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保护油气管道安全,完善油气管道现行标准体系,综合研究了油气管道领域及地铁建设领域现行相关技术标准,分析了中国地铁工程建设和防护经验,调研了邻近区域内地铁与管道相互关系,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分析了地铁施工阶段与运行阶段对管道建设和运行的影响,从油气管道安全运行角度提出了油气管道与地铁相互关系标准的制修订建议。研究表明:油气管道领域缺少邻近地铁时管道与地铁相互关系及防护措施的标准,无法对管道安全进行有效保护,应该从地铁施工时沉降及位移量的控制、地铁与管道安全间距、防护措施、沉降及位移监测、杂散电流防护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标准条款。  相似文献   

2.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集成服务总线技术与面向对象管道模型技术,构建了开放、互联的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并从系统架构上设计了GIS与SCADA系统数据通信机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油气管网SCADA调控业务计算结果,对整个油气储运生产运行过程的主要参数、管道信息、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景展示油气管道运行状态,扩展油气管网调控业务应用,实现泄漏分析、应急处理等。  相似文献   

3.
郭晓瑛  路艳斌  郑娟 《油气储运》2011,30(2):156-159,80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远程调度相结合的监控与数据采集自动化系统,与之相关的国外标准主要出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美国石油学会API。IEC标准规范了SCADA系统的通信接口标准及过程控制功能与安全标准,IEEE标准全面规范了SCADA系统的架构、设计、接口及某些特殊的需求,API标准涉及系统安全、人机界面和监控、监控中心设计等方面;国内相关标准主要规定了现场仪表的设计、安装和验收要求。这些标准多为通用性标准,集中于SCADA系统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国内标准滞后于管道SCADA系统软硬件的发展水平,无法满足SCADA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需求,有必要对长输管道SCADA系统的标准体系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4.
随着SCADA系统在油气长输管道的应用和发展,智能设备得到广泛使用,油气长输管道远程监测与维护系统(RemoteMonitor&MaintenanceSystem,RMMS)应运而生。RMMS技术的应用可以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护成本,提高SCADA系统的利用率,同时解决管道运行单位维护人员匮乏的问题。介绍了油气长输管道RMMS全分布式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设备的功能,分析了RMMS在结构、功能、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原则与要点,并给出了油气长输管道RMMS典型配置的主要参数。忠武管道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管道场站RMMS的“状态检测、远程维护、安全保障”三位一体的系统建设构想和解决方案,有效保证了油气管道的安全运营。(表1,图5,参6)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的多维防护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分析了美国和加拿大在油气管道安全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及两国石油企业在管道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指出我国标准在规范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管道安全保护的实例和先进理念,结合国内当前在油气管道安全保卫的通常做法,对改进和加强我国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即从建立监管机构、明确分工职责、建设安全防护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王金柱  王泽根  张丙辰  毛建  杨兴兰  刘琛 《油气储运》2011,30(12):902-906,4,5
基于SCADA和GIS技术的油气管道调控运行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油气管道调控运行水平,加快管道数字化建设步伐.根据SCADA和GIS技术在管道调控运行中互补应用的可行性,建立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在同一平台上完成SCADA和GIS数据的处理,同时支持静态和实时数据处理且保证效率,用户最终通过同一接口访问空间和实时数据,执行油气管道的生产调度和决策指挥工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泄漏检测定位可视化,清管器跟踪定位与显示,批次跟踪定位与显示,应急救援指挥与决策,信息查询、分析和统计,管道与附属设施多媒体,参数报警与高亮显示,状态参数在线显示,图表处理与打印等.系统要实现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的统一管理,在接口处理和数据存储等方面尚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有待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SCADA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工程应用、软件架构设计、通信协议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对大型油气管道SCADA系统网络的研究与应用涉及较少,研究成果无法满足生产调度对业务数据网络传输的高质量、高可靠冗余要求。为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型SCADA系统的高可靠冗余网络架构,其设计思想是分层的架构设计、各层设备冗余及各设备之间链路冗余。根据PVST+生成树、HSRP、EIGRP、BGP、路由映射表等协议的算法特点,在各层网络组合中使用上述协议,从而确保了油气管道生产业务数据网络传输连续不中断,实现了站场与调度控制中心之间的生产数据可以根据链路情况自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传输,满足了油气管道调度运行对业务数据网络传输的要求。(图1,参20)  相似文献   

8.
美国油气管道法规和标准体系的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美国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机构DOT、OPS和TSA及其促进管道安全的措施:建立统一电话报警系统、国家管道地图系统、管道安全促进组织等。阐述了美国油气管道基本法规《管道安全法》《美国联邦规章》《管道安全改进法案》和《管道检验、保护、强制执行和安全法案》的主要内容。研究了与油气管道行业紧密相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美国标准化组织的工作程序和管理模式。研究美国油气管道的管理理念,借鉴其标准规范和经验做法,对于制定我国油气管道行业标准发展战略,建立系统的、与国际接轨的油气管道法规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凯  唐善华  闫峰  张麟 《油气储运》2011,30(6):474-475,477,392
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对中国石油所辖长输油气管道陆续实现了集中调控,但未能实现对压缩机组的远程控制。因此,以西气东输盐池压气站为试点对远程控制系统实施改造,基于其SCADA系统和机组控制系统的技术现状,进行了远控改造的需求分析,确定了改造方案:更新机组控制系统(UCP)的通讯程序,添加了42个反映机组相关系统报警和运行工况的I/O信息点,并将其传送至站场控制系统(SCS)和中控SCADA系统;修改站控系统PLC的相关程序;对调控中心系统的监视画面和相关信息显示进行组态。通过改造,成功实现了对盐池站压缩机组的远程启、停及运行调整的控制功能,为实现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压气站的远程控制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0.
王鹏  杜梦溪  匡远奇  刘龙隆  郭永华 《油气储运》2011,30(7):539-541,471
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基于管道行业绩效考核现状和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建立了运营水平测评体系,分为5个指标体系:关键对比指标体系包括调控中心总体情况和操控水平两部分;全面衡量测评指标体系包括总体情况、通信系统、SCADA系统、技术管理、安全与应急管理、气体调度运行管理和液体调度运行管理7部分;管道对比指标体系包括通信系统、SCADA系统、技术管理和生产调度运行绩效4部分;调度人员对比指标体系包括基础认识、能源消耗和调控绩效3部分;复杂度包括管道系统固有特征和管道调控运行影响因素两部分,并引入"管道复杂因子"描述管道调控运行影响因素的复杂度。测评指标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机制,并使定量化指标更加精准,定性化指标更加先进。该测评体系不仅可以用于与竞争对手进行横向比较,量化自身在行业中的先进性,而且可以对自身情况进行纵向分析,量化发展的速度和成果。  相似文献   

11.
张圣柱  吴宗之  张健  多英全 《油气储运》2012,31(9):663-669,2
油气长输管道合理选线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降低管道事故概率及沿线事故影响区域人员风险的重要措施.梳理了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选线法规与方法,总结了控制安全距离和管道自身安全性的两种管道选线原则,论述了其在不同国家的应用情况.综述了油气长输管道选线方法与步骤的研究进展,在选线中需考虑的主要因素,管道风险分析的发展历程,以及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可接受标准的研究进展.建议制定基于风险的选线标准,开展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确定可接受风险标准,完善管道事故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废弃处置是海底油气管道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尚缺乏专门的海底油气管道废弃处置规范,有必要系统调研整理国内外海洋油气设施弃置处置规范与海底管道弃置相关的法律规范及标准指南。调研发现,相关国际组织和沿海国家均制定了海底管道废弃处理方面的法律规范或作业指南,但现阶段尚无统一要求。中国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较为笼统,无专门针对海底管道的具体要求,难以应对复杂的海底管道弃置问题。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政府、石油公司关于海洋结构物废弃处理的法规、标准,找出中国现行法规、标准不足之处,进而从区域立法、责任主体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对制定中国海底油气管道弃置处置法规、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长输天然气管道站场由调控中心实施集中调控的目的,通过对现阶段长输天然气管道SCADA系统控制权分配原则的研究,即在同一时间有且只有一方拥有对某一单体设备的控制权,建立了全自动运行时的调控权限分配模型。分析了通信中断情况下控制权的自动切换需求,基于心跳协议(Heartbeat Protocol)原理,提出了SCADA系统调控权自动切换步骤。该模型的建立及实现使SCADA系统在全自动运行时具备了通信信道的检测功能,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鲁棒性,为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油气储运业务快速发展,带动了油气储运科技的进步。在工程设计施工方面,取得了高钢级管道设计、机械化施工等系列研究成果,LNG接收站及储气库设计施工技术逐渐成熟;在材料与装备方面,攻克了第三代大输量天然气管道工程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X70/X80钢管,基本完成了压缩机组、输油泵、关键阀门等关键装备的国产化,开发了国产化SCADA系统软件;在输送工艺方面,形成了以集中调控为核心的管网运行优化技术,建立了易凝高黏原油、成品油输送工艺技术体系;在运行维护方面,开发了管道完整性管理及其检测评价、地质灾害防护、监测预警、腐蚀防护、维抢修等支持技术,编制并发布了多项国际及国家标准。在"十四·五"期间,油气储运行业技术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油气储运科技将朝着安全运行、高效输送、智慧管网等方向发展,以期为油气储运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表2,参57)  相似文献   

15.
美国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美国油气管道安全立法有几十年的历史,管道安全法载入联邦法典.2002年通过了增强管道安全性的法案,2006年又通过了管道检测、保护、强制执行和安全法案.美国运输部的管道安全办公室和国土安全部的运输安全管理局采用系列战略促进管道公司遵守安全标准,增强对油气管道防恐怖袭击的监管与指导.美国还通过建立统一呼叫系统、国家管道地图系统、公众教育机构等促进管道安全.从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立法、联邦机构对油气管道的管理模式及其活动以及各州对管道的管理等方面,研究了美国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介绍了我国与管道安全有关的法规,指出我国可以从美国对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中得到启示,重视油气管道安全的立法,完善油气管道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头部防护、眼面部防护、身体防护、足部防护、手部防护、听觉器官防护、呼吸器官防护、防坠落保护8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领域劳动防护标准。剖析了我国标准的现状及与国外标准的差异,比如我国目前在听觉器官防护方面尚无相关标准,有待及早制定;指出了国外相关标准值得借鉴学习的内容,比如在防坠落保护方面,国外企业要求同时采取两种独立的防坠落保护措施,进行双重防坠落保护。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我国油气管道劳动防护标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参2)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油气管道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多年秦汉时期,但近代中国的管道工业显著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大型油气田开发带动了管道工业发展,2011年,西气东输二线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管道建设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我国在易凝高黏原油输送、高压输气管道断裂控制、管道工程建设、管道完整性管理及大型管网集中调控等方面进步显著。陆上油气管道已成为我国最为现实、可靠、重要的能源战略通道,安全高效是油气管道永恒的主题,管道建设运行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相关技术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发挥管道独特的安全、经济、环保优势,未来我国油气管道发展面临如下重大课题:重质原油输送、天然气高效输送、X90/X100高钢级钢管应用、机械化施工、管道安全防护、管网可靠性管理和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18.
鉴于中国石油长输油气管道站场的生产监控系统时钟不同步问题,在分析和总结现有两类8种时钟同步技术及结合生产监控系统在役设备和系统架构基础上,利用NTP、GPS、北斗、modbus通信和CIP通信等技术,提出了SCADA系统、泄漏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语音电话系统及第三方设备等生产监控系统需要授时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法及PLC数据时间标签插入方法。制定了调控中心、分控中心、输油气站场和阀室的授时方案,并利用该方案在漠河-大庆原油管道多个站场进行了示范应用,实现了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的生产监控系统时钟全线同步,并对PLC上传的数据插入时间标签,可重现真实的事件发生时序,为生产及事件分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前,SCADA系统已成为现代油气管道系统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管理成品油管道系统,结合现场需要,对SCADA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介绍了成品油管道实时应用软件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各个软件的程序框图和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李明  董列武  马云修  刘洋  王晓霖 《油气储运》2017,(10):1168-1172
油气管道实施监测预警有助于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基于油气管道危害因素分析,提出对新建油气管道实施安全监测预警可以从源头做好风险防控和失效防护,并提高监测精度和预警效率。分析了光纤、声波、视频、音波等多种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对新建油气管道风险防控的适用性、可行性、经济性,探讨了基于多元传感的新建油气管道全维度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出有必要开展管道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及规范建设,建立涵盖监测预警技术选择、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管道工程建设配套施工、全维度监测运行、安全评价预警的综合标准体系和机制,并有效纳入完整性管理体系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