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群落组织化水平和物种的复杂性、丰富程度,通过调查保护区植物种类、密度、盖度、频度等数量特征,分析其重要值及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没有人为干扰的生态环境中,保护区共有植物153种(除人工种植物种外),隶属43科113属,其中草本植物为主要组成成分,共136种,占总种数的88.89%。对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3个区域物种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物种丰富度Marglef指数表现为:实验区核心区缓冲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Simpson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物种均匀度Pielou指数呈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综合研究结果可见:核心区具有较高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具有保护价值。未来应进一步强化保护措施,提高湿地保护区综合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转产农牧民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并已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核心和基础工程是生态移民,该地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区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对保护区进行了规划,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明确了各功能分区的主要任务,并对保护区如何开发利用提出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铜陵渡江220KV电力线穿越安庆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白荡湖实验区为例,从生态现状调查及分析,生态影响预测及分析、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研究等方面,探讨输变电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5.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23-1626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抵御洪水、净化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了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概况、景观分类、生态特征及功能,分析了郑州黄河湿地与郑州城市发展的关系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划定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对改善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从白狼山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出发,根据区划的四原则,将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提出针对性的工作目标和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立枯物积累量及持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立枯物累积量在1.5~4.5 t/(hm2·a),立枯物最大持水量为16.82 t/hm2,相当于1.68 mm降雨.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60.98%、290.62%和350.35%.立枯物在红松洼草地水土保持方面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管理中应重视立枯物消长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进琼  邓茂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44-20245,20255
在正确识别若尔盖高原湿地保护区保护中存在的众多问题的基础上,从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科学管理湿地的角度出发,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指导下把若尔盖湿地保护区划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根据各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与修复对策,提出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保护工作重点,尽快实施湿地分区对于巨大的碳储存库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乃至对全球环境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长看  王威  马灿玲  丁晋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297-18299,18318
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域的生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探讨湿地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的关系,并对湿地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盱眙县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双赢,根据自然保护区调整准则,于2014年对盱眙县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分区进行了调整:保护区总面积调整为33.41 km2,比始建的少7.59 km2;划定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分别为3.52、12.47、11.89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分别为12.63%、44.73% 、42.64%.调整后湿地保护区的功能得到加强,并有效减弱了人为活动的干扰,更有利于优化保护区的管理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牟县地处河南省郑州、开封两大中心城市之间,北临黄河,属郑州市管辖.该县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是郑州市重要的粮食、西瓜、大蒜、蔬菜、花生、莲藕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目前中牟县的农业资源相对丰富,但工业发展相对缓慢,第三产业更是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2.
在武汉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区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对保护区进行了规划,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自然状态下演替和繁衍;缓冲区-管理和控制不良因素对核心区的影响;实验区-小规模配套保护建设,明确了各功能分区的主要任务。介绍了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对保护区如何开发利用提出了利用原则和措施并就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干扰,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湿地资源不断萎缩,水资源涵养功能急剧.减弱,直接威胁到整个黄河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分析了该区湿地资源现状,探讨了湿地萎缩的原因,并结合当地农牧民的生活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湿地保护和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针对陕西黄河湿地现状,论述了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育恢复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外湿地研究动态和我国湿地研究的进展,指出了在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保育与恢复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对策,以期为今后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湿地生态系统保育及恢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宝应湖湿地现状及功能的分析,探讨合理划分宝应湖湿地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提出对宝应湖湿地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和开展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河湿地孟津段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湿地孟津段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及该区域2011-2017年鱼塘、荷塘的提取与解译,认为在湿地保护区三区中人类活动频繁。结果表明,农用地约占研究区域土地面积的41.7%,6a间鱼塘、荷塘面积增加了58.5%。此外,研究区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脆弱。同时,孟津湿地中一部分处于库区,一部分位于滩区,滩区湿地的生态需水量也难以得到保证。黄河湿地在河心洲、岛及嫩滩中采用主动恢复的方式,其他区域使用被动恢复方式,以依靠恢复湿地植物群落、满足湿地生态需水量为主要恢复方法,在避免二次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湿地修复。当前情况下,可通过改变耕种方式、科普宣教、加强管理的方式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及动植物资源,未来可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湿地保护区中村庄及农田的逐步退出。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两个角度展开,一个是从生态分区的角度,分析湿地周围环境、湿地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之间交错带的边缘效应情况,得出过渡地带合理的植物设计思路;另一个是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借用"斑块-廊道-基底"模型去对应分析湿地中活动区、景点、道路系统对湿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保护、恢复湿地生境为主,阐述植物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两个角度展开,一个是从生态分区的角度,分析湿地周围环境、湿地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之间交错带的边缘效应情况,得出过渡地带合理的植物设计思路;另一个是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借用"斑块-廊道-基底"模型去对应分析湿地中活动区、景点、道路系统对湿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保护、恢复湿地生境为主,阐述植物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随着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构想的实施,洛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建设,日益得到加强和巩固,经国务院批准,洛阳市孟津、新安、吉利湿地被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保护区面积由过去的1.17万hm2扩大到目前的3.2万hm2,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暖对郑州黄河湿地鸟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看  张光宇  王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62-2963,2990
2004年12月~2009年9月,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36科115种;郑州黄河湿地鸟类不断丰富,鸟类多样性呈上升趋势;部分东洋种鸟类的分布区向北扩散到郑州黄河湿地;部分鸟类的居留型发生变化。文献记录到的变化时间主要集中在1990年以后,与郑州地区(黄河中下游)气温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与该地区气温上升,大气异常变暖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