34%,且丰产稳产性好;粗蛋白含量在22.5%,优于对照,粗纤维含量18.5%、粗脂肪含量6.5%、灰分含量13.6%、钙含量3.6%,均低于对照,磷含量0.4%左右,与对照无差异。纤维用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平均纤维产量2599.5kg/hm2,比对照平均值低5.2%左右;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为2676kg/hm2,减产6.5%以内;平均纤维支数2394.8支,比对照湘苎3号和中苎1号分别提高15.22%、22.06%。表明湘饲纤兼用苎1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饲纤兼用苎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摸清江西花生产业发展规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本研究调研比较了江西省和周围邻近省份及 山东、河南等花生高产省份在花生总产、种植面积和单产方面的变化规律,及各省历年花生审定品种情况和品种产 量增长规律。结果表明江西花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为:1.江西土壤类型为红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 较低,不利于花生生长;2.品种更新速度慢、品种老化严重且花生品质改良没有得到重视,优质新品种相对较少;3. 良种缺乏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江西省花生芝麻产业技术体系的成立大力推动了江西花生产业的发展,2019 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江西花生品种具有较大的高产潜力。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最高的均为粤油271,荚果产量 达到6305.95 kg/hm2 ,籽仁产量为4632.57 kg/hm2 ,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一位;粤油1712荚果产量为6022.25 kg/hm2, 籽仁产量为3824 kg/hm2,综合表现好,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二位;湘花522荚果产量5451.6 kg/hm2,籽仁产量4003.8 kg/hm2,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三位。这表明随着科技投入的进一步加大,产量潜力优良品种的培育及释放将推动江西 花生产业进入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徽两优6号’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1892S扬稻6号选”培育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杂交中籼新品种。该品种米质优良,耐肥抗倒,生育期136d左右,有效穗244.5万~265.5万/hm2,每穗粒数202.9~227.2粒,结实率88.5%~90.2%,千粒重27.3g,平均产量9060.0kg/hm2,最高达12000kg/hm2以上。指出在优质高产栽培过程中必须掌握产地环境,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精准施肥,科学管水,病虫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张兆麟 《中国稻米》2013,(4):125-128
永胜县于2005年引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进行试验研究,以探索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配套技术。至2008年,通过试验示范及推广,四类不同海拔稻区许多品种都获得了高产,出现了历史性的高产突破,海拔1 100 m的涛源创下水稻单产1 287 kg/667 m2的世界高产纪录;海拔14 00 m的期纳创下水稻历史最高单产1 077 kg/667 m2,百亩连片核心样板区平均单产两次超1 000 kg/667 m2。2009-2011年永胜县累计推广该技术2.38万hm2,每667 m2产量平均697.7 kg,比常规栽培增102.1 kg,增17.15%,增产增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推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推广提供参考。[方法]2010-2014年,在贵州省紫云县不同的村进行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推广试验栽培。[结果]水稻宽窄行栽培平均产量9 931.5 kg/hm2左右,常用满天星方法栽培的水稻平均产量8 077.8 kg/hm2左右。水稻宽窄栽培比常规栽培增产1 853.4 kg/hm2以上,表现良好。[结论]在山区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应铺开推广实施,以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