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打好2008年信贷支农工作第一仗,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新年伊始,山西省昔阳县信用联社立足一个“早”字,对信贷支持春耕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做到了“情况早调查、工作早安排、资金早筹措、贷款早发放”,并积极构建起春耕信贷支农“绿色通道”。截至2008年2月末,全县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60643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4800万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达2450万元。全县信用社1屹月份累积发放农业贷款20025万元,累积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8406万元,取得支农贷款的农户达到2万户,农户贷款面为全县农户总数的33%。现已发放春耕备耕贷款4700余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5400万元,其中:发放3000多万元贷款支持1.6万户农户备回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投放资金500余万元,支持2000余户农民发展蔬菜大棚生产;投放资金1200余万元,支持2000余户农民发展养殖业,保证了全县农民备耕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打好2008年信贷支农工作第一仗,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新年伊始,山西省昔阳县信用联社立足一个“早”字,对信贷支持春耕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做到了“情况早调查、工作早安排、资金早筹措、贷款早发放”,并积极构建起春耕信贷支农“绿色通道”。截至2008年2月末,全县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60643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4800万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达2450万元。全县信用社1屹月份累积发放农业贷款20025万元,累积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8406万元,取得支农贷款的农户达到2万户,农户贷款面为全县农户总数的33%。现已发放春耕备耕贷款4700余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加5400万元,其中:发放3000多万元贷款支持1.6万户农户备回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投放资金500余万元,支持2000余户农民发展蔬菜大棚生产;投放资金1200余万元,支持2000余户农民发展养殖业,保证了全县农民备耕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坚持向农业倾斜的信贷方针,把信贷重点投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了全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1992年以来,全省农行、信用社共发放农业贷款397亿元,其中用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达240亿元,占农贷的60%以上,重点支持龙头项目3000多个、科技项目203个和27个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县,为全省农业连年丰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山东省农行为支持全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全面实施了增加科技贷款含量,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走科教兴农之路的信贷规划。1992年以来,全省行社共发放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汤阴宜沟信用社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不断提高支农层次,拓宽支农渠道,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政府满意的新路子.二年来,该社共累计发放支农贷款1.6亿元,仅今年1~2月份发放支农贷款819万元,贷款余额达到6295万元,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家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422亿元。然而,金融支农的力度不能令人满意,农民贷款难现象日益突出。农村金融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农民贷款难是一个综合征。一是金融体制限制了支农力度。从近年来整个金融状况看,信贷资金供应非常充裕,但国家银行对农村信贷总规模和资金投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二是金融机构“嫌贫爱富”。随着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许多银行宁愿将资金投向非农产业,而不愿投向农业和农村;农村基层机构的精简,造成一些应该发放的农业贷款没有发放;对基层机构贷款权上“收”多而“放”得少。三是农村信贷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市场“抽水机”多,“输血机”少,资金大量流出农村。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中部某省农村仅通过邮政储蓄和四大国有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流失的资金达700亿元。一省如此,全国可想而知。一方面是银行“惜贷”,另一方面是农民对贷款望穿秋水,有着巨大的信贷需求。合法金融机构的贷款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非法金融活动在农村日趋活跃,高利贷、地下钱庄和非法集资乘虚而入。财政支农主要是输血,金融支农是造血。农民贷款难,农村就难发展。商业银行贷款向大城市和大型企业过度集中,削弱了对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的支持。由于农村金融疲软,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日益短缺,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影响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后劲。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单纯靠财政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创新产生于实践,经验发源于基层。农民贷款难的矛盾和困惑正在一些地方破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襄樊市农村信用社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宗旨.加大信贷支农投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全市已有60多万农户、2万多农村个体工商户、2000多农村中小企业得到了信用社的信贷支持。近三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三农”贷款105.5亿元,年均增幅25%.仅2005年就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8亿元。余额达到32亿元之多.占全市各金融机构农贷总额的93.8%.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努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行把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信贷支农重点,四年来,全省累计发放农业、乡镇企业贷款886.1亿元,其中有55%用于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增加投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安排信贷计划时,充分考虑产业化组织的资金需求,适当提高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中长期贷款比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文登市农村信用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因势利导调整信贷投向,把支持农村个体种养业、工商业发展确立为信贷工作的重点,着 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提高为农服务层次,促进了“农兴”与”社强”两大目标的同步实现。截至今年4月末,该社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4亿元,余额达6.1亿元,近1.2万户农民从中受益,实现利息收入6000多万元,取得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上级行满意的“三赢”局面。 一、立足农民要求,提高为农服务层次 ——解决一个焦点。贷款手续繁琐是多年来困扰农户贷款的焦点问题,该社从落实各项便民措施,简化贷款手续入手,着力解决这个农民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一是推行了客户经理制。该社采取竞聘的形式,将一批思想活、业务开拓能力强的职工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专职营销小额贷款。目前,该社有客户经理216名,占职工总人数的40%。广大客户经理走村串户了解农户贷款需求,主动寻找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宗旨,加大信贷支农投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全市已有占总农户35%左右的350多万农户、7万多农村个体工商户、7000多农村中小企业得到了信用社的信贷支持。近三年累计发放“三农”贷款445.5亿元,年均增幅25%。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余额,占全市各金融机构农贷总额的93.8%,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促进重庆市县域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农行聊城市分行以振兴本市经济为己任,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截至去年10月底,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26.4亿元,1—10月份净投入2.6亿元。一是加大筹资力度,壮大信贷支持实力。对外,通过开展优质高效服务,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对外,实行一把手抓存款责任制,资金内部计价等激励措施,促进了存款的稳定增长。到10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40.7亿元,比年初增长4.4亿元。二是以农为本,面向农业,保证农业生产资金需要。市农行以支农为己任,围绕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信贷支农的主渠道作用,确保了粮棉生产的资金需求,1—10月份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63亿元,占到  相似文献   

11.
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之后,文登大地虽然风雪料峭,寒气袭人,然而在该市各个乡镇却活跃着一个个支农小分队。他们走村串户,把广大农民春耕生产的急需资金都一一记在心中。采访时,联社主任王国昭告诉我们:每年年初,他们都派遣人员下乡摸底,做到一年的支农资金早打算、早安排。三年间,他们累计向农业投放贷款6.5亿元,1999年末,贷款余额比前两年增加1.5亿多元,2000年第一季度他们向农业累计发放贷款9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工商业、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农民的需要”是无声的命令 以农为本,服务农村,加大对农业的投放,是文登市农村信用社上下一致的共识。“农民的需要”就是无声的命令,文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曾经创造出金融支农与服务种种不凡业绩、被誉为济南市信合系统和历城区金融系统一面旗帜的历城区农村信用联社传出捷报:截至2002年6月底,该社各项存款余额达21亿余元,比年初净增2.6亿余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1%,创造了该社存款史上的最高记录;各项贷款余额达16亿余元,较年初增加3亿余元,其中农业贷款达到9亿余元。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中,该区信用社共受理农户贷款申请5万余户,发放贷款证5万余个,核定金额8.3亿元,农户贷款余额6.3亿余元。他们用实际行动认真落实和实践了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被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誉为“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信贷支农,搭起农民致富的桥梁 一项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历城区农村信用联社共在全区发放农户贷款证5万余个,占全区农户总数的38%。他们克服农户贷款额小、面广、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等难题,发扬老农信人走村串户、上门服务的优良传统,深入田间、大棚和农户家中,调查了解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需求,将贷款及时地送到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襄城县农村信用联社始终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支农贷款发放中实行“向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倾斜、向农业产业化建设倾斜、向非公有制经济倾斜”的“三倾斜”政策.有力地支持了本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10年来.累计投放支农信贷资金18亿元,仅2004年1月份至6月份支农贷款就净增1.010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罗山农联社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借改革改制东风,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全力以赴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调整信贷投放结构,不断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积极支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截至2009年6月底,全县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3.4亿元,较年初净增1.8亿元,市场份额83.4%,其中农业贷款12.9亿元,占84.5%,使全县6万多农户从中受益。存款和贷款增量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有力地支持了全县城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水平,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更好地发挥信用社支农作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出台《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指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信用社以农户的信誉作担保,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荣成市农业银行、信用社,认真落实市委、南政府建设海上荣成的指导方针,积极调整信贷支持重点,及时把信贷重点投向了支持全市的科技兴渔。1992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渔业贷款10.3亿元,有效地支持了渔业生产的发展,使渔业生产成为荣成市工农业产值过百亿的四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村》2005,(2):31-32
一、中央财政支农多。2003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各方面的资金是1200多亿元,2004年达到1500亿元以上,创下了历史新高。为了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510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实施农业减免税政策可使全国农民减负294亿元左右。在全国实施粮食直接补贴给粮农补贴资金达到116亿元。加大良种补贴力度,向13个粮食主产区拨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良种补贴资金12.4亿元。安排7000万元资金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进行补贴,并拿出10多亿元资金补贴化肥企业,以稳定化肥价格。筹集30亿元资金,实施粮食优质产业化工程。  相似文献   

18.
吴冰  李文景 《新农村》2012,(9):15-17
2010年9月,浙江省宁海县针对农村金融网络不健全、农民创业"融资难"、"贷款难"等现象,创新农村指导员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指导员制度,即在县农行、县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中选派一批支行行长和信用社主任担任农村金融指导员,为进驻产业特色村农户提供理财、信贷等各类金融服务,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批30名农村金融指导员进驻30个产业特色村以来,共走访农户5000余户,召开各类座谈会120余次,共向1874户农户发放了2.06亿元贷款,为农户安装了40台POS机、760余台电话转账宝以及3000  相似文献   

19.
<正> 湖北省麻城市地处大别山老区,也是贫困山区。近年来,该市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坚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先后发放支农贷款1.3亿元,积极支持该市蔬菜、蚕桑、牛羊、板栗、老米酒等五个百里农业经济带建设,构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支持和促进广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区各级农信社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深入企业、村(屯)、农户,详细了解掌握春耕备耕和抗旱救灾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工作方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增加对春耕备耕的信贷投入,对春耕生产的相关信贷需求早明确、早计划、早安排、早满足。截至2009年1月末,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发放“三农”贷款32.2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放11.20亿元,增幅达53.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