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葡萄设施观光栽培在甘肃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是观光农业推广应用的主要树种之一。为给甘肃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葡萄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经过多年试验实践,从观光葡萄栽培设施类型、设施观光葡萄品种选择以及观光葡萄的主要树形与整形修剪、花果精细化管理、土肥水管理、设施温室内的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阐述了甘肃设施观光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葡萄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种植面积增长较慢,如1995年为15.3万公顷,只占水果总面积的1.9%;产量为174万吨,约占水果总产量的4.1%.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世界上80%的葡萄用于酿酒、制干、制汁,鲜食只占20%,加之优良品种更新速度慢,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效益差.三是栽培方式单一,葡萄鲜果供应期短,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针对葡萄产业的特点,近年来品种结构不断调整,栽培方式进行了改进,以下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以促进葡萄生产稳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征对酿酒葡萄具有影响,酿酒葡萄在北京地区划分为三个栽培区:良好酿酒葡萄产区、适宜酿酒葡萄产区和一般酿酒葡萄产区,常栽品种有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和雷司令.如今,北京地区的酿酒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以房山、延庆和密云三地为主的主要产区,酿酒产业的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近郊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地大发展,葡萄种植成为广大种植户的首选及新时期广大休闲农业观光采摘园的投资热点。根据陕北自然气候条件及葡萄的生长特性,不仅在生产实践中给广大游客满足果品采摘上的享受,而且要通过葡萄果实的不同形状、颜色等让游客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经过多年的实践,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多个方面总结并推广了日光温室观光葡萄倒"L"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葡萄三大产区河北省葡萄种植分布广泛,但根据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以及产业集中情况,全省葡萄产业可以划分为三个产区:即张家口的“怀涿盆地”产区、燕山南麓的唐-秦产区,以及冀中南产区。(一)冀西北葡萄产区。冀西北产区为张家口的桑洋河地区,面积11.1万亩,占全省的17.49%;  相似文献   

6.
清徐是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区之一,现已由4000多亩发展到50000多亩,品种也由过去的十几种发展到100多种。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有传统老品种龙眼、瓶儿、黑鸡心、脆葡萄、粉红太妃、卡拉斯玫瑰等,以及引进的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等新品种,从栽培面积来说,龙眼最多,其次是巨峰和红地球、无核白鸡心。龙眼约占全县的1/3,而且主要分布在山区。  相似文献   

7.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樊巍王齐瑞(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2)杨伟敏(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葡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适应性广、结果早、丰产性能好、成熟期较早、一年可多次结实,非常适于设施栽培。我国的葡萄设施栽培始于50年代,但仅是少数科研性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南方称葡萄为提子,而通常人们所说的中国"早红提"指的是"京秀"葡萄.京秀,欧亚种,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育成,1994年通过鉴定,表现为结果早、成熟早,从萌芽到成熟需113~120天.经几年在我地的试验栽培,京秀在生长势、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上很有优势.大同盆地是全国葡萄产区的最北部地区,无霜期较短,昼夜温差较大,栽培京秀葡萄非常适宜.  相似文献   

9.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葡萄栽培历史,并对比法国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地区和我国湖北省怀来酿酒葡萄产区的气候条件,探讨了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开发、引种法国酿酒葡萄品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任润 《北京农业》2012,(6):54-55
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利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早晚温差大、无霜期短、植物生长早休眠的特殊气候进行温室葡萄高效益栽培。经几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张家口地区气候的温室葡萄高效益栽培技术和温室葡萄最佳优质品种及葡萄蔬菜立体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避雨技术、打破休眠等技术的推广应用,葡萄种植已从传统产区北方逐渐扩展到南方。广东地区通过设施种植葡萄,有效克服了气候条件的短板,具有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该模式逐渐成为广东农业发展的新亮点。为了解广东葡萄设施栽培状况,从葡萄设施栽培的国内外现状、广东概况、模式、类型、品种、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和产量持续上升,栽培模式和标准化栽培技术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品种结构单一、设施栽培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栽培设施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重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适宜广东气候条件下种植的葡萄新品种选育,提高设施栽培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开发适合广东地区葡萄栽培的抗台风、避高温的避雨设施,注重品牌发展,实现三产融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进葡萄生产由“数量型效益”向“质量型效益”转变,推动广东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朝芝 《世界农业》1993,(11):16-16
日本全国现有葡萄面积2.59万ha,其中巨峰群葡萄1.32万ha,巨峰6667ha。巨峰群占葡萄总面积的51%,巨峰占葡萄总面积的25.8%。日本全国共有47个京、都、府、道、县,上规模栽种葡萄的有39个,栽培面积在1000ha以上的主要有山梨县、山形县、长野县、冈山县、福岛县、北海道。其中山梨县最多达5670ha,巨峰2130ba。全日本果树栽培(含葡萄)呈下降趋势,唯巨峰群每年以2—3.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温岭市是我国大棚葡萄栽培面积最大、规模上市期最早的产区,被誉为"中国大棚葡萄之乡",是国家葡萄产业体系示范县之一。温岭的葡萄栽培建立了"采用早熟品种、进行大棚栽培、应用环剥技术、结合控产栽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解决了不利气候因素的制约,产品早熟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葡萄新品种筛选及南方地区葡萄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一种栽培价值很高的果树,其果实营养价值极高,鲜果含糖10%-30%,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除生食、制干外,还是酿酒工业的重要原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资料,2004年世界葡萄生产面积为7,674,237公顷,总产量为65,486,235吨,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水果生产前两位。近20年来,我国的葡萄生产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根据农业部统计资料,1993-2003年我国葡萄产量年平均增长38.2万吨,年增长率12.5%。尽管如此,我国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比重还很小,人均占有的葡萄量更少。葡萄性喜干燥、温暖…  相似文献   

15.
柳江县2011年葡萄栽培面积3.5万亩(含当年新种0.9万亩),实施一年两收栽培面积1.8万亩,占葡萄投产面积69.2%.在正常情况下,实施葡萄单季栽培亩产1500~2000kg,亩产值10000~12000元;实施双季葡萄栽培第一造果(6月上旬至7月底采收)亩产1200~1500kg,第二造果(11月下旬至1月中旬采收)亩产600~900kg,产值分别为8000~10000元和6000~9000元.实施葡萄一年二收栽培,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且对下一年的葡萄生产更有利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已达78万公顷,年产量85万吨左右,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居苹果和柑橘之后排第三位.作为时令新鲜水果,加上不耐贮藏,因此,葡萄的保护地栽培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与市场前景.例如山东寿光2002年5月日光温室生产的葡萄运到广州、厦门地区批发价格为25元/500克.抚顺地区5月下旬批发价格也达到6元/500克,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所以日光温室栽培葡萄是当前农民提高生产效益的良好方式之一.下面将抚顺地区生产经验及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一、河南省葡萄产业在全国葡萄产业中的位置河南省是我国一个较大的且有一定栽培历史的葡萄产区,但不是一个主要产区。其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虽均居全国第5位,但葡萄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与兄弟省(市、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虽然河南省存在地域优势,但省内多数葡萄产地与我国优势葡萄产区相比并不具备生态优势,而且多数葡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果品生产中,葡萄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占首位。其中酿酒葡萄占葡萄总量的85%,葡萄酒的产量仅次于啤酒。  相似文献   

19.
<正> “藤稔”葡萄引自日本,1992年浙江金华江文彬利用该品种培育出硕大的“乒乓球”果实后,各地立即掀起了一股“藤稔热”,短短几年间,“藤稔”已成为继“巨峰”之后又一个风靡全国的鲜食葡萄品种。但我们根据栽培实践认为,“藤稔”葡萄并非一些报刊和广告中当初所吹嘘的那样,是“万能品种”,而有它独特的生长结果习性,只有掌握和熟悉这些习性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培管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大果、优质、高产、高效。1.注意大肥大水。“藤稔”葡萄长势中庸、落花落果轻,果粒大、丰产性  相似文献   

20.
葡萄作为世界三大果树之一,在全世界的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我国1/4以上的葡萄种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作为葡萄的优生区,种植面积将不断扩大。特别是新疆以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