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红小米酒糟是液态发酵法酿酒后的副产物,营养成分丰富。以红小米酒糟为原料研制曲奇饼干,通过感官评价和质构特性分析方法研究红小米酒糟、糖、黄油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红小米酒糟饼干配比为红小米酒糟粉15%、糖30%、黄油80%、鸡蛋液25%、泡打粉1.6%,工艺条件为热风烤箱170℃、时间8 min,最终产品色泽均匀、有淡淡的酒糟香气、口感松脆。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一种小米杂粮酥性饼干的配方。以感官评定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饼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小米杂粮酥性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小米粉40g、大豆油40g、低筋面粉37g、白砂糖30g、鸡蛋20g、燕麦10g、糜子粉8g、麦麸5g、泡打粉2g、小苏打1g、食盐0.5g,在焙烤温度底火200℃、面火210℃、焙烤时间15min的制作条件下,以上述配方制作的小米杂粮酥性饼干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3.
以板栗和桂花为原料制作桂花板栗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桂花板栗糕的最佳配方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以60 g板栗为基础,白砂糖添加量30%、水添加量350%、桂花添加量1.3%、吉利丁片添加量15 g为最佳配方。此条件下所得桂花板栗糕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清波 《农业工程》2018,8(5):69-73
通过对天使蛋糕原配方的研究,用麦芽糖醇代替白砂糖,并加入香草粉从而得到低糖香草天使蛋糕。首先以蛋清添加量、麦芽糖醇添加量、低筋面粉添加量和烘烤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以蛋糕的感官评价总分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蛋糕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麦芽糖醇添加量>烘烤温度>低筋面粉添加量>蛋清添加量;确定了低糖香草天使蛋糕的最佳配方为鸡蛋蛋清110 g,麦芽糖醇40 g,低筋面粉60 g,黄油20 g,玉米淀粉2 g,白醋1 g,香草粉6 g,盐1 g,烘烤温度160 ℃。所生产的低糖香草天使蛋糕,色泽油润,外观周正丰满,内芯蓬松,风味俱佳,是老少皆宜的营养蛋糕。   相似文献   

5.
以木耳粉为面包原料之一,制作含木耳粉的面包。以木耳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和水添加量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确定最优工艺:木耳粉添加量3%,发酵时间2 h,水添加量45 mL。以花生壳乙醇提取物为木耳粉面包防腐剂,添加量为1%,微生物检测结果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将青稞粉与小麦粉混合制作青稞馒头。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青稞粉添加量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并优化青稞粉馒头制作工艺。结果表明:青稞粉添加量为10%时,面团粉质特性最好;青稞馒头最佳工艺条件为100 g混合粉中青稞粉10%、酵母1.2%、白糖6%、水74%,38℃下发酵1 h,蒸制20 min。  相似文献   

7.
在戚风蛋糕中加入板栗和绿茶制作一款板栗绿茶戚风蛋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板栗粉、绿茶粉、白砂糖、泡打粉4个因素添加量的变化对蛋糕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蛋糕配方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60 g,水36 g,油36 g,蛋黄39g,蛋清109 g,盐0.9 g,板栗粉15 g,绿茶粉1.0 g,白砂糖45 g,泡打粉0.9 g。按此配方做出的蛋糕口感好、风味佳。  相似文献   

8.
孔欣欣  陈双  王硕 《农业机械》2012,(24):119-122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广式低糖绿茶月饼饼皮和馅料的主要配方。饼皮:小麦粉3000g、绿茶粉250g、木糖醇1000g和黄油1000g;馅料:什锦豆沙300g、绿茶粉100g、木糖醇糖浆300g和熟面粉100g。  相似文献   

9.
以小米酒糟为原料制作小米酒糟鲜湿面条。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小米酒糟鲜湿面条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得到最佳条件为小米酒糟粉添加量5%、食盐添加量1.6%、水添加量60%、熟化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10.
以自制南瓜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南瓜粉的添加量、发酵时间、加水量对南瓜馒头的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南瓜馒头及普通白馒头进行理化指标对比。结果表明:制作南瓜馒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南瓜粉添加量15%、发酵时间3.0 h、加水量55%。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南瓜馒头比普通白馒头蛋白质含量提高了42.1%,膳食纤维提高了2.15倍,多糖含量提高了42.9%,说明南瓜馒头比普通白馒头更具营养和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形态、色泽、气味、口感俱佳的保健型紫薯桃酥,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探讨紫薯桃酥最佳工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紫薯桃酥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40%、豆油40%、紫薯20%、小苏打和泡打粉比例1.0∶2.0。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甘薯花生酸性禽乳饮料,以甘薯、花生仁等为原料,探讨花生仁的烘烤条件及乳化稳定剂的选择与复配.并对饮料糖酸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参数。结果表明: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酶解液50%、花生乳30%、白砂糖8%、脱脂乳粉3%、柠檬酸0.2%;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为1:2)及稳定剂(0.2%CMC—Na、0.1%黄原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25%和0.3%。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红枣枣泥蛋糕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红枣枣泥蛋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火温度160℃、下火温度190℃、时间19min;最佳配方为枣泥150g、面粉350g、泡打粉8g、白砂糖180g、水150mL。  相似文献   

14.
切口是商超糖炒板栗加工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对我国板栗深加工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板栗切口或为手工作业,劳动力成本高、效率低;或为批量无序机械破壳,果仁损伤率高,切口形状不规则,无法达到商超板栗的切口要求。在分析商超糖炒板栗对切口技术要求基础上,阐述不同类型的板栗切口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总结出各种类型板栗切口机的优缺点。概述板栗切口机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板栗切口机械中存在的生产率低、栗仁损伤率高,切口位置不准确、开口质量不高,设备适应性差、可靠性低,切口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优化切口工序、提高切口效率与质量,引入机器视觉技术、提高切口智能化水平,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提高设备的通用性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功能枇杷片生产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永忠 《农业工程》2015,5(1):30-34
以枇杷为主原料,添加其他辅料,加工生产一种枇杷新产品——枇杷片。首先确定枇杷片护色工艺;进而选择添加辅料,确定各种添加辅料配比;最后对加工工艺中的3个关键工艺(热煮温度、烘干时间及烘干温度)进行优化。以抑制褐变酶活性(多酚氧化酶)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pH值和温度对褐变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低pH值的条件下,褐变酶活性受到较大抑制。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抗坏血酸、有机酸两种护色剂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抗坏血酸浓度为250 mgkg时对枇杷护色效果最为适宜。选择马铃薯粉、白砂糖和食用胶作为添加辅料,以感官评定值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粉、白砂糖和食用胶的最佳添加量依次为15%、12%和6%。选择热煮温度、烘干时间及烘干温度这3个关键工艺,以水分含量为指标,研究确定3个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混合料热煮温度100 ℃,热煮时间30 min,烘干时间120 min和烘干温度75 ℃为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将金针菇采摘后废弃的菌根研磨成粉,加入到面粉中,经加工制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口感的金针菇菌根粉营养饼干,既减少了废弃金针菇菌根产生的环境污染,又丰富了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金针菇菌根营养饼干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小麦面粉1份,金针菇菌根粉20%、全脂奶粉10%、白砂糖20%、大豆油16%、小苏打4%、食盐2.2%为最佳配方。所制得的饼干外表厚薄均匀、颜色微黄、口感酥脆,具有金针菇特殊香味。   相似文献   

17.
李成平  张志军  薛帅  潘文宏  刘跃 《农业工程》2022,12(12):104-108
由于荸荠特殊的生长环境,其采收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挖掘和水枪冲击捡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通过研究分析荸荠生长环境,设计了一款能够实现荸荠挖掘、荸荠与泥土分离、荸荠收集一体化的荸荠采收设备,详细介绍了挖掘、分离、传送和动力等关键部件。制作试验样机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此款荸荠采收装置能够成功实现荸荠采收功能,并且采收率高、破碎率低。项目研究成果为荸荠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柔性揉搓式板栗剥苞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板栗剥苞机在七八成熟板栗剥苞时存在脱尽率低、损伤率高而只能手工剥苞、效率低下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柔性揉搓原理剥苞和往复运动筛分的板栗剥苞机。详细阐述了剥苞机的柔性揉搓关键部件、双层往复筛分部件以及传动系统的设计。设计的揉搓橡胶板和揉搓臂的长度可调,对不同大小的板栗刺球剥苞适应性好。通过样机试验,证明了该机对七、八成熟板栗剥苞的适应性,其脱净率大于96%,分离清洁度大于98%,损伤率小于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