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穿山龙场前景及栽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山龙又叫穿山薯蓣、穿地龙、穿龙骨、爬山虎子,为薯蓣科缠绕草质藤本植物.地下根状茎入药,治疗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咳嗽喘息等病症.该植物雌雄异株,在我国分布较广,尤其东北地区、除平原、草甸、草原及沼泽地区外,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及完达山区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2.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穿龙骨、穿地龙、穿山龙、串地龙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一带。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穿山龙系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nipponica)的根茎,味甘、苦,性温。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祛痰,消食,利水,截疟的功能。主治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痛,腰腿疼痛,筋骨麻木等症。穿山龙主要成分为薯蓣皂甙,东北地区穿山龙资源丰富,薯蓣皂甙含量高,为1.2%~2.6%左右。薯蓣总皂甙水解后产生薯蓣皂甙元(Diogenin),为合成各种类型的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  相似文献   

4.
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Makino)为薯蓣科薯蓣属药用植物,别名穿山龙、串地龙、穿地龙,俗称穿龙骨。以根状茎入药,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等作用。主治腰腿疼痛、风湿性关节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咳嗽喘息、冠心病等,是合成避孕药的主要成分。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P—HPLC测定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对不同产地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很大,以黑龙江、内蒙、辽宁所产含量较高,其中黑龙江最高,为1.49%。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并表达穿山龙薯蓣皂苷糖苷酶基因。[方法]将穿山龙薯蓣皂苷糖苷酶基因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再将构建后的表达载体电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并诱导表达该基因。[结果]重组酵母菌在0.5%甲醇中培养144 h后,所提取的酶蛋白具有穿山龙薯蓣皂苷糖苷酶的活性,经SDS-PAGE分析,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8 kD。[结论]穿山龙薯蓣皂苷糖苷酶基因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7.
穿山龙的原植物是穿龙薯蓣,为薯蓣科植物。别名: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及四川等地。生于林缘或灌丛中,根状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根状茎含薯蓣皂式,又是合成“可的松”及性激素的重要原料。 一、繁殖  相似文献   

8.
穿山龙的市场前景及混作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山龙又名穿地龙、穿龙薯蓣、金刚骨。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主产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  相似文献   

9.
穿山龙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等作用,用于风湿关节痛及关节扭伤、腰腿疼、热痰咳嗽等症。其性偏凉,治热痹为多,民间多单用。穿山龙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产于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的河南、甘肃、陕西、四川及华东等地,多为野生,少有家种。尤以东北、华北所产量为优。  相似文献   

10.
值得发展的中药材--穿龙薯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龙薯蓣.又名穿龙骨,穿山龙,串地龙,地龙骨等。是薯蓣科薯蓣属根状茎组中的一种.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根茎是提取薯蓣皂素,合成各种类型的避孕药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基础材料。又是生产治疗冠心病药物的重要原料。根茎入药还有祛湿、清热、解毒之功效。此外,根茎中还含有大量淀粉,可综合利用。穿龙薯蓣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一带,是我国生产上使用的4种薯蓣(穿龙薯蓣、盾叶薯  相似文献   

11.
穿龙薯蓣(Discorea nipponica Makino),别名穿山龙、穿地龙、地龙骨、穿龙骨等,是本溪地区地道中药材。其根茎入药,中药名为穿山龙,其性平、味苦。有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等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一、穿地龙的用途及经济效益 穿地龙是五寨县大宗野生药材,学名穿山龙,其主要用途为人工提取薯蓣皂甙元,是合成甾体药物的基础原料。人工种植穿地龙提取薯蓣皂甙元,是我国独具优势、极具潜力的出口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实用技术》2009,(10):37-37
穿山龙别名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茎人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国内外市场供应缺口很大,人工栽培穿山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穿龙骨别名穿地龙、穿山龙、穿龙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地下根状茎入药,味甘、苦,性温。有舒筋活血、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咳嗽喘息等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穿龙骨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穿龙骨根茎中薯蓣皂甙含量达1  相似文献   

15.
穿龙薯蓣是中药穿山龙的原植物。俗称穿龙骨,亦称串地龙、地龙骨、穿山龙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滕本,根茎入药。是合成各种类型避孕药品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由于根茎中所含薯蓣皂甙元(皂素)结构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相近,因此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起始原料。随着国内外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穿山龙别名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国内外市场供应缺口很大,人工栽培穿山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穿山龙锈病是穿山龙(Dioscoreae nipponica Makino)上的一种新病害。2004~2006年对栽培穿山龙采用随机五点取样法,对野生穿山龙采取踏查法调查了该病害在辽东山区发生情况,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分离、鉴定,确定病原菌为Puccinia dioscoreae Kom.,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柄锈菌属薯蓣柄锈菌。最后提出了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和药剂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穿地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穿地龙属薯蓣科植物,学名穿龙薯蓣。别名穿龙骨、穿山龙、狗山药、竹根薯、铁根薯、地龙骨、山花啦、金钢骨、串山龙等。中草药处方常用名为穿地龙或穿山龙。一、穿地龙的用途及经济效益1.用途。穿地龙味甘、苦,性温。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祛痰、消食利水的功能。中医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腰腿疼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消化不良、劳损扭伤、疟疾痈肿、咳嗽痰喘等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穿地龙的用途更加广泛,目前除用做中药外,主要用于提取薯蓣皂甙元,简称皂素。皂素是合成可的松、强的…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穿龙薯蓣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龙薯蓣为薯蓣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别名穿龙骨,穿地龙,穿山龙,串地龙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一带。其春季萌发的嫩芽是山区人们喜食的山野菜,俗称“鞭稍子菜”。根茎为常用中药材,民间用来治疗腰腿酸痛、筋骨麻木、跌打损伤。根茎含薯蓣皂甙元(皂素),其结构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结构相近,是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起始原料。  相似文献   

20.
穿山龙别名穿地龙、穿龙骨、地龙骨等,为薯蓣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根茎入药。具有活血舒筋、祛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国内外市场供应缺口很大,人工栽培穿山龙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1选地与整地穿山龙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森林壤土或农田沙壤土栽培,土壤酸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