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化肥深施是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一项重要节本增效措施。而化肥深施需要性能优良的施肥机。在选购施肥机具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选购的施肥机应满足施肥作业要求 化肥主要有三种施用形式,即用作底肥、种肥和追肥。三种施肥形式对机具的要求各不相同。施用底  相似文献   

2.
华北小白菜产量、氮素利用及品质对沼液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沼肥替代化肥对蔬菜产量、氮素利用和品质的影响,评估沼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以华北小白菜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农户习惯施肥(CF)以及6个沼液(BF)处理。结果显示:沼液处理相比化肥提高了小白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产量增加了3.5%~52.0%,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7.8~33.1个百分点;相对于化肥,施用沼液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品质;综合来看BF4(氮素减量16.3%)的效果最好。结论表明,适量沼液可以完全替代化肥用于小白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我国西部丘陵山区水资源严重匮乏且不合理施用化肥现象严重,为此针对水肥利用的严峻现状及其所带来的巨大的生态环境危害,将肥料溶液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合并与灌溉水相融合,在灌溉的同时也可适时施肥,实施精确灌溉、精确施肥相结合的精确农业,既可节约资源又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为解决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主要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为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区5个处理区,收获后计产、化验玉米及茎叶的氮、磷、钾含量,计算出化肥的利用率。【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能够提前玉米成熟期和收获期,对其他生育期无影响。2)不施肥和不施磷肥对玉米株高影响较大,不施肥和不施氮肥对玉米基本苗、成穗数影响较大。3)试验地块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6%、12.9%和34.2%,在大田生产上应适量减施化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缺素施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不施氮肥尤为明显,钾肥、磷肥次之,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结论】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极显著,但目前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均偏低,建议生产上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防止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烤烟适宜的水肥一体化方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种水肥一体化方式(滴灌施肥和浇灌施肥)和2种氮肥用量(100%推荐量和80%推荐量)对烤烟生长、氮磷钾利用及烟叶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水肥一体化方式对烟株氮素累积量和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磷素累积量和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烟株钾素累积量和利用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烤烟旺长期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面积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烤烟产量和产值有显著影响(P<0.05)。与滴灌施肥相比,浇灌施肥处理磷素累积量和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1.1%~21.2%和20.9%~43.0%,钾素累积量和利用率分别下降了15.1%~19.6%和47.5%~49.1%,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面积分别减小了17.4%~22.4%和22.1%~24.4%,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下降了12.7%~16.2%和7.7%~20.2%;施肥(氮)水平对烟株氮素累积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磷素和钾素累积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与滴灌施肥相比,浇灌施肥促进了烤烟对磷素的吸收,但不利于氮素和钾素的累积利用。相对而言,减氮滴灌促进了烤烟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并有利于烤烟产质量的形成和农田养分投入的减控,是更为科学合理的抗旱水肥一体化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寻日光温室天津地区适宜的自动化灌溉施肥制度,以秋冬茬黄瓜为试材,以传统手动简易灌溉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了基于黄瓜需水需肥规律的自动灌溉施肥模式对黄瓜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手动灌溉施肥相比,自动灌溉施肥可节水22.4%,节肥30.4%;在保证黄瓜正常生长的基础上,显著提高黄瓜单果重以及产量,商品瓜的产量提高11.1%,灌溉水利用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3.6%和60.0%。因此,自动化灌溉施肥设备依据温室黄瓜需水需肥规律进行水肥管理可以作为黄瓜产量改善及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田化肥施用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目前我国农田的化肥施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化肥施用过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同时,分析了不合理施肥造成的资金、能源浪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受到威胁等严重后果。从政策、作物品种、施肥制度、肥料品种、施肥新技术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达到确保作物增产的同时,达到减少投入、环境友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我省的化肥施用,由于施肥技术和手段落后,平均利用率在25%左右.如果能把化肥利用率提高10%,则全省可节约化肥2.86多万吨.因此,广泛推广以化肥深施为重点的节本增效工程技术.已成为我省农业生产中的当务之急.一、化肥深施技术在我省示范推广效果化肥深施技术分机械深施和手工深施两种方法.主要是指耕翻、播种和作物生长中期将化肥按农艺要求的种类、数量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的深度(一般6—10厘米).其主要内容:一是深施底肥.在耕翻地时用施肥整地机械或犁上附加施肥装置,将化肥深施到土层中,达到深施的目的;二是播种时同时深施化肥.即在进行播种作业时利用配有开沟和施肥装置的机引播种机同时完成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使化肥施于种子下方或侧下方位置,与种子之间保持有3—4厘米厚度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农业"大水大肥"的生产方式,浪费水肥资源、污染环境,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提高水肥利用率、肥药减施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国际公认最好的灌溉施肥技术。为此,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水肥利用率及作物生长、品质等方面的研究,分类介绍了重力自压施肥法、压差式施肥法和文丘里施肥法等施肥方式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施肥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技术李连宝我国是化肥消费大国,其中氮肥消费量已占世界第一位。但是,一方面我国的化肥消耗量大,难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由于施用技术和手段落后,造成化肥浪费严重。因此,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当前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行化肥深施,可以大大...  相似文献   

11.
蓝莓基地传统的灌溉施肥方式,不仅水肥利用率低,造成大量浪费,带来环境污染,还导致农产品品质的降低,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无线传感器物联网监控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基于蓝莓生长环境和水肥需求的规律,构建包括环境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化服务平台、灌溉施肥系统以及环境调节设备,可实时监测蓝莓生长环境与生长发育状况,并根据蓝莓生长模型与精准算法及时按需足量实现对蓝莓的灌溉施肥与生长发育智能化控制的蓝莓温室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用于蓝莓种植可节水35%~45%,节肥25%~35%,蓝莓增产10%~15%,减少60%以上劳动力,降低农业污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存在水肥过量使用及使用方法不当的现象,导致水肥利用率不高和环境,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省水肥和提高其利用率的优点.为此,介绍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中灌溉和施肥设备的分类,分析和归纳了影响水肥一体化灌水器和施肥器技术发展的因素,以及水溶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并总结了不同水肥组合与灌溉水平和智能水肥系统在草莓上...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肥措施下的冬小麦水氮利用和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寻找合适的冬小麦水肥方案。【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传统畦灌和水肥一体化微喷灌下分别设置不同施氮肥处理,研究了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水氮利用和土壤贮水量。【结果】与传统畦灌比,微喷灌各处理灌水量减少50%,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生产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8.2%~41.1%、0.2%~27.3%、0.8%~76.6%和23.3%~61.7%。其中传统畦灌下,推荐施氮肥与不施氮肥、农民习惯施氮肥和推荐施氮肥减氮20%处理比较,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生产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4.0%~11.4%、1.8%~26.9%、32.1%~75.3%、0.8%~28.2%。微喷灌下,与推荐施氮肥比,推荐施氮肥减氮20%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氮肥生产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4%、4.5%、0.8%、2.3%。【结论】综合比较,水肥一体化微喷灌下推荐施氮肥减氮20%表现最优,提高冬小麦水氮利用效率,稳定产量,是节水减肥可推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中普遍存在的管理模式粗放、自动化程度低、水肥浪费严重的现状,以智能水肥一体机控制系统开发为研究对象,借助于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技术开发了一套可以通过远程和本地两种相对独立的模式实现对施肥配方、施肥程序及轮灌编组等灌水施肥过程调控的控制系统。实测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有效性达98.3%以上,较传统水肥管理模式节省人工80%以上,有效提高田间水肥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精细化水平,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升一体化灌溉施肥机的作业效率,在明确其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内部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运用PID智能调节和PLC控制理论,对整机的电气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进,包括调节控制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及智能监测模块等,并选定优化参数进行灌溉试验。结果表明:以肥液浓度C为指标,计算机理论浓度与灌溉试验浓度均可达到设定目标浓度状态,且二者吻合较好;优化后的一体化灌溉施肥机的水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分别在原基础上提高22%和13%,大大缩短了施肥灌溉作业时间,验证了此优化研究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水和肥是必不可少的两大要素,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对作物减投增效十分有利。传统的“大水大肥”方式不仅会降低水肥利用率,而且还加剧了农田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项将水分和养分耦合运筹的新技术,可达到精准施肥、改善土壤环境、节水增产等目的,从而有效缓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问题,推动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先综述了辣椒的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水肥利用、产量及品质指标对水肥一体化的响应,并针对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应用,提出合理利用智能系统、多要素一体化技术和耦合模型规划建议,以期为水肥一体化在辣椒高产栽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两线解码技术的水肥一体化云灌溉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设施农业水肥利用效率低、信息采集量少、数据挖掘利用弱等问题,设计了基于两线解码技术和云计算的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智能云灌溉系统,包括智能云灌溉控制系统、全自动水肥一体机和高效节水灌溉系统3部分。该系统通过两线解码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各单个设施农业作物生长环境的参数信息,并将各类采集数据及时传输和存储于数据管理云平台,根据设施农业种植区采取的环境信息和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利用云集群的计算和分析能力,科学确定设施农业中不同环境条件下作物生长的水肥需求和灌溉施肥制度,实现水肥一体化的智能控制。通过2个设施农业种植基地的应用实例表明,相比传统灌溉方式,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5%~40%和15%~35%,并且大幅度减少了劳动时间和劳动力。  相似文献   

18.
郎朗  冯晓蓉 《农机化研究》2022,44(3):116-119
以水肥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及肥料进行分析,利用工控机作为上位机、STM 32控制板作为下位机,搭建水肥一体机智能控制系统.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状态、灌溉面积及环境参数,结合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灌溉量和肥量的分析计算,并根据肥料溶解特性进行灌溉施肥时间的分配转换,在STM 32控制板的输出指...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促进中国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总结分析了中国水肥一体化施肥设备科研、生产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概述了施肥设备的发展现状,重点阐述分析了文丘里施肥器、压差施肥罐、比例施肥泵、柱塞泵及固体肥料溶解施肥装置等常用施肥设备的技术特点、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基于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和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指出施肥设备的发展亟需结合作物区域种植特点,综合施策,创新发展多种先进施肥装备及技术,建立节水节肥技术综合管理体系,重点研究管路中水肥流动规律、优化设计方法、产品研发与标准化、灌水施肥制度与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施肥设备的多功能、低能耗及精准化、水肥一体化系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切实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我国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操作不规范问题,制定了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灌溉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好的灌溉方式,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灌溉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农业灌水的使用,还能显著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对保护环境、净化地下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及水肥一体化操作要求,制定了智能马铃薯水肥一体化系统的使用操作技术规程,在设施要求、硬件系统操作及马铃薯农艺种植方面进行了规范,为广大马铃薯种植用户提供了合理的技术参考,为马铃薯高效滴灌施肥施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