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香山地区农民收入,沙坡头区把钙果的发展列为香山地区6667hm2砂瓜地后续产业,大力推广钙果种植。但是要想实现钙果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地提高钙果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将钙果栽培技术进行完善推广。本文对压砂地钙果栽培技术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为今后压砂地荒山钙果种植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宁夏压砂西瓜炭疽病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完善压砂西瓜气象服务指标数据库,进一步丰富压砂西瓜产业气象服务内涵,提高压砂西瓜产业气象服务经济效益,为地方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以中卫市沙坡头区兴仁镇拓寨柯村种植的压砂西瓜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合逐步回归方程方法,分析压砂西瓜结瓜期到果实成熟期各气象条件对炭疽病发生的影响,确定影响宁夏压砂西瓜炭疽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压砂西瓜炭疽病发生、流行趋势预报和压砂西瓜特色产业优质气象保障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降水、湿度和温度为影响压砂西瓜炭疽病病情性状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3.
宁夏中部干旱带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200~250mm,尤其是中卫市沙坡头区,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北部沙漠南移,直接影响沙坡头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柠条作为治沙造林的先锋灌木树种,对改善树种结构,尽快绿化荒山荒漠,在沙坡头区生态建设荒山造林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提高中卫市沙坡头区干旱荒漠化地区柠条造林成活率技术。多年来通过在沙漠中的长流水、孟家湾、马场湖地区、南部香山三眼井压砂区、香山寺封育区、南山台区域进行了不同形式柠条造林试验示范,以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总结压砂地种植的技术优势、自然优势,认真分析当前制约压砂地种植四个方面的因素。结合中宁县实际,尝试性地提出了压砂地永续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5.
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推广枣瓜间作、健全节水补灌体系、培肥地力、建立压砂地农艺支撑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生态林业等内容,以期促进压砂地后续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日益加剧,合理的种植模式对缓解生态脆弱具有一定的价值。针对压砂地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机理问题,详细回顾了压砂地土壤入渗蒸发效应、土壤氮磷钾的变化、酶活性和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压砂地的未来研究建议,为进一步了解压砂地土壤状况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制约沙坡头区城市发展的水资源短缺瓶颈,实现水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改善水生态环境,促进沙坡头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休闲、生态美"的美丽中卫,提出沙坡头区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沙坡头区"三带三区"的水生态文明城市总体布局和"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管理、水文化"六大体系,指出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宁夏中卫市压砂地生产现状,提出了中卫市压砂地可持续利用生产措施及压砂地后续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压砂地枸杞生产已成为中卫市香山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结合中卫市林业局在香山地区压砂地的枸杞种植实践,总结了压砂地枸杞栽培技术,以为在压砂地推广种植枸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杂草进行系统调查,计算该区域压砂地37种常见杂草的重要值,研究10种主要杂草的消长动态,并计测它们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蒺藜、打碗花、银灰旋花、碱蓬、刺蓬、灰绿藜、地梢瓜、山苦荬、地锦草、狗尾草等杂草的实际生态位宽度值均在0.5以上,它们是该地区草坪的主要杂草。这10种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值大,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1.
压砂瓜产业是中卫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荒漠光热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强力发展起来的解决山区群众生存生活问题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但压砂地连续种植,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确保压砂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压砂地持续利用是压砂瓜产业发展多年后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该文结合中卫市特点,分析当前压砂瓜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宁夏压砂地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宁夏压砂地现状和利用年限,表明随着压砂年限的增加,西瓜产量明显下降,压砂5~8年、10年、15年、25年的产量分别比压砂1~3年下降30.6%、40.0%、60.0%、73.3%。目前正在耕种的6.7万hm2压砂地,到2018年将全部成为老砂地,面临着弃耕撂荒的危险,针对这个问题从轮作倒茬入手,研究了砂地持续利用的问题,结果表明枸杞是适宜砂地大面积持续栽植的理想作物。  相似文献   

13.
中卫市沙坡头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土壤盐渍化程度不断加剧,盐碱化面积逐年扩大。为解决盐渍化问题,开展了沙坡头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现状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盐渍化土壤的防治和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压砂地持续利用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中部干旱区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压砂地持续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砂地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持续压砂利用15 a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下降57.43%、46.56%、48.89%。压砂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着压砂利用年限的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值低于对照;持续压砂利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显著降低,压砂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Biolog ECO板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压砂初期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和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显著增加,但持续利用后期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压砂地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类群对土壤碳源基质利用类型和利用能力存在差异,0~2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化合物利用能力较强,20~4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以碳水化合物利用类群为主。持续压砂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限制土壤养分的有效供给,可能是压砂地难以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宁夏中宁县压砂地枣树发展现状,提出了压砂地枣树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中卫香山地区,目前已累积发展压砂地12000hm^2,种植的压砂西(甜)瓜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和支柱产业。为了持续利用压砂地,保证压砂地继续有效益,我们从2001年开始在压砂上地进行枣树栽植密度及提高枣树造林成活率的试验,累积栽植枣树280hm^2,平均造林成活率达80%以上,并且,在压砂地采取枣瓜间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宁夏压砂地土壤水分动态及消耗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灌水条件下压砂农田土壤耗水及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压砂农田一次性灌水15 mm左右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可满足压砂瓜近10 d的水分需求;压砂瓜全生育期内存在4个较明显的需水关键期,其中以变瓤期和成熟前期对土壤水分需求最大;不同年限的压砂农田其土壤水分存在一定差异,通常老砂地(压砂10年以上)水分含量高于新砂地。  相似文献   

18.
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征求各市县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从压砂地建设规划原则、施工建设、耕作管理、砂地更新、砂地验收5个方面提出了宁夏压砂地建设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中卫市沙坡头区草原生态项目建设调查结果,对草原基本建设情况、效益及取得经验进行分析,以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取野外大田试验,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压砂地的土壤含水量均值明显大于裸地(CK)的土壤含水量,且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裸地。压砂地各土层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为弱变异。裸地(CK)第Ⅰ层,老砂地Ⅱ、Ⅲ层土壤水分半方差函数最佳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裸地Ⅱ、Ⅲ、Ⅳ层,新砂地第Ⅱ层,中砂地第Ⅰ、Ⅲ、Ⅳ层,老砂地第Ⅰ层为球形模型,其他各地型、各土层均为高斯模型。新砂地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砂地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而裸地和老砂地空间自相关性微弱,变异主要由随机性变异所引起。基于Surfer8.0绘制新砂地各层土壤含水量等值线分布图,结果显示,第Ⅲ层的等值线最密,第Ⅰ层、第Ⅳ层次之,第Ⅱ层最稀疏,这与Cv和C0/(C0+C)得出的结论一致。以期为压砂地生态农业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