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世界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和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及科学计算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知识处理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目前,农  相似文献   

2.
<正>1平山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平山县生产食用菌的历史悠久,其中黑木耳在清朝咸丰年间已有生产记载。平山县食用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在近几年迅速发展,目前正处于提升阶段。目前已发展建设了三汲乡、大吾乡、营里乡、合河口乡、温塘镇等多个黑木耳生产基地,共推广黑木耳种植专业村50个,带动农户达到2 000多户,平均每个种植户增收2 000元以上。目前,全县黑木耳3 000亩、香菇300亩。黑木耳干耳产量1 500吨,产值0.9亿元;香菇鲜菇4 500吨,产值0.27亿元。合计食用菌总产量6 000吨,产值1.17亿元。其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食用菌发展趋势与若干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辽宁省食用菌发展现状辽宁省发展食用菌产业自然条件优越 ,物质资源丰富 ,劳动力充足 ,农副产品下脚料种类多、数量大。辽宁省发展食用菌生产起步较早 ,2 0世纪 80年代初 ,部分科研单位在城市近郊试种平菇成功。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在东部山区采取半熟料半开放式代料块栽香菇获得成功。同期 ,从日本引进奥羽 2号、3号滑菇菌种在辽南沿海及东西部部分山区进行栽培推广。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辽宁省食用菌生产迅速发展 ,尤其是多种栽培方式 (块栽、袋栽、地栽 )的代料栽培技术的推广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到 2 0 0 0年 ,辽宁省食用菌栽培面…  相似文献   

4.
4未来食用菌产业发展 针对房山区食用茵产业优势,解决产业发展薄弱环节,未来几年本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是:以周年工厂生产、规模基地生产、区域特色生产、循环利用生产为主导.保持食用菌栽培面积、产量占北京市生产总量的领先地位,食用菌产值8亿~10亿元,占全区种植业总产值比重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安阳市食用菌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已四十余年。近年,安阳市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强调以发展菜、牧、果、菌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主攻点,有力地推动了安阳市食用菌生产的发展。2021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7万t,其中,双孢菇产量2万t,生产规模位居河南省前列,  相似文献   

6.
刘海东 《现代农业》2012,(5):144-145
食用菌产业是赤峰市新兴产业,宁城县食用菌产业在全区列居首位,已列入全县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宁城县食用菌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产业加快升级、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的挑战。以产品结构调整、循环生产、效益提高为主要特征的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向。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1.发展现状(1)生产种类。目前宁城县栽培食用菌共有10个种类,  相似文献   

7.
1舞阳县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舞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成长壮大,全县食用菌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小规模尝试发展到现在年产800万袋,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种菌种植大县;由椴木种植发展为木屑、玉米芯、棉壳等代料栽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出菇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产业是我市农民增收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全市年生产食用菌达5~6亿袋,占全省70%~80%,每年都有大量的食用菌产品销往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创汇的重要财源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对我市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较快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缓解了小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保护了农民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而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为萌发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是起步阶段;从21世纪初开始,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化阶段。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对于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比较规范的.据农业部2004年初提供的材料,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等)共有95330个,会员1150多万人。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以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专业合作社、联合体、服务中心,甚至公司等称谓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0.
一、生猪产业发展状况 (一)发展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生猪生产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阶段是生猪生产的恢复时期,特点是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生猪生产只是家庭副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饲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走过了20余个春秋,饲料工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胆识领先阶段,90年代初是规模领先阶段,90年代末期是技术领先阶段,进入新世纪,饲料工业进入模式领先阶段,饲料行业的竞争由点到面,由浅到深,新希望集团做为民族饲料工业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次关于种子产业发展战略的研讨会上,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赵青春同志有一段很深刻的讲话,根据本人记录概括如下: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很快。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初,属于计划经济时代,而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期属于双轨制阶段,目前则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次关于种子产业发展战略的研讨会上,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赵青春同志有一段很深刻的讲话,根据本人记录概括如下:我国种子产业发展很快。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初,属于计划经济时代,而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期属于双轨制阶段,目前则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4.
《四川农业科技》2006,(7):45-45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70年代的工作重心是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研究重点转向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的开发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目前美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6个州,欧美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日本早在1994年底就已开发农业网络400多个,计算机在农业生产部门的普及率已达93%。  相似文献   

15.
略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论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研究快速推进,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及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部分时间,相关研究的注意力主要在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同时也出版了一些介绍合作经济理论的书籍。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农民专业合作组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人工栽培成功的食用菌品种有260多种,已形成商品化生产的有52种,但从近年来的情况看,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食用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每年有大量品种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大规模地开展城市更新运动,这给北京市现存皇家园林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就北京市的历史建筑和历史地段而言,皇家园林的保护研究及实践尚处在探索阶段.通过回顾北京市皇家园林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皇家园林保护的必然性,分析了目前北京市皇家园林在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主要功能之间的矛盾突出、巨大游客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绿色食品产业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现已发展为具备规模与品牌影响力的新型产业。绿色产品创建了标准化生产及质量保证模式,其对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该文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1食用菌栽培技术发展进程 1974年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蘑菇科学会议,是食用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食用菌产地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少数发达国家,生产的品种主要是双孢菇.1974年后,食用菌生产区域扩大,种类增加,生物学效率提高,总产量增加,打破了食用菌生产的传统格局,形成多元化产业结构.中国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崛起在这一历史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食用菌的种类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67%左右.中国食用菌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