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花菜花冠和花茎2个不同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特点。[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青花菜花冠和花茎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结果]青花菜花茎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主要表现为峰1、峰2、峰3和峰4这4个峰,而在花冠中主要表现为峰1、峰2、峰3、峰4、峰5这5个峰。其中峰1、峰2、峰3、峰4为花冠和花茎的共有峰,有相同的保留时间,且峰1、峰2的面积相近,而峰3、峰4面积差异较大。[结论]青花菜不同组织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在峰的数量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溶剂乙腈不同提取时间对青花菜气相色谱图谱的影响,以期确定最佳提取时间。同一颗青花菜用乙腈分别提取0.5、1、4和24 h,提取液利用气相色谱法配火焰光度检测器(FPD)和毛细管柱(DB-1701)进行检测,得到青花菜气相色谱指纹图谱。利用相关指标对青花菜指纹图谱差异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所有峰的峰面积都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6号峰最为明显,而各个峰峰面积之比保持相对稳定。进行青花菜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时,建议把提取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品种青花菜气相色谱图谱特点和规律。采用气相色谱法,利用DB 1701毛细管柱,以FPD为检测器,研究了3个品种青花菜的气相色谱图谱特点。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青花菜个体之间主要的峰在数量和面积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品种的个体之间则表现出了较大差异;同一品种不同目标峰的峰面积比在一定范围内,而不同品种之间目标峰峰面积比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广西产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nb.)D.Don]的叶为研究对象,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罗汉松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HPLC对广西产罗汉松叶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建立共有模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使用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0批不同产地罗汉松叶的共有峰进行确认,对其相似度进行评价;使用SPSS 21.0,以共有峰原始峰面积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中,精密度试验主要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稳定性试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表明样品提取液在24 h内较稳定;重复性试验所有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2%;建立罗汉松叶的指纹图谱,10批不同产地罗汉松叶初步建立其共有模式,标定了22个共有峰,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都在0.900以上,相似性良好。在10批罗汉松叶药材的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无明显差异。10批罗汉松叶样品可分为3类:S4为第1类;S3、S2和S1为第2类;S5、S6、S7、S8、S9和S10为第3类。【结论】建立的罗汉松叶指纹图谱特征性强,准确可靠,可为罗汉松叶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来自10个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并用SPSS软件对气相指纹图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研究10种不同产地益智挥发油气相指纹图谱的相似性。[结果]10个产地制备的益智精油得率在0.21%~0.96%,以广东阳江产益智产油率最高。各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2%~1.00%,相对峰面积的为0.6%~2.5%,符合指纹图谱的要求。不同产地的益智挥发油的成分含量相似但个别存在差异。质量不尽相同,海南产益智较好,为地道药材,广东次之,广西较差。[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测定益智药材挥发油的气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药材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金钗石斛生物碱组分GC指纹图谱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金钗石斛药材指纹图谱,为其内在质量控制提供部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OV1701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以FID为检测器,石斛碱为对照品,建立金钗石斛药材的指纹图谱。结果:金钗石斛由8个峰组成,其峰面积大于9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要求。结论:本法可以作为金钗石斛内在质量控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利用气相色谱建立山鸡椒(Litsea cubeba)根部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0批黔产山鸡椒根部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以β-柠檬醛为对照,使用浙江大学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计算有关参数。结果标定了7个共有峰,这7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共约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8%~92.3%,其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形成了特征性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指纹图谱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可作为山鸡椒根部的鉴定和内在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树型金银花与野生金银花的HPLC指纹图谱,为全面、客观评价金银花质量、快速鉴别金银花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从陕西洛南、丹凤和河南灵宝等地收集树型金银花样品13份、野生金银花样品12份进行HPLC分析,将数据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以绿原酸色谱峰为参照峰,采用中位数法进行多点校正,建立树型金银花、野生金银花指纹图谱;应用SPSS 13.0软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以相对峰面积为评价指标,对2种金银花分别进行聚类分析;以绿原酸、异绿原酸、木犀草苷标准品为对照,用HPLC仪测定各样品中的3种成分含量。【结果】野生金银花指纹图谱匹配共有峰28个,树型金银花指纹图谱匹配共有峰13个。12份野生金银花样品中有10份与其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5以上,13份树型金银花样品中有12份与其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5以上,有24份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0以上。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野生金银花样品可分为4个分支,其中洛南石坡、巡检、灵口、景村4地金银花聚为一支,河南灵宝的2份样品为一支,丹凤县铁峪铺、武关、蔡川、留仙坪4地样品为一支,丹凤县花瓶子、竹林关2地样品为一支;树型金银花样品也可分成4个分支,其中陕南各地样品为一支;渭南蒲城、西安鄠邑、河南灵宝3地各为1支。野生金银花样品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木犀草苷3种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3.72%,0.39%,0.15%,树型金银花样品分别为3.42%,1.22%,0.06%。【结论】利用对照指纹图谱可快速鉴别树型金银花与野生金银花;野生金银花的化学物质较树型金银花丰富,但后者因是规范的人工栽培品种,品质更稳定,更符合药品质量稳定性、均一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四川黑茶的指纹图谱,为四川黑茶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11个不同生产厂家的22个黑茶样品及我国其他黑茶主产区的13个黑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线性梯度洗脱,以甲醇和体积分数2%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条件下构建四川黑茶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分析各样品与该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并对35个黑茶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确定了14个色谱峰为四川黑茶的共有峰;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0%;22个四川黑茶样品与共有模式的相似度为0.825~0.978;对相对峰面积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临界值为10时,35个来自全国不同产地的黑茶样品可聚为4类,来自四川的22个黑茶样品可聚为一大类。【结论】根据构建的四川黑茶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鉴定和评价除方包茶之外的四川黑茶。  相似文献   

10.
为都匀毛尖茶的品质控制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都匀毛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并对都匀毛尖茶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都匀毛尖茶的特征指纹峰有10个共有色谱峰,并确定其中2个化学成分茶氨酸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同时,7个不同产地的都匀毛尖茶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8。不同茶叶样品共聚为3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构建的都匀毛尖茶指纹图谱专一性强,稳定性好,能鉴定其品质真伪。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保证。[方法]采用RP-HPLC分析,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不同批次北五味子药材HPLC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建立了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酚、五味子乙素为参照峰确立了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中的35个共有峰。[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重现性及稳定性均较好,可用于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2.
罗茜  朱静平  陶明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17-3318,3322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彝药大酸浆草和小过路黄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两种彝药在红外指纹图谱上的异同,结果显示两种样品在红外指纹图谱上的吸收峰的强度、峰形和吸收位置均有差异,不同样品的特征吸收峰差异明显,通过对其红外指纹图谱分析,为彝药的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立娅  张晓宇  王庭欣  马英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56-18057,18192
[目的]研究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枣花蜂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并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将蜂蜜置于40℃水浴中预热15 min,利用85μm PA固相微萃取头顶空萃取30 min,再于230℃进样室中解吸3 min,并采用SupelcoWaxTM10 30 m×0.25 mm×0.25μm毛细管柱和梯度升温方式是分离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方法。并建立了77个指纹峰,14个共有峰组成了枣花蜂蜜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结论]利用枣花蜂蜜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可以为枣花蜂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建立青海川西獐牙菜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按乙醇(A)-0.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的色谱条件测定了13批不同产地川西獐牙菜样品的色谱。[结果]通过与对照药材比较,建立了由9个共有峰组成的青海川西獐牙菜的特征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分析方法对所建指纹图谱进行解析,表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可用于青海川西獐牙菜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川西獐牙菜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并为其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快速检测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大豆油、花生油、掺有大豆油的花生油GC-MS指纹图谱,并分别匹配特征峰,通过特征峰比对,快速辨识花生油与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结果]花生油指纹图谱匹配了9个共有峰,掺伪花生油指纹图谱共匹配了10个共有峰,利用共有峰差异可快速筛选掺伪花生油。经过质谱数据库分析,掺伪花生油中增加的色谱峰为C18∶3不饱和脂肪酸,大豆油掺伪量最低检出限为5.5%(V/V)。[结论]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别掺伪大豆油的花生油,也为其他油脂掺伪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青花菜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花菜品种"早生绿"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用不同浓度(50、100、150 mg/L)赤霉素(GA)喷施叶面,研究GA处理对青花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花序分化期,各GA处理青花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均高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100 mg/L GA处理的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CK,其余2个处理均低于CK。在现蕾期,50、100 mg/L GA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K;100、150 mg/L GA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CK;GA各处理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CK;[结论]GA处理可增加青花菜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枣花蜂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并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将蜂蜜置于40℃水浴中预热15min,利用85μmPA固相微萃取头顶空萃取30min,再于230℃进样室中解吸3min,并采用Supelco WaxTM1030m×0.25mm×0.25μm毛细管柱和梯度升温方式是分离枣花蜂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方法。并建立了77个指纹峰,14个共有峰组成了枣花蜂蜜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结论]利用枣花蜂蜜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可以为枣花蜂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冯永辉  杨世颖  王树春  龚宁波  吕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74-17876,17901
[目的]建立中药材半夏的鉴定分析新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获取中药材半夏的微观衍射图形及相应衍射特征标记峰,分析不同种半夏样品鉴别、炮制品与原药材的差异以及相关组分含量的差异,实现对常用中药材的微观鉴定分析。[结果]对12个半夏药材及其炮制品样品进行试验,获得了半夏的对照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及特征标记峰值,依次将其分为药材半夏、水半夏及其炮制品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5个组,将中药材质量标准化从宏观等性状显微定性鉴别推向以图形数据表征的可重复的微观信息。[结论]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法可用于中药材半夏的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