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一、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一)信阳市花生规模化生产有所发展信阳市花生种植始于明代,1933年,固始县、罗山县和息县等地的总种植面积为1.33万hm2,1957年达到2.07万hm2;20世纪60年代多种植经济作物,花生种植面积下降,1968年只有0.4万hm2;20世纪70年代花生种植面积回升,1976年达到0.93万hm2;20世纪80年代市场开放,花生需求量剧增,种植面积为2万hm2;21世纪花生种植面积为6.67万hm2。近年,  相似文献   

2.
王皓 《河南农业》2023,(13):32-33+43
<正>一、发展现状周口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耕地面积85.73万hm2,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2021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37.66万hm2,总产量923.7万t,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3.47万hm2、总产量554.05万t,秋粮种植面积64.19万hm2、总产量369.65万t,全市粮食总产量占全国1/30,占全省1/7,位居全省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赵琴植 《云南农业》2023,(10):54-56
<正>油菜是临沧市重要的油料作物,2022年全市播种面积1.06万hm2,其中临翔区种植4 700 hm2,凤庆县种植2 200 hm2,云县、双江县和耿马县种植700~1 300 hm2,永德县、镇康县和沧源县种植140~210 hm2。2023年全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决策部署,扩大油菜种植面积,预计种植面积将增加至1.31万hm2。为更好地提升油菜产量和品质,做好油菜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在总结经验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北部,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中部环绕安阳市区。全县面积1201 km2,辖21个乡镇,608个行政村,人口94万。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3万hm2,其中集体林地面积2.2万hm2,国有林地面积146.7 hm2。安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面积为2.2万hm2。其中,均分到户林地面积为8746.7 hm2,均股均利林地面积为1.3万hm2,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面积为53.3 hm2;解决林地纠纷5起,解决纠纷林地面积82.3 hm2;全县共办理林权证4244本,涉及宗地数4540宗,平均宗地面积4.9 hm2;签订各种经营承包合同2万余份,合同签订面积2.2万h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油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以“川油36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氮素水平以及4个种植密度水平,3个氮素水平分别为9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4个种植密度水平分别为30万株/hm2、45万株/hm2、60万株/hm2、75万株/hm2,分析了油菜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会对油菜的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造成较大影响。在氮肥施入量为135 kg/hm2、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时,油菜长势良好,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是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是腾冲市稳粮调结构,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9333.3 hm2,主推水稻优质抗病良种应用、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其中以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技术应用较为广泛。2021年腾冲市开展水稻机耕2.8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4.4%;水稻机插2400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1%;水稻机收24933.3 hm2,  相似文献   

7.
由于苦瓜人工授粉用工量较大,且成本较高,为了在云南干热区开发苦瓜杂交种子生产基地,且缩减人工成本。将番茄采收后免耕种植苦瓜杂交种子技术和传统苦瓜杂交种子技术相比较。结果表明,番茄种植后免耕种植苦瓜杂交种子技术,人工成本和其他支出减少1.71万元/hm2,总收入增加1.22万元/hm2。因此,利用番茄种植后免耕种植苦瓜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苦瓜杂交种子生产种植方式。本研究为高效低成本生产苦瓜杂交种子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是保山市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养殖业主要饲料来源。2022年保山市玉米种植面积近11.32万hm2,平均亩产444.63 kg,总产量75.47万t[1]。续断为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肝肾、续折损、强筋骨等功效。近年来随着续断野生资源减少、临床应用价值的逐步开发,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逐年上升而被大力推广种植[2]。保山市续断种植面积连续大幅增长,已逐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兴经济作物,2022年全市种植面积461.87hm2。  相似文献   

9.
《云南农业》2022,(5):51-52
<正>1 技术概述1.1 技术基本情况云南省可利用热区耕地面积有380万hm2(570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热区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产量高且经济效益好的豆类逐渐发展成为热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截至2021年底,保山、西双版纳、德宏、普洱、临沧、红河、文山等州(市)热区豆类种植面积达3.25万hm2(48.8万亩),其中保山市热区豆类种植面积达1.09万hm2(16.3万亩),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河南省夏谷区谷子对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的响应情况,以郑谷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试验,以种植密度为主区、氮肥施用量为副区,分析不同种植密度(40万、60万、80万株/hm2)和施氮(纯N)水平(0、60、120、180 kg/hm2)对谷子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水平的上升,谷子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种植密度以60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441.1 kg/hm2;对谷子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58万~73万株/hm2为试验最佳密度。不同施氮水平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5 501.39 kg/hm2;对谷子产量随施氮水平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100~125 kg/hm2氮肥施用量确定为研究区域最佳施氮量。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谷子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以种植密度60万株/hm2配合施氮水平12...  相似文献   

11.
<正>截止2020年,缙云县蔬菜生产总面积已经达9 133 hm2,总产量30.5万t,总产值高达7.8亿元。同比增长133 hm2、1万t、0.4亿元,增幅分别为1.5%、3%、5.4%。仅近郊的设施蔬菜面积就超过166 hm2,大棚种植面积超过42 hm2。近些年,随着政府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的扶持,近郊设施蔬菜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茭白、芥菜、山地蔬菜为分区的特色三大区域性蔬菜产业带。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大豆新品种丹豆22在辽宁省东部、南部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本试验以丹豆22为试材,设置10.1万株/hm2、13.3万株/hm2、16.6万株/hm2、22.2万株/hm2和33.3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丹豆22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同时增加;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及百粒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倒伏率随密度的增加有明显的增长;各处理产量随密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13.3万株/hm2(M2)时小区产量最高。本试验为丹豆22在生产中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3.
一、种植情况新镇是浚县的韭菜种植基地,形成了韭菜产业。新镇有耕地0.84万hm2,全镇韭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0.07万hm2,主要分布在张庄村、马湖村、董庄村、李海屯村、胡岸村、田堤村、西皮村、长屯村、淇门东街村、申店村等20多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在安徽省种植的亚麻新品种,2019年对7份亚麻新品种(系)进行了品种鉴定试验,对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原茎产量及种子产量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IBFC2019-2的原茎产量最高,为5 396 kg/hm2,种子产量为287 kg/hm2;中亚麻21的种子产量最高,为968 kg/hm2,原茎产量为4 249 kg/hm2。这2个品种最适宜在安徽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年降水量349.2~970.1 mm,年日照时数1 787.2~2 566.7。耕地面积11.38万hm2。其中,水浇地面积10.54万hm2,占92.62%;旱作地面积0.84万hm2,占7.38%。农业生产灌溉条件较好,农作物产量水平较高,适宜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同时也是重要的小麦种子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适宜安康山地的烤烟大豆套种栽培模式,设置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一行大豆模式(模式1,大豆密度3.13万株/hm2、4.17万株/hm2、6.25万株/hm2、12.50万株/hm2)、烤烟垄沟隔沟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2,大豆密度10.00万株/hm2)、烤烟垄面套种两行大豆模式(模式3,大豆密度20.00万株/hm2)等3种烟豆套种栽培模式,开展试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模式1(3.13万株/hm2、4.17万株/hm2)和模式2的大豆底荚高、有效分枝数等农艺性状和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等单株经济性状极显著好于其他处理。(2)模式2和模式3的大豆单位面积纯收入无显著差异,极显著高于模式1。研究结论:模式2为安康市最优烟豆套种模式,大豆群体结构合理,个体生长势强、群体经济效益高,单位面积产量为1 399.96 kg/hm2、纯收益5 033.11元/hm2,该模式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优质高产弱筋小麦长麦8号为试材,设计大田双因素裂区试验,设置120kg/hm2(N1)、180kg/hm2(N2)和300 kg/hm2(N3)3个施氮水平以及180万株/hm2(D1)、270万株/hm2(D2)和360万株/hm2(D3)3个种植密度,分别调查氮密互作对小麦物候期、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影响,并系统分析氮密互作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弱筋小麦长麦8号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外观性状与品质性状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该条件下,实现长麦8号产量和品质协同提高的最适氮密组合为180kg/hm2施氮量和360万株/hm2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22,(11):45-47
<正>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凤梨释迦是番荔枝科番荔枝属中栽培经济价值最好的品种之一,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近年,云南凤梨释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17年全省种植面积约400 hm2(6 000亩),2021年底快速增长超过4 000 hm2(6万亩),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大豆育种经验,进一步提升育种创新能力与水平,本文回顾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76年的大豆育种工作。“合丰(合交、合农、佳豆)号”大豆为佳木斯分院审定推广品种系列名称,截止到2022年已审定推广大豆品种119个,包括不同熟期、积温带和类型的品种,年推广面积,在大豆鼎盛时期达到80万~100万hm2,最高达到133.33万hm2,占黑龙江省大豆年种植面积的30%~50%;在大豆低谷时期稳定在53.33万~66.67万hm2,占黑龙江省大豆年种植面积的20%~25%,累计推广面积达到4 200万hm2,年均推广面积54.79万hm2,推广范围由佳木斯地区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育成了建国以来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合丰25、全国年度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合丰35(1999年)、合丰45(2006年)和黑龙江省年度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合丰50(2010-2011年)和合丰55(2012-2013年);有4个品种(合丰50、合农85、合农71和合农91)7次刷新区域或全国大豆单产纪录,其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