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牧业》2003,(4):1-1,3
<正>目前,畜牧业一场"白色革命"正在悄然走向我们。这里说的"白色革命",意指奶业生产将有一个超常速度发展而使畜牧业内部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场"白色革命"的起因,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高。目前,奶牛的经济效益是畜禽养殖中收入最高的门类之一。据调查,一般饲养一头年产奶4000千克的奶牛,纯收入可达3000元;若年产奶5000千克,纯收入可达4000元;若年产奶6000千克,纯收入可达5000元。一大批奶牛养殖场、户因此而致富。由此,使近几年养奶牛热不断升温,群众发展奶牛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说明一种生产发展的快慢,说到底取决于经济效益的高低,高利益驱动是奶业生产加快发展最根本的原动力。二是发展潜力大。目前,我国肉蛋奶比例很不协调,肉类蛋类总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9%和40%,而奶类仅占1%。从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看,肉类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达到发展国家水平,而奶类人均不到7千克,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发达国家的1/46。奶业发展滞后,差距悬殊,使畜牧业内部结构严重不合理。所以,加快发展奶业生产,拉长这条"短腿",这既是畜牧业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奶业生产自身发展的内在冲力,是完全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预计今后10年左右,我国奶类总产可增长1倍以上,经过20-30年,可增长5倍以上,届时人均占有量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相似文献   

2.
1999年我国牛存栏数为1·07586亿头,奶牛存栏数为463·3万头,总产奶量713·8万t,平均每头年产奶量1 540·7 kg;云南省奶牛存栏数为8·64万头,总产奶量13·55万t。我国奶类人均占有量7·3 kg,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15。而云南省人均占有奶类只有3·8 kg,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畜产品生产大国,畜产品总量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全国肉类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最的1/4以上,2006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8051万t,其中猪肉产量为5197万t,占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0.1%上,2008 上半年中国猪牛羊禽肉产量3192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4.8%.目前人均肉类年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蛋类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发达同家人均占有水平.但是我国肉类产品的出口量却很少,仅占1%左右,成了典型的生产的"巨人",出口的"矮子".这其中既不是产量问题,也不是产品本身质量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一、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式1.畜产品供给。我国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大国,肉类产量8622万吨,禽蛋产量2999万吨,稳居世界第一;牛奶产量3 755万吨,居世界第三;人均肉类占有量23kg,人均禽蛋占有量21.8kg,均处于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奶类占有量27.3kg,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2.产业竞争力。目前我国畜牧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5.
牧草对奶牛的生理营养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业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产业,人均牛奶消费量可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营养状况。我国肉、蛋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8.9%和40.3%,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肉类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蛋类人均占有量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奶类仅占世界总产量的1%,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左右。在“十五”期间我国要达到每天人均摄人蛋白质77克(其中动物性蛋白27克)的目标,发展奶业具有极大的空间。牧草是发展以粗饲料为主的奶牛养殖业最经济、最快捷、最安全的优质粗饲料,在促进我国奶业健康、快速发展方面有着巨…  相似文献   

6.
建设资源节约型畜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畜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肉类、禽类产量已居世界第2位,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7kg、17kg和6kg,合理膳食结构为肉类28kg、蛋类15kg、奶类16kg,可以看出肉、蛋已超量,奶类尚缺.肉类结构中,猪肉占65.2%,牛肉占9.1%,羊肉占5.2%,禽肉占78.9%,肉类中来源于耕粮型猪禽肉占84.1%,来源于草食型牛羊肉占14.3%,来源于其他肉类占1.6%.  相似文献   

7.
<正>一、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畜产品供给总体来看,我国畜牧业供给总量充足,是世界第一畜禽养殖大国,肉类产量8000多万吨,禽蛋产量2999万吨,稳居世界第一,牛奶产量近3800万吨,居世界第三。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人均肉类占有量为63千克,人均禽蛋占有量为21.8千克,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奶类占有量27.3千克,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虽然我国肉类在总产量上在世界居前列,但是在结构上还有待优化,比如牛肉人均占有量为5.1  相似文献   

8.
正一、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1.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7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 588.1万吨,禽蛋产量3 070万吨,居世界第一,奶类总产量3 545.3万吨,居世界第三。肉类人均占有量61.7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人均占有量22.4公斤,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奶类人均占有量26.8公斤,呈良好发展态势。2.消费结构不断优化。1985年~2000年,猪肉大幅下降,降低20个百分点;禽肉明显增加,提高11个百分点;牛羊肉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奶业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均奶类消费仅为7.3公斤,低于世界人均奶类占有量100公斤,更低于欧洲人均300公斤.发达国家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平均超过20%(其中英国为40%),而中国奶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3%,中国奶类产量仅占世界奶类总产量的1.6%,人均奶类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3,这与占世界人口23%的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对此,中国政府开始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加大对奶业发展的力度,但与此同时,世界排名前25位的外国乳品公司如:雀巢、卡夫、达能、帕玛拉特等已有13家先后进入中国,2000年全国约有独资和合资乳品企业45家,产值约占全国乳品工业总产值的36%,此外,国外许多奶业集团正在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那么,中国奶业将怎样在"与狼共舞"中得以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畜牧业中,牛肉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11%,位于美国和巴西之后,名列世界第三位,但因肉牛良种率低,导致出栏率低、胴体重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2000年我国牛肉人均占有量仅4.3 kg,仅占肉类消费量的10%,不及世界人均消费量(10 kg)的1/2.  相似文献   

11.
我国畜牧业连续20多年持续稳步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畜产大国。年均增幅将近10%,产值增加近5位。1998年中国肉类总产5514万吨,占世界肉类总产的26%,居世界首位。每年平均递增速度为77%.高于世界肉类平均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人均肉类占有量44kg,超过36kg的世界人均水平。其中禽肉总产量1150万吨(其中鸡肉接近70%),占世界产量的15%,仅次于美国(1500多万吨),居世界第二位。年平均递增11%。禽肉人均占有量9kg。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养殖大国。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2001年我国肉类总产量6547万吨,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7.7%,其中牛肉534万吨,猪肉4346万吨,羊肉394万吨,禽肉1250万吨,分别占世界的9.4%、47.3%、26.2%和18.6%。猪、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禽肉居世界第二,牛肉次于美国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同时,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达45kg以上,超过世界平均38kg的水平。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结束了畜产品短缺的历史,实现了总量供求基本平衡;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我国肉类产品出口量很少,仅占全国总产量2%左右,…  相似文献   

13.
原料奶生产危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奶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按奶类总产量计算 ,我国年人均占有奶量已从 1978年的年人均占有奶量 1.0 2kg增加到 1999年的 6 .80kg,平均每年增加 0 .2 8kg。但与世界人均占有量 10 0 .0 0kg[1] 比 ,我国的奶业尚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市场变化的新趋势 ,农业部确定了中国奶业同期发展目标 :“十五”计划末 ,中国奶类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 10 .0 0kg ,总产量达到 135 0万t。到 2 0 30年 ,奶类年人均占有量达到2 5 .0 0 g ,总产量达到 4 2 5 0万t。[1] 因此 ,我国奶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就目前奶源和生产情况来看 ,一方面我国…  相似文献   

14.
和国际生产、消费水平相比较 ,可以衡量出我国肉蛋奶的潜在消费空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我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4% ,我国人均猪肉消费水平已达28kg,远远超过了世界15kg的平均水平。猪肉的发展空间已很有限。———我国牛肉人均占有量为3.3kg,羊肉人均占有量仅1.7kg,两者相加仅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的30 % ,而其中优质牛肉更少。我国牛羊肉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20 % ,低于世界肉鸡产量占总产量的25 %的水平。我国肉鸡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空间。———我国蛋产量占世界总…  相似文献   

15.
20多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很快,肉、蛋的总产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之首,按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国内市场上也出现了相对过剩;饲料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生产大国;畜牧业在农业中的产值逐年在增加。虽然奶业在最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牛奶的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排在世界的后边,上世纪末人均只有5.5kg,现在仍不到10kg,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2001-2010年奶类要从2000年的人均5.5kg提高到16kg(源自《中国食物与发展纲要》),也就是说每年人均增加1kg。为了加快奶业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实施我国畜牧业产业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生产取得举世属目的成绩,主要畜产品产量连续20年增长,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肉、蛋生产第一大国。1997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5152.1万吨,比1980年的1267.4万吨增加了3.0倍,平均年递增8.6%;禽蛋总产量达到2125.4万吨,比1980年的256.6万吨增加了7.3倍,平均年递增13.2%;奶类总产量达到774.8万吨,比1980年的136.7万吨增加了4.7倍,平均年递增10.7%;绒毛类(包括绵羊毛、山羊毛和山羊绒)总产量达到33.6万吨,比1980年的19.1万吨增加了76%,平均年递增3.4%。1997年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达41.9千克,大大超过世界平均38千克的水平;人均禽蛋占有量达17.3千克,已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准,唯有人均奶类占有量(6.3千克)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6(见附表)。随着畜产品的日趋丰富,我国畜产品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  相似文献   

17.
贵州畜产品市场供需现状与预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是个农业省但畜牧业发展与全国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在畜禽生产总量、人均占有量等方面处于较低水平。贵州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8%,而在全国份额中,肉类总产量占2.1%,居第20位,禽蛋占0.32%,居第28位,奶类占0.18%,居第30位;人均占有量的位次是肉类26位,禽蛋30位,奶类28位;而草地面积按中科院1991年测算,位居全国第12位,在南方则为第4位。饲草资源基础与畜禽产品产量之间反差明显,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1畜产品消费需求现状1.1全省消费总量据统计,2002年全省人均肉类消费量为31.27kg包括城镇居民在外就餐消费量,肉类消费总量为120万吨。其中猪…  相似文献   

18.
我国禽病的防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养禽业连续20多年持续稳步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养禽大国。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6270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2kg。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2000年我国禽蛋的产量达到2216.23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1.9%,其中鸡蛋1886万吨,占总产量的85%,人均占有量达17.7kg,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禽蛋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3.5%。然而,一直以来,禽病是困扰我国养禽业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禽病约有80余种,其中传染病占75%左右,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发展的瓶颈。我国…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世界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肉蛋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蛋类人均占有量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肉类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奶类人均占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随着中  相似文献   

20.
1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新问题 1.1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我国鸡蛋产量大约占禽蛋产量的85%).80年代初期.我国鲜蛋存储量为280万t.年人均占有量仅为4.9kg;1992年人均占有量达到8.7kg,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6.6kg:1995年我国禽蛋总产量已达1676.66万t.占世界禽蛋总产量的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