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解淀粉芽孢杆菌DSYZ(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株,其代谢产物对多种病原菌有着拮抗作用,广泛应用于大蒜、辣椒、花生等农作物的生物防治,但是自然条件下其分泌的代谢产物浓度较低并且浓度主要与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条件以及自身诱导肽有关。因此,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及提高菌株活菌数成为当前的主要目标。首先利用添加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的豆芽汁培养基对菌株进行发酵,测定菌数,筛选出最适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浓度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种菌数的影响。然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培养基组合。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是玉米粉为18.87 g·L~(-1),最优无机氮源是氯化铵为1.36 g·L~(-1),最优无机盐是磷酸二氢钾为0.47 g·L~(-1),优化后培养基菌数达到2.20×10~9 cfu·mL~(-1),是未优化前的1.53倍。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防治黄瓜疫病的生防菌株LY-38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组分中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筛选,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合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LY-38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黄豆粉,含量为葡萄糖1.0%、玉米淀粉0.5%、蛋白胨1.0%和黄豆粉2.0%;最佳无机盐为MgSO4·7H2O和CaCO3;最佳培养温度为32℃、培养时间为44h、初始pH 7.2、接种量为3.0%(体积分数)、转速为150r/min。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下,LY-38菌株发酵滤液的拮抗圈直径可达21.2mm,比基础培养基的拮抗圈直径提高41.3%。  相似文献   

3.
[目的]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T-500是1株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通过优化其摇瓶发酵工艺,从而提高发酵液中脂肽类抗生素的含量,为T-500菌株生防制剂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利用酸沉淀法提取T-500菌株发酵液中的脂肽类抗生素,并进行脂肽抗生素粗提液的抑菌效果分析,筛选影响抑菌效果的发酵培养基主成分;随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优化T-500菌株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结果]T-500菌株高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最佳培养基为:黄豆饼粉7.00 g·L~(-1),蛋白胨4.92 g·L~(-1),酵母粉1.90 g·L~(-1),小麦粉5.00 g·L~(-1),玉米糊5.00 g·L~(-1),NaCl 1.00 g·L~(-1),MgSO_40.20 g·L~(-1),MnSO_45.0 mg·L~(-1),FeSO_40.5 mg·L~(-1)。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装液量500 mL三角瓶装105 mL,接种量0.87%,发酵时间41.35 h,温度28℃,转速180 r·min~(-1)。利用最佳摇瓶发酵工艺,T-500菌株所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对纹枯病菌的抑菌带最宽,达(11.23±0.15)mm,菌含量达(7.41±1.18)×109CFU·mL~(-1)。经摇瓶发酵试验和抑菌活性验证,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差异。质谱和色谱检测表明:优化发酵工艺后产生的Surfactin含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48.2%,Iturin含量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180.9%;优化发酵工艺后检测到了Fengycin的产生,但优化前未发现Fengycin的产生。[结论]利用响应曲面法成功优化了枯草芽胞杆菌T-500产脂肽类抗生素的摇瓶发酵工艺;优化后,T-500产脂肽类抗生素产量增加,抑菌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7,(3):31-38
从健康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生防菌株ATB4。根据16S rDNA、gyrA基因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生理与生化特性鉴定,将生防菌株ATB4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探究生防菌对引起人参锈腐病的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防治效果,最终得到该菌最适培养基成分为3%葡萄糖、4%酵母浸粉、0.05%MnSO_4·7H_2O和0.1%K_2HPO_4,最佳发酵条件为4%接菌量,初始pH 8.0、培养温度28℃、培养24 h、250 mL三角瓶装液量40 mL。  相似文献   

5.
笔者采用从药用植物密毛山梗菜(Lobelia clavata)植株中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株DJ15为材料,对其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进行试验,筛选出最优配方和发酵条件,旨在从药用植物中分离筛选出微生物用于香蕉枯萎病的防治。结果表明,菌株DJ15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5%,黄豆粉1.0%,蛋白胨3%,氯化铵1.0%,氯化钠0.4%,碳酸钙0.3%,硫酸镁0.1%和硫酸钾0.1%;最优培养条件为:p H6,接种量15%,摇床转速100 r·min-1,培养时间120 h。优化发酵条件后,放线菌菌株DJ15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73.58%,比优化前提高135.11%。  相似文献   

6.
地衣芽孢杆菌生防菌株SDYT-79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SDYT-79菌株液体发酵条件,为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SDYT-79菌株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蔗糖3.0%、蛋白胨0.3%、酵母膏2.0%、氯化钠0.3%,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9.0、培养温度24℃、培养时间36h、250mL三角瓶装液量120mL、接种量体积分数0.5%~1%。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SDYT-79菌株抑菌能力提高14.3%。  相似文献   

7.
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YL-1是一种对多种病原菌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前期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缺铁培养基和自然环境中,绿针假单胞菌的主要抑菌物质是其分泌的荧光性嗜铁素(Pyoverdine,简称PVD).为提高其嗜铁素的产量,采用摇瓶培养发酵,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中心组合(CCD)试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优化YL-1菌株高产嗜铁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最终获得YL-1菌株高产嗜铁素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1.52 g/L丁二酸、2.00 g/L丁二酸钠、0.88 g/L MgSO4·7H2O、0.50 g/L(NH4)2SO4、0.50 g/L蔗糖、3.49 g/L KH2PO4,5.44 g/L K2HPO4,最佳培养条件:温度为26℃,pH值为7.0,发酵时间为36 h,接种量为2%,转速为180 r/min,装液量为250 mL三角瓶装50 mL液体.摇瓶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后,菌株YL-1嗜铁素的产量提高43.18%,D405 nm/D600 nm值为2.36,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CN181菌株在发酵液中的数量,本试验通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CN181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和筛选。通过单因子试验得出,玉米粉为最适碳源,豆粕为最适氮源,K~+和Na~+为最适金属离子;正交试验法得到了发酵液中各组分的最佳含量,分别是:玉米粉15.0 g·L~(-1)、豆粕10.0 g·L~(-1)、K_2HPO_4 2.0 g·L~(-1)和NaCl 2.0 g·L~(-1);在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含量后,对CN181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8.0、250 m L摇瓶装液量30 m L、接种量2%(体积分数)、培养温度30℃、转速180 r·min-1、培养时间24 h。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18BS-12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采自陕西、甘肃和河南省的51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筛选番茄灰霉菌的拮抗生防菌株,并研究其防治效果和最优发酵条件。【方法】分别以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测定所分离菌株及其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作用,筛选出抑菌作用显著的菌株,测定其离体和温室防治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防治效果明显且稳定的生防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后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533株细菌菌株,其中18BS-12的抑菌活性最好,离体和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82.37%和75.61%。对菌株18BS-12发酵培养基(NA培养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质量分数)为玉米粉2.0%,牛肉膏1.5%,FeSO40.015%。发酵滤液抑菌活性最强的发酵条件为:在250mL三角瓶中,将种子液按3%的体积比接种到50mL培养基中,初始pH 7.0,温度32℃,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5d。菌株18BS-12的发酵滤液活性物质在高温、碱性条件和紫外光照射下较稳定。通过对其16SrDNA序列的分析比对,初步将其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结论】菌株18BS-12是1株对番茄灰霉病具有防治潜力的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0.
抗犊牛腹泻益生菌株BN-9产芽孢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N-9菌株是一株能够抑制犊牛腹泻病原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益生菌.为提高该菌株的芽孢生成率,对其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选择益生菌BN-9菌株的适宜碳源、氯源、无机盐;采用正交设计,结合SPSS软件进行分析,优化出BN-9菌株的最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产芽孢条件.BN-9菌株的芽孢生成率最高时,其相应的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如下:蔗糖为0.25%,黄豆粕粉为1.5%,MgC12为0.01%,MnSO4为0.01%,种龄12 h,接种量4%,装瓶量100 mL·250 mL-1,培养基初始pH 8.0,摇床转速200 r·min-1.37℃发酵培养48h.通过研究,确定了BN-9菌株芽孢生成率最高时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优化后,BN-9菌株的芽孢生成率提高到93.83%.相应的细菌数为2.28x108cfu·mL-1.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热带海洋环境中琼胶降解菌的最佳产酶条件和最适培养条件,提高其产酶能力,采用3,5-二硝 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比色法测酶活,研究其酶学性质并利用高通量测序获得其参加糖代谢的酶。 单因素和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院FG12 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蛋白胨、0.8%琼脂、0.02% K2HPO4、pH 7.5、28益;最适培 养条件为0.8%琼脂粉、0.5%蛋白胨、pH 6.8。优化后的酶活达到739.58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73.49%。琼胶酶的最 适温度为36益,在36~55益之间的热稳定性很好;最适pH 值为7.5,在pH 为6.5~7.5 时,酸碱稳定性较好。高通量测 序的代谢图中,FG12 中含有多种不同数量的酶参与糖代谢,能通过基因改造提高酶产量。因此,FG12 是一株高效琼 胶降解菌,为潜在的工程菌。  相似文献   

12.
田连生  陈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74-13476,13491
[目的]分离筛选出能够降解土壤中多菌灵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作初步研究。[方法]从长期被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利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YB-6,并研究了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菌株YB-6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5 d内对100 mg/L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1%,而加入0.5%蛋白胨后5,d内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可达90%;菌株BY-6对多菌灵具有良好降解性能,最合适降解温度为30℃、pH为7.0,降解率与接种量呈正相关,外加氮、碳源能促进其降解效果。[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菌株YB-6降解多菌灵机理,并将其大规模运用到土壤修复技术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马唐生防菌Col-68发酵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最大程度增强马唐生防菌Col-68在发酵过程中产孢能力以及次生代谢产物除草活性,试验以Col-68发酵滤液对马唐种子根、芽生长的抑制率为活性指标,综合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产孢的差异,利用单因素筛选试验筛选出了适合该菌株发酵的不同司碳氮源、碳氮比及初始碳源适宜浓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pH=6.5,每300mL锥形瓶装液120mL,接种100μL菌原液,28℃、160r·min-1震荡培养10d的最佳发酵条件下,菌株活性差异显著,以蔗糖为碳源时Col-68活性、产孢量以及对马唐根长抑制率最高,蔗糖浓度在30~50g·L-1时菌株产孢量以及对马唐根长抑制率较高,发酵最适宜利用的氮源为硝酸钠,最佳碳氮比则为2.5:1.0.同时,不同条件下的发酵滤液对马唐根生长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对芽生长的抑制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放线菌C28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盆栽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对该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琼脂块法、生长速率法研究放线菌C28对靶标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C28对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C28的分类地位。【结果】①放线菌C28对供试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广谱拮抗性,拮抗圈直径为10.0~22.5 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对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及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菌率分别高达95.0%,90.0%及93.1%。②用放线菌C28无菌发酵滤液稀释104倍处理甜瓜种子后,甜瓜胚轴、胚根长度较对照(无菌水处理)增加37.1%和12.5%;种子简明活力指数高达141.7,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③用C28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喷施处理后,甜瓜蔓枯病病情指数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42.4%和40.0%。④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放线菌C28鉴定为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结论】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C28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拮抗性,对甜瓜蔓枯病具有良好的抑菌和生防效果,对瓜类种子萌发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的最优产孢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枯草芽孢杆菌的优化培养基为:葡萄糖1.500%,淀粉1.000%,花生饼1.500%,MnSO4.H2O 0.005%,无水MgSO40.050%,KH2PO40.150%,K2HPO4.3H2O 0.300%,CaCO30.050%;最适培养条件为:最佳移种时间18~20 h,温度37℃,pH7.5,转速250 r/min,接种量10%。[结论]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的芽孢产量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在摇瓶条件下的生物量最大培养基配方。试验采用多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种类和浓度对B.contaminans生长的影响,确定拮抗菌浓度最大的培养基配方。筛选出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芽浸粉2.11%、酵母提取物1.90%、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锰0.05%。在该培养条件下,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contaminans B-1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且经过进一步验证,其优化效果较好。拮抗菌株B.contaminans培养条件的优化分析为该菌高产发酵工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该菌株在果蔬采后生物防治的应用与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7.
致病疫霉拮抗放线菌NB8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放线菌NB8(Streptomyces albus)菌株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 festans)的抑制效率,本试验采用滤纸片法以单因子试验对拮抗放线菌NB8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将NB8菌株经高氏一号液体培养5 d的种子液,以125 mL/250 mL的装液量...  相似文献   

18.
降解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长期施用长残留除草剂咪唑乙烟酸的土壤,采用高压富集的方法,从两种培养液中共分离出3株细菌,根据菌株的形态特性和生理生化特征,对此3个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菌株X为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菌株Y为海球菌属(Marinococcus);菌株Z为酸单胞杆菌属(Acidomonas);菌株X、Y和Z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30、30和35℃;菌株X和Z在中性偏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菌株Y在偏碱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菌株X、Y、Z生长最适合的葡萄糖含量分别为0.5%、1%和0.1%;菌株Y生长最适咪唑乙烟酸的浓度是10 mg a.i.·L-1,菌株X和Z生长最适咪唑乙烟酸的浓度是20 mg a.i.·L-1。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现有共生细菌资源中筛选对黑曲霉具有高拮抗作用的菌株,为寻求安全高效的生物保鲜材料提供更多选择。【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琼脂扩散法,分别对现有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对筛选出的高效拮抗共生细菌进行生理生化以及16S rRNA 序列进化分析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菌株培养条件,利用损伤接种法在红地球葡萄上验证对黑曲霉防治效果。【结果】分离筛选共获得20株拮抗共生菌,复筛得到1株抑菌效果显著的共生细菌(445),经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分析为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GeneBank ID:OK560680,与菌株Xenorhabdus bovienii strain Xb139 (MG995576.1)聚于同一分支,相似性达99.79%。获得445菌株抑菌活性的最优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06 %、pH 7.0、装液量100.15 mL/250 mL,抑菌圈直径为(29.67±0.28) mm,抑菌效价为10.59 cm/mL,比优化前提高39.16%。Xenorhabdus bovienii 445发酵液对黑曲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3 d后防效为63.50%。【结论】筛选得到1株高效拮抗黑曲霉的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其发酵液对黑曲霉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具有较好的生防潜能。  相似文献   

20.
为获得对槟榔根腐病菌具有生防作用的菌株,以发病槟榔园健康植株根及根部土为材料,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奇异根串珠霉菌(Thielaviopsis paradoxa)3种槟榔根腐病菌的拮抗菌株进行筛选。从分离到的247株细菌中,获得了1株对尖孢镰刀菌、可可毛色二孢菌和奇异根串珠霉菌拮抗效果好且稳定性高的菌株brj-21,抑菌率分别为68%、73.66%和74.33%。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碱基序列分析,brj-21被鉴定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对拮抗菌(brj-21)的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酵母浸粉2.5 g、葡萄糖1 g、七水合硫酸镁0.4 g、水100 mL。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菌株brj-21对由可可毛色二孢菌引起的槟榔根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潜在的生防菌株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