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7-29
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是山东省重点推广的一项农业科技新技术,是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科技措施。针对德州市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示范基地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对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技术推广的现状、可行性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及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今后玉米-大豆间作增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奠定基础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适宜沧州生态类型区的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模式,通过玉米、大豆间作4∶4种植模式与常规玉米单作种植模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研究其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间作模式玉米平均产量7 605kg·hm~(-2),大豆平均产量1 530kg·hm~(-2),玉米单作平均产量8 280kg·hm~(-2),间作综合产量比单作增产10.32%,平均增收节支约8 250元·hm~(-2),玉米、大豆间作经济效益较玉米单作显著提高,为当地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是一种玉米带与大豆带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玉米大豆的一季双收。山东省作为国家重点推行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技术的试点区域,承担着推广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的重任。基于此,本文以山东聊城为研究对象,探讨聊城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种植管理技术,以期提升聊城地区玉米大豆的种植效益,促进山东地区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豆间作技术可双向提高玉米大豆产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针对我国现阶段玉米、大豆种植现状,为解决两者争地矛盾,对玉米大豆间作技术适宜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长安 《北京农业》2007,(12):40-40
大豆是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养地作物。近几年。大豆间作玉米技术在我县大面积推广。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发挥这两种作物的优势,起到互补作用。既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又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营养素的产量,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证明,大豆间作玉米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是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较高的养地作物。近几年,大豆间作玉米技术在我县大面积推广,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可发挥这两种作物的优势,起到互补作用,既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又能显著提高单位面积营养素的产量,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试验、示范、推广证明,大豆间作玉米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玉米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结果表明,虽然间作玉米、大豆产量有所降低,但玉米与大豆间作总体上比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收益高,玉米与大豆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提高经济收入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鲁南地区多年玉米大豆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结合当前粮食规模种植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实际,通过玉米和大豆科学合理间作,按照大小垄种植模式,集成推广品种改良、行株距调控、化学除草、植株化控、机械播种收获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稳定玉米产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扩大鲁南粮食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能探索出科学可行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玉米、大豆间作的种植模式,利用玉米和大豆植株的高度差,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和大豆的固氮作用,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提高耕地土壤肥力,促进玉米、大豆共同增产。吉林省四平市于2022年开展了玉米、大豆间作试验示范,成效显著。结合四平市田间试验,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田间配置、播种、化学除草、施肥、化学调控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豆和玉米作为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且大豆和玉米为同季作物,存在争地矛盾,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种植栽培技术体系愈发丰富。基于此,为提高大豆玉米生产数量与生产质量,从技术角度加大对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本文深入探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技术、种植技术、结构配置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总结技术要点,以期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汉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状和种植效益,针对汉寿县的气候特点和种植习惯,探讨了大豆玉米间作和大豆玉米套作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包括田间配置相关核心技术,以及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降高防倒、绿色病虫害防控等配套技术,讨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为汉寿县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种植区。近年来,为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我国在粮油产区重点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分析苏北平原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总结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分析此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技术推广的对策,为其他地区推广应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与大豆间作是我国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的间作种植模式。随着种粮比较效益的变化,大豆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目前我国大豆自给率仅有15%左右。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鲜食玉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大。推广鲜食玉米与大豆间作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大豆产能,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减少大豆进口依赖具有积极意义。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  相似文献   

14.
对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前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种植具有地上空间结构互补优势,增加群体受光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大豆根瘤菌根圈定殖固氮为玉米提供氮素,地下根系互作丰富土壤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溶解及利用,增强作物的逆境适应性等良好的间作效应。因此,在合理的带行配比下,大豆-玉米间作种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改善作物籽粒品质,阻断或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及传播,提高植株抗逆性及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豆合理间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玉米—大豆不同间作模式对主作物玉米生长和产量以及单位土壤面积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Ⅲ的玉米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大。冀东地区玉米—大豆间作中,适宜推广种植带宽150 cm,玉米大行距120 cm、小行距30 cm、株距20 cm,大豆4行种植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夏播玉米大豆间作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吸氮量、土壤含水量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明确间作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率,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河北省徐水县代表性农田设置玉米单作(T1)、大豆单作(T2)、玉米与大豆间作根部不分隔(T3)、玉米与大豆间作根部分隔(T4)4个处理,并对关键生育时期的作物生长、土壤水分和硝态氮含量进行实时观测。【结果】相对作物单作种植模式,间作产量优势明显,玉米大豆间作种植的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间作模式总吸氮量(256.1 kg·hm-2)显著高于玉米单作种植(159.7 kg·hm-2)。玉米大豆间作主要通过促进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来提高间作系统生产能力,其中地上部因素对间作玉米生物量、产量和吸氮量提高的贡献率分别为81.6%、83.4%和75.7%,而地下部因素的贡献率仅为18.4%、16.6%和24.3%。间作玉米条带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单作玉米,隔根间作玉米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不隔根间作玉米,单作大豆与间作大豆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隔根对间作大豆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影响。相对单作种植,间作系统降低了玉米收获后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而提高了大豆条带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对不隔根处理,间作隔根对玉米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不大,但降低了间作大豆土壤硝态氮含量。夏季无论是单作种植还是间作种植,其后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均无显著差异,但间作可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P<0.05),相对玉米单作,间作种植的后茬小麦收获后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降低了87.2 kg·hm-2,其中地上部因素贡献率为77.5%,地下部因素对此贡献仅为22.5%。【结论】夏播间作种植产量优势明显,间作模式整体吸氮量高于玉米单作,其中地上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贡献大于地下部因素,并且夏播间作种植对后茬小麦产量和吸氮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对单作种植,间作种植降低了玉米条带土壤含水量而对大豆条带无显著影响,间作玉米条带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降低而大豆条带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但间作系统当季及后茬作物收获后的整体土壤硝态氮残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在清水县推广面积较大。通过在不同区域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示范,归纳总结了这项技术的实用性、推广的可行性及前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旨在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作是一种能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的种植方式,不同间作模式对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产生的影响不同。以单作玉米和单作大豆为对照,在玉米与大豆2∶2、2∶3和2∶4间作模式下,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能够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分别较单作提高了22.4%~24.7%、9.2%~12.0%和0.9%~3.5%,其中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间作降低了大豆的光能利用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分别较单作降低了3.5%~12.6%、1.6%~4.0%和0.3%~0.5%,但差异均不显著。在玉米-大豆间作复合体系中,随着玉米大行距的增大,玉米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逐渐提高,光合速率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并以玉米与大豆2∶3间作复合体系最高;大豆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逐渐提高,但3种间作模式间的光合特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采用玉米与大豆2∶3间作模式,玉米-大豆间作体系的光能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豆不同配置下的玉米生长和产量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田间配置下的间作玉米生长与产量形成,探索长江下游地区适宜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为玉米/大豆间作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大豆品种‘南农99-6’为材料,设置玉米行距40 cm、玉米/大豆距离60 cm的窄行距间作处理(IM1),玉米行距50 cm、玉米/大豆距离50 cm的窄行距稍宽处理(IM2)两种不同间作方式,以玉米宽、窄行单作(M1)和玉米常规普通种植(M2)处理为对照,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大豆田间配置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光合效应及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IM1、IM2)玉米单株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在营养生长阶段较M1处理略低,但在生殖生长阶段则显著高于M1处理,光合速率显著提高。IM2处理的各生育期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比IM1处理高,产量和效益显著提高。IM1处理和IM2处理玉米产量与M2处理玉米产量相当,但大豆产量增加,总体效益显著提高,尤以IM2处理的玉米大豆间作模式最好。[结论]长江下游地区玉米大豆间作应采取玉米行距50 cm、玉米/大豆距离50 cm(IM2)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与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适合沧州地区玉米-大豆间作的大豆适宜品种,在2行玉米、3行大豆间作模式下,研究了夏玉米间作不同品种大豆对夏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玉米的叶片SPAD值、穗位叶叶面积和光合速率均显著玉米单作;间作大豆的叶片SPAD值和光合速率均其对应品种的大豆单作;经济效益顺序为玉米-大豆间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的经济效益较玉米单作或大豆单作显著提高,适宜玉米-大豆间作的大豆品种为沧豆6号、沧豆10号和冀豆12。建议在沧州地区推行玉米-大豆间作模式,适宜间作的大豆品种为沧豆6号、沧豆10号和冀豆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