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源热泵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新型加热方式-地源热泵,并在顺义三高建造了地源热泵加热温室,对其加热效果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室外、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夜间平均温度分别为-7.9℃、14.4℃和8.7℃,加温效果明显。地源热泵加热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平均节能为29.6%。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层覆盖、减小直接加热空间的温室节能设计措施,设计建造了试验温室,在水源热泵热风加温条件下,对试验温室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水源热泵的实际制热系数进行了测定,对水源热泵加温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夜间在水源热泵加温条件下,温室东西方向的水平温度分布均匀,南北相距12m的水平方向上存在0.9℃的温差,中部距地面上2.2m的垂直空间平均存在1℃的温差,00:00~08:0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试验用水源热泵实际热系数为3.31。与燃煤锅炉热水加温的玻璃温室相比,试验温室采用水源热泵加温相对节能46.5%,直接加温成本较燃煤锅炉加温的玻璃温室高82.2%,经计算,当试验温室与对照玻璃温室面积相等时,采用水源热泵加温可相对节能69.1%,直接加温成本仅较燃煤锅炉加温的玻璃温室高5.8%。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区玻璃温室中地源热泵的加温效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纬度地区玻璃温室中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在南京市溧水区的玻璃温室中进行了地源热泵系统加温试验。结果表明,地源热泵系统能够有效增加玻璃温室内的温度,制热系数达到3.39,较传统的燃煤锅炉加温平均节能36.38%;冬季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加温日运行费用为0.24元/m2,低于采用燃煤锅炉加温的日运行费用0.29元/m2。  相似文献   

4.
温室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加温系统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发展潜力,寻求解决温室加温费用高、存在污染等问题的方法,对一种用于温室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联合加温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试验方法,并在昆明地区对系统性能和温室加温效果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最冷月1月,蓄热水箱平均水温可达41.1℃,空气源热泵运行时,制热系数COP平均值均在3以上。无论晴天还是阴天,温室都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作为温室有效的加温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加温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比测量有无地源热泵系统的两栋日光温室内的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分析评价了地源热泵系统在日光温室冬季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外最低气温-8.8℃的条件下,热泵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可达到21.5℃,比对照温室平均气温高13.7℃.比室外平均气温高23.9℃.热泵温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8%~74%范围内变化,其平均相对湿度较对照温室低20%,比室外条件低31%.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其制热系数COP为4.16.由此可见,应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加温,其目光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不仅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系统供热性能较高,节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我国温室生产厂家及教学科研单位对连株温室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引进和参考国外连栋温室。而国外连栋温室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国家经济水平及产投此,与我国的国情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已经建成的连栋温室由于冬季加温成本高,夏季降温困难,造成连栋温室月眸生产运行成本昂贵。我们考察了各地已建成投产的连栋温室,针对北方特殊的气候特点,本着科学性、实用性.超前性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以下连栋温室技术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7.
NJ—6型株栋塑料温室冬季光温环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的大型连栋温室普遍存在着冬季保温透光性能差、能源消耗高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吸取具有中国特色的节能型日光温室高透光率和高采光蓄热性能等优点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并在山东烟台地区建造了高效节能型连栋塑料温室-NJ-6型连栋塑料温室。对该温室冬季光温环境进行的实地试验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温室具有良好的透光保温性能,冬至日前后温室综合透光率仍接近60%;在夜间不加温情况下,室内外温差达10-14℃,节能效果显著。适合北方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相变蓄热系统在温室加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冬季温室的夜间气温,设计一种太阳能相变蓄热系统。白天利用太阳能集热板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成热能储存到相变材料内;夜间以空气为热媒将相变材料内的热能输送到温室内,为温室加温。试验结果表明:晴天应用该系统,温室夜间平均气温可提高2.0℃,夜间最低气温提高3.1℃;在不同天气状况的综合条件下应用该系统,温室夜间最低气温平均提高2.5℃,20cm处地温平均提高1.5℃;经计算,晴天条件下,该系统的平均集热效率为59.2%,夜间单位面积放热量为4.05MJ/m2,平均加温热流密度为83.4 W/m2;应用该系统温室增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冬季夜间日光温室的土壤温度,研制内置式太阳能加温装置.[方法]利用蛇形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集热结合土壤蓄热的方式,在乌鲁木齐南郊水西沟村德力森蔬菜园8号温室进行了提升地温试验.[结果]当环境温度为-3~- 10℃时,该装置可以使温室土壤10 ~ 20 cm深处的温度平均升高1.5~3℃.[结论]内置式太阳能加温装置能有效提高冬季夜间温室地温,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多重保温覆盖连栋温室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栋温室冬季保温性能差、加温能耗大、建造成本高等突出问题,设计一种配套双层幕布系统和内外双层膜结构的多重保温覆盖连栋温室,在北京冬季最冷时段对温室性能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温室内日平均温度、日最低气温平均值为6.1和1.4 ℃;夜间日平均气温、室内外温差的平均值为2.4和9.0 ℃.日最低气温≤5 ℃的日数所占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温室覆盖材料传热特性对温室生产影响,建立塑料连栋温室覆盖层的热环境模型,借助MATLAB软件,采用Runge-Kutta法对温室覆盖层的热环境模型求解,探讨覆盖材料透光率τc分别为0.8、0.75和0.7时对塑料连栋温室覆盖层传热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覆盖材料透光率的下降,覆盖层模拟温度明显降低,覆盖层模拟温度的精度也随之下降;当覆盖层的透光率τc降到0.7以下时,会严重影响覆盖材料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将τc=0.7作为覆盖层透光率的临界值,指导温室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型连栋日光能温室室内小气候的分布特点,分析其在长江流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为长江流域地区温室的结构设计和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夏季(2017年6―7月)和冬季(2017年1月和12月以及2018年1月),在新型连栋日光能温室的前跨、后跨、室外设置不同传感器,测定了温室室内和室外气温、相对湿度、辐照度、曝辐量和薄膜热通量等,分析温室气温、相对湿度、气候因子均匀度变化和冬季温室内光照分布的特点。【结果】夏季温室前跨气温日平均值、日最高值与日较差分别为26.84,32.77和9.64℃,比后跨分别高0.53,1.41和1.30℃,但二者以上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后跨相对湿度的日平均值、日最低值及日较差分别为88.05%,69.89%和29.48%,日平均值和日最低值显著高于前跨,而日较差显著低于前跨。冬季前跨日最高气温为22.98℃,较后跨提高了2.35℃;后跨日最低气温为7.18℃,分别比室外和前跨增加了8.26和2.95℃。光照分布上,晴天和阴天前跨的采光时长均显著高于后跨。晴天前跨与后跨日平均辐照度和平均日曝辐量无显著差异,而阴天前跨的日平均辐照度与平均日曝辐量显著高于后跨。晴天和阴天温室前跨日平均透光率均高于后跨。日间温室前跨向后跨传热约56 MJ,夜间后跨向前跨传热约43.27 MJ。【结论】探明了连栋日光能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为其在长江流域地区的周年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现代温室冬天普遍采用燃煤锅炉或者直接电加热进行加温,这2种方式运行成本都较高,不符合我国大力提倡节约和开发新能源的政策,为此,提出基于PLC可编程控制的太阳能-空气能双能源加温系统进行温室加温,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以微型温室为载体进行太阳能-空气能双能源加温系统中的加热设备、控制设备、蓄热设备和散热设备进行设计,并通过本试验平台给微型温室进行单独太阳能-空气能双能源加温、单独空气能温室加温和单独电加热加温,在能源消耗方面进行节能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运用太阳能-空气能双能源加温系统比单独运行空气能加温、电加温在节能方面效益明显,节能1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太阳能-水源热泵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发展潜力,寻求解决温室加温费用高、存在污染等问题的方法,对一种用于温室的太阳能和水源热泵联合加温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项研究对太阳能-水源热泵这项新能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减少连栋温室水源热泵加温系统一次性投资和运行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为太阳能水源热泵联合作为温室有效的加温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夏长冬短,为适应华南地区气候特点,设计并建造了华南型薄膜温室。通过温室屋面采用双弧面拱型屋面,温室顶部设计连片式电动外翻天窗,四周设计卷膜式通风窗,室内外设计遮阳系统,室内配置湿帘-风机系统等方法,提高温室降温效果。冬季温室内温度测试分析表明,华南地区冬季白天较高温时应该注意通风换气。冬季室内采光性能分析表明,该温室透光率为32.6%~63.3%,平均为54.4%,在一般连栋塑料薄膜温室透光性能要求范围内(50%~60%)。因此,华南型薄膜温室结构设计合理,通风降温效果显著,温度和光照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16.
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地区,日光温室越冬生产需要补充热能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温度环境,传统加温方式不但增加农业生产的运营成本,也污染环境。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研究设计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用水做媒介存储热能,在温室后墙布设散热水管,根据室内外环境条件控制运行,对温室内小气候主动调节,创造温室作物生长的适宜环境条件。该研究对系统墙挂水管散热方式的加温效果、热效率、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加温系统,在晴天条件下,可使温室内平均气温提高5.7℃,最低气温提高3.7℃;在阴天条件下,应用加温系统使温室内平均气温提高3.5℃。最低气温提高7.1℃。但墙挂式加温系统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选择沈阳地区冬季最寒冷的4个月为加温系统的运行测试和试验数据采集时段,计算得到墙挂式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工作热效率为41.1%,对比传统燃煤锅加温方式,系统可节约传统能源量折合成标煤5.13t,同时可减少CO_2排放量12.8 t,减少SO_2排放量0.38 t。同时,根据该试验结果对前期系统优化的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二者满足吻合度要求。该设计为生态温室墙挂式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型连栋温室冬季的供暖费用往往在运行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例.有研究显示,中国北纬35°左右地区,冬季加温耗能费约占总成本的30%~50%.北纬40°左右地区,约占总成本的40%~50%;北纬43°及以上地区,约占总成本的60%~70%.如此高的费用,当然成了种植者的沉重负担,而影响采暖费用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室使用什么样的外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模式下热风加温对日光温室内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日光温室冬季作物根区温度低和升温慢的问题,提出基质高架栽培和自然土栽2种栽培模式下的日光温室热风管道根区加温系统,并在北京地区冬季最寒冷时段对日光温室环境进行实际测试,比较和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热风根区加温效果和加温均匀性。结果表明:基质高架栽培模式和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室内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较对照不加温区高2.2~3.1℃和0.6~1.5℃,且加温区内各测点的根区温度最低值偏离度为1.9%~13.29%,平均值为4.11%~5.74%;自然土栽模式下根区加温的夜间平均空气温度、根区温度比基质高架栽培模式下的高1℃,根区温度的最低值偏度平均值和总体标准偏差分别低1.12%和0.48×10-2。由此可见,热风管道加温系统可有效提高日光温室内温度环境,且加温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方连栋温室普遍存在冬季高能耗、运行成本高、生产效益低而难以为继等问题,结合单栋和连栋温室的结构特点,注重保温,创新设计,在甘肃武威研建了冬季不供暖四连栋日光温室1座。通过对该温室冬季光温环境变化规律进行实地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室内不供暖,室内外平均温差达到23.1℃,1月室内平均气温19.2℃,最低5℃;冬至日前后室内9:00—17:00地面平均光照为14 995 lx,最高40 100 lx。由此表明:不供暖连栋温室冬季光温环境可完全满足常规农林作物生长发育,且能耗成本低,是西北寒旱区经济、节能、实用的连栋温室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通过测定冬季室内外最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同时段、沿跨向、拱向的光照差距,为对应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塑料薄膜覆盖日光温室夜间的保温原理,运用自然对流边界层理论对日光温室夜间垂直方向上的温差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试验温室地面以上0. 10 m内、薄膜内侧0. 10 m内温差积分占垂直方向上总温差积分的比例分别为45. 55%、34. 54%;地面以上0. 10 m处与薄膜内侧0. 10 m处之间的距离为4. 98 m,其温差积分占总温差积分的比例为19. 91%。②试验温室地面和薄膜内侧存在速度边界层,夜间速度边界层瑞利数(Ra)为1. 66×1010~3. 50×1010,为湍流边界层。③日光温室除去受到覆盖物的保温因素外,内部空气自然对流也产生层流底层,增大了传热热阻,从而实现保温作用。④多膜覆盖、双层膜、内保温等栽培设施将空气分割成不同的空间,空气在不同的空间内分别进行自然对流,在增加的膜的两侧分别产生层流底层,保温效果优于单层膜保温效果,但保温效果的增幅随膜层数增加而降低。⑤试验期间温室地面、薄膜内侧湍流边界层厚度范围为0. 13~0. 14 m、层流底层厚度范围为5. 01×10-3~5. 90×10-3m,薄膜内侧层流底层对温室的保温作用为0. 70~1. 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