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海拔对软枣猕猴桃表型性状与植物保护系统的影响,以吉林省八家子林业局先锋林场老爷岭山体3个海拔区段的软枣猕猴桃叶片和果实为试验材料,结合各海拔区段温度数据,综合分析了海拔对软枣猕猴桃叶片和果实形态特征、果实品质指标及植物保护系统反应.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无霜期缩短,有效积温减少,而且低海拔区段有效积温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2.
1-MCP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的影响,以软枣猕猴桃果实为试材,进行1-MCP处理,然后在常温下贮藏,检测与果实软化有关的防御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MCP处理的软枣猕猴桃果实在常温贮藏条件下,明显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果实硬度下降速度明显延缓,从而延缓了果实的软化。同时,1-MCP处理推迟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峰的出现,且降低软枣猕猴桃果实在贮藏初期丙二醛(Malondialdehyde,简称MDA)含量,即1-MCP处理延缓软枣猕猴桃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软枣猕猴桃果实贮藏中软化特性,以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为试材,研究果实贮藏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实在贮藏初期硬度下降明显,贮藏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贮藏3~4d达峰值,有机酸含量逐渐减少,Vc含量在贮藏中下降不明显,且在贮藏第5天有回升的趋势。软枣猕猴桃果实在贮藏2d内淀粉几乎全部降解,总糖在淀粉减少的始点开始急剧增加,贮藏4d后保持稳定,而还原糖在贮藏中徐徐增加。软枣猕猴桃果实贮藏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很相似,在贮藏初期逐渐增加,且都在贮藏4d出现明显的活性高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CaCl2处理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的影响。[方法]以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为材料进行CaCl2处理,调查果实的品质、呼吸率、乙烯发生量、细胞壁成分和果胶分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CaCl2处理延缓了软枣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果实硬度下降的速度;降低呼吸速率并促进了乙烯的发生;抑制淀粉降解和α-淀粉酶活性。在整个贮藏过程中,CaCl2处理抑制果胶酶的活性和延缓细胞壁(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对保持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增加贮藏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研究可为软枣猕猴桃果实软化机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软枣猕猴桃果实无核化及膨大效果的影响,以"魁绿"和"桓优1号"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NAA、2,4-D、GA_3和CPPU浸花或浸果,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软枣猕猴桃单性结实诱导和促进果实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NAA、2,4-D和GA_3均能诱导单性结实,但以盛花期GA_3处理效果最佳。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GA_3分别以8 mg/L和400 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达到31.8%和40.0%,符合生产要求。NAA和2,4-D处理诱导单性结实的同时,产生了部分种子,而GA_(3 )200~800 mg/L处理实现100%无籽,说明软枣猕猴桃部分花粉有生活力。诱导单性结实的果实变小、变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而在不套袋情况下GA_3处理使果实内种子数量显著减少。CPPU显著增加软枣猕猴桃果实单果质量,浓度越高膨大效果越明显,而GA_3处理不仅对软枣猕猴桃果实膨大效果不明显,而且高浓度处理果实变小。CPPU和GA_3处理对果实形状及品质的影响在"桓优1号"和"魁绿"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高浓度CPPU处理的果实在果实生长后半时期果形指数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软枣猕猴桃果实最佳采收期,以"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实采收期提前20d照样能够后熟软化,采收期越早,成熟软化所需时间越长,贮藏品质越差,但上市时期不发生变化。软枣猕猴桃果实在从常规采收期(下早霜前)前5d开始果实增重缓慢,接近最大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但与其他采收期的果实相比,进入软化期和腐烂进程基本一致,因此,从果实的品质角度考虑应从9月25日开始,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7.2%开始采收为宜。为了流通运输的需要可适当提前采收,但品质会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酿制干酒香气成分,本研究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法对9个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鲜果酿制的系列软枣猕猴桃干酒进行挥发性香气物质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测到56种香气物质,明确了其中46种物质的成分及含量;不同品种酿制干酒的香气组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果实基本组分含量不同决定了软枣猕猴桃酒香气成分差异。  相似文献   

8.
种质间差异对猕猴桃籽油含量及主要成分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种类中,大籽猕猴桃出籽率达3.35%,种子出油率达30.57%,果实出油率为1.02%;阔叶猕猴桃出籽率达5.02%,种子出油率为14.97%,果实出油率为0.75%;这两个种类极具开发价值。籽油成分中,美味猕猴桃α-亚麻酸含量达59.34%,漓江猕猴桃角鲨烯含量达0.52%;9个猕猴桃种类中,有5个种类不含角鲨烯(中华、毛花、软枣、湖北、狗枣猕猴桃),一个种类不含α-亚麻酸(软枣猕猴桃)。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6,(13)
正软枣猕猴桃是猕猴科猕猴桃属,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别名软枣子、圆枣、藤瓜等,主要分布于东北和华北、西北、长江流域海拔较高等地区。软枣猕猴桃果实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誉,其维生素C含量高达450毫克/100克,是苹果的80~100倍。果实中还含有氨基酸、类胡萝卜素及铁、镁、钾、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解热、排毒等作用,是极好的天然保健食品。软枣猕猴桃含有抗突变成分谷胱甘  相似文献   

10.
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白山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为试材研究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果实生长曲线呈双S型曲线;果形指数随生长天数的增加逐渐减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急剧增加;有机酸含量随果实生长逐渐增加,在近成熟期增加缓慢.软枣猕猴桃果实在生长发育中、前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保持较低水平,且均在果实采收期迅速增加,只是非还原糖增加早于还原糖.软枣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低且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缓慢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50-52
以天津蓟县软枣猕猴果实为试材,研究了野生和人为驯化条件下不同类型软枣猕猴桃果实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驯化种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单宁含量,矿物质元素钾、钠、镁、锌含量均高于野生种;而维生素C,可滴定酸,钙、铁、铜、和锰含量为野生种大于驯化种。研究可为软枣猕猴桃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甲壳素对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以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进行了甲壳素喷布处理和浸泡处理。结果表明:甲壳素处理可增加果实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分别增加了3.5%、1.4%和1.47N;提高果实亮度,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增加172.83 mg/kg,但不能控制维生素C分解;甲壳素处理抑制果实软化,降低果实失水率,从而提高果实的贮藏性,以甲壳素4次喷布处理的效果最佳(贮藏天数增加5.7d)。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对黄果柑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果柑为材料,对黄果柑主产区石棉县海拔800~1 200 m的果树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果柑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随海拔高度的升高,Pn越大,最大值为4.05μmol CO_2/(m~2/s);蒸腾速率(Tr)、叶片气孔导度(Gs)与Pn的日变化趋势相同,胞间CO_2浓度(Ci)反之;黄果柑果实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高,最大值分别达到12.25 g/100g和13.15%;黄果柑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VC)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黄果柑果实综合品质随海拔高度的改变无明显变化规律,其中海拔800~850 m处最好,综合得分为6.87,海拔850~900 m次之。  相似文献   

14.
董久民 《新农业》2012,(2):19-20
桓优1号软枣猕猴桃是软枣猕猴的大果优良自然变种,2007年发现于辽宁桓仁山区。平均单果重13~15克,是普通软枣猕猴桃的2~3倍。果实风味浓郁,柔软多汁,酸甜可口。果肉含蛋白质、脂类、氨基酸、猕猴桃挑碱、木天醇、环成烷衍生物等,尤其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评价长白山境内野生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Sieb.et Zucc)planch.ex Miq]种质资源,对长白山境内11个取样点的73份软枣猕猴桃果实和叶片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分级。根据K-S正态性检验及频率分布对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维生素C、果实扁平度、叶形指数7项数量性状进行分级。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的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2.20%,扁平度最小为5.93%。经K-S正态性检验,软枣猕猴桃性状均呈正态分布,最后参照郎彬彬采用的等组距离法,依据性状数值频率的分布,提出了5级数量性状分级标准,每个级别提出2个参考种质,为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描述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京野生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北京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的驯化栽培价值,构建野生软枣猕猴桃品质综合评价体系,采集怀柔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11个样本的果实,以市售的栽培猕猴桃果实为对照,测定了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Vc含量、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8个果实品质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对测定的8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测定果实的DPPH抗氧化活性,探究其与果实的Vc、总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将8个品质指标综合成3个主成分因子,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4.71%,样本S9和S6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为优。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果实的Vc含量、总酚黄酮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指数分别为0.783 5、0.897 2和0.004,说明野生软枣猕猴桃的DPPH抗氧化作用与Vc和总酚含量相关性高,与黄酮类物质含量不相关。野生软枣猕猴桃个体间果实品质差异大,评价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是果实的总酚含量、Vc含量、固酸比、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  相似文献   

17.
以软枣猕猴桃品种‘魁绿’、‘苹绿’和‘馨绿’为试材,研究低温(1~2℃)条件下,1-甲基环丙烯(1-MCP)不同浓度处理对软枣猕猴桃鲜果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总酸及VC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够有效延长软枣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时间,不同品种的最佳1-MCP处理浓度存在差异,‘魁绿’以1.5 g/L为最佳,最长可贮藏56 d;‘苹绿’以1.0 g/L为最佳,可贮藏112 d;‘馨绿’以2.5 g/L为最佳,可贮藏56 d;3个品种在贮藏期VC含量均高于果实贮藏始期。  相似文献   

18.
"魁绿"软枣猕猴桃(俗称软枣子)是近年从野生种类中选出来的优良品系,果实椭圆形或圆形,绿色,平均单果重量18克,最大32克。其果味独特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尤其维生素C含量很高,每100克野生"魁绿"软枣猕猴桃含维生素C400~430毫克,为  相似文献   

19.
为推广野生软枣猕猴桃在北京中海拔地区的大面积种植,在昌平和顺义2个区开展了引种试验,从物候期、生长习性、抗逆性等方面评价其在北京中海拔地区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3 a生野生软枣猕猴桃的生长适应性良好,当年新枝生长量可达3 m以上,自然越冬成活率96%,适宜北京中海拔地区生长。同时对野生软枣猕猴桃在北京休闲农业园区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PG含量变化研究软枣猕猴桃采摘时期及贮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北地区软枣猕猴桃每年8~9月成熟,含有丰富的Vc和营养物质,而耐贮性较差。本文以野生软枣猕猴桃为试验材料,根据软枣猕猴桃中PG含量变化研究软枣猕猴桃最佳采摘时间和最佳贮藏条件。研究表明,中国辽宁省鞍山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最适宜采摘期宜选在8月末至9月初,果实果胶酶活性1010.72μg/h·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