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Cu2+、Zn2+和Mn2+在黄瓜幼苗抗冷中的作用。【方法】以自根和嫁接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用含有不同(Cu2++Zn2++Mn2+)整体浓度营养液育苗对幼苗叶片Cu、Zn和Mn含量、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结果】提高营养液(Cu2++Zn2++Mn2+)整体浓度,自根黄瓜幼苗叶片Cu、Zn和Mn含量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其SOD、Mn-SOD及Cu/Zn-SOD活性均显著增强,且低温胁迫时间越长活性增强越显著,Fe-SOD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则显著降低;降低营养液(Cu2++Zn2++Mn2+)整体浓度培育嫁接黄瓜幼苗的结果则与之相反。【结论】Cu、Zn和Mn在黄瓜幼苗抗冷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的黄瓜,根系吸收Cu2+、Zn2+和Mn2+能力较强是其抗冷性增强的内在因素之一;自根黄瓜幼苗叶片Cu、Zn和Mn含量和SOD活性因营养液(Cu2++Zn2++Mn2+)整体浓度升高而升高,从而增强其抗冷性。  相似文献   

2.
CeCl_3喷施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黄瓜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普通抗寒剂为对照,研究稀土铈(Ce3+)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氯化铈处理后其抗冷性与对照相比明显不同,其中以25~200 mg·L-1浓度处理对黄瓜抗冷性有所改善,以200 mg·L-1效果最好,优于抗寒剂处理效果,800 mg·L-1氯化铈抑制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李涛  高俊杰  于贤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43-20345
[目的]研究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育苗对嫁接黄瓜叶片Mn、Cu和Zn含量,冷胁迫下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培育嫁接黄瓜幼苗,然后进行冷处理。[结果]降低营养液Mn2+、Cu2+或Zn2+浓度,嫁接黄瓜幼苗叶片SOD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增大,其中以Mn2+浓度降低对SOD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最大,Cu2+次之,Zn2+影响最小。[结论]可以通过改变营养液中Mn2+、Cu2+或Zn2+含量进而改变黄瓜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4.
李涛  高俊杰  于贤昌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1,(11):1625-1627,1679
[目的]研究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育苗对嫁接黄瓜叶片Mn、Cu和Zn含量,冷胁迫下SOD及其同工酶活性及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方法]用含有低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培育嫁接黄瓜幼苗,然后进行冷处理。[结果]降低营养液Mn2+、Cu2+或Zn2+浓度,嫁接黄瓜幼苗叶片SOD活性降低,电解质渗漏率增大,其中以Mn2+浓度降低对SOD活性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最大,Cu2+次之,Zn2+影响最小。[结论]可以通过改变营养液中Mn2+、Cu2+或Zn2+含量进而改变黄瓜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5.
张百俊  刘荷芬  卫秀英  杨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31-4031,4137
研究不同浓度的“高盛牌”绿叶素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抗冷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1.5g/L处理效果最好,表现为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质量,增加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幼苗抗低温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冷胁迫下高浓度Mn2+、Cu2+或Zn2+营养液对黄瓜幼苗叶片Mn、Cu和Zn含量、SOD及其同工酶活性、电解质渗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分别单独提高营养液Mn2+、Cu2+或Zn2+浓度均可使黄瓜幼苗叶片SOD活性增加,电解质渗漏率减小,其中Mn2+的作用最大,Cu2+次之,Zn2+最小.  相似文献   

7.
在黄瓜3叶1心时期,叶片喷施1.0、2.0、3.0、4.0 mmol/L水杨酸(SA)溶液,进行10℃/6℃低温处理,研究外源水杨酸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黄瓜幼苗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但适宜浓度SA处理能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膜的稳定性,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2.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在低温胁迫下,对照幼苗叶绿素含量降解较快,受低温影响严重,渗透调节能力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较小也影响其渗透调节能力。喷施2.0 mmol/L SA溶液可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能力,延缓叶绿素降解。  相似文献   

8.
不同砧木与接穗对黄瓜嫁接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58  
以黑籽南瓜和新土佐为砧木,鲁黄瓜4号、长春密刺、津春3号、津春4号、津杂2号、津杂4号和津杂3号7个黄瓜品种为接穗,研究了砧木苗、接穗苗及嫁接苗的生长和抗冷性。结果表明,砧木苗黑籽南瓜生长和抗冷性优于新土佐,两者均优于接穗苗及其嫁接苗;7个接穗苗中,长春密刺、鲁黄瓜4号和津春3号抗冷性优于其它品种;黄瓜嫁接苗较接穗苗抗冷性显著增强,表现低温致死温度明显降低,在5℃低温胁迫下幼苗冷害指数变小,电解质渗漏率下降,胁迫后光合功能恢复较快等。研究认为,黄瓜嫁接苗的抗冷性与其砧木种类及接穗品种双方的抗冷性密切相关,抗冷性较强的长春密刺、鲁黄瓜4号和津春3号品种与抗冷性较优的黑籽南瓜嫁接获得了最强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9.
5-氨基乙酰丙酸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0、0.05、0.5、1、5mg/L5个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两叶一心的黄瓜幼苗后,再于5℃下低温胁迫4d,研究了ALA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以0.5mg/LALA处理的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最低,SOD、POD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冷害指数较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量及根系活力较高,说明0.5mg/LALA处理的幼苗能够明显增强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0.
以SNP为基料,配制了一种抗寒剂,以黄瓜‘津研4号’为试材进行低温下生理抗寒指标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SNP+混合剂A处理能够比SNP单独处理更有效地提高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SOD、POD、APX活性及根系活力,缓解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耐冷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砧木嫁接黄瓜苗期抗寒性,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培育的白籽南瓜A1、A2、B1和B3嫁接黄瓜为试材,黑籽南瓜嫁接黄瓜为对照,对低温(5℃)胁迫48h内叶片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B1与对照在胁迫过程中叶片的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A2在低温胁迫0~24 h与对照的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之后差异逐渐增大,当低温胁迫36和48 h时保护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MDA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A1和B3在整个胁迫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且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差异越显著。[结论]B1嫁接黄瓜与对照抗寒性无明显差异;A2嫁接黄瓜短时间(0~24 h)抗寒性与对照相近,之后不及对照;A1和B3嫁接黄瓜的抗寒性不及对照。  相似文献   

12.
脱落酸、水杨酸和钙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脱落酸(ABA)、水杨酸(SA)和氯化钙(CaCl2)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津优35号黄瓜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0.1 mmol.L-1 ABA、1 mmol·L-1 SA和10 mmol·L-1 CaCl2,以喷洒去离子水为对照(CK),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低温(昼/夜温度8℃/5℃,光量子通量密度为100μmol.m-2·s-1)处理.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可使黄瓜幼苗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胁迫前经ABA、SA和CaCl2预处理,黄瓜幼苗的冷害指数分别比CK降低50.0%、40.0%和47.1%,EL和MDA含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减小,胁迫初期H2O2含量增加幅度大于CK,但24 h后呈下降趋势,72 h时分别比CK降低27.9%、27.5%和34.4%;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K.说明ABA、SA和CaCl2对黄瓜幼苗抗冷性有明显的诱导效应,这种效应与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和渗透调节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新泰密刺)为试材,通过水培方式研究了14(CK)、56(T-1)、140 mmol/L(T-2)3个NO3-浓度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及Mg、Fe、Cu、Mn、Zn五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2 d后,3个浓度水平的黄瓜株高、叶面积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从处理期间元素含量的变化可知,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根、茎、叶中Mg、Fe和Mn的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Cu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Zn的含量则是先增加后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硝酸盐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与Zn、Fe、Cu含量显著相关,其中与Zn为正相关,与Fe、Cu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黄瓜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黄瓜种子及幼苗为试材,设置5、10、20、40、80、160 mg/L 6个水杨酸(SA)浓度,研究不同浓度SA对低温下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试验浓度范围内的SA均提高了黄瓜种子低温下的萌发率,以浓度40 mg/L的效果最佳;常温下浓度10 mg/L的SA能显著地提高SOD活性,低温下浓度160 mg/L的SA能极显著地提高SOD活性;常温下SA处理使超氧自由基含量极显著下降,可以降低活性氧伤害,但低温下使其升高并因此诱导了SOD活性的升高;常温、低温下均可引起脯氨酸含量升高。[结论]SA对增强黄瓜幼苗的抗低温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无毛和有毛黄瓜幼苗抗蚜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毛和有毛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两个黄瓜品种对瓜蚜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瓜蚜后,有毛黄瓜幼苗瓜蚜数量始终多于无毛黄瓜,无毛和有毛黄瓜幼苗瓜蚜数量在接种第2天达到最大值,随后减少;用蚜量比值法计算感蚜指数,并进行抗蚜性鉴定,表明无毛黄瓜为高抗材料,有毛黄瓜为高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