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水分中晚籼稻谷的就仓干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现有的仓储条件,针对储粮本身、机械通风及人力等方面的因素,阐述了如何实现高水分中晚籼稻谷在高大平房仓中的就仓干燥,从而达到降低储粮水分确保储粮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收购入库的高水分晚籼稻,利用环境条件,采取组合式立管通风系统进行分层就仓干燥试验,解决了中上层粮堆降水难、整仓降水不均匀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大平房仓储存的高水分晚籼稻谷,利用自然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低温缓速就仓干燥的方式进行机械通风降水。同时,为确保储粮安全度夏,适时进行储粮熏蒸、单管通风机处理局部发热粮、轴流风机通风平衡粮温等技术措施,确保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4.
扁谷盗科害虫属昆虫纲、鞘翅目。长角扁谷盗、锈赤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三种扁谷盗属的虫种分布于全国各地。成虫具有群集性和趋光性、且善飞行,耐干燥、耐低温、对生活环境适应性强等特征;对磷化氢(PH3)已具有较高的抗性,较难防治。重庆地区属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使扁谷盗科害虫繁殖旺盛,活动更加猖獗。现阶段储粮害虫中,如何有效防治扁谷盗科害虫,已成为当前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的难题。重庆市粮食储运公司自2003年开始,发现扁谷盗科害虫活动频繁,密度较大且很难彻底防治,严重影响储粮稳定性。由于该类虫种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导致使用PH3加大剂量或重复熏蒸仍难彻底防治。为积极探索防治扁谷盗科害虫的有效方法,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熏蒸剂为辅、防护剂为主”的防治策略,利用扁谷盗科害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在粮食经过环流熏蒸达到基本无虫后,使用防护剂保粮磷对高大平房仓粮面进行拌和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大平房仓储存的高水分晚籼稻谷,利用自然空气作为干燥介质,采用低温缓速就仓干燥的方式进行机械通风降水。为确保储粮安全度夏,适时采用储粮熏蒸、单管通风机处理局部发热粮、轴流风机通风平衡粮温等技术措施,确保储粮安全。湖北十堰国家粮食储备库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在16号仓进行稻谷就仓干燥及度夏试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不耐储晚粳谷(水分13.8%~15.8%)在高大平房仓采取科学储粮管理模式,通过多种控温储粮手段,综合应用“四舍一”储粮技术,保持储粮新鲜品质,实现晚粳谷安全度夏,并为高水分晚粳谷在高大平房仓长期储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晚籼稻谷入库综合水分14.6%,通过平衡粮食水分、降低基础粮温、隔热控温度夏、利用自然增湿,达到保湿降耗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仓粮食储存三年,出库综合水分14.4%;通过测算:水分损耗率0.2%,出库总升溢率0.14%。有效解决了粮食出库损耗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高水份大豆经济有效的简易处理方法,减少粮库内部处理时的搬捣环节,节省人力物力,进行了本试验。一,试验地点,方法与条件1.试验地点和方法试验在本县直属粮库4号仓进行。进粮前先在仓底设置两组 Y 型通风气笼(见图一)构成通风网路。  相似文献   

9.
植物芳香油防治仓虫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本试验比较了九种天然植物芳香油和二种芳香油单一成份对杂拟谷盗成虫的熏杀效果,测定了杂拟谷盗、玉米象、谷蠹、锯谷盗、长角扁谷盗、锈赤扁谷盗等六种仓虫对植物芳香油的敏感性,考察了温度、浓度和熏杀时间对杂拟谷盗各虫态死亡率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1、3、4、11、14号等五种天然植物芳香油对杂拟谷盗成虫的致死效果最好,六种仓虫的敏感性大小顺序是:长角扁谷盗>锈赤局谷盗>杂拟谷盗>谷蠹>锯谷盗>玉米象。在22——32℃范围内,温度对芳香油杀虫作用的影响不明显,从1/10万到1/万,杀虫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对不同虫态,以蛹的敏感性最弱,成虫、幼虫都较强,植物芳香油的单一成份α-蒎烯对人畜安全,价格便宜,又能人工合成,是很有生命力的植物性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江汉平原滨湖地区,高温高湿给粮食储藏带来不利因素,加之每年晚籼稻收获时期雨水较多,更难安全保管。一九八九年十月,我们参考各地机械通风,粮食烘干技术,结合我站具体情况,在露天五堆进行了高水分晚籼稻谷的安全储藏试验。一九九○年十二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试验选题正确,试验设计方案合理。根据粮食汽化干燥的原理,我们首先采用增温——缓苏——再增温——再缓苏——降温,反复循环的程序,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外界环境,采用不同形式的机械通风及  相似文献   

11.
变黄米污染黄曲霉毒素B_1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浙江地区早稻收获前气候条件出发,针对变黄谷中黄曲霉毒素 B_1(以下筒称 AFT B_1)污染严重的问题,着重探讨了黄曲霉菌侵染稻谷的条件、生长繁殖速度和产毒规律,明确了稻米中黄粒米含量和 AFT B_1检出量无明显相关性。指出了在同等条件下黄谷比正常谷污染 AFT B_1快,产毒量高。得出了变黄湿谷必需在三天内将水份烘晒至15%以下,方以避免 AFT B_1污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进行了高水分晚粳稻谷(水分15.3%)在高大平房仓散装储藏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通风、粮面压盖及环流熏蒸等技术,能有效杀虫防霉,延缓品质陈化,可使高水分晚粳稻谷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3.
利用磷化氢仓外气体发生器快速产气进行立筒仓环流熏蒸,在25℃~29℃条件下,先以1.7g/m^3后补充1.4g/m^3的单位剂量,在30d内杀灭筒仓内设置虫笼中的米象、杂拟谷盗等,但有少量高抗性锈赤扁谷盗存活。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用药少,投药时间短,有良好的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为仓虫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之一,根据1983—1984两年从四川七市(县)进行定时定点系统调查和普查的资料,对仓虫群落的一般结构特征,仓虫群落中的常见种和优势种以及仓虫对储粮及其它资源的为害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用分类类群和生态类群两种划分法,揭示了仓虫群落的一般结构特征,即不同仓虫群落虽然组成十分不同,但其中的成员都在不同的生态功能水平上起着相似的作用。仓虫群落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鞘翅目昆虫所左右,而螨类由于密度很大,其影响也不能忽视。其次,用常见度指标定量地比较出所研究仓虫群落中的常见种是玉米象、绿豆象(只在豆类中)、锯谷盗、拟谷盗、脊胸露尾甲、麦蛾、腐食酪螨和米象金小蜂;而玉米象、拟谷盗和腐食酪螨又是发生量大、为害严重的优势种,尤其是玉米象。最后,用偏爱度指标定量地比较出玉米象、锯谷盗、麦蛾、拟谷盗和腐食酪螨等主要害虫(螨)对玉米、稻谷、大米、糯米、小麦、面粉、蚕蛹等资源的偏爱度高,为害严重。资源丰富的地脚粮常为大多数仓虫提供了生存、繁殖的有利条件,为粮店、加工厂等潜伏下大量害虫,应加强清洁卫生防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绵阳市先后从外省调入大批高水分玉米,给安全保管带来很大困难,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常发生发热霉变腐烂,造成损失。为此、我们于1989年夏季高温季节和冬季低温季节在三台县进行了高水分玉米机械通风降水试验。采用基建房式仓,散装堆放,仓底安放三角地上笼通风槽,配用4—72—11No6A风机两台,用压入式间歇通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浅圆仓充氮气调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的种群抑制作用,以及气调解除后小麦和稻谷的发芽率及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氮气浓度处于96%以上,温度23℃~25℃,相对湿度56%~62%时,玉米象、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种群抑制率分别是100%,100%,62.1%;气调解除后小麦和稻谷的发芽率及脂肪酸值的变化情况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木香薷挥发油对仓虫成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木香薷挥发油对一些仓虫成虫的活性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微量点滴法,木香薷挥发油对玉米象成虫的致死中量为0.0324μL/头,且对玉米象、谷蠹、杂拟谷盗、赤拟谷盗有很强的熏杀作用,其致死程度顺序为:玉米象〉谷蠹〉杂拟谷盗〉赤拟谷盗。  相似文献   

18.
前言我库每年入库的晚粳谷水分较高,一般要进行烘干处理才能长期安全储存。但由于烘干处理量大,费用较高,我库从1988年开始一方面烘干处理,一方面摸索房式仓机械通风降水过夏技术,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90年进行了高水分晚粳谷机械通风降水安全度夏的生产性试验,经一年的试验,各项指标基本达到预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方高温高湿地区不耐储偏高水分(14.3%)晚粳稻,在浅圆仓进行安全度夏储藏试验。在中储粮浙江分公司指导下,通过采取科学储粮管理模式,综合应用"四合一"储粮技术,保持储粮新鲜品质,对晚粳稻储粮度夏技术做一些探索,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并为半安全晚粳稻在浅圆仓长期安全储藏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国内常见的一些有关仓库害虫方面的编著和专业教材中,关于蛹的阐述常给人以这样的概念,即鳞翅目仓库害虫的蛹都属于“被蛹”类型。但是作者通过对谷蛾科一仓库害虫褐斑谷蛾(Homalopsycaha agglutineta Meyrick)的饲养观察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